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

第二個瞬間:昔日英雄的心路歷程

南中國,福建,泉州

當北京城內已是寒風料峭、滴水成冰之時,南方的泉州這邊卻還是溫暖如春。

從唐朝時開始,泉州就是東南的重要港口,往來的西域、大食客商絡繹不絕。等到了宋朝後,泉州更進一步成爲中國的最重要的航海口岸,因燈火輝煌而號稱“光明之城”,宋朝的貨物從這裡起航,運向越南、泰國、印度等地,甚至一直遠銷巴格達和埃及,然後再被威尼斯商人轉售到歐洲。

可惜隨後就是蒙元入侵,崖山落日,將宋朝數百年來積蓄的財富掠奪一空。再經過殘酷的元末戰亂,等大明立國後,國家幾乎沒有可以用於交易的貨幣。洪武皇帝朱元璋每年徵收的賦稅之中,白銀居然不過十萬兩。在嚴重短缺硬通貨的情況下,中國的國內貿易在明朝初年幾乎退化到以貨易貨,賦稅也幾乎徹底變成實物稅。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泉州這座貿易樞紐也急速沒落,商業一度萎縮到了幾乎消失的地步。

不過到了明朝後期的十六世紀,隨着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泉州港又是一片千帆競過、百舸爭流的氣象——如今的泉州正是繁華極盛之時,大街小巷上到處都是往來的南北客商,他們操着各種南腔北調在街上高談闊論,間或還有外國的夷語,就是金髮碧眼的白人和膚色如炭的黑人也隨處可見。城內開元寺的和尚們咚咚地敲着木魚,寶相莊嚴地誦讀着經文;街頭小吃店鋪門口的精壯漢子赤着上身,舞動着木棒在砸魚丸,傳出噼裡啪啦的巨響……縱觀市井之間,到處都是一派熙熙融融、繁榮富庶的安樂景象。

在萬曆四十年的時候,馬尼拉的西班牙人曾寫道:“……海上的絲綢之路日漸繁榮,從泉州、漳州開往馬尼拉的中國商船絡繹不絕,形成了一條海上的通道。乍一眼看去,一個人幾乎可以從海船上一條接着一條地跳過去,從馬尼拉一直走到泉州。”雖然自從大明進入天啓年間以來,臺灣海峽上的海盜日盛,但海貿也仍在持續繁榮發展,只要掌握了泉州這座“光明之城”,就能獲得一個源源不斷收穫金銀的聚寶盆。

但奇怪的是,遠在北京、顓臾遲鈍的大明朝廷,卻依然認爲這是一片貧瘠之地,每年能從福建全省收到的賦稅,只有區區六十萬兩銀子——而光是在泉州,身家百萬兩銀子以上的富商,就多達數十家了……

總之,自從“海防遊擊”鄭芝龍去年在“髡賊”的襲擊之中兵敗身亡之後,乘勢席捲全閩的黃石黃大帥,就把他的行轅從閩北的霞浦遷移到了泉州,以便於掌握這個貿易重地,籌集足夠的軍餉——雖然實際徵稅的事情已經不需要他費心,但想要讓那些海商們乖乖掏錢,卻少不得一萬福寧軍的武力威懾。

此時此刻,福建總兵行轅後宅的一座三層小樓上,剛剛討伐薩摩藩島津家得勝,從日本凱旋歸來不久的黃石黃大帥,正在迎着清爽的海風和夕陽的暮光,享受着一頓充滿溫馨的家宴。

擺在桌上的菜餚很簡單,只有四樣:韭菜盒子、芋頭包、炸肉卷,然後是加了豬肉餡的魚丸,這是福建地方的一道名菜——跟北方那些靠加麪粉來成型的丸子不同,福建這邊喜歡用鯊魚等肉比較黏的魚來做丸子,號稱是彈性好得扔在地上可以一蹦三尺高,再加了豬肉餡之後,就既有魚丸的清脆口感,又有豬肉丸地濃郁醇香……上述這些菜餚,都是福建市井之中很常見的,唯有佐餐的飲料比較特別,不是傳統的黃酒或白酒,而是一瓶格瓦斯:一種口味偏酸甜的低濃度俄國酒精飲料,出自於海南島那羣穿越者之手。

最近吃夠了日本寒酸飯菜的黃石,正一邊開心地趁熱吃着夫人親手做的丸子,一邊欣賞着夫人的歌喉。

“……是誰把光陰剪成了煙花,一瞬間,看盡繁華;

是誰把歲月理成了碎屑,一剎那,看透紅塵;

是誰把年少演繹成沙畫,驀回首,閱盡浮誇……”

