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

@@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爲伴,塑造美好心靈。細心品味米花在線書庫經典名著。@@

石壁密道之中,上人挾着家洛、水衣飛馳疾奔。九曲迴腸後,來至一間小密室內。

觀其情狀,倒與先前有石牀的那間相類;只不過這裡什麼也沒有。

“陳公子,你的傷不要緊吧?”石泉上人點上壁燈道。

陳家洛如何有他百年的功力,吃了一記“天罡乾元剎”,也似沒事一般,只得慚愧地搖了搖頭。上人與水衣扶他坐下,又運功爲其打通脈絡。良久,陳家洛的一口真氣方纔提起,吐了幾口血後,臉色略爲霽合。

“老前輩,他們幾個想殺我們麼?”

上人方運功完畢,甚是疲累,只微微頷首。

“那,”水衣又問道,“咱們還能逃脫出去嗎?”

石泉上人稍定了定神,咂咂嘴道:“這裡是關陵老夫早發現了的避難之所。”說着,緩步踱至一盞長明燈下,揮袖滅了火光,復又點上。驟聽一邊石壁上嘎嘎聲連響之際,一道石門開啓,裡邊現出一間貯滿了乾糧的密室。

“那裡頭是老夫事先安置好的食物,以應一時之需。”

“難道此地乃是死路?——啊,啊,老前輩說這兒……關……關陵?!”

“不錯。”胡銘官退到一旁,又照先前的樣子擺弄另一盞燈,登時於其右側打開一扇大石門,“跟我來……”上人向他倆招招了手,自己先鑽了進去。水衣走過,攙起尚未完全復原的家洛,慢慢跟入。

兩人才跨過門去,登時便呆住了。原來,出現在門後的,竟是比方纔惡戰之場更爲宏偉的大熔洞!千萬的石人石馬,組成了個巨大的石軍團。洞的中央,有層層石階通向高高兀起的低臺,臺頂穩穩地臥有一具古老的石棺。四周滿是塵土厚積,唯那石棺之上一塵不染,似曾有人打掃過。

石泉上人緩緩邁到石階前,跪倒在地,恭敬地叩了三個響頭,祝道:“關老爺,晚生這幾十年來,朝夕與您爲伴,已然參透許多事。本來,晚生不該冒昧打擾,然此刻境況危急,權宜之計,不得不擅入此地,望老爺在天之靈,莫要見怪……”祝畢,又叩了個頭,才徐徐起身,拍了拍膝上塵土。

“胡老前輩,這……這便是三國蜀將關老帝君的陵墓?”

石泉默默點頭道:“我隱居於此,也正是關老爺的安排……”說着,朝石棺望了眼,道,“是他老人家的一個夢,把我引到了這裡……”家洛、水衣面面相覷,驚詫不已。“來,咱們回密室說……”三人弓身退出古墓,回到密室之中。水衣扶家洛依牆而坐,忽想起那顧孟秋尚留在了石廳,卻不知乾元教的人會對其如何處置。陳家洛聽她一說,長嘆口聲:“姚姑娘,我真後悔,不該答應帶你到此。眼下危機重重,不知我們是否還能生還……”

“陳大哥怎還如此見外?就叫我水衣好了,”姚水衣微嗔道,“只要能與陳大哥在一起,我什麼都不怕。”說着,竟如小鳥伊人,大膽地將頭輕枕在家洛堅實的肩膀之上。陳家洛不自覺地就要去撫她散發着馨香的秀髮,忽然察覺到石泉的存在,忙放下才舉起的手,低頭用手指在地上不知劃些什麼。

“唉,這裡確實沒有通路,都因爲老夫才令二位……”

“胡老前輩您並不需介意……那乾元教狼子野心,虎視眈眈欲侵食我中原武林。每個武林中人,都不能袖手旁觀。”水衣點了點頭,表示自己非常同意。

石泉見二人的濃情蜜意,登時有一種別樣的滋味涌上心頭。不由也點了點頭,嘆口氣道:“既如此,就讓咱們同生共死……我考慮再三,若欲衝出,除非咱們三人聯手…

…”

“三人聯手?”

