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

$$ 好書天天看,好站天天來,好貼天天頂,好書慢慢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裡就是黃金屋 ,這裡是米花在線書庫$$

趕往揚州的馬車,駛在崎嶇的山路之上。

四爺被顛得累了,便摸出那把摺扇細細把玩。正自盡興間,突覺車子一震,驟然停下。只聽得外面響起“橐橐”的腳步聲,似乎有五六個人的光景。一個雄渾的男聲喝道:“走路的,乖乖地將身上的銀子交出,大爺可饒你們不死!”

“呵,口氣不小啊。”車頭卜孝冷冷笑道,“你也不瞅瞅馬王爺長几隻眼,嗯?敢打老子的主意?有本事的憑真傢伙來搶……”話音未落,四爺只覺前後一傾,知道是卜孝他跳離了馬車。心道這下遇上路匪,人多勢衆,卜孝孤身,不知能否應付。

細聽外頭拳風刀鳴長響,不多時,連連傳來幾個陌生聲音的慘叫,知道是卜孝佔了上風,心頭這才一鬆。探身欲看外面情形,忽見車蓬上簾布一掀,一柄寒光閃閃的匕首已架在自己頸上!四爺大驚失色間,卻鑽進了名蒙面匪人。四爺驚惶地打量此人,觀其體態婀娜,目傳秋波,竟然是個女子!不由忘了自己現正身處險境,一時看得癡了。=米=花=在=線=書=庫=?h

那女匪見他愣愣地盯着自己,不由大怒,擡手就是一個耳光:“看什麼看?!”弄得四爺哭笑不得。她在四爺身上摸了一陣,沒搜到什麼值錢的東西,偏偏又是個不諳風雅之人,視那把摺扇爲無物,丟在了一旁。女匪見撈不到油水,悻悻地伸出頭去,對外面嚷道:“你家主人在我手上,識相的,還不快將身上的銀子交出來!”

卜孝正與幾個山賊打得過癮,猛地聞此一說,登時大急。手忙腳亂中一句“別傷到他”還沒出口,後腦上早重重地捱了一下子。只覺眼前一黑,便“撲”地倒地,不省人事。那匪首上前,將他背在肩上的包袱解下,打開一看,裡邊金銀無數。再加上一些銀票,少說也有四五千兩。由不得喜上眉稍,大手一揮,呼哨一聲,就要扯蓬。

女匪聽到撤退的信號,知道已經得手,吐口氣。望了眼還在發愣的四爺,嫣然一笑,柔聲道:“放心吧,我們只劫財,不害命,今天算你倒黴!”說着,便縱身跳出車去。

四爺只覺心頭突突直跳,又聽得簾外嘻嘻哈哈的笑聲。一陣響動之後,又歸於了平靜,好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似的。四爺掀開簾子一看,卻原來連馬匹也給他們牽走了。低頭見卜孝與車伕雙雙躺在地上,不禁長長嘆口氣,忖道:“所謂‘禍不單行’,當信之矣!如今被路匪打劫倒也罷了,然此地前不着村,後不巴店,離海寧約摸有十幾里路,揚州就更別提了。現在馬也沒了,天色又已不早,這可如何是好?”

陳家洛又在家中閒坐幾日,總覺得這樣下去不成。一天到晚庸庸碌碌、醉生夢死,豈是大丈夫所爲?可細細想來,自己又能作些什麼?除了武刀弄槍,其他均皆一竅不通。原來“百無一用是武夫”!他極其無聊間,不覺拿出兩塊玉賞玩。忽聞院中有撲撲之聲,奔出一看,卻是一隻鴿子落在了石桌之上。家洛心頭一跳,捉住鴿腿,嫺熟地摘下所粘的蠟丸,隨手放了信鴿。他眉頭微鎖,在院中邊踱步邊將蠟丸捻碎,展開裡邊的紙條,見上面寫道:

今夜亥時至海神廟御碑亭,有要事相商。於字心中暗想:“不知又發生了什麼事?”當即毀了字條。

他在家裡如坐鍼氈地熬到亥時,便披上大氅,從後院翻牆出宅,徑向東南方的海神廟趕去。這海神廟在鹽官鎮東,是雍正九年爲祭祀錢塘海神而建。到了海神廟,家洛直驅御碑亭,月光下見亭內站有一人,遂輕輕落在了亭外。那人聞聽響動,急轉過身來。

家洛借月光一瞧,正是義父於萬亭!