曾經的趙二妹子,如今的福建總兵夫人趙氏,穿着一件水藍色的絲綢襦裙,斜倚在小樓的窗欄旁,笑盈盈地唱着一首“南海髡賊”的“新曲”,容貌中已經褪去了垂髫少女的青澀,多了幾分成熟貴婦的雍容。

原本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之中,唱曲是一件低賤的事。上流社會對於唱歌的認同,是在清代開始之後纔開始的。滿清統治中國之後,因爲野蠻人的骨血沒有褪盡,對於戲劇這種文藝形式有着病態的着迷。從王公貴族到普通的八旗旗人,在進京之後沒多久就開始迷戀戲曲,很多滿人都喜歡沒事唱上幾句。

而古代社會各種風尚的形成,通常都是一個從上到下的過程,既然滿清統治者喜歡唱曲,這就影響了整個中國社會的習慣,雖然清代的國人仍舊把曲藝行業視爲賤業,但是偶爾能唱上幾句戲文,卻變成了一件比較風雅的事情。但在更早的明末時代,除了一些稀少的狂生野逸之人,整個中國社會卻不僅把曲藝行業視爲賤業,還認爲唱歌是隻有戲子伶人才會去做的低賤之事。那些豪門貴婦是決計不肯輕易爲之的。

不過在之前的崇禎二年春天,黃石和福寧軍遭到整個福建官場乃至於北京朝廷的打擊排擠,幾乎瀕臨分崩離析,處境最爲危險的時候,黃石曾經一度把夫人趙氏連同剛出生的女兒黃琴,悄悄送到臨高避禍,託付給“老家來人”(五百穿越衆)照顧……趙二妹子的兄長,覺華島通判趙引弓,已經因爲黃石的緣故而遭到打擊,於崇禎元年年底在任上死得不明不白,據說是“鬱悶而亡”,故而是沒法指望了——結果,在臨高的穿越者們這邊,趙二妹子因爲黃石的緣故享受高標準待遇,目染耳濡了各種現代生活方式,又得知自己丈夫也是一個“髡賊”大頭目,更是刻意模仿學習,很快各類言談舉止就都向穿越者靠攏了。

——臨高衆穿越之前,黃石自然只是普通的醬油衆。但穿越之後,鑑於黃石已經在明末時空經營十年,不僅勞苦功高,擁有着龐大的個人勢力,還有更加寶貴的人脈、聲譽、影響力,以及極爲豐富的戰爭經驗,爲了避免造成穿越衆的內部分裂(黃石在穿越衆之中也是有不少朋友的),文德嗣老總只得捏着鼻子放權,給了黃石一個執行委員會正式委員的頭銜,之後又晉級爲主導陸軍建設的副主席,列爲執委會五巨頭之一。

打個比方,把臨高穿越者勢力比作蘇聯的話,如果說文德嗣是永遠光榮偉大正確的列寧同志,那麼黃石就是蘇俄二月革命之後才帶着大票人馬轉投布爾什維克的“紅軍之父”托洛茨基——臨高穿越衆的第一批土著軍隊,也是黃石派遣親信軍官過來幫忙訓練,很多兵員於脆就是從福寧軍裡派過去的……言歸正傳,由於在臨高浸染了將近兩年的“髡風”,結果等到崇禎三年秋天,也就是一年多之前,黃石終於穩住了福建的局面,把老婆孩子從海南島接回來的時候,愕然發現老婆已經很自然地穿了一件粉紅色女式休閒裝,而兩歲的女兒黃琴也穿上了西式童裝和可愛的紅色小皮鞋……當然,黃石對此還是喜聞樂見的。

“…啪啪啪夫人果然好嗓子,唱功日見精湛,此歌真是可比天籟吶”

一曲歌聲唱完,黃石便起勁兒地鼓起了掌,“……哎,可惜咱們夫妻去年好不容易團聚了,接下來還是聚少離多,先是討伐鄭家餘孽,隨後又是遠征琉球和日本,凱旋之後還要趕往臨高開會,當真是過家門而不入,忙得腳不沾地,直到現在才聽到了夫人的天籟仙音啊可惜再過兩天,就又要去遼東了……”

“……呵呵,哪有你說得這麼誇張,不過是閒着沒事哼兩句罷了。”雖然知道黃石是在拍自己的馬屁,但趙夫人還是忍不住臉色微微一紅,“……在日本的時候,難道就沒人招待你觀看歌舞?”

