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白頭鷹的核反擊計劃(上)

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美國,華盛頓,白宮

二月的華盛頓,依然是一派大雪紛飛的景象,窗外的整個世界,彷彿都變成了一片雪白。堆着厚厚積雪的大街上空無一人,顯得分外安靜。這既是因爲漫天風雪把人們都堵在了屋子裡,也是因爲政府頒佈的戰時戒嚴令自從三戰爆發以來,美國政府就宣佈全國進入了戒嚴狀態,任何遊行、集會都必須經過重重審批,而首都華盛頓的很大一部分市區更是被直接劃爲禁區,嚴禁沒有證件的無關人士擅自進入。

因此,目前華盛頓的進出人流劇減,遊客更是基本絕跡。從林肯紀念堂到阿靈頓方尖碑,到處都是行人寂寥。很少能夠看見打雪仗、堆雪人的孩子,而由於新一輪的大規模強制徵兵的緣故,清掃積雪的環衛工人也減少了許多。除了白宮和國會山一如既往的人聲鼎沸,其它地方簡直是靜謐得能夠聽到屋頂上雪落的聲響。

然而,這份安靜祥和的氛圍,卻絲毫不能讓白宮的主人感到愉快在渡過了一個最令人鬧心的聖誕節之後,杜魯門總統又迎來了一個更加令人沮喪的新年,而隨後似乎還將要迎來一個幾乎令人絕望的情人節。

隨着三戰的全面爆發,全球各條戰線上的美軍,都在從一場狼狽的潰敗走向另一場更狼狽的潰敗。

可惡的俄國毛子簡直是把原子彈當成常規武器在使用,一刻不停地到處玩核爆種蘑菇,連聖誕節和新年這種時候都繼續高歌猛進、狂轟濫炸,絲毫不肯給美軍留下哪怕一丁點兒的喘息之機。

隨着不列顛的投降、艾森豪威爾的潰退和葡萄牙的覆滅,美軍在歐洲還能夠控制的軍事基地,除了實際上更加靠近美洲的冰島之外,就只剩下了北愛爾蘭的第二大城市倫敦德里。爲了鞏固最後這個能夠觸及歐洲大陸邊緣的橋頭堡,五角大樓不顧英國本土已經投降的惡劣現實,硬是在極爲困難的條件下,通過北極航線向倫敦德里輸送了大量的物資和部隊,企圖在逆勢之中將愛爾蘭戰線繼續維持下去如果得到上帝保佑,能夠消滅愛爾蘭共和軍,奪取愛爾蘭島的話,那麼更是能夠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不列顛投降帶來的惡果。

然而,在蘇聯人遍地播種的核爆蘑菇雲之下,這一切的努力和掙扎,最終都被證明是枉然和徒勞畢竟,以二戰時代的科技水平,無論是哪一家列強,都不能百分百地保證一定擊落飛到自己頭頂的每一架敵機。而只要一枚原子彈被成功投擲後的破壞力,就能讓一個最堅固的港口據點,在短時間內徹底報廢。

四七年元旦上午,蘇聯戰略空軍橫穿混亂動盪的大不列顛島,對北愛爾蘭的倫敦德里投擲了原子彈,導致一萬三千名美軍、四千英軍,二十六艘船艦和二百四十五架飛機被摧毀,三萬平民當場死傷……而在隨後持續半個月的“新年大轟炸”之中,蘇聯戰略空軍更是出動了上千架次的轟炸機,對目前實際被美軍控制的北愛爾蘭地區,投擲下無數的燃燒彈、高爆彈和毒氣彈,把北愛爾蘭的六個郡徹底化爲了煉獄。

正在戈爾韋城與愛爾蘭共和軍進行激戰的三萬美國遠征軍,頓時喪失了幾乎全部的後勤給養,迅速陷入了彈盡援絕的困境。五角大樓進行評估之後,認爲愛爾蘭戰線已經無法維持,只得放棄愛爾蘭,組織撤退。但由於後方的愛爾蘭人游擊隊破壞了道路、橋樑和港口,正面的愛爾蘭共和軍主力也死死咬着潰退中的美軍不放,頭頂還有蘇聯飛機的不時轟炸,海面上還有蘇聯潛艇的伏擊和蘇聯巡洋艦的偷襲破交戰……整場撤退組織得十分糟糕,最終只有大約九千美軍成功撤出愛爾蘭,並且活着抵達了冰島的首府雷克雅未克港。

