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

【,,,】

沈惜玉長於西域,久居苗疆,見過不少中土之人一輩子也見不着的怪事兒。此萬蛇一穴的可怕情形,雖是頭一回碰到,卻也不是第一次聽到。然如今眼見兩人身陷死地,那些蛇似卻並無傷人之意,反在他們所站的四周,圍成了個直徑大約六尺的圓。五彩斑斕的羣蛇以頭觸地,馴良順服,彷彿在頂禮膜拜一般。

沈惜玉驚得說不出話來,呆愣了許久,方將其所見怪事道與常釋天聽。常釋天聞說此等奇觀,內裡雖亦百思不解,只恨其雙眼已盲,不能親自去看個真實。突然間,一陣風兒刮進,沈惜玉猛地嗅到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兒。她尋味細細一看,竟是發自濺於常釋天衣裳之上蛇王碧血!

“難道是這蛇血的味道,令羣蛇敬畏不前麼?!”

她講自己的發現對常釋天一說,接着又壯大膽子扶他往前踏出幾步。蛇毯一陣騷動之下,立即便爲兩人裂開了一道缺口。他們又試着走了幾步,羣蛇紛紛讓道,方纔立腳之處也即刻就爲餘蛇填滿。

“果然!果然!這蛇血的氣味,令羣蛇把常哥哥當成了蛇王,所以纔沒有傷害我們!”沈惜玉歡聲笑道。

兩人有此一發現,直如溺水之人拉到了救命稻草,終於找到了可以逃出生天的方法。他們歡喜之餘,只覺渾身都興奮得抖個不住,相擁相扶着緩緩前行。衆蛇一路相讓,容兩人通過。常釋天、沈惜玉稍稍加快了腳步,七拐八拐,總算越過重重蛇障,出了洞來!外面陽光大好,刺得沈惜玉幾乎眼張不得。

“咱們出來了!釋天,咱們終於逃出來了!”

沈惜玉高興得發狂,拉着常釋天又叫又跳,又哭又笑。兩人跳夠笑夠,都累得躺在地上,彷彿整個人都虛脫了。常釋天萬沒想到自己還有生還之日,更覺思緒萬千,恍如隔世。唯嘆眼盲臂折,成了廢人。所幸有此紅顏知己今生作陪,心裡終於放下最後的負擔,不復遺憾。

兩人歇息了好久,這才繼續前行。原來這雲貴之地,泉眼極多。而各處泉水四通八達,或隔或連。初來時赤巖映字一法,便是欲以此探知現下四十二處泉眼中,哪裡水面下降,可進聖宮。那毒桑聖宮地處羣山環繞之中,只有這四十二處泉下有路可通。沈惜玉長年居於此地,雖沒來過“骨蛇天獄”,但其大致方位總還了然。況谷中地形並不複雜,所以很快便找到聖宮所在。

眼下常釋天失明殘臂,已然不是宋奚遙的對手,聖宮中教徒又多,兩人小心前進,很是忐忑。然歷過適才同闖蛇穴後,便若死而復生。如今,他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早已不以個人的生死爲意,只求永爲連理,永不分離。邁着堅定的步子,漸漸逼近聖宮。

沈惜玉彷徨四顧,忽然叫出聲道:“奇怪,這兒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原來,她竟看見在聖宮之外,到處滿是毒桑教徒的屍體。有的一刀刺穿他人,有的與鄰近相擁而死,更有的把劍自砍,舉掌自插,橫七豎八,慘不忍睹。

“難道是教中陡生內訌?”沈惜玉見死者均着聖宮服色,又有不少故交舊友,難免心中傷感難過。常釋天聽沈惜玉講了所見怪異,肚裡狐疑不止。沈惜玉讓他暫且呆在原地,自己壯着膽子悄悄潛入宮去。宮中一片死寂,彷彿到了冥界森羅殿一般,只可聽到自己粗重的呼吸聲息。宮內情形也與外面一般無二,好像此地曾經歷過一場大血戰,而卻無有一人生還。她找遍了各處,唯獨沒見到宋奚遙的屍身,卻不知那奸賊到哪兒去了。沈惜玉俯身檢查一具屍體,見他半邊臉爲人生生削去,傷處的血呈暗黑,潰爛發臭,想來已是死去多日了。