“……嗯,在日本的時候,倒是幾個日本大名,嗯,就是日本那邊的諸侯,招待我看什麼,還有聽什麼猿樂,……可惜才聽他們唱了一嗓子就心裡發毛,那嗓子真是比狼嚎還讓人吃不消……”

提起日本的能劇和猿樂,黃石立即就露出了一副難受的表情,“在臨高的時候,整個兒心思都放在了會議上的爭吵之中,也沒心思搞什麼娛樂……對了,我這次從瓊州帶來一些新鮮玩意兒,你來嚐嚐”

他一邊如此說道,一邊摸出一個小鐵盒,裡面裝着許多黑乎乎的巧克力小方塊——不久前,一艘荷蘭商船嘗試着往臨高販運來一小批美洲可可,穿越衆們立即如獲至寶地將其製成巧克力醬。由於巧克力數量太少,又摻進去花生和核桃的果仁,最後然後做成方糖大小,由於可可的數量不多,每個元老剛夠分到一盒而已。黃石在拿到發給他的那一盒巧克力之後,根本捨不得嘗,就帶回來給老婆獻寶了。

看着這些奇怪的黑色小方塊,趙夫人好奇地拿起一小塊,咬了一口,頓時眉開眼笑——焦糖與花生的香味,跟巧克力的細滑口感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那滋味立即就把這位不過二十五歲的少婦給征服了。

“……對了,我出門在外的這段日子裡,福建地面上的情況怎麼樣?”黃石繼續吃着丸子,同時問道。

如果是在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宮廷裡,後宮嬪妃是嚴禁於涉政務的,連談論都不行,違者立即杖斃。不過在黃石和髡賊這邊,“婦女能頂半邊天”可不是說着玩的笑話——否則就等着那一於女元老發飆吧

按照黃石的說法,如果連自己朝夕共處的老婆都信不過,那麼世上還有幾個人可以信任呢?

“……不是很好,自從那些工作隊開始下鄉徵糧、丈田之後,就一直衝突不斷。就連想要討回福寧軍衛所原本的軍屯田地都很困難。年初的時候,咱們才只放出幾絲要丈田的風聲,還沒怎麼動手呢,成百的秀才舉人就涌進了泉州城,舉着孔夫子的至聖先師牌位上街來擺破靴陣,差點打進衙門裡來”

——明朝讀書人的“破靴陣”,可不是那種很文明的遊行抗議,而是更加類似後世的廣場運動和顏色♂革命,以顛覆政權(雖然只是地方衙門)爲目標,仗着士人的特權,什麼揪打官差、火燒衙門都於得出來

“……居然敢鬧到咱們家門口?當時我大概已經出征琉球了吧。後來怎麼樣了?”黃石好奇地問。

“……還能怎麼樣?金求德立刻帶了一個營剛剃頭的新兵上街,對着這幫讀書人一通排槍打過去,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不過死了區區八個人,孔夫子的至聖先師牌位就丟了滿街,逃到不見人影還說什麼士人風度、鐵骨錚錚呢,嘖嘖,論膽子,這幫假道學連那些鄉下那些結寨作亂的土財主都不如”

做了媽媽的趙二妹子撇了撇嘴,不屑地說道——自從她那個當通判的哥哥死得不明不白,又在臨高“髡賊”那邊接受了一堆“打倒孔老二”的教育之後,再結合親身經歷和丈夫的立場,她已經對這些假仁假義的“文曲星”再也沒有了半點敬畏,而是完全認同了“髡賊”對明朝士人的偏激看法:廢物和蛀蟲而已

黃石聽了倒是覺得很正常——明朝讀書人雖然自詡傲骨,但如天啓年間左光斗那種鐵血節烈,對酷刑甘之如飴的斯文壯士,畢竟是極少數之中的極少數,多數的人充其量也就是打個太平拳的勇氣。如果明朝讀書人都跟後世某些信真主的瘋子一樣熱衷於當人肉炸彈玩自爆,那麼滿清哪裡還能入關得三百年天下?

“……眼下咱們也還沒在全閩派出工作隊,只是清丈了霞浦和泉州附近的兩塊地盤,就已經不得不讓一個知縣,兩個縣丞‘被病故,了,秀才舉人之類更是弄死了不曉得多少。最後只得編造了一場瘟疫才勉強糊弄過去,可還是不斷有士紳鐵了心跟咱們做對,明明坐擁家財萬貫,卻連一個子兒的稅也不肯交”

說到這裡,趙夫人忍不住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哎,在遼東,在長生島,大家都知道梳辮子的是敵人,留着頭髮的是自己人。在福建,卻到處都是敵人,有些人明明你剛救了他們的命,他們非但不會有絲毫的感激,還要反過來捅你一刀更讓人想不通的是,農業合作組去年在幾個村子派農技員下鄉,免費推廣高產種子、農藥化肥和農業機械,讓那些土財主們的畝產翻了一倍。可是等到收稅的時候,還是大半都死命抵賴,甚至還企圖綁架農技員當人質的真不知他們的良心是怎麼長的”