至此,美利堅合衆國在大不列顛羣島組織的戰事,終於以賠光本錢、徹底失敗而宣告結束。

當歐洲戰場徹底崩盤的同時,在西亞和非洲戰場上的美軍,也是繼續呈現一片土崩瓦解的潰敗態勢。

隨着蘇伊士運河與直布羅陀海峽被相繼封閉,以及蘇聯黑海艦隊大舉突破土耳其海峽進入地中海,原本散佈在北非地區和地中海各島嶼港口的盟軍部隊,就頓時淪爲了釜底游魚、甕中之鱉,一時間既無路可逃,也無力頑抗,甚至連集結起來都辦不到制海權易手,陸路交通也被造反的阿拉伯人游擊隊騷擾,因爲後勤被切斷,給養物資也日漸匱乏,更麻煩的是看不到希望,士氣全無,只能在各自的駐地坐以待斃。

儘管局勢已經如此絕望,爲了儘可能地拯救這個總兵力超過八十萬的重兵集團,五角大樓方面還是絞盡腦汁,做出了最大的努力首先,命令克里特島、塞浦路斯島、撒丁島、西西里島、科西嘉島和巴里阿里羣島的駐守盟軍丟棄重裝備和庫存物資,以最快速度就地蒐集民船,南渡地中海,前往尚在盟軍控制下的北非各港口。趕在蘇聯人封鎖海路之前,能夠逃出來多少是多少,逃不出來的就只能等死或投降了。

然後,美軍以最快的速度,在西非的尼日利亞等地搶修和擴建機場,緊急佈置了四百多架運輸機,拉起了一條橫穿撒哈拉大沙漠的空中運輸線……當然,由於飛機的運載量實在太小,即使只運人不帶裝備,也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幾十萬大軍從撒哈拉大沙漠的北面運到南面。

所以,除了從空中撤走一些高級軍官、政界要人、飛行員和技術人員之外,這條橫穿撒哈拉大沙漠的空中運輸線,主要用途還是給被困在地中海南岸的盟軍及其附庸勢力空投給養,協助其從陸路南下逃亡

於是,散佈在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等地的十多萬英國、法國、西班牙、美國和意大利殖民地軍隊,還有更多數量的隨行平民各個民族的都有,均爲極端敵視蘇俄和反對社會主義體制的鐵桿頑固反動派,合計約七十萬人,就這樣在一九四六年的最後幾天,各自分頭踏上了橫穿撒哈拉大沙漠的艱苦長征路。

哪怕是《聖經》之中,徒手分紅海的摩西領導的那場“出埃及記”,都沒有這麼多的人數,這麼大的規模。唯一能夠比擬的,恐怕就只有蘇聯建國初期,高爾察克海軍上將指揮的那場西伯利亞死亡遠征了。

(在被紅軍擊敗之後,高爾察克帶着一百二十萬流亡者向東挺進,企圖在符拉迪沃斯託克重整旗鼓。結果不幸遇上了零下六十度的超級嚴寒,光是在貝加爾湖的冰面上,就一夜之間凍死了二十五萬人,全程死亡數量據說高達百萬。這些死者都是沙皇俄國最堅定的支持者,隨着他們的凍斃,紅軍的勝利再無懸念。)

當然,也有不少英軍和法軍已經對形勢絕望,不願繼續撤退,只肯在原地留守,等待向蘇聯人投降。

由於遷移人數太多,只有極少一部分人能夠乘上汽車或者駱駝,至少五十萬人必須依靠自己的雙腳,在五十攝氏度的氣溫下,走過一千八百公里的沙漠之路……烈日、高溫、乾渴、飢餓、沙塵暴和海市蜃樓,都在一刻不停地折磨着這些逃亡的旅行者。即使是常規的沙漠商路,每次旅行也都會留下幾名倒黴的死者。