沈惜玉想起他們在少林之時,自己揭露了宋奚遙的惡行後,那幾個門主便似略起反叛之意。只是權衡當時形勢,仍然帶了宋奚遙離去。難道便是他們煽動教衆造的反?可她見死者當中,互砍互殺的固然有之,而更有不少是自盡而亡。那些屍體之中,許多人肢體破碎,殘缺不全,似乎在角鬥中拼命搏殺,不顧自身傷痛,宛如發瘋一般。

她確定了沒有危險,心悸之餘,這才攙了常釋天進來。兩人在屍叢中緩緩而行,常釋天聽着沈惜玉的描述,鼻中嗅見腐屍的怪味,覺得此事太過詭異,簡直不可理喻。他們來到先前與宋奚遙見面的大殿,內中慘境依然。突然間,一位背倚牆壁,抱琴而坐的素衣女子躍入了沈惜玉的眼簾。

“東方夫人?!”

常釋天萬萬沒有想到,居然還能在這兒遇上曾邂逅於呼延山莊的東方夫人。他由沈惜玉拉着手,來到坐於地上的東方夫人面前。沈惜玉見她容貌依然,神色祥和,只是面白如紙,已然氣絕多時!見她身上衣服完好,沒有一絲創傷,只是嘴角溢出一行早凝固了的血跡,顯是身受內傷而死。

“難道她會與這滅教慘禍有關?”

可惜如今東方夫人人已亡故,箇中真相自也無從得知。沈惜玉發現她右手所置處的地上,有幾個血字。這字彎彎扭扭,似是她臨死前拼盡全力所書。沈惜玉細細讀來,卻是“琴皇宮寶璽”五字。他們思索良久,想或是這東方夫人肯求有緣來客將她懷中古琴,送到京城皇宮一個叫寶璽的人手裡。

乾隆聽常釋天講到這裡,聽聞師父託付他人送琴上京與己一節,登時傻在了那裡,須臾回不過神來。常釋天將那把一直放在座旁的琴,由妻子攙扶着,跪地雙手呈舉道:

“臣打聽過,有人言道皇上曾用過此一化名。臣不敢枉自臆斷,卻是將琴一同帶了來。

請皇上聖裁!”

乾隆聞言一個激靈,拖着步子走下樨來,接過沉甸甸的琴,心裡思潮翻涌,喉中似有一物哽住,發不出聲來。他怔怔看了看常釋天,見他雖則面向自己,卻並未與己目光相對,方信其目已盲。他捧着寶琴,才轉過身,臉頰一燙,一行熱淚不經意地就淌了下來。他生怕爲對方看見,連忙掩飾地將淚拭去,失魂落魄地歸位原座,將頭低垂。又聽常釋天的話音鑽入耳道:“這次前來,臣還有一事相求!”

乾隆思緒蕪亂不堪,雖將對方話語收入雙耳,卻仍將之拒於心外。

常釋天見聖上良久未有答覆,自己看不見此刻殿內情狀,只得斗膽輕聲發語道:“這次前來,臣還有一事相求,望聖上恩准!”

乾隆無力地擡起頭來,嘴角抽了抽,問道:“甚麼?”

常釋天一隻手向旁緩緩探出,爲妻子一把抓住。他與沈惜玉手心相對,內裡方覺踏實,清了清嗓子,朗聲奏道:“臣懇請聖上准許我辭官歸隱。”

“甚麼?你們要離開這兒?”乾隆一下離座躍起。自知失態,卻又坐下,側目瞥了沈惜玉一眼,道,“是朕虧待了你麼?”