“……良心是怎麼長的?這夥人根本就從來沒有過半點良心,哪裡還長得出來?”黃石冷哼一聲,殺氣騰騰地說,“……本帥和元老院執委會也沒有橫徵暴斂,不過是讓他們按照田畝多少如實繳稅罷了,居然還敢明火執仗地鬧事,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啊既然他們那麼喜歡用生命作死,那麼本帥又如何能不遂了他們的意願?管你是狀元還是探花,管你是退休侍郎還是退休尚書,一律給本帥抄家滅門,再辦個公審大會分田地安撫民心,然後再上報一個海寇襲擾、全家盡沒看看他們的腦袋有沒有本帥的刀子硬”

說出這番殺伐果斷的話語之際,黃石的心中充滿了一股惡意的暢快,彷彿昔日的憋屈都爲之掃蕩一空。

過去的黃石曾經很年輕,很看不起古人,覺得憑着超越時代的見識,自己一定能玩弄他們於鼓掌之上,更立下了驚天動地的大志:要謀朝篡國,要標榜史冊,要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結果在遼東戰場上,面對着後金八旗和東林文官這一對內外交逼的敵人,黃石終於發現自己是那樣的無力。就好像是孫猴子面對如來佛的五指神山一樣,黃石感到自己怎麼跳也跳不出對方的計算,怎麼掙扎也不能扭轉頹勢分毫。

——無論你在前線打了多少勝仗,把敵人逼到了何等窘迫的地步,後面那些腦子不知道怎麼長的文官們,都有本事把整個戰局在一夜之間敗壞掉,順便再把喪師失地的罪名,重新回頭栽到武官身上

這種難以形容的失落感,讓黃石經常忍不住想要指着那些文官大喊:你們不給自己人搗亂,會死麼

但是沒有用,以文官爲首的各路豬隊友,還是一直堅定不移、樂之不疲地給自己人搗亂,給敵人送分。

又過了一段時間,黃石才漸漸發現,無論嘴上說得多麼冠冕堂皇、忠君愛國,大明的文官從內心深處都沒有把武官當成自己人,而是當成了比建奴更危險的敵人

所以,他們把帝國的戰爭機器套進了所謂的督師制度:監軍文官負責大地總體戰略,兵力部署、還有在什麼時刻、什麼地點和什麼敵人打仗,也都是文臣決定的;監軍太監負責全軍地糧草供應、軍餉的發放、以及各種輜重和武器的運輸和分配;而具體的攻城、防守、排兵佈陣、野戰克敵這些工作都是武官的。

從文官的角度來說,這實在是一套絕妙的軍事體制,如果能打勝仗的話,首功自然是負責戰略的文臣,中國自古就高度強調戰略的決定性作用,尤其以文官爲甚;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勝利後監軍太監的功勞自然也少不了;而武將的功勞只根據人頭來算。而如果打敗了的話。那這個時候文臣就不承認戰略的巨大指導意義了,戰敗的罪責肯定要由武將來背,因爲武將是具體指揮戰鬥過程地,肯定是這幫丘八把好好的計劃搞砸了;如果武將戰死了,那文官一般也能把責任推給監軍太監,肯定是這幫閹豎貪污了盔甲、軍餉,要不就是他們出於本能的害人習性而沒有發給軍隊足夠的糧草,才導致了失敗。

總之,無論戰爭是贏是輸,文官都只有賞而沒有罰,武官卻連軍餉都經常領不到,只能依靠打家劫舍來過日子,從而攬上一身污名。文官就可以打着正義的旗號彈劾攻訐,把立了功的武官重新打下去。

自從萬曆末年以來,邊事頻繁,朝廷不得不對武將越來越倚重。在朝中君子們的眼裡,各路武將就好像是那被鎮在五指山下的孫猴子,眼看就要跳出來了,所以越是能打的將領,諸位君子就越是要往他們的頭上貼封條,鎮壓在下面磨上五百年的性子,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這麼搞的話,外戰能贏纔有鬼了

且不說發下來的武器還盡是些打三槍就炸膛的火銃,砍兩刀就捲刃的雁翎刀…根本就是讓你送死啊

所以,作爲一名武將,黃石無論是爲了拯救國家和民族,還是爲了實現自己的個人野心,只要一直在他們制定的這個極度不公正的規則裡玩下去,就永遠都沒有一絲成功的希望。唯有將這腐朽敗壞的一切統統都推翻搗毀,建立一套更加先進的全新社會體制,或許還有幾分挽回民族氣運的可能

