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

{ 好書天天看,好站天天來,好貼天天頂,好書慢慢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裡就是黃金屋 ,這裡是米花在線書庫}

a米a花a在a線a書a庫a?ht

白漓聽聞老太后的那一番話,心裡忽覺有些不對。偷眼間,發現顒瓔正向太后擺手,示意她別再說下去了。老太后不明就裡,見乾隆也在連使眼色,這纔將話打住。

“漓兒,別擔心。阿瑪現在已好多了……”乾隆本擬岔開白漓的思路,別叫她給看出破綻。誰想女兒忽爾淚如雨下,痛苦地哽咽道:“小東哥哥,他……他……死了!”

“什麼?”乾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是已經……怎麼會……”

“我趕到那兒……他就不行了。太醫們也沒法子,只能眼看着他……”

“啊……”

“爲什麼毒桑聖宮的人都這麼狠毒?常叔叔他爲何還不回來?……”白漓本來乖巧可人,聰明伶俐,成天都是笑呵呵的。這個公主又做得全無架子,深受宮中上下的喜愛。如今見其頭一次哭得如此悲愴悽絕,教在場的衆人各各爲之動容。乾隆胸中鬱悶,波瀾洶涌,又是慚愧,又是懊悔:“當時,我怎會不顧那孩子的死活,卻聽玥妍的話……”

這以後的日子,宮裡被一股沉悶的空氣籠罩許久。皇上纏綿病榻,公主以淚洗面,誰還敢高興得起來。第三日後,開始開弔待客。乾隆破例特封汪孟東爲固山順貝子,又以貝子的爵級辦喪。如此聖眷隆厚之人,往來靈棚弔唁的宗室覺羅、王公大臣自是絡繹不絕。白漓如孝子一般,伴着小東的靈柩。有時前去探望乾隆,也總常帶淚痕。乾隆見她清秀的臉瘦了一大圈,眼睛總是紅紅的,不覺心痛不已。

所幸國家安定,一時亦無重大國事有待商榷。故而諸般機務,均交由幾名軍機大臣全權處理。沒幾日工夫,乾隆的身體已然清健,可以下牀行走。又幾日,竟已行動自如。按清宮規矩,死者需停靈五七三十五日方能下殮。那一日,乾隆突然私下來約白漓,問她是否願隨自己出外走走散心。白漓略微躊躇,便已點頭應允。乾隆留了封書信,上道他與和婧公主二人,要至江南水鄉遊玩半月,排排鬱悶之氣,望老太后勿要掛念云云。

白漓後來方知,皇阿瑪要帶她去的,卻是天津薊縣盤山。山上萬鬆諸寺,是他以前經常來的。說去江南,只是讓太后心裡有底,不至太過擔心。且如此一來,亦可讓那些大內高手們無從找起,當不會擾其遊興。

他們兩人雖一路踏着山色水光,奇情幽景,卻全然無視這大好風光。來到盤山腳下,二人各懷心事,並肩緩行,默默不語。正行走間,突然隱約好似聽到有山獸的叫聲。

這聲音慘烈哀怨,不忍猝聞。兩人不由放慢腳步,用心傾聽,卻是來自前頭的一個陷坑。白漓奔到坑沿,探頭下視,不禁失聲驚叫。乾隆聞聲趕來,一看之下,也是詫異不小。原來,在坑中陷着一頭渾身雪白無駁的小猿。它見有人來了,不由揮舞起一對長臂,嗷嗷哀鳴,那雙黑洞洞的眸子中,放出懇求的光。

凡猩猩者,多紅毛、黑毛。唯這隻白猿,卻是曠古難見。白漓心腸最軟,對它又憐又愛,轉過頭來求阿瑪救它一救。乾隆點了點頭,找來一根長枝,探下坑去。那小傢伙倒很機靈,一把拉住樹枝一端。乾隆用了大力,纔將其一點點地拖了出來。那小白猿一脫險境,雀躍萬分。與白、乾二人又摟又親,可愛得很。教兩個本陰霾滿面的失意人,也終於重綻笑顏。他們戲耍許久,小白猿仍不捨離開,向二人致意頻頻,徘徊再三,方自依依惜別。

“唉,就連畜生也如此有情有義,可……”

“阿瑪您是說……”

“對!那個韋玥妍!”乾隆忽然咬牙切齒,將拳頭捏得喀喀作響道,“妄朕對她一片真心,她卻利用朕對她的感情來……你知道嗎?阿瑪現在已然武功盡失了!”