“不!不是!”常釋天嚇得慌忙不住叩頭。沈惜玉不懂宮廷禮節,也絕不輕易向他人磕頭,哪怕對方是皇帝老兒,亦是如此。但現見丈夫如此這般,卻是心甘情願地跟着照作。

常釋天定了定神,一字一頓地說道,“臣如今目盲臂殘,已是一無用處。況今生得此佳偶,不再存有他想。只求往後能過上安省的日子,快快樂樂地渡此餘生。只求皇上準我乞回骸骨,辭官隱退。”

“這樣也好,也好……”乾隆向來不強求於人,唯願他人真心爲己辦事。見常釋天情狀堪憐,有些心酸地說道,“朕念你這幾年來爲朝廷四處奔走有功,賜你黃金萬兩,綢緞千匹,與你夫人享福去吧。”

常釋天夫婦聞之,連連謝恩。本來,常釋天因爲殺父之仇,十年苦練武功,天涯海角找尋仇家。可到得頭來,卻發現仇家早死,種種辛勞不過換來一場空;而沈惜玉爭強好勝,爲了與姐姐的一個賭咒,不惜挖空心思設計佈局,得罪天下豪傑,終成了爲黑白兩道的公敵,人人慾除之而後快。以後總免不了躲躲藏藏、天涯逃亡的生活。這些日子,兩人共同品嚐一切人間百味,生死關頭,終於逃出鬼門關外,此刻有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把一切名利恩仇都看得淡了。均以爲人生在世,自當及時享受這人世間的快樂,又何必爲那些身外之事而縈懷於心?因此,兩人決定豹隱苗疆,不復迴轉。毒桑教既毀,自不必有甚後顧之憂。那裡看似危險,實是最安全的地方。

乾隆見常釋天要走,心中雖然不捨,卻也不好勉強。眼看二人郎情妾意,心裡很是苦悶。

此刻的和婧公主府中,又是另一番景象。

常釋天、沈惜玉的際遇,誠可謂奇之又奇,險之又險。而當姚水衣與白嵐猛然間知道,這個“姚頎”是金四爺所扮;那曾在“通門客棧”與其共處數日的金四爺,卻便是當今聖上乾隆時,這份震驚,這份惶恐實不下於天地崩裂、滄海枯竭。

白嵐更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侄女白漓已被乾隆認作了義女,此刻,自己也是皇親國了戚。只是白漓終究未將其與皇阿瑪的真實關係告之,怕徒惹麻煩。三人方纔各自郗歔世事無常,不可捉摸,卻聞得外邊值事太監扯開刺耳的尖銳嗓子,劃破昏黑的天際,道:“皇上駕到!!”

這四個字直如利劍,徑刺入衆人耳中。座上之人手足無措,尚未回過神來,乾隆已然袍褂齊整地跨進了屋來。水衣、白嵐嚇得撞翻坐凳,滾翻在地,連連磕頭道:“草民恭迎聖駕!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卻是白漓所教的話兒。乾隆聽了,臉上淺淺一笑,旋又倒聳起眉頭,啞聲道:“都起來罷!”兩人這才戰戰兢兢地立起身來。

姚水衣擡眼打量這位“大哥”。見他一身團龍湖綢長袍,腰束緞金絲絛,氣象威嚴,神情莊重,一派雍華氣度,儼然便是帝王之相。只是眉間愁雲密佈,一臉感傷。與其在“通門客棧”及塘沽家中時的形象全然不同,心頭不由一凜。

白漓見阿瑪一副鬱鬱寡歡的樣子,不知發生了甚麼不愉快的事。然其畢竟是個伶俐人兒,當即上前福了福,陪笑道:“皇阿瑪駕臨,女兒真是臉上有光!”說着,請他坐了上首。乾隆緩緩坐下,擡眼見三人侍立一旁,兩頰都帶淚痕,不覺將口一抿,皺皺眉道:“怎麼啦?都哭成這個樣子?”

白漓被他一問,眼中不禁又是一溼,輕嘆口氣,幽幽說道:“原來姚姐姐也認得小東哥哥,聽說他……他死了,大家都很難過……”

“哦……”

乾隆本爲師父之死,耿耿於懷,心內不得平靜。女兒的這一番話,卻再次觸動了他的傷心之處,幾乎就要失控。他強自眨了幾眨,略略收攝心神,招呼三人坐下,又摒退下人,正待發語。忽然,姚水衣撲通跪下,不敢擡頭眼望皇帝,顫聲說道:“皇上!您不以小女子以往種種不敬爲忤,小女子很是感激。但陳大哥他實是好人,但望皇上開恩,饒他死罪……”

