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由檢的意圖(一)

bookmark

非洲戰場上的西班牙軍隊出了問題了,原因是他們的軍費緊張,雖然大明銷售給他們的武器價格並不算太貴,但是他們糟糕的統治方式帶來了嚴重的浪費和腐敗,菲利浦三世確實不是一個合格的統治者,無論是眼光還是治理國家的策略都是非常隨意。

葡萄牙將土地出讓給西班牙王國以後,在南美的新葡萄牙王國發展的順風順水,而菲利浦四世在西班牙的統治確實一團亂麻,尤其是在對待留居在原來葡萄牙領地上的居民,他的政策實行的非常不好,無法讓居民適應他的統治,出現了新的民族割裂情況,以至於增加了國土面積以後,整個王國的財政收入反倒出現減少的狀況。

在西班牙作爲海上霸王的時代,西班牙王國的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海外的掠奪,尤其是來自美洲的殖民統治,但是大明的崛起,尤其是幾次成功的搶奪,讓西班牙王國損失很大,再就是大明的工業品在海外掠奪式銷售,又讓西班牙受到更大的衝擊。

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的因素是歐洲的政治局勢發生了新的變化,以英格蘭爲首的歐洲各國開始對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勢力的圍剿,尤其是在奧斯曼帝國擊敗哈布斯堡聯軍以後,英格蘭勢力開始四處出擊,合縱連橫的手段層出不窮。

如果西班牙王國的菲利普三世能夠善待葡萄牙王國的留住居民,對他們實行比較寬鬆的稅收政策,利用他們和新葡萄牙王國的關係,進行全方面的合作,整個西班牙王國的經濟還可能突飛猛進,但是顯然菲利普三世沒有做好,而且還讓英格蘭王國通過牆頭草的意大利人鑽了空子,留居在西班牙王國的葡萄牙人要麼消極反抗,要麼開始後悔沒有遷徙,開始攜帶家產再次大規模轉移。

西班牙的軍隊在非洲戰場上開始入不敷出,戰鬥力自然下滑,士兵的戰鬥士氣低落,甚至還出現了逃兵,在接下來的形勢更加惡劣,收入減少,出現一個惡性循環,不但自己受到更大損失,還拖累了盟友。

非洲的戰事開始對西班牙和德意志聯軍出現不利現象,他們的勢力範圍不斷減小,德意志聯邦則不斷對西班牙菲利普三世表示不滿。

菲利普三世在這個時候更是焦頭爛額,海外殖民地現在已經無法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源,而國內的情況越來越糟糕,無論是國內國外的事情,都讓他非常無奈,實在是沒有辦法解決這些複雜的問題。

就在菲利普三世焦頭爛額的時候,從北美傳來了一個消息,說是大明帝國的信王殿下打算購買他一部分北美殖民地,而且開出了不菲的價格,並且所需要的位置並不是西部,而是東部地區。這個消息讓菲利普三世喜出望外,立刻決定把那片有些雞肋的地方出售,不但可以獲得資金上的喘息機會,還可以藉此重新加大在非洲的經營力度,畢竟非洲距離西班牙更近,相對來說管理、殖民成本更低。

再說在天啓九年出海的朱由檢,他率領龐大的艦隊前往北美以後,順利的到達了趙率教、滿桂、傅冠所在的北美大明的海外領地,在那裡受到了三人熱烈的歡迎,衆人對朱由檢非常的尊敬,畢竟他們都是大明的官員,而朱由檢則是大明除了朱有孝以外的大明皇家第二人,何況朱有孝對朱由檢非常信任,還讓他監國兩年,所以朱由檢的地位是相當尊崇。

看到這塊大明的海外領地建設的非常好,朱由檢也是發自內心的高興。雖然皇兄的意思是讓自己在這片領地上做主,但是想起自己的王叔、王兄們都是自己打下的領地,而自己難道比他們還不如嗎?

