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

$$ 好書天天看,好站天天來,好貼天天頂,好書慢慢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裡就是黃金屋 ,這裡是米花書庫$$

人說造化弄人,或許不妄。

本是一對契友,轉眼間便爲仇讎。世間之哀,莫過於此。

卻道“紅花會”羣雄趁夜行刺滿清皇帝乾隆,爲人所發覺。陳家洛情急之下,衝入屋內,仗劍直向乾隆。與之一個照面,兩人都是吃驚不小。

“難道金四爺就是乾隆?”

陳家洛一怔之下,又覺背後有人襲來,忙回過神來,照準四爺——乾隆一劍刺去。

或許由於心中蕪亂繁雜,而使手中去勢澀滯,被從旁忽地竄來之人擋在了劍前,“波”

地一聲,扎入他的胸膛。陳家洛一愣之下,就覺手腕、前胸幾處大穴已爲人點中。登時舉不起手臂,邁不開腿去。他正欲運氣衝穴,又感“氣海”一麻,氣阻丹田,再提不上來。3米3花3書3庫3

陳家洛武功雖高,然中劍之人不要命的打法,也令他着了道兒。此人上前一把扯住家洛,利刃一晃,已然架在其頸項之上。陳家洛用餘光一瞥,此人竟是卜孝!!

原來四爺乾隆與侍衛卜孝一行在荒山遭劫後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得又辛辛苦苦地走回海寧城。他總覺陳府中那個老道,似真有未卜先知之能。怕一旦泄露了身份,會有生命危險,故改投了海寧府衙。方纔卜孝親爲四爺去取蔘湯,迴轉時驚見一人伏於樹上。他放聲大叫之後,徑直向那刺客攻去。誰知對方毫不理會,縱身直取屋內的乾隆。

卜孝因爲護駕要緊,纔會如此拼命相救。

乾隆見救駕之人卻是卜孝,不由驚道:“你……”

卜孝淡淡一哂,並未作答。乾隆見他胸前傷口涌血不止,卻仍踉踉蹌蹌地把陳家洛架到門口,對門外於萬亭、黃芸喝道:“大膽逆賊,竟敢弒君?……你們的人現在我手,還不速速繳械投降?”

“哼,今……今天爲了千萬漢人,家洛!只好……”

陳家洛明白義父話中之意,微笑地點了點頭。於萬亭贊聲好,拔刀欲砍。

“總舵主!”黃芸捉劍架住了於萬亭的剛刀。

“怎麼?”

“咱們……咱們不必爲了狗皇帝的賤命,害了家洛。”

“可……可是……”

說不得,一時間,聞聽卜孝叫聲的衙役們從四面包抄過來。後院中登時火光交映,殺氣騰騰。

黃芸上前對於萬亭耳語幾句,於萬亭長嘆一聲,厲聲對卜孝道:“好!你們好生看待家洛,咱們的賬,過幾日再算!”說罷,唿哨一聲,與黃芸二人飄然而起,幾個“星丸跳躍”,便沒了蹤影。

卜孝見他們人已走遠,方纔鬆了口氣。忽然之間,只覺渾身無力,傷口劇痛,一下子便癱軟了下去。

“卜孝——!”乾隆一個箭步,跨上前去,扶住他望後倒下的身軀。

“皇上……他……此人……有他,纔可保得皇上安全,我……恐怕……”

“不,卜孝,你……你會沒事的……”乾隆急道。

卜孝淡淡一笑,涌出熱淚兩行,忽然眼前一黑,便不省了人事。乾隆顫手探其鼻息,兀自尚未氣絕,忙掐其人中,果然一陣抽動,不禁大喜,回頭衝呆立一旁的吳知縣吼道:“還愣着幹什麼?快!快請大夫!!”一邊撕下袍擺,替卜孝拔下靈蛇劍,立即包紮起來。親自抱他進內廂房,關上房門,許久方出,頭上熱汗涔涔。這時吳縣令已叫來了大夫,忙忙進去探看。良久才道無礙,爲他上了藥,開了方。乾隆見卜孝沒事,對吳知縣叮嚀再三,方纔離開;吳知縣只有唯唯而已。