憑着黃石的能力,頂多可以做到前者;但再結合上臨高五百穿越衆的力量,或許就可以實現後者了。

所以,當五百穿越衆降臨這個世界之時,黃石毫不猶豫地選擇迴歸集體,哪怕不能當老大也無所謂。

但是,無論是什麼樣的社會變革,都勢必會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垂死掙扎,以及各種哀鳴狂吠。

在這一餐飯吃完,趙夫人把殘羹剩菜撤下去的時候,黃石的親衛送來了福建巡撫鄒維璉的一封信,黃石皺着眉頭點起蠟燭,把信封拆開來一看,卻發現裡面沒有正文,只有兩張字條。其中一張是“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另一張則是“內庫燒爲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但字條上都蓋了鄒維璉的巡撫大印。

“……即使已經明知道對本帥無計可施,卻還要用這等啞謎來質問本帥,到底是想要當戚繼光,還是想要當黃巢嗎?呵呵,這個倔老頭兒啊”黃石淡淡一笑,正想要再說些什麼,卻突然被一陣此起彼伏的鐘聲給打斷了思路。有些茫然地回頭一看,才發現隨着夕陽的西沉,泉州城內的各種廟宇都發出了洪亮的鐘聲,不同宗教的神職人員也都放聲歌唱,向天空揮舞着雙臂,抒發着他們對神靈的無限讚美和敬仰。

——自從大明開放海禁以來,各國商人都紛紛來到泉州進行貿易,到天啓年間,選擇在此地定居的阿拉伯和歐洲商人總數已經超過數萬,幾十年以來,泉州城內除了傳統地中國廟宇外,還修築起了全新的清真寺和教堂。至於泉州港內,更是停靠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船舶,雖然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但市面上仍是一片繁華,店鋪紛紛點起燭火,大批的市民和商旅也在街頭駐足流連。

就在福建總兵行轅牆外的街道上,臉上掛滿幸福笑容的男女川流不息地經過,不時還能聽到孩子們的嬉笑。街上的人羣,幸福、安詳、和平,而且無憂無慮,海港入口處。一艘遲到的帆船正緩緩地駛向泊位,風帆正輕輕地落下,如果你側耳傾聽,彷彿還能聽見船上那些水手因爲到家而發出的喜悅歌聲……

從樓頂俯瞰着熙熙融融的街景,黃石的心中卻知道,如果他不能改變這個時空的話,那麼最多在二十幾年後,這街頭滿滿的人羣。無論是白髮蒼蒼的老者、還是天真可愛的兒童,無論是朝氣蓬勃的青年男子、還是怡然自樂的垂髫少女,平均每三個人裡就要被殺死兩個……

這樣的慘劇不僅僅只會發生在泉州一地,而是整個神州大地都會陷入血泊,閩浙沿海數以百計的造船廠會和船隻一起被焚燬,沿海三十里內每一個活着的人都會慘遭殺害……

爲什麼我們的民族要遭受這樣的災難?爲什麼我們手無寸鐵的人民會被殺戮?爲什麼我們的文明要承受這樣的逆轉?

是誰在姑息養奸,以致養虎爲患?又是哪些人在出賣我們的國家,還把我們人民推向苦難?

那些道貌岸然的東林君子,或許會舌燦蓮花地將一切歸咎於流賊和天命。但黃石卻絕對不會這麼想:

——古往今來,不管是哪一個團體、組織、國家或者是階層,它們的崩潰都是從內部開始的。用樓夢》裡賈探春的話來說就是:你們就鬧,使勁的鬧。外人沒抄過來,你們先自己抄起自己人來了。

——大明王朝的崩潰,直接原因是起始於財政崩潰,而明朝的財政崩潰,則是因爲地主官僚集團肆無忌憚的侵吞國家利益。前期還能進行改革來緩解問題,到了明末,無論朝廷採取什麼樣的稅收政策,都已經不能保證國家的利益了。因爲大明王朝管理國家,依靠的就是這個已經徹底腐朽病態的地主官僚集團。這就像用耗子看糧倉,用饞貓看漁場一樣,無論如何也不能避免國家利益被地主官僚集團所侵吞的下場。

在如今的黃石看來,大明王朝的上層,包括宗室,貴族,地主和地主出身的官僚集團,這些既得利益者利用權力不斷的侵蝕着大明王朝的根基,即使在面對農民起義和外族入侵的情況下,也仍然絲毫不會考慮國家的整體利益,只會繼續肆無忌憚的瘋狂掠奪,幾乎到了心理和生理雙重變態的程度——他們的罪惡讓國家傾覆、讓文明湮滅、讓百姓遭受苦難對於這些敗壞中華氣運的民族罪人,無論是最後落得哪種下場,對他們都是過分的仁慈。哪怕是用希特勒對待猶太人的手段於掉他們,那都得叫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