尤其跟精壯彪悍的阿拉伯人駱駝商隊不一樣的是,這一次橫穿沙漠的逃難者隊伍之中,夾雜着大量的老弱病殘和婦孺即使是世代生活在北非的土著遊牧民,通常也不會讓他們的老弱婦孺徒步穿越沙漠。因爲體力實在是跟不上也熬不住。在這場艱難坎坷、危機四伏的沙漠大逃亡之中,四百多架美國運輸機唯一能夠給他們做的事情,就是定期空投一些食品、淡水和解暑藥物,讓他們不至於在旅途中斷炊。

此外,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周邊,總是活躍着無數世代以劫掠商旅爲生的沙漠盜匪,很多貌似溫馴好客的土著部落,也不介意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客串一把沙盜……而如今這些並不怎麼熟悉這片沙漠,又攜帶了大量財物的逃難隊伍,就成了他們眼中絕佳的搶劫對象。即使這些逃難者全都荷槍實彈,也沒有多少用處只要有一名心懷惡意的嚮導,在故意帶錯幾次路之後悄悄脫身逃走,就能讓他們永遠走不出這片沙漠。

不過,跟人心的邪惡相比,嚴酷的大自然本身就已經足夠可怕了,雖然早在上千年之前的中世紀,騎着駱駝的阿拉伯商隊,就像大航海時代開闢新航路的西方航海家先驅一樣,成功闖出了兩條橫穿撒哈拉大沙漠的商路。而在殖民統治非洲幾百年之後,二十世紀中葉的歐洲殖民者,同樣也早已瞭解和掌握了這些沙漠商路的基本情報。但問題是,正如遠航的帆船離不開中途停靠的港灣,遠行的駝隊同樣也離不開沙漠中的綠洲確切地說,是離不開沙漠綠洲之中的泉水:僅僅憑着人和駱駝的體力,哪怕不帶任何貨物,也是無法攜帶橫穿整個撒哈拉沙漠的旅程之中的全部所需飲水。更別提爲了避免虧本,商人們總是希望往駱駝的背囊裡放上更多的商品。所以,駱駝商隊想要攜帶大批貨物穿越撒哈拉沙漠,就需要在中途補給人畜飲用的淡水。

而這些中途補給的飲水,只能是來自於廣袤荒漠中零散分佈的綠洲泉眼。然而,在單位時間之內,任何泉水的流量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一處泉水被一大堆人圍着喝的話,那麼最多隻能支持幾千人的飲用。

但絕大多數歐洲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沙漠殺機,因爲在地廣人稀的撒哈拉大沙漠,通常情況下根本不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同一時間內企圖穿過沙漠,並且在同一個綠洲裡補充飲水當數百人或千把人的小隊伍經過這些沙漠綠洲的時候,自然可以盡情地暢飲泉水,即使人人喝飽並把每個水袋裝滿,綠洲中的泉水也綽綽有餘。對於那些只是匆匆過客的歐洲旅行者而言,哪怕他們親自走過這條沙漠商路,並且在這些綠洲中駐足停留,只要他們自己輕而易舉地取足了水,只要綠洲的泉眼裡還有大量的水在源源不斷地流出,還有大量的水被閒置和浪費,那麼水就是“充足的”,是“不會缺乏的”,很少有人會認真統計泉水的流量。

即使在這一次規劃逃難路線的時候,他們也沒有仔細地計算過,幾十萬人畜在酷熱天氣之下對飲用水的需求量,是否是巴掌大的沙漠綠洲之中,那一汪比游泳池還小的泉水所能提供的?就像居住在現代大城市裡的人,通常也不會考慮一個水龍頭放出的水,是否會不夠很多人同時使用一樣。

雖然在很多沙漠的邊緣,偶爾也有那種佔地廣袤,綠野百里的龐大綠洲,足以支撐一個城邦國家數十萬人口的生存。但在撒哈拉大沙漠的腹地,絕大多數綠洲都比中國甘肅的月牙泉還要小得多。可想而知,這些迷你型沙漠綠洲中的淡水,肯定是非常有限的,供應幾百人的駱駝商隊自然不成問題,供應幾千人的遷移部落也還算勉勉強強。但幾萬、幾十萬人一口氣涌過來的結果就是……綠洲的小水塘被一下子喝乾了!