“不錯,”胡銘官踱了兩步,“那乾元教教主的‘天罡乾元剎’,集陰陽二氣,能在周身形成一道無形的罡氣護體。所以,我的劍傷不了他。但說來慚愧,老夫我幾十年來,一直都沒參透玄女劍法的最高境界。然如果加上你們兩個,那能悟出的機會就要大得多。哪怕天不酬正,待你們達到較高的境界後,由我纏住那位教主,你們就有希望逃出。”

“可前輩你……”

“唉,我老啦……渾渾噩噩地活了一百餘歲,也夠了。就算是死,還可與她相見,有什麼不好?”說着,他的眼中忽地閃過一絲憂怨的神氣,“你們尚且年輕,決不能死在這裡。何況兩位如今身陷於此,全系老夫而起……答應我,一定要衝出去!答應我!”家洛與水衣對望一眼,無奈點了點頭。

“好,好,那就好!”胡銘官搓搓手掌,道,“來,事不宜遲,讓我這就將玄女劍法的真正心法教與你們。”先前在劍譜中所載的心法,其實是胡銘官自行加上的《明心訣》,旨在讓長劍失手,找到其之所在。此刻,他方始將真正的心法傳於二人。“玄女劍法的心旨,共有三道。第一道,叫‘亦真亦假’:靜時有存,動則有察;靜時有主,動則可斷;靜時有定,動罔不吉……它能同時攻出四手劍招,虛虛實實,亦真亦假,教人防不勝防。這第二道,叫做‘若還若往’:劍若還,心已收。不退後,卻回頭……夢又往,神常住。彼在前,我無蹤。講究的是劍隨心發,神氣合一的道理。至於第三道‘無起無極’,口訣只有‘始於此而終於此,不如舍之,無起無極’一句。老夫愚鈍,百思不得其解。”家洛、水衣想來,也覺其機鋒玄妙,教人摸不着頭腦。

“這幾道心旨,重在參悟,你們兩個細細體會吧。”

陳家洛點了點頭,旋又合上雙眼,靜靜入定。三人便這般緘口不言,默默參悟。大約兩個多時辰後,水衣實在忍不住想要說話。她本就是個耐不住性子的大孩子,這般枯燥無味的靜坐,教她如何受得住?張開雙眼,突然問道:“胡老前輩!你說你是被關帝爺帶到這兒來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呀?”她話方出口,便覺後悔,心想這下可要惹他們生氣啦。

誰知上人並未動氣,聽水衣這一問,反覺得心中激潮澎湃,難以自已。不禁緩緩睜開眼,低聲道:“這件事……說來話長……唔,我先講個故事你聽。”

“好!”姚水衣悶了這許久,突然聽說對方要講故事,不由拍手叫好。

胡銘官苦澀一笑,清了清嗓子道:“唉,那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京城,有一戶人家。他們家族興旺,產業無數,那份風光,鮮有可及。其一家之主死得早,只遺下一不足總角的孩子。諸般事務,均由其母親叔父操持。

“這孩子長到束髮之年,已成爲一翩翩公子。他母親叔叔爲他訪得一端淑的女子爲妻,可他偏偏對這包辦婚姻很不滿意。歷來,其母對他管教極嚴,爲了符合一個大家之主的身份,就連走路說話,都有規矩。所以,表面上,那公子過着人人豔羨的浮華生活,事實上卻與囚徒無異。”

陳家洛少居回疆,生活一直無憂無慮;而水衣雖常受大哥嘮叨,但畢竟其在家時日不多,因此,如今姚府,仍然她是老大。二人一想到這位公子的境遇,不禁各各爲之嘆息。

“那公子真心喜歡的,是一個姓董的歌女。那董姑娘年尚豆蔻,楚楚動人,恍如仙子下凡……但公子深知,歌女的地位是很低的,就連普通人家也不會接納,更別說他家了。然對董姑娘的愛勝過了一切,他既已成人,便開始慢慢接管家中事務。其見時機漸漸成熟,終於向母親提出要休去那從來有名無實的妻子,改娶董氏。