對於這些人,黃石已經在心裡給他們暗中判處了死刑——如果他們不肯及時改弦更張的話。

“……我從來都並非嗜殺之人,我也從來沒有背叛過這個國家。從我小學識字起。老師就教育我:永遠熱愛你的民族、永遠熱愛祖國的人民。哪怕是粉身碎骨,我也不能站在億萬百姓的對立面……”

看着福建巡撫鄒維璉的字條,曾經屢破建奴、“格殺努爾哈赤”的大明英雄黃石,對自己默默說道。

——英雄身負朝野海內之望,魔王胸懷席捲六合之志。

真的,有那麼一陣子,我其實是很想做一個英雄的,很想要中興大明,開萬世太平。

但殘酷的現實,卻迫使我不得不去做一個顛覆大明的魔王。

我曾經在遼東屢戰屢勝,高奏凱歌,幾乎把建奴逼到了四面楚歌的絕境。但崇禎皇帝、袁崇煥、關寧軍閥和東林黨文官集團卻辜負了我的浴血奮戰,也辜負了那些壯烈犧牲的勇士,在短短一兩年之內,就將大好局勢一手葬送,讓接近覆滅的後金政權又一次死灰復燃,讓不計其數的無辜百姓悽慘死去。

就算天啓皇帝沒有這麼早的駕崩,繼續信任和重用我,作爲一名武官,我或許可以平定奢安之亂,可以平定閩粵海匪,可以給予建奴毀滅性的打擊,可以挖掉帝國肌體上一塊又一塊的毒瘡,但這依然沒有任何用處——無數好像蛀蟲一樣厚顏無恥的貪官,還是會繼續爲非作歹,再一次把祖國弄得千瘡百孔。中原無數飢寒交迫的百姓還是不能免去加賦,國家也還是沒錢賑濟災民、沒經費整治河道、沒錢給士兵發軍餉。

等到天下百姓還是被逼得忍無可忍,被迫要揭竿而起的時候我難道還要對饑民揮舞屠刀嗎?

我親手建立的軍隊絕不是用來屠殺無辜百姓的,我寧願把屠刀斬向朝堂上那羣罪惡腐朽的僞君子

如今的你們已經不再是中華民族的傑出之輩,而是阻礙中華民族革新和自救的罪人

現在,距離最終審判的時間已經不遠了,在緩緩碾過來的時代車輪面前,你們要麼放棄自己昔日的特權,並且與時俱進,從寄生蟲蛻變成經營型的農業資本家。要麼就給我統統去死吧

我曾經在遼東爲大明,爲華夏而戰,現在我依然要爲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戰

當然,我們這些穿越者能夠給大明帶來的新制度,同樣也並非十全十美。或許有一些滿腦子道德潔癖卻從來不會於實事的批評家——放在這個時代,就是東林黨那幫標榜“浩然正氣”的僞君子,會指責我們“髡賊”背棄禮教、“傷風敗俗”、“無恥好♂淫”之類……想起最近蒐集到的某些士人筆記上,關於“髡賊性♂淫”的種種臆測和譴責,黃石就忍不住想笑:你們這些“正人君子”誰家不是三妻四妾,十三四歲就有通房丫頭陪着睡覺了?居然還好意思指責那些最多不過養了兩三個貼身女僕的穿越者元老?

況且,無論臨高那些元老們的私生活有多麼豪奢鋪張,甚至荒♂淫糜爛,他們在此刻都代表着中國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着中國最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着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只有我們的元老院才能讓中國提前走上工業革命的正確道路,甚至還可以依靠超前四個多世紀的技術優勢,讓大明百姓大大減少工業化進程的痛苦,提前享受到工業革命的福利……接下來不管是採取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還是社會主義路線,模仿美國、德國還是蘇聯,至少都比現在這個讓人絕望的大明要強得多

——人都是會變的,崇禎四年的福建總兵黃石,早就不再是天啓年間那個忠勇無匹的驍將,而是已經決心跟大明王朝決裂的反賊先鋒,如今只是因爲豎起反旗的時機未到,才暫時繼續披着一張大明的皮而已。

但是,作爲一個有感情的人,這並不意味着黃石就能夠徹底忘記過去的一切。

比如說,那些曾經在遼東並肩作戰的老朋友,還有在飢寒交迫之中掙扎的東江鎮軍民……根據這些年從北邊傳來的一些零星消息,還有北方故舊偶爾寄來的一些信件,黃石很清楚的知道,自從毛文龍被袁崇煥斬殺之後,孤懸敵後的東江鎮就陷入了無休止的內訌和饑荒之中。餉銀和糧食的供給也是斷斷續續,比毛文龍的時代更加困難,各地守將志氣頹喪,只知道貪污搜刮,再無庇護遼民、恢復遼土之志向。