這樣一來,飢渴交加的盟軍士兵和跟隨逃難的平民,頓時幾乎陷入了絕境。美軍的運輸機雖然竭盡所能,給他們空投了一些裝滿淡水的橡皮袋,但相對於幾十萬人的每日消耗,實在是顯得杯水車薪。渴急了的人們開始爲了爭搶一口清水而互相搏鬥,甚至不惜殺人喝血,爆發了無數恐怖而又殘酷的死亡悲劇……

最後,從北非踏上旅途的人之中,只有大約三分之一成功地走完了這條悲壯悽慘的絕命逃亡之路

當北非西部的盟軍,在向南橫穿沙漠的旅途中艱難跋涉之際,北非東部的盟軍,同樣也在槍林彈雨和飛沙走石之中進行着他們的沙漠之旅,不過並非是南下進入黑非洲雨林,而是向東前往亞洲因爲在的黎波里以東,那一帶的撒哈拉沙漠變得更加寬闊,而且在沙漠腹地幾乎沒有綠洲,而且由於深處內陸,沙漠風暴更加強烈,哪怕是土生土長的柏柏爾人部族,也很難成功向南走過沙漠,更別提人生地不熟的西方白人了。

於是,五角大樓命令集結在昔蘭尼加(班加西)的盟軍向東挺進,沿着海岸進入叛亂之中的埃及,會合突出重圍的埃及駐軍,然後放棄埃及,沿着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的舊路,撤退到耶路撒冷一帶。

這條路線早在羅馬帝國時代之前,就已經是人煙繁茂的商路,因此並沒有什麼自然險阻。唯一的麻煩在於蘇聯人的轟炸和埃及游擊隊的騷擾。不過蘇聯人如今正在跟小亞細亞的土耳其人展開血戰,沒有多少餘力可以投放到埃及。而埃及人的戰鬥力……從埃及豔后的時代開始也就是那麼回事兒。所以,在丟下了數千條性命作爲代價之後,大約二十萬盟軍和僑民還是成功撤到了耶路撒冷,贏得了一段時間的喘息之機。

依靠着這批撤退到西亞的美英盟軍,還有出境增援的伊朗軍隊和沙特軍隊,以及潰逃出境的土耳其軍隊,合計約六十萬人的作戰兵力,自從三戰以來,先是放棄意大利半島,從駐歐美軍司令變成駐非美軍司令,最近又被趕出非洲,再次變成中東美軍司令的艾森豪威爾,總算是有了跟蘇聯人繼續周旋的資本。

雖然這些部隊的質量參差不齊,重裝備更是所剩無幾,內部還有着一大堆的矛盾,但艾森豪威爾充分發揮了他擅長統籌安排、協調關係的天賦,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六十萬烏合之衆重新梳理了一遍,組成兩個規模相當的軍事集團摩蘇爾集團軍羣和耶路撒冷集團軍羣。每個集團軍羣各有三十萬人。經過一番政治博弈,最終決定由伊朗國王巴列維二世擔任摩蘇爾集團軍羣名義上的司令官,而耶路撒冷集團軍羣則由艾森豪威爾親自指揮,以應對即將從北方和西方向兩河流域壓來的社會主義陣營紅色浪潮。

然而,即使是剛剛從西點軍校畢業的見習參謀,也能看出這樣的佈防策略實在是很有問題摩蘇爾集團軍羣主要由沙特軍隊、土耳其軍隊、伊朗軍隊和伊拉克本地軍隊組成,戰鬥低劣、裝備落後不說,內部的宗教矛盾民族衝突更是一大堆,巴列維二世國王也不是什麼有魄力的雄主,能不能壓下軍中的各個山頭,建立一套至少可以運轉的指揮體系,目前看來都還非常難說……就是這麼一幫戰鬥力堪憂的雜牌嘍囉,既無兵力優勢也無制空權,卻要正面應對從亞美尼亞壓過來的蘇聯紅軍主力,實在是很難讓人看好他們的前途。

