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回 今朝放蕩思無崖

111 您有什麼好看的書想要和書友們一起分享呢?可以試試上傳一個吧,注意要txt喔,上傳優秀書籍會獎勵不少積分的 111

白漓爲對方的話給震得呆了,頭腦中一片空白。不待她有迴應,乾隆卻突然一把將其摟住,難以自已地低聲哽咽道:“婧如,是你麼?……能再見着你,我真是做夢也想不到啊!我身已死,這裡是不是陰曹地府?否則,我又如何能再見你?……我,我對不起你!我一直想說這句話。我其實並不是什麼道臺公子,我本名叫愛新覺羅·弘曆,是雍正的兒子……現在,現在朕已是萬人之上的皇帝了……

“你恨我麼?你很恨我麼?可,可我並非有意負你啊!想當初,我回宮之後,就向父皇提起欲娶你做側福晉一事,可父皇他不但不答應,還雷霆震怒,將我軟禁起來。待我哀求了母后,好不容易再來找你之時,卻發現你已遠走,沒了消息……我知道你恨我……我知道……”

乾隆此時激動萬分,遂語無倫次、叨叨地說了一大通的話。這些話已憋在其心中十多年了,此時猶如決堤之水,滾滾而出。一隻裝滿了苦水的缸,若不將水倒盡,終有朽壞的一天。乾隆以爲自己已死,又在陰間見到了左婧如,遂把甚麼都說了出來。像個受盡委屈的孩子一般,直在白漓懷裡嗚嗚地哭了許久。卻將被他錯認的白漓嚇得不知所措,呆若木雞。

等乾隆的心境略平撫了,自己坐起,扳直白漓,淚流滿眶地仔細端詳着她的面貌:

“你還是那麼年輕!唔,這兒的人都不會老吧?唉,我已年屆不惑,咱們的女兒漓兒也已有一十六歲了!她長得好像你啊,也是那麼美……我多想與她相認,可又怕她知道真相後,會深恨於我。我是多麼喜愛咱們的女兒,簡直愛得發瘋,我實在不願讓她恨我。

我……”

“不!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白漓掙開愈來愈是激動的乾隆,退後幾步,顫聲叫道:“阿瑪,阿瑪,是我呀……我是漓兒呀……你……你到底是……”白漓此語如一聲炸雷,令乾隆周身爲之一震,待他看清白漓拖在地上的影子時,這才猛地醒覺。心中忽而一陣抽痛,小聲問道:“你,你是漓兒?”

“是……我是漓兒。”

白漓此刻的心中比她父親更要蕪亂萬分。聽皇上的口氣,難道說,他自己便是其親爹不成?這個隱藏了十六年的秘密,一旦揭破,教白漓無法接受,也不敢接受。乾隆自知在迷亂之中,說出了真相,他以前一直最害怕面對的狀況,終於還是擺在了眼前。眼見女兒臉上的迷惘與無助,不由重重嘆了口氣,將事情始末原原本本地都告訴了她,末了,沉聲而道:“漓兒,請相信阿瑪,我真的不是有意要辜負你娘。即如朕貴爲鳳子龍孫,也有許多無奈,並不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那天爹看到你孃的那一封信,心裡有多痛,你可知道?但阿瑪就是不敢認你,我怕你會恨阿瑪,會孤零零地丟下阿瑪一人遠走。如果最後的結果是這樣,那我寧願永遠是你的‘乾爹’……”

白漓驟然知道了所有的真實,卻寧願從不知曉。突然間,她又憶起,在乾隆的病榻前,老太后提到他爲一漢族女子而大病一場時,顒瓔曾經暗暗擺手制止。原來,原來那個漢女,就是自己可憐的母親!她默默地轉過身去,拖步走到窗前,挑開窗子。外面一季的風光盡情涌入房內,將白漓整個兒包圍。一股山上獨有的馨香撫面而過,直沁入她的心頭。

白漓閉上雙眼,靜靜駐立了好久,好久。乾隆自失地呆望着她瘦弱的身影,那身影忽然與左靖如的影像重疊在一起,交匯在一起,此刻的白漓,似極了當年愁容滿面的左氏。乾隆腦海內又回憶起過去的種種,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覺輕嘆了口氣。

“孃親!”僵立許久的白漓忽向着窗外喃喃述道,“我終於見到我的爹爹啦,我在這個世上,還有一個爹爹!你,你高興麼?我們能團聚,你一定很高興,是麼?”

白漓迴轉身來,緊鎖雙眉,徐徐走近,突然一把將乾隆抱住,把頭埋在對方胸懷,低聲泣道:“阿瑪……嗯,爹爹!我不恨你!真的,漓兒不恨你!我明白的,我什麼都明白的……我知道你對我娘是真心的,雖然,雖然你們……阿瑪,你待我如此之好,能有這樣的爹,夫復何求?”說着,她坐直身子,心痛地撫着乾隆額上的傷處,哽咽道,“阿瑪,您爲了救我,受了這麼重的傷,我的心中只有疼惜和無限的愛,哪裡還有半分怨恨?怪只怪天意弄人,老天不作美。你雖是天子,又怎能爭得過命運的安排?爹爹,漓兒能做您的女兒,已感到無比的幸福。我相信孃親她在天之靈,也是希望我們相認的……你說是麼?”