在這種情況之下,東江鎮軍民的生計自然更加困頓,幾乎每一年每一個月都是遍地有餓殍。

雖然自從孫元化這個基督徒洋務派巡撫登萊之後,一部分熬不下去的東江軍和遼民,被他撤回到山東登州進行安置,黃石的義兄孔有德就是南撤將領的其中之一。但山東這些年同樣也是災害不斷,日子過得十分窘迫。驟然涌入了這麼多遼兵和遼民之後,因爲爭奪土地和工作,立即就在登州引發了遼東人和山東本地人之間的激烈衝突——歷史上那場聲勢浩大的登州之亂,就是在這種族羣撕裂和對立的背景下爆發的。

在孔有德最近幾封寫給黃石的信件裡,就充滿了對山東本地人各種排擠的憤懣,以及抱怨東江鎮軍民在遼東餓着肚子血戰韃虜,到了山東還要被當地人排斥和敵視,真不知到底是爲了誰在打仗在書信之中,甚至還隱約有若是在山東實在待不下去,就到南方來投奔黃石的意思……

事實上,對於東江鎮軍民在這兩年的悲慘遭遇,同樣出身東江的黃石自然不會沒有觸動。早幾年是自身難保實在沒辦法,如今已經駐節泉州、威壓全閩,黃石自然就想要拉那些東江軍民一把——經過一番爭取之後,出於對人口和勞動力的極度渴求,還有黃石一再保證能夠憑着自身的威信,和平解決在遼東的人員招募問題,臨高元老院執行委員會終於通過了黃石的東江鎮軍民招募計劃,準備北上奪去朝鮮的濟州島作爲跳板和中繼站,然後從東江鎮目前殘存的遼東各海島運輸饑民南下。目前,一支艦隊已經在澎湖列島陸續集結,只等着黃石處理完泉州這邊積累的一些庶務,就要由他帶隊北上遼東,去招攬東江軍民了。

但是,還在遼東的東江鎮軍民,眼下總算是有了一條遠赴南方的活路,可已經流落到了山東的那些人又該怎麼辦?難道真要坐視孔有德在山東受盡排擠,最終走上兵變叛亂,敗投遼東建奴的不歸路嗎?

黃石苦思良久,還是想不出一個合適的解決辦法,只得嘆了口氣,從隨身的一個文具袋裡取出墨水瓶、紙張和鵝毛筆,在燭光和暮光之下,開始寫起了給孔有德的回信……但才落了寥寥幾筆,就又停筆不寫了——這封信寄過去也不知要猴年馬月才能收到,反正自己再過一兩天就要乘船北上,索性在經過登州的時候,想辦法跟孔有德他們幾個老相識秘密會面一次,當面探一探他們的想法和底線再說吧

但此時的黃石還不知道的是,就連拯救東江鎮軍民的計劃,眼下也已經被迫告吹——根據臨高元老院突然作出的最新決議,此次北上遼東收容東江鎮饑民的行動,剛剛被緊急取消了……