更要命的是,如果蘇聯人懶得多事,直接丟一堆原子彈過來,這個貌似牛皮哄哄的重兵集團鐵定完蛋。而且,蘇軍還有可能渡過裡海,在伊朗北部登陸……這樣的話,摩蘇爾集團軍羣甚至都有不戰自潰的危險。

耶路撒冷集團軍羣的情況好一點,這地方目前距離蘇聯紅軍還較爲遙遠,有着足夠的戰略緩衝空間和備戰時間,主要的基幹兵力都是正牌美軍和英軍,雖然基本丟光了包括汽車和坦克在內的一切重裝備,但重建指揮體系還是比較容易的,在就地挖戰壕防守的時候,應當也能發揮出較好的戰術水平。

而且,作爲世界性的宗教聖地,蘇聯人不顧一切對耶路撒冷丟原子彈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但問題是,對於耶路撒冷集團軍羣的三十萬部隊來說,如何維持補給線卻是一個大問題。在眼下這會兒,以色列南部埃特拉港和約旦的亞喀巴港都還不存在,整個紅海北岸,除了剛剛捱了一枚核彈的蘇伊士港之外,基本都是一片荒蕪。除非用一兩年的時間修建港口和公路,否則美軍根本無法從紅海向耶路撒冷輸送物資。

目前,艾森豪威爾是讓美國的自由輪和勝利輪船隊在巴士拉港卸貨,然後裝上卡車,向西越過整個約旦沙漠,才能越過約旦河和死海,最終抵達耶路撒冷郊外。或者更加不惜成本低讓運輸機羣組織空運……如此漫長而坎坷的補給線,最多隻能勉強維持彈藥的供給,至於糧食和服被,就只能讓三十萬盟軍在耶路撒冷本地橫徵暴斂了結果,耶路撒冷集團軍羣的三十萬大軍剛剛進駐不到一個月,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就已經全都不堪重負,各種恐怖襲擊和抗稅起義層出不窮,眼看就要演化成一場全面游擊戰了……

