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

bookmark

朱有孝一得知蘇州罷市的消息,就想到了東林黨人必定會趁此機會提出廢除“大明皇家貿易商行”,而且肯定會找葉向高商議,故此一大早就把葉向高召進宮來,先是商討一些政事,再談革除陋習陳規,又講如何開展國民普遍教育等等,目的就是不想讓葉向高和其他東林黨人見面,不讓他們有溝通的機會,這樣到了明天大朝的日子,他們的意見就會有分歧,自己可以從中分化。

到了第二天早朝的時候,羣臣見禮已畢,王安高喊:“羣臣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工部給事中魏大中高呼:“臣魏大中有本上奏。”

朱有孝:“請講。”

“現有蘇州消息傳來,因爲‘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霸道經營,致使蘇州全城商人百姓罷市,蘇州百姓要求驅逐牛金星,以還蘇州的安靜商業環境,以免百姓不穩,人心動盪。請陛下明察。”魏大中講道。

吏部給事中周朝瑞跟着奏道:“牛金星爲了霸佔市場,定下了苛刻的商業條款,致使我朝的最好的商品不能在蘇州暢順銷售,嚴重影響了老百姓的生活。與我朝的商業習慣不符,也同時嚴重影響了商戶的正常商業活動,造成許多大商家經營困難,頻臨破產。如不及時制止,將會影響蘇州城的社會穩定,請皇上調回牛金星,殺之以解蘇州之民憤,還蘇州以安定。”

朱有孝平靜問道:“諸位大人,誰還有支持這二位大人的建議的。我們今天就議一下此事,臨近臘月,朕希望我朝的百姓都能過一個安穩的大年。”

接下來東林黨的人士在汪文言昨天的扇胡和許諾下站了大部分出來,表示支持魏大中、周朝瑞的建議。還有的聰明人看到首輔葉向高、次輔韓爌沒有說話,也就沒有附議。

朱有孝盯着韓爌問道:“韓大人,你的意思呢?作爲內閣大臣,你認爲此時如何處理比較好呢?”

韓爌昨天沒有得到葉向高的任何授意,根本就不敢發表意見,此時見到朱有孝直接問他就感到情況不妙。

此人確實老奸巨猾,連忙說道:“臣認爲現在蘇州知府的奏摺尚未到達,此事不宜馬上就做出判斷。其次牛金星乃是皇上欽定的‘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掌櫃,想必不會做出不利於朝廷的事情。蘇州歷來是我朝的富裕之所,商貿繁榮,經濟發達地區,維護其穩定的環境也是必需的。臣以爲須派出欽差前去處理,查清事實真相再做判斷爲好。”

葉向高此時才明白朱有孝爲什麼昨天纏磨了他一天,心中不僅一陣顫抖,剎那間出了一身冷汗,這小皇帝真是深不可測呀,又不禁心中暗狠韓爌爲什麼不及時和他溝通,他那裡知道韓爌已經派過人來詢問此事,只不過被管家給當了回去。葉向高此時也顧不得別的了,只求把東林黨人的損失減少到最小。

葉向高馬上走了出來:“陛下,臣葉向高認爲,牛金星爲國納稅合法經營,因該是本朝所有商人的榜樣,據京師商鋪反應,加入‘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商戶,雖然繳納了稅金,但是還要比以前的經營利潤好得多,並且因爲他們都是主動繳納稅金,並沒有發生稅監的敲詐勒索,心甘情願。他們認爲這樣做就是爲國盡忠,類似在家爲父母盡孝,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臣建議把種地交糧,經商納稅,在大明律上加以明確,以造福國朝。”

“魏大中、周朝瑞二人雖然有聞風奏事權利,但是這次確實有過,建議每人罰奉半年,以儆效尤,希望以後御史言官奏事前要嚴加查實,既不要放過奸佞,更不要冤枉好人。”葉向高還是圓滑的,即想把事情圓滿解決,還想保住這幾人的地位,並且還要警告其他東林黨人,自己還是領袖,你們請勿胡亂出頭。

聽到葉向高這麼一說,魏大中、周朝瑞心頭一顫,媽的汪文言,真是坑死老子了,接着又埋怨韓爌,這事都給你商量過了,怎麼今天變卦這麼快,你怎麼也得給打個招呼啊。

韓爌心裡也是憋屈的要命,心的話葉向高啊葉向高,你今天不是有毛病吧,老子辛辛苦苦聯合黨人把你推了上去,你怎麼今天給自己人弄了這麼個難看呀。這老頭子莫不是今天吃錯藥了吧。

“陛下,臣以爲還是派人查實爲好,即可安撫牛金星,也好給蘇州民衆一個交代,免得激起民憤,讓江南不穩,請陛下三思。”想到這裡,韓爌心裡發生了變化,企圖要領袖東林黨人了。

朱有孝不等葉向高向衆人遞眼色,就直接說道:“左光斗大人,朕任命你爲欽差御史,立即奔赴蘇州落實此事,並且巡查江南類似事件,視情況自行處理事端,朕給你全權,望以國事爲重,切莫大意。另外韓爌韓大人,朕任命你作爲監察御史隨行落實,免得出現異變。退朝。”

葉向高微微一嘆,皇上啊皇上,你真是高明,韓爌啊,你真是個笨蛋,現在皇上任命你去監督執行,看起來很重用你,可你能改變左光斗的想法麼?左光斗是什麼人,那是專門管理戶部稅收的稅賦司司長,即便都是東林黨人,那也不會爲了東林黨去得罪皇上啊,看起來你的次輔位置也保不住了。唉,看起來權利動人心啊,不論有多麼聰明的人,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時候都會昏了頭。

且不說葉向高如何爲了東林黨的利益苦思冪想,左光斗帶了一千禁衛軍和韓爌一起直奔蘇州城。左光斗確實想弄清楚蘇州商會到底是想幹什麼,而韓爌卻在想蘇州商會到底做得事情保密不保密,爲什麼蘇州知府的奏摺還沒有到達,而皇上卻對此事有了判斷,自己是否能夠保得住他們的利益呢。

一路之上馬不停蹄,十日之內就趕到了蘇州,皇上催得緊吶,要求過年前把這事解決了,誰敢大意。到了蘇州城外,左光斗讓禁衛軍在郊外安營紮寨,自己則帶着韓爌和幾個隨從悄悄進了城,爲什麼?左光斗打算暗訪一下,到底蘇州罷市是誰在操縱的。韓爌則內心有所不滿,直接進城找蘇州知府問明白不就完了,何必偷偷摸摸的進去,同時也開始爲自己這次冒昧的行爲開始後悔,都是他媽的汪文言惹的事,上躥下跳的,攪得一塌糊塗,還得自己來擦屁股。

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由檢的意圖(一)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三章 登基(二)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二章 登基(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二十六章 亂局
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由檢的意圖(一)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七十二章 東海艦隊的處女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十章人才和發展(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三章 登基(二)第三百零四章 大順侯國(五)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二章 登基(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九十章 中醫和中藥(三)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一百二十章 西域風雲(一)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八十六章 高句麗亂局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未來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奪城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五十三章 徐鴻儒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十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九十六章 進軍大西北(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二百章 方以智(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三百零七章 歐洲遊記(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鑽石戰爭(五)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十一章 和天才們的談話(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金帳汗國的遺產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二百零九章 大西洋海戰(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朱常潤的崛起(四)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二十六章 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