“噯,”乾隆將之扶起,見她眼中噙淚,楚楚可憐,心裡一軟,溫言道,“朕明白,朕明白……他是漢人,一心便要匡復漢人的江山,將咱們滿人趕出關外。對他來說,可算是天經地義之事。但朕既站在了滿人的立場上,與他便是敵人!雖然朕愛他乃文乃武,才華出衆,又是朕的……咳,知己。然此乃國家民族的原則問題,也不是朕一人便說了算的,你急也沒用。唉,朕只盼他可迷途知返……”

“但……但但您明知這是不可能的事呀!皇上,您是萬乘之尊,大清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只要您能寬宥於他,一句話下,不就成了?您這樣說,就是不想放過他麼?我……我”姚水衣說到這裡,將牙一咬,擡其頭來,直面對方,朗聲說道,“我願一生爲您作牛作馬……便,便叫我作任何事情,我我我都甘之若飴,決不反悔!……”

姚水衣此刻已知,陳家洛所在的紅花會,乃是反清組織,便是叛黨。儘管以其上乘武功,不一定就會被俘。可關心則亂,姚水衣心裡極怕紅花會以後一旦被剿,情郎便要被判殺頭。陳家洛是她生平最珍愛的人,爲了他,姚水衣雖然怕得渾身發抖,可也要不顧一切地爲其求情。

乾隆本欲來白漓府邸換換心境。可水衣如此一鬧,卻令他的眉頭鎖得更緊。以前曾有一回,一名宮女不小心在他面前打碎了一盞香爐。乾隆當時勃然大怒,便欲好好嚴懲這丫頭。可他一望見那女子淚汪汪的雙眼,卻突然又寬恕了她的過錯。事後,他一臉認真地對女兒白漓說,其實他這個人的心腸是很軟的。白漓一聽,內裡好笑脫口便道,阿瑪你其實是個對女人特別心軟的人。她話說出口,方覺失言。誰知乾隆竟毫不在意,反哈哈大笑道,知我者,漓兒也。

而此時此刻,他望着水衣那張滿是悽苦與企盼的俏臉,見她對心上人的這份濃烈的摯愛,突然想起了韋玥妍來。想到自己對她的一往情深,百依百順;想到她對自己的冷漠絕情,恩將仇報。一股無名妒火剎時間填滿了胸臆,兩者間的天差地別,終於令他失去了慣有冷靜,將一腔苦悶發泄出來,狠狠一拍桌子,大聲喝道:“怎麼?他幾次想要謀害寡人,難道朕還容得下他?我也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朕不是聖人,沒有聖人的胸襟!他既然對我無情,我便不必對他有義!告訴你,你不用在此向朕指手畫腳,尋死尋活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他若落到朕的手裡,哼哼,哼哼,便有得好看……”他的吼聲越來越大,最後竟爾面紅耳赤,氣喘連連。將兩隻手撐在桌沿,怒目直視着驚慌失措的姚水衣。

姚水衣見他震怒的樣子,嚇的再不敢說些甚麼了。嗦嗦地在地上連連磕頭,直將血也磕了出來。

“好了,這件事就別再提了……朕倦了,漓兒,好好款待二位,朕這就回去……”

乾隆一陣發泄過後,心裡略舒暢了些。見水衣磕出血來,卻不覺有些內疚。只是當着衆人,不好立即認錯。只得甩一甩袖,轉身便走。

“是是,阿瑪走好……漓兒恭送阿瑪回宮……”白漓實在不明白,一向敵不過女孩子眼淚的父親,今天爲何會發這麼大的火。姚水衣、白嵐跪送皇帝回宮,水衣默默望着乾隆尚自起伏的背影漸漸遠去,嘴巴動了動,不知說了些甚麼。鼻子一酸,又自落下淚來。

回目釋解:本回回目“皇恩若許歸田去”,摘自柳宗元《皇恩若許歸田去》詩。

h米h花h書h庫h

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
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47回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0回 聽來咫尺無尋處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17回 獨憐幽草澗邊生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9回 縱暴略與羌渾同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40回 初隨驃騎戰漁陽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54回 白騎少年今日歸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1回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63回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7回 何方可化身千億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8回 三春白雪歸青冢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11回 一敗龍城匹馬還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