第117章 鳳凰山上的帶路黨(上)第14章 拜見野比大雄第8章 蹦跳吧!宇宙魔方!(中)第154章 騷動的江南(中)第106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上)第21章 被染紅的列島(中)第34章 死亡的國度第44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上)第5章 神經粗大的新人們第141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下)第15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五)第11章 蒙大拿州的新據點(上)第7章 貧窮姐妹物語(下)第149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上)場景4穿越到美洲瑪雅文明第17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中)第14章 一羣軟骨頭第66章 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第43章 虛僞的樂園(上)第82章 赤道洋之夏(中)第39章 天使也需要宣傳包裝(上)第155章 騷動的江南(下)第25章 瘟不死的印度人第53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七)第18章 臨走前再掉一回節操吧尾聲只屬於王秋的世界二十六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六第28章 繼續掉節操第53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七)第66章 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64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中)第102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續)第101章 京師大亂鬥(上)第4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下)第68章 兔子的復仇(中)第38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上)第1章 披着巫妖皮的上班族玩家第26章 裸女鬥喪屍第一百一九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一第68章 “東林黨偵察隊”的覆滅第43章 虛僞的樂園(上)第125章 平髡之策(中)第65章 起風了第121章 王秋的選擇(中)第121章 餘杭鎮掃蕩戰(下)第144章 盛京的最後一日(上)第7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中)第11章 主神被玩壞了第59章 聯合艦隊出擊!(下)第58章 霍格沃茲神術學院(上)第11章 從一個煉獄到另一個煉獄(上)前言那些前赴後繼的穿越者們第30章 這幫弱雞外星人是來送人頭的嗎?第29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續)第148章 遼東戰區善後方略(中)第10章 這是《黑礁》還是密室調♀教?第67章 南海鐵道紀行(7)第47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一)小結寒冷黑暗的歐羅巴第102章 種太陽(下)第17章 認真你就輸了第44章 虛僞的樂園(中)第36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上)第95章 燃燒的巴黎第54章 論引進獸耳孃的必要性第71章 彈指間,萬軍灰飛煙滅(下)第28章 危機的間奏第40章 無人島上的野生裸女第25章 貧道自請北伐第37章 布朗運動的導彈和菩提樹第134章 嶺南無戰事(中)第193章 故鄉的原風景第105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一)番外七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四第20章 好聚好散(上)第24章 驚現T病毒!第30章 這幫弱雞外星人是來送人頭的嗎?第34章 中國來的皮薩羅第157章 最後的槍聲(上)第136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中)第122章 王秋的選擇(下)二十二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二第18章 喵星人的煉獄(中)第30章 亡靈天災(上)第34章 死亡的國度第39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下)第35章 五大勢力入場到齊(下)第2章 這裡是《復仇者聯盟》第84章 流寇崛起第103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第66章 不如歸去(中)第185章 阿貴的故事(下)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37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中)第47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15章 初訪野比家第149章 遼東戰區善後方略(下)第90章 二戰結束之日第7章 改天換日第54章 中岡麻美
第117章 鳳凰山上的帶路黨(上)第14章 拜見野比大雄第8章 蹦跳吧!宇宙魔方!(中)第154章 騷動的江南(中)第106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上)第21章 被染紅的列島(中)第34章 死亡的國度第44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上)第5章 神經粗大的新人們第141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下)第15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五)第11章 蒙大拿州的新據點(上)第7章 貧窮姐妹物語(下)第149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上)場景4穿越到美洲瑪雅文明第17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中)第14章 一羣軟骨頭第66章 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第43章 虛僞的樂園(上)第82章 赤道洋之夏(中)第39章 天使也需要宣傳包裝(上)第155章 騷動的江南(下)第25章 瘟不死的印度人第53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七)第18章 臨走前再掉一回節操吧尾聲只屬於王秋的世界二十六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六第28章 繼續掉節操第53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七)第66章 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64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中)第102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續)第101章 京師大亂鬥(上)第4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下)第68章 兔子的復仇(中)第38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上)第1章 披着巫妖皮的上班族玩家第26章 裸女鬥喪屍第一百一九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一第68章 “東林黨偵察隊”的覆滅第43章 虛僞的樂園(上)第125章 平髡之策(中)第65章 起風了第121章 王秋的選擇(中)第121章 餘杭鎮掃蕩戰(下)第144章 盛京的最後一日(上)第7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中)第11章 主神被玩壞了第59章 聯合艦隊出擊!(下)第58章 霍格沃茲神術學院(上)第11章 從一個煉獄到另一個煉獄(上)前言那些前赴後繼的穿越者們第30章 這幫弱雞外星人是來送人頭的嗎?第29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續)第148章 遼東戰區善後方略(中)第10章 這是《黑礁》還是密室調♀教?第67章 南海鐵道紀行(7)第47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一)小結寒冷黑暗的歐羅巴第102章 種太陽(下)第17章 認真你就輸了第44章 虛僞的樂園(中)第36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上)第95章 燃燒的巴黎第54章 論引進獸耳孃的必要性第71章 彈指間,萬軍灰飛煙滅(下)第28章 危機的間奏第40章 無人島上的野生裸女第25章 貧道自請北伐第37章 布朗運動的導彈和菩提樹第134章 嶺南無戰事(中)第193章 故鄉的原風景第105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一)番外七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四第20章 好聚好散(上)第24章 驚現T病毒!第30章 這幫弱雞外星人是來送人頭的嗎?第34章 中國來的皮薩羅第157章 最後的槍聲(上)第136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中)第122章 王秋的選擇(下)二十二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二第18章 喵星人的煉獄(中)第30章 亡靈天災(上)第34章 死亡的國度第39章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下)第35章 五大勢力入場到齊(下)第2章 這裡是《復仇者聯盟》第84章 流寇崛起第103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第66章 不如歸去(中)第185章 阿貴的故事(下)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37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中)第47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15章 初訪野比家第149章 遼東戰區善後方略(下)第90章 二戰結束之日第7章 改天換日第54章 中岡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