書房中,兩名差人正看着陳家洛,猛見皇上駕臨,急急跪下請安。乾隆揮揮手,衆公人均皆迴避了。重穴被封、癱坐於地的陳家洛見四爺到來,重重地哼了一聲,冷冷道:“好個四爺!好個皇上!我沒想到你竟會是天子,你也沒料到我是‘紅花會’的‘逆黨’。哼哼,我現在你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不過恐怕我這塊擋箭牌對陛下的小命,還有些用處……”

聽他言語之中頗多譏諷,乾隆不禁默然:“沒想到他一知自己的身份,竟會如此敵視於朕。”乾隆嘆了口氣,緩緩坐到椅中,呆視着家洛。見他別轉頭去,不理不睬,柔聲說道:“朕……唉,我沒料到,你父親一生爲我大清鞠躬盡瘁,你,你卻……”

“哈哈哈哈,”家洛忽然苦澀地笑道,“你們滿人佔了我漢室大好河山,又殘壓我漢人無算: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種種恥辱,沒齒難忘!!——先父他,嘿嘿,嘿嘿…

…”

乾隆見他目爆精光,咬牙切齒,不禁周身一戰,黯然道:“‘民可載舟,亦可覆舟’,朕深諳其理……可那明思宗若得民心,又豈會教李闖踏破紫禁城門?李闖若有道,又豈能兵敗身死?現今大清開國已近百年,雖或不及貞觀、開元,但總算是國泰民安、氣象平和。好容易開創的太平盛世,難道爾等忍心爲了所謂的‘滿漢之別’,而將百姓再次捲入戰亂紛爭中去麼?”

見陳家洛慢慢低下頭去,若有所思的樣子,乾隆徐徐起身,走近一步,又道:“至於嘉定、揚州……那也已是過去,朕一直都在努力,要做到滿漢一家……”

“哼,人都已死,再貓哭耗子,又有何用?不管如何,漢就是漢,滿就是滿,滿漢怎可一家?”

“爲何不可?我保證,不久的將來,你就會看到……”

“將來?你還有將來麼?你以爲挾持了我,‘紅花會’的弟兄就會放過你?個人生死算得了什麼?大不了我們兩個玉石俱焚。到時,我陳家洛就可名垂史冊了,哈哈哈哈……”

“糊塗!!”乾隆見他如此頑固,不由惱怒。一拂袖,出了門外,擡眼仰望蒼天,一時無語……

此刻的“紅花會”衆豪傑仍在外頭四處遊走。可見衙內戒備森嚴,且又投鼠忌器,一時不敢貿然行動。就這樣,直捱到了金雞東昇、朝藹紛紛之時,依舊下不了手。卻在卯時初刻,衆人依了四當家“活吳用”許汐還的主意,分別扮作平民、商販,在府衙四周來回巡視,以希冀能瞭解裡邊的舉動。於萬亭與許汐還二人妝成貨郎的模樣,在衙門口吆喝,還不住探頭內視,被兩名差役轟走。他們兩人並不遠離,在五丈開外紮下,裝作是在整理貨物,卻不時偷眼覘視。

天交巳時,已近晌午,許汐還剛想到縣衙後門處轉轉,忽見門口差役讓到兩旁,從內走出三人:爲首者,乃是縣令吳有才;後跟一人,身着銀鼠夾袍,手搖摺扇,頂戴尖頂斗笠,四處放下白紗,遮住面容,認不真切。隨後兩名公人,架着一名男子。看他的舉止打扮,宛然便是家洛——只是穿着臃腫,雙手反剪,籠於袖中,亦是白紗遮面。

此刻,“紅花會”羣雄陸續彙集,以於萬亭眼色行事。於總舵主附身對許汐還耳語道:“看來狗皇帝想以家洛爲質,溜之大吉。哼哼,倘若他們出了府衙,就不比衙內有多人巡視,大夥不如暗暗跟蹤,趁其不備,斃了惡賊……”許汐還口中不語,心頭犯疑:“他們會狗急跳牆,出此下策麼?”