四所謂不重視知識分子的真第14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四)二十三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三第47章 百萬裝逼王(中)第162章 三戰終結之時(上)第131章 巴拿馬大瀑布的誕生第150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上)第127章 最臭兵器第32章 亡靈天災(下)第9章 衝突世界:凜冬將至第18章 奇襲江田島(中)第3章 尼羅河畔的天體營(下)第5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中)四坑爹的古埃及醫療和商業三古埃及的飲食生死攸關的第三十八 這個是我姐姐的姘頭嗎第93章 日漸奇幻的香港,日漸科幻的中國第105章 王美玲市長的嘆息(上)第75章 僞造“澳宋帝國”遺...二衣衫笨重勝鎧甲第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八)第96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下)第10章 賣萌和繼續忽悠第97章 新的穿越還在繼續第162章 三戰終結之時(上)第120章 餘杭鎮掃蕩戰(中)第45章 煩心事(下)第7章 改天換日第21章 走進印度(下)第66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上)第48章 百萬裝逼王(下)第129章 南美洲驚變(上)第5章 涼宮春日與《死神來了》(下)第8章 騷動的世界第101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下)第169章 在上海有皇帝出沒!(上)第109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五)第104章 崇禎皇帝的驚駭第29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上)第84章 赤道洋之夏(完)我們應該穿越去哪裡2.0版第18章 臨走前再掉一回節操吧全篇總結時代總是在向前發展的第8章 最犀利的嘴炮第24章 噩夢中的帝國(中)第37章 血色新年(中)第106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上)第90章 萬里大移民(上)第15章 荒誕在十月(下)第101章 種太陽(上)第111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完)第40章 無人島上的野生裸女第44章 煩心事(中)番外的番外二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中第174章 爲淵驅魚(下)一沒羞沒臊的全裸風尚第45章 前往暴力兔子的國度第34章 逗逼無處不在第46章 厚臉皮的契丹人第77章 福建暗流(上)第65章 不如歸去(上)第141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下)九國民黨殺自己人比殺共產黨還第60章 此日本已非彼日本(下)第18章 真正的暴走(下)第94章 帝國女皇的憧憬(上)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30章 亡靈天災(上)第78章 這是在玩全民大穿越嗎?!第67章 不如歸去(下)第38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中)第36章 死亡如海嘯而來第99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一兩極分化的民國印象第41章 天使也需要宣傳包裝(下)第17章 真正的暴走(中)第4章 從今天起開始當孤兒第15章 《鋼鐵俠3》開始(下)第50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四)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78章 征服澳洲的最後一戰(中)第153章 騷動的江南(上)第118章 鳳凰山上的帶路黨(下)第33章 異界城管的悲歌第16章 真正的暴走(上)第111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七)第61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下)第13章 脫繮的喵星人第37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中)第63章 出日本記(上)第142章 三帝對峙(上)番外二離開王秋的日子中第129章 “義士”入城(下)第6章 貧窮姐妹物語(中)第49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56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上)第10章 賣萌和繼續忽悠第121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下)第63章 讓核彈來得更猛烈一點吧!第29章 把姬友逮回家
四所謂不重視知識分子的真第14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四)二十三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三第47章 百萬裝逼王(中)第162章 三戰終結之時(上)第131章 巴拿馬大瀑布的誕生第150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上)第127章 最臭兵器第32章 亡靈天災(下)第9章 衝突世界:凜冬將至第18章 奇襲江田島(中)第3章 尼羅河畔的天體營(下)第5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中)四坑爹的古埃及醫療和商業三古埃及的飲食生死攸關的第三十八 這個是我姐姐的姘頭嗎第93章 日漸奇幻的香港,日漸科幻的中國第105章 王美玲市長的嘆息(上)第75章 僞造“澳宋帝國”遺...二衣衫笨重勝鎧甲第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八)第96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下)第10章 賣萌和繼續忽悠第97章 新的穿越還在繼續第162章 三戰終結之時(上)第120章 餘杭鎮掃蕩戰(中)第45章 煩心事(下)第7章 改天換日第21章 走進印度(下)第66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上)第48章 百萬裝逼王(下)第129章 南美洲驚變(上)第5章 涼宮春日與《死神來了》(下)第8章 騷動的世界第101章 郭政委的鋼鐵雄心(下)第169章 在上海有皇帝出沒!(上)第109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五)第104章 崇禎皇帝的驚駭第29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上)第84章 赤道洋之夏(完)我們應該穿越去哪裡2.0版第18章 臨走前再掉一回節操吧全篇總結時代總是在向前發展的第8章 最犀利的嘴炮第24章 噩夢中的帝國(中)第37章 血色新年(中)第106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上)第90章 萬里大移民(上)第15章 荒誕在十月(下)第101章 種太陽(上)第111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完)第40章 無人島上的野生裸女第44章 煩心事(中)番外的番外二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中第174章 爲淵驅魚(下)一沒羞沒臊的全裸風尚第45章 前往暴力兔子的國度第34章 逗逼無處不在第46章 厚臉皮的契丹人第77章 福建暗流(上)第65章 不如歸去(上)第141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下)九國民黨殺自己人比殺共產黨還第60章 此日本已非彼日本(下)第18章 真正的暴走(下)第94章 帝國女皇的憧憬(上)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30章 亡靈天災(上)第78章 這是在玩全民大穿越嗎?!第67章 不如歸去(下)第38章 與右翼大佬的談判(中)第36章 死亡如海嘯而來第99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一兩極分化的民國印象第41章 天使也需要宣傳包裝(下)第17章 真正的暴走(中)第4章 從今天起開始當孤兒第15章 《鋼鐵俠3》開始(下)第50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四)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78章 征服澳洲的最後一戰(中)第153章 騷動的江南(上)第118章 鳳凰山上的帶路黨(下)第33章 異界城管的悲歌第16章 真正的暴走(上)第111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七)第61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下)第13章 脫繮的喵星人第37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中)第63章 出日本記(上)第142章 三帝對峙(上)番外二離開王秋的日子中第129章 “義士”入城(下)第6章 貧窮姐妹物語(中)第49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56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上)第10章 賣萌和繼續忽悠第121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下)第63章 讓核彈來得更猛烈一點吧!第29章 把姬友逮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