陳家洛知道義父與母親是舊友,所以十年前母親將他送來作於萬亭的義子,後又由他引薦到天池怪俠袁士霄門下學藝。那張字條上署名“於字”,指的正是於萬亭!

“家洛!”

於萬亭把手重重放在陳家洛的肩上,眼睛緊緊注視着他,很小聲地說了句話。然正是這一句話,在家洛的耳中,卻不啻晴天裡響了個霹靂:“家洛,你知道嗎?滿清狗皇帝乾隆來到海寧了!”

“什麼?”陳家洛張大嘴巴,驚得說不出話來。

於萬亭一轉身,走到亭邊,手扶欄杆,眼望洶涌澎湃的錢塘海,道:“是咱們混在海寧縣衙裡作班頭的張駟,昨天偷偷射信來告訴我的。”他從袖內摸出一張紙箋,遞給家洛,“你自己看吧。”

陳家洛凝重地展開信箋,見信中寫道:

“……也就在兩天之前,忽有二人來到衙門,說是要見縣令吳大人。我見他倆似乎十分疲憊的樣子,滿面風塵。唯其中一人衣着光鮮,談吐不俗,不像是存心來搗亂的,便勉強引其去見了吳大人。那主僕二人見了吳有才,也不行禮,說有密事相告。吳有才打量了他們一陣,便揮揮手讓我回避一下。

“我見兩人可疑,便悄悄躲在門外,看他們要耍什麼把戲。華服之人與吳有才耳語了一番,又從袖內摸出一物相示。那吳大人見之,忽然臉色大變,哆哆嗦嗦地跪下去就行起三跪九叩之禮!!於當家,我那時真是給嚇了一大跳——自古以來,向只有臣子見了君主才行此禮,難不成這人竟會是乾隆皇帝?!

“我正在疑惑,不覺碰到了腳邊花盆。那個僕人打扮的年輕人忽然衝了出來,一把將我抓住,生生地拖進了裡屋。又看外頭確實沒有別人,這才關上了房門。我嚇得半死,只情是磕頭。吳有才一邊痛斥我,一邊又問該如何處置。那人忽大笑道:‘想你也已知道朕是何人了吧!’

“我此刻才知,他確實就是乾隆,忙忙高呼萬歲。他哈哈大笑道:‘朕看你是個伶俐人兒,自知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我慌忙道:‘知道!知道!’旁邊吳有才瞪了我一眼,恭恭敬敬地問道:‘不知聖上駕臨鄙地,有何貴幹?’乾隆笑道:‘朕微服來江南遊玩,不想盤纏拮据,出與無奈,纔來這兒轉轉……’“……”

於萬亭見家洛緩緩放下信箋,沉聲道:“乾隆狗賊怕有危險,不敢驚動各處。他們打算後天就回京,明日是其與此地盤桓的最後一天!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已約好了各位弟兄,明天夜裡就……”家洛見一道寒光在他眼中閃過,背脊經子夜的寒風一吹,不禁打了個冷戰。

於萬亭乃江南秘密反清組織“紅花會”的總舵主。對他們來說,殺了皇帝就能令清廷大亂,正好激起各地義軍,揭竿而起,共成大事。現下海寧縣衙內無御林軍的保護,加上“紅花會”中高手如雲,想要行刺,並非難事,可謂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我已考慮過了,”於萬亭斂起殺氣,仰望天空,天上明月朗照,在御碑亭四周籠起層層陰霧,“明日此時,由你、我、三當家、十當家還有十二當家五人共去刺殺。如何?”

家洛見自己終可有其用武之地,忙一口答應了下來。

於萬亭見義子初出茅廬,便有此膽色,不由大喜道:“好,很好!不愧是我的義子,哈哈哈哈……明天大事一成,你我揚名天下,咱們漢人也不用再受韃子的氣了!”兩人又細細議了議明個兒動手的計劃,方各自迴轉。

這一夜,陳家洛失眠了……

第二天一大早,陳家洛便到院中練起武來。

他這一路拳,舞得人眼花繚亂,不分東西。乍一看,怪招連連,不成章法,而這,正是其十年苦學而來的“百花錯拳”。舞着舞着,忽覺心事頭頭緒緒,不禁氣爲之一濁,步法頓亂,便收手停下。

“哎?陳公子舞至酣處,爲何要停下?”