“母親聞之大怒,將之惡詬一頓,堅決不許。誰想這回公子居然倔強起來,不吃不喝,以示抗議。十幾日下來,病情愈篤,形骸消瘦,幾乎動彈不得了。這時母親方纔慌了手腳,與叔父合計之後,同意納其爲妾……公子至此,無奈只得勉強答應。過了門後,婆婆、叔公對董姑娘冷若冰霜,尚且時時打罵,說她與公子的八字相沖,是白虎星、狐狸精,終有一日要剋死丈夫。這且不算,那正室大房對董女亦是百般折磨,不待她當人看。董女體弱,不覺日漸憔悴,花容凋謝。而偏偏那公子忙於事務,很少在其身邊。

一旦有空溫存,她怕公子與家人不和,也總是強顏歡笑,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可有一回,公子出門,其母、叔、妻三人因一件雞毛小事而存心對董女拳腳相向。哪料一差二誤,竟然將這可憐的女子活活打死!那公子歸來,驚聞噩耗,方知平日裡他們的所作所爲。悲痛欲絕之餘,想到所謂浮華人家,雖有享不盡的富貴,卻不能與心上愛人廝守終身,還有甚麼樂趣?不禁萬念俱灰,悄悄離家,遁入空門……”

石泉上人,年過百歲,早對世上一切看得極淡。便是江湖上再如何翻天覆地,國家社稷再如何動亂不安,他也不想去過問。其平日裡一臉慈祥,面目和善,似笑非笑,教人見之忘俗。唯徒弟徐崇,是他僅有的羈絆。水衣曾幾次見他聽聞乾元教人提到於其徒不利之時,神色大變,怒火熊熊。而如今,對方一說到這裡,臉色又變,眼中竟然滿是淚光閃動,令水衣忽然醒悟道:“胡老前輩……你,你就是……”

石泉上人哀痛地點了點頭,暗拭了把淚,又道:“當日與董姑娘情定終身時,互贈了信物。我送她一支金鳳寶簪,她回贈那本玄女劍譜與屬鏤劍。說此乃祖上相傳之寶,只是其於此道不感興趣,纔要轉贈與我。她身死後,我來到五臺山清涼寺出家。老夫那時無法忘情,雖爾身在空門,卻仍對她魂牽夢縈。想到濃時,便拿出劍譜,細細地看,慢慢地練,不知不覺中學就一身上乘武功。

“五臺山之劫時,我本無心出頭。實是危機重重,無奈之下,老夫纔要勉強應敵。

那次,我中了對方二人一人一掌,氣阻丹田,死了過去。可偏偏他們的兩種功夫,一陰一陽,互相剋制,老夫才總算是僥倖撿回了條命來。當日夜裡,我悄悄離開五臺山。正不知何去何從時,卻在夢裡得關老爺相告,說我本是他的得力部將,在認識了董姑娘的前身九天玄女後,兩人動了凡心,遂至雙雙降落人間,了卻這段情緣。現在時日將滿,應將回其身畔。而後又告之關陵的秘密,我纔來到這兒棲身。”

家洛、水衣聽他敘完,不由各自默想。陳家洛本來不信鬼神,料這石泉上人思念愛侶成狂,纔會有此一夢。至於找到該處,或許乃是不遇之巧罷。三人暢想暢談,一時間忘記了死亡的威脅。突然,陳家洛站起身來,扶牆站定,淡淡笑道:“成了……玄女劍法第一道心旨,我參透了……”

回目釋解:本回回目“笑問客從何處來”,摘自賀知章《回鄉偶書》詩。意指石泉上人胡銘官講述自己的身世及“九天玄女劍法”的由來。

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
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