“真的?!”

“唔……哼,倘若讓我再碰上她,就算想報仇也是不可能的。哼,到時哪怕用上下三濫的手段,我也一定要將她……將她……”

白漓見他越說越是激動,竟將一張臉漲得通紅。然在其眼眸之中,失落與迷惘卻漸漸代替了憤怒。到最後,乾隆長嘆了口氣,再不言語,臉上盡是沮喪之情,腦中卻滿是韋玥妍撩人心魄的笑容。他恨自己爲何就是無法去恨對方,又爲何仍要對這個無情的女子念念不忘。他何時竟蠢到了這步田地?擡眼見白漓正呆呆地望着自己,乾隆終於無奈地苦笑道:“漓兒,你是個心思玲瓏的孩子。什麼都逃不過你的眼睛……唉,大概是我上輩子虧欠她的。我本該深恨於她的,可,可是……唉,你人還小,不會懂的……”

白漓站在那裡,忽在腦中閃過一個念頭:“難道,這就叫情到濃時,無怨無悔?那我娘她給我起了個‘漓’字……是不是也……”

菩薩親和的笑臉,廟裡僧衆朗朗的誦經聲,還有木魚兒不張不弛的節奏,都令乾隆與白漓產生了一種向所未有的釋然。彷彿自己的身心,全消融在了那種慵懶的氣氛之中。一切的不快,在香燭嫋嫋的青煙中纏繞、盤旋、飛昇,終於化爲烏有,萬般皆歸於平寂。待得下山之時,兩人的呼吸突然順暢起來,內心裝載了滿足與充實。

白漓哼着小曲,又蹦又跳,重恢復了少年應有的生氣。乾隆跟在她的後面,看到女兒歡快的樣子,也自趕走了最後一絲的惆悵。然其眉頭依然微鎖,只是他自己並未察覺罷了。突然之間,白漓猛地停了腳步,雙眼直勾勾地盯着前方,兩條腿不住地打戰,半分也動不了了。乾隆順其目光望去,不覺給嚇得面無人色——原來,正有一頭惡狼瞪着那對綠油油的小眼,齜牙淌涎地逼視那驚慌無措的少女。

“漓兒!”

他驚呼一聲,移步迫近。然早爲那畜生髮現,卻拋下白漓,徑向其人撲來。

“漓兒!你快跑啊……”乾隆話音未落,已爲惡狼撲倒在地。這頭狼的體格極大,實不下於一頭斑斕猛虎!觀其腹部癟平,可能是多日未食。一見獵物,怎容放過?乾隆此刻不但失卻武功,身子尚且虛弱得很,被這畜生一撲即倒。剎時間,一人一狼滾在地上,一個緊緊扼住對方咽喉,另一個伸出利爪亂撕亂掏。不一會兒,乾隆便已遍體鱗傷。

見阿瑪身處險境,白漓居然一下忘了恐懼,拾起一塊石頭,狠命向那畜生劈面打去。不想那狼雖餓而力弱,卻仍靈活異常。一側頭間,體力透支的乾隆便鬆脫了手。惡狼放開乾隆,又自猛朝白漓竄來!

白漓尖叫一聲,轉身想跑,被那傢伙按倒在地。乾隆見狀,欲待爬起相救,無奈心有餘而力不足,眼看女兒就要葬身狼腹,不禁絕望地大喊一聲,隨即便死了過去。白漓驚叫着閉目等死,忽聞一聲怒哼,身上已是大鬆。她才睜眼,就有一團白球跳到懷中。

剛要喊出聲來,卻看清原來懷中之物竟便是方纔上山之時,她與阿瑪所救的那頭小白猿!

白漓擡眼,看見面前一頭巨大的白猿正將兩條手臂揮舞作風車一般,向着惡狼唳叫示威。那惡畜猶豫良久,纔不甘心地掉頭離開,幾次轉過回望,許久方自遠去。大白猿並不追趕,回身向白漓點頭示意。白漓撫摸着懷中小猿柔滑如絲的白毛,激動得雙淚橫流,不能言語。誰能想到,世上竟還有如此通曉人性的靈畜。

她不及拭淚,忙去探看父皇。陡見對方衣褲破碎,支離不堪,手上、腿上、臉上血肉模糊,傷痕累累,不禁心頭大痛,慟哭起來。乾隆呻吟一聲,張開眼來,見女兒安然無恙,勉強擠出一笑,便又暈了過去。