許汐還乃是師爺出身,雖於武學不甚了了,但其足智多謀,堪爲於萬亭得力軍師。

那“活吳用”的名頭也不是憑空賺來。想當年,在四川包興爲知縣劉壽作幕僚時,曾連破十數樁無頭奇案,實是料事如神。後因不屑賄賂上級,又遭同僚排擠,被罷了職。窮困無聊之際,遇上了三當家空心大師,被引入“紅花會”,坐了第四把交椅。

閒話少說,卻道許汐還見事情來得蹊蹺,沉思片刻,心中已是豁然開朗。忙制止正欲向衆人打手勢的於萬亭。

“四弟何以阻止於我?”

“總舵主!你不覺他們幾個掩掩飾飾,頗有文章麼?”

“如何?”

“聽說那乾隆帝是個很有心計的人。他登極不久,即釋放爲其父雍正所囚的十四貝勒及十貝勒。又拉攏皇后親弟傅恆——聞說新近還封了傅恆之子福康安爲九門提督,把個傅恆弄得死心踏地爲君效忠!試想如此老謀深算之人,怎會情急出亂,自尋死路?”

於萬亭初時也有疑慮,不過一時猜不透哪兒不對罷了。此番經許汐還一語點破,猶如醍醐灌頂,登時恍然大悟。連贊汐還聰穎,皇帝狡詐。

兩人嗟嘆間,見手搖摺扇恍若乾隆之人與吳有才敘完話,便抽身鑽入早備好的馬車車棚之中。兩位公人亦同時把“陳家洛”叉上了馬車,一聲吆喝,車馬立時上了路。吳知縣在門口躊躇了半晌,方轉身跨入衙中。於萬亭與許汐還主意打定,向衆人發了個暗號,大家會意,一時間,門口之人俱各散了。

在西北破廟後院,於萬亭將四當家的想法向衆人一敘,羣豪互視,皆盡信服。

“我想,那狗皇帝定料到我們在暗中監視,故才演了這出‘狸貓換太子’的把戲。

思忖他們會於夜深時開溜,咱們不如趁夜偷襲,打他個措手不及!”說罷,轟地一拳擊向院牆,移開手看,一個拳印深深地嵌入其中!羣雄觀之,齊聲贊好。

“爲防萬一,”許汐還掃了一眼躍躍欲試的衆豪傑,朗聲道,“我想他們轎行得慢,還繁請九哥、十四弟前去探看一番——事成之後,你們也有一功……”

九當家“索命郎君”商無痛忙領命稱“是”,唯新入會不到三個月的十四當家“鬼頭刀”元僑極不情願地應承下來,心裡暗暗罵道:“老子入會以來,還沒立過半點功勞。本來以爲可一顯咱‘鬼頭刀法’的威風,卻叫老四安排了這麼一個不痛不養的差使,實是欺負新手!”然許汐還於會中的聲望,並不下於總舵主於萬亭。故元僑雖是心中不服,卻也無可奈何。他聽許汐還細細叮囑了一番後,便即與羣雄告辭,和商無痛二人匆匆啓程而去。

漸漸地,已是日薄西山,熱鬧了一天的海寧縣又慢慢沉入一派寂靜中。

而破廟後院裡,於萬亭一干人兀自摩拳擦掌,就等天黑。

留在縣衙外探聽的弟兄曾稟報道,縣衙表面一片沉寂,可裡頭仍十分忙碌的樣子。

羣雄一聽,更添信心。現下,十二名首腦俱已彙集一堂,個個暢想未來,心中竊喜,登時胸中豪情滿懷,急不可耐。

夕陽已沒入地平線,於萬亭臉上泛着紅光,大喝道:“還我漢室,便在今朝!!”

座下沸騰,一齊動身,向縣衙奔去……

回目釋解:本回回目“白草黃榆六十秋”,摘自張籍《涼州詞》詩。原指關外草木已爲異族佔領了六十個春秋。此指清兵入關,已近百年。紅花會羣雄,希冀一舉以還漢室江山。

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
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