因此,朱由檢的想法不是接下這塊已經屬於大明的地方,他要憑藉自己的力量,再次爲大明開拓出一片新的領地,藉此向自己以後的王室近支兄弟們做出榜樣。可以藉助皇室的力量,但是必須要有強大的能力,這才能成爲大明皇室的真正子弟。

在傅冠的城裡做了一次充分的的休整之後,留下大部分的普通人員,朱由檢帶着所有的兵將和工匠們又開始了下一步的征程。

自北向南航行,不長的時間就到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這是一個不太大的城鎮,帶着懂得西班牙語言的翻譯下船。朱由檢最初的目的是在這裡補充一些淡水和糧食,畢竟大明現在和西班牙關係不錯,是不能毫無理由的搶奪領地的。不過,當朱由檢帶着士兵們下船以後,卻發現這裡正在發生激烈的交戰,人數衆多的土著在圍攻小鎮,小鎮裡的西班牙人苦苦的抵抗者,好像並沒有太大的反擊能力。

朱由檢的大批軍隊的到來,直接震撼了交戰的雙方,畢竟這支剛到的部隊看起來裝備精良,而且直接給人一種蕭然的殺氣,他們不得不停下來,以確定這支軍隊的態度,再決定是否繼續打下去。

看到交戰的雙方對大明軍隊到來的顧忌,朱由檢就直接帶着毛文龍和衛隊進入了戰場的中間地帶,把交戰雙方隔離開,暫時平息了這場戰鬥。

土著們看到的是比那些西班牙人更加強大的艦船利炮,他們認爲這場戰鬥的勝利離他們遠去了,於是,當大明士兵全部下船以後,就徑直撤離了戰場。而西班牙人都在小鎮裡面,他們則是默默的看着到來的這支軍隊,猜測着朱由檢的目的。

很快的朱由檢就和將領們進入了這個小鎮,對付土著就已經很吃力的西班牙士兵,根本就沒有能力再阻止大明軍隊的到來,他們很光棍的沒有開一槍,也沒有派過人來詢問,疲乏的等待着命運的安排。

看到朱由檢他們面帶笑容,翻譯用他們能夠聽得懂的西班牙話打招呼時,他們才終於放心了,無論是不是援軍,反正他們的性命今天是保住了。如果是被土著人攻破了小鎮,等待着他們的將是無比殘酷的殺戳,這可是近百年的仇恨了,他們剛纔只有拼死抵抗,但是卻沒有一點信心了。

通過一番簡短的交談,朱由檢終於明白了這裡發生的情況,再就是知道了這個小鎮叫做聖地亞哥,屬於西班牙人的一個殖民小鎮。

聖地亞哥這個名字是西班牙的一個聖地,相傳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雅各安葬於此,是天主教朝聖勝地之一。相傳耶穌的弟子雅各曾到西班牙傳教七年,死後遺骨葬在西班牙。西元813年,一位農夫偶然發現了聖地亞哥的墓地,人們在此建立了一座小教堂,並將此地取名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西班牙聖地亞哥居民以此爲傲,因此他們在開始對外擴張殖民以後,在美洲好多地方都建立了叫聖地亞哥的城鎮,可惜隨着西班牙國力的衰退,後世的聖地亞哥城都和西班牙人沒有什麼關係了。

西班牙現在有些窮了,在聖地亞哥的士兵還不到一千人,而且剛纔的激烈戰鬥,又讓他們損失了二百多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土著人再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恐怕這些人有死無生,他們已經開始打算撤離這裡,去到美洲的大西洋岸邊,尋求更加安全的地方,因爲王國政府實在沒能力保護他們了。

經過簡單、短暫的談判,本來準備進行補給的朱由檢隊伍,決定在這裡停留下來,因爲朱由檢發現,如果在這裡駐紮下來,可以把這個地方當做一個落腳點,就是自己開始騰飛的起步點。

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庫茲涅茨克(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基礎建設(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五十九章 遼東新形勢(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一章 朱有孝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二章 登基(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五章 家底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
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抗演習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南(四)第二百零一章 方以智(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糧食(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一百五十七章 庫茲涅茨克(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維也納城(二)第五十四章 科爾沁蒙古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二百零二章 改良武器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鳳陽王國(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五十七章 藩王會議(三)第五十章 河套戰役(四)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工開物(三)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一百零二章 進軍大西北(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三百二十八章 維也納城 (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鳳陽王國(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一百零一章 進軍大西北(九)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基礎建設(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十六章 戰遼東(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西非混戰(七)第五十九章 遼東新形勢(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三百三十四章 鑽石戰爭(三)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工開物(八) 其實掌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丹汗的謀略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三百二十六章 穆拉德四世第一章 朱有孝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二章 登基(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二百二十章 布哈拉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五章 家底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二百二十九章 文化和美食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十九章人才和發展(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二百三十五章 橫掃涇河兩岸(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莊會議第六十九章 大明海軍(一)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器交易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三十八章 朱有孝的計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域風雲(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勝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鐵血朱由崧(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糧食(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