白漓大急,連聲疾呼,父親都無反應。那大白猿啼了兩聲,轉身便走。才飯頃工夫,卻又迴轉,手中多了一串像似荔枝的野果。它衝白漓指指自己的嘴巴,又指指乾隆。

白漓頓時醒悟,接過遞來的果子,小心翼翼地剝去果殼,裡邊露出顆顆晶瑩透明的果肉。她摸出手帕,包上果肉,用力將果汁擠到阿瑪口中。登時,一種奇香彌散開來,直沁人心脾。

才喂完果汁,猛聽腦後傳來人語。回頭看時,見有一老一少兩個和尚走上山來,連忙大聲呼救。等他們趕近,白漓欣喜地回過頭去,卻發現那兩頭靈畜已然失去了蹤影,不禁驚奇萬分。那年老的僧人向躺在地上的乾隆一望,失聲叫道:“這……這位不正是姚大施主嗎?”

原來,此人乃是山上天成寺的主持善倚長老。他命那年少的和尚背起乾隆,與白漓一路上山,又問及事情經過。白漓聽他口口聲聲稱阿瑪爲姚大施主,想來是其化名。遂仍隱瞞了乾隆的真實身份,只將上山敬佛偶救白猿,下山遇狼白猿相救的事說了一遍。

兩個僧人聽得目瞪口呆,連稱善哉。都說白猿乃此方故老相傳的靈獸,然向來無人真正見過,只是有時會聽到山中奇怪的叫聲罷了。

白漓自言是“姚大施主”新認的義女,問起他以前之事。那老和尚合什說道:“姚大施主每年都來天成寺兩次,又總有一大撥的施捨。要不是他,咱們寺早敗落啦!唉,我們哪比得上萬鬆寺,如此的香客鼎盛?”

三人匆匆趕至天成寺,白漓比較之下,與先前去的萬鬆寺果然一個地下,一個天上。老主持將乾隆安置在一間乾淨的小廂房裡,又命小和尚去請大夫。白漓要來一幅白布,想給阿瑪包紮傷口。她出身名醫世家,雖未真正潛心研究過,但也粗通醫理。眼下救人要緊,白漓全顧不得男女授受不親,在老僧的幫忙下解開乾隆的上衣,卻驚奇地發現那些剛纔還血肉狼籍的傷口,此刻竟都已奇蹟般地癒合了!

很快,大夫趕來了,一查傷處,又問起事情的經過,也是嘖嘖稱奇。猜想那或許是白猿帶來野果的神效。又道如今病人只是虛脫而已,身體沒有大礙,休養幾天自然會好。白漓此刻,方放下一顆懸着的心。大夫開了方子,對他們叮囑了幾句,便即告辭。白漓千恩萬謝,將他送出了門。老方丈欲待留下照顧,被白漓婉言謝絕,遂唸了聲佛,欠身離去。

斯時屋內,只剩白漓與乾隆兩人。白漓坐在牀頭,看着傷痕累累,連遭慘境的皇阿瑪,又想起適才他爲保護自己,不顧一切的情狀,心中感動萬分,鼻根一酸之下,兩串淚珠兒淌了下來。

“阿瑪,你爲什麼要待我如此之好?”

她打小便死了父母,全賴叔叔與鎮上街坊鄰居的關愛,才長成如今的婷婷少女。然眼前這位九五之尊、君臨天下的乾爹竟然能對她這民女寵愛一深至斯,怎不令之感動?

乾隆的關愛,令她在失去叔叔後再次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在她的心裡,早就將乾隆當成了自己的親身父親。可她又哪裡知道,眼前的這位“乾爹”,正是其如假包換的生身父親啊!

白漓一會兒爲其拭去額頭上發出的熱汗,一會兒又給他掖上推落的被子。就這樣忙了大半個時辰,倏地,乾隆的嘴角一顫,含糊地呼起熱來。白漓心中暗喜,見他的眉毛一蹦之下,赫然睜眼。眸子徐轉,卻猛停在自己的臉上不放。那發白的雙脣動了動,好像有什麼疑問似的。而後,兩隻眼睛中忽然放出光來,大聲叫道:“你……你是婧如!

你真的是婧如嗎?”

回目釋解:本回回目“曾是驚鴻照影來”,摘自陸游《沈園》詩。原指陸放翁遊沈園時,見橋下綠波,想到這兒曾是舊妻唐婉照影之處。此指乾隆將白漓認作乃母左氏,便如舊愛照影一般。

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
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