陳家洛回頭看時,卻是張道長笑吟吟地站在那裡,“陳公子的拳法本以靈盈爲主,今天卻是剛猛異常,殺氣騰騰,不知何故……”

陳家洛心頭一突,覺得他似乎話中有話,低頭不語,生怕失言。

張道長本是陳元龍老友,雲遊四方,居無定所。此次來海寧祭拜陳夫人,被家洛盛情挽留,才答應多留些時日。見他此刻不言不語,趕上一步,壓低嗓門,道:“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泯於亥……這亥時,真是個不吉利的時辰!”

陳家洛聽聞,大驚失色,瞅了眼道長,見他臉色凝重,直盯着自己,不禁錯開目光,喃喃道:“世伯要說什麼……我……我不明白……”

道長一笑,道:“沒什麼,老道就此告辭。”

“世伯不多待幾天?”

道長呵呵笑道:“這兒,還能呆麼?”

家洛聞之,又是一震。

“老實說,能未卜先知不一定便是好事。有的時候,明知大禍將至,卻阻止不了,唉……”老道嘆了口氣,道,“我臨行前,只奉勸世侄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世侄珍重了。”話說完,也不顧兀自出神的家洛,飄然離去。

臨近深夜,亥時時分,“紅花會”羣雄在於萬亭的帶領下,會集於城西破廟之中。

陳家洛放眼看去,見三當家“金面羅漢”空心大師,十當家“寒潭水上飄”石邁,十二當家“賽三娘”黃芸以及義父都是一色的短裝,也不着夜行衣,也不蒙面。想來大家欲揚眉於天下,故意顯一顯真人的本相。於萬亭仰面見圓月離頭頂還差幾分,知道將交亥時,當即說道:“千萬良機,在此一舉!”衆人又詳細布置了一番,均擊掌起誓,今夜必殺乾隆!

五人各自運用輕功,飛檐走壁,行了飯頃,來至城中的縣衙。其中三個縱上屋頂,空心與石邁在外接應。於萬亭、陳家洛、黃芸三人真是藝高人膽大,一路循着屋脊弓身潛行。偶見下頭衙役巡邏而過,便伏身瓦上,待其離去,才繼續前進。

繞過幾間廳房,行至後屋書房的走廊頂,見到房內燭火通明,一衣着華貴的男子正埋頭看書。由於屋檐遮住了視線,看不見其真實面目。三人正欲下去細看,忽見吳知縣走了進去,在案前跪下,輕呼道:“皇上萬歲!”衆人不禁竊喜:“果然是那個狗皇帝!”

陳家洛自認輕功不凡,主動請纓下去探個虛實。見義父點頭,他在空中一個鷂子翻身,輕盈地落在窗旁的梧桐樹上。又一個倒掛金鉤,用雙腿夾住樹幹,欲要看個仔細。

忽然,背後一聲“有刺客”劃破天際,打碎了死一般的寂靜。

家洛正覺驚心,猛見屋裡火燭已熄,一片漆黑,又聞腦後勁風襲來,知道身後有人。心中一急,身形一挫,一記“如封似閉”,化解了來勢。也不顧那人“咦”的一聲驚訝,摸出腰間靈蛇劍,徑直破窗而入。

案後的乾隆驚呼一聲,慌忙跳離椅子,直奔房門。正將門扉吱呀一聲拉開,早看見於萬亭、黃芸二人跳到門前院中立定。於萬亭大喝一聲:“狗皇帝,受死吧!”劈面一刀砍來。

那皇帝嚇了一跳,急抽身想返回屋中,卻與趕上前來的陳家洛打了個照面。

此刻大門洞開,明月皎潔,兩人一認對方,各自駭得退後三步!

“這,難道是在夢中?”陳家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面前的當朝皇帝乾隆,竟便是與己惺惺相惜、一見如故的金四爺!

回目釋解:本回回目“山雨欲來風滿樓”,摘自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詩。金四爺即是當朝皇帝乾隆!至此,第一回“天下誰人不識君”及第二回“簾外春寒賜錦袍”

這兩句的含義,也就完全明白了。

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
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18回 一宿行人自可愁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51回 鸚鵡前頭不敢言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