女兒的善良寬厚,聰明懂事,令乾隆百感交集,感慨萬千,連點頭之餘,與對方相擁而泣。反是白漓聲聲勸慰,要他無須太過自責。他們這對十六年都未謀面的父女,終於在經歷了這許多風雨後相認,可算是一段奇緣。

兩人哭夠好久,慢慢平靜下來,談起以往的是是非非,各各欷歔不已。那一晚,父女二人對坐共餐,真心逢真心,笑眼望笑眼,在燭光下顯得特別地溫暖。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日裡,乾隆竟已可下牀走動,白漓扶着父親,而不是往日的皇上,兩人在樹下漫步。每遇寺中僧人,都合什稱呼其爲姚大官人。白漓內裡奇怪,悄悄問道:“阿瑪,您以前常來這裡佈施麼?”

“沒有啊……”

“沒有?然爲何這裡的和尚都說你姓姚,名頎,每年此季均要來寺中燒香許願呢!”

乾隆擡手揉揉耳垂,這是他思考時的習慣。不覺蹙眉嘆道:“我也奇怪……姚頎,姚頎,這個名字……啊!”他叫得大聲,着實唬了白漓一跳,“難道竟會是……他?…

…嗯,極有可能!”

“他?他是誰?”

“難道他真的與朕長得如此肖似?”乾隆彷彿沒聽見白漓的問話,捻鬚自語道。

乾隆冒充那個姚頎,在寺中拐彎抹角地向僧衆打聽,終於套出了話來。知道這姚大官人家住塘沽,與水衣之說完全吻合。那白猿之果,的確神妙,他身體恢復得很快。才三天工夫,便已基本大愈。身上臉上,竟連半個疤痕也沒落下!寺中衆僧見之,鹹稱頌姚大善人善有善報云云。

卻道乾隆打定主意,非要去塘沽拜會姚頎一趟不可。故於第四日裡,向住持方丈辭行。一面感激其活命之恩,一面又謝他看顧之德。那出家人倒毫不居功,復取來一柄寶劍,欲送與“姚大官人”,作防身之用。

乾隆拔劍出鞘,但見此劍劍身甚闊,明亮如鏡,光可鑑人,劍鞘之上刻着“庭花”

二字,拿在手中,分量極輕。那住持解釋說,此劍是他于山下偶然拾得,因留在寺裡殺氣太重,不如轉贈他人。乾隆本不好意思再受人家禮物,但對此劍確實喜愛,方丈那兒又是盛情難卻,推託了一番,方纔納入懷中。尋思待其回宮之後,再想法好好封賞天成寺吧。隨與衆僧揮淚而別,同白漓一併下得山去。

他們一路呼吸着新鮮的空氣,來到山間樹林之中,乾隆兀自賞鑑着寶劍,一臉的興高采烈。

“漓兒……”

“如何?”

乾隆忽笑道:“你是否相信善舉自有善報?”

“當然!”白漓調皮地笑道,“比方說,阿瑪你倘若不救下那頭小白猿兒,我倆早裹了狼腹。又哪來父女相認,與如今的談笑風生?”

“嘿,”乾隆頷首感慨道,“我本不信神佛真能庇佑於人,但現在,卻是不得不信……”

說着,兩人正走至兩株並排而立的樹前。乾隆仰脖向上一望,驀地望空拋出手中寶劍。隨即揉身而上,於半空中錚地抽出庭花劍來,左右開弓,刷刷刷刷地分在兩棵樹幹上“寫”了起來。但見如銀練團舞的寶劍,從劍尖上吐出了兩句對聯:

善因結善果,一心從善;

惡人有惡報,萬莫爲惡。

長春居士於乾隆十六年六月興起以題

劃劍刻字,沒有上乘的輕功與內力,是萬萬辦不到的。乾隆這一手來得飄逸、灑脫,把樹下的白漓看得癡了。乾隆優美地一個翻身,落在了地下。白漓拍手叫好間,突然想起什麼:“阿瑪!你……你不是已經……”

乾隆揮劍入鞘,擡頭看了眼自己刻在樹上的字,只可惜無法蓋章留名,卻呵呵笑道:“是呀!那白猿的仙果兒,不但治好了爹爹的傷,更恢復甚至是提高了我的功力!這可實是奇蹟呀!”白漓聞之,不由得開顏而笑,雀躍歡呼。

便在此刻。兩人依稀聽到山谷中迴盪起另一種聲音。“啊!這不正是白猿母子的叫聲麼?”他們父女二人紛紛跪下地來,朝那聲音傳來的方向,拜了三拜……

塘沽的一家客棧之內,乾隆才自定下一間上房,忽覺身後有人經過。一時心血來潮,回顧之間,見兩名客人正跨出店門而去。其中一個身着紫袍,且不說他。而另一個着馬褂的魁梧漢子,其背影看來,着實眼熟。乾隆百思不解,方欲拔步上前問話,倏地又見先前端坐着的兩名青衫男子抄起兵刃,起身跟了出去,殺氣滿面,神色凝重。乾隆心頭一凜,側過沖白漓耳語道:“漓兒,你先隨小二到房裡休息一下,阿瑪有事,去去就來……”說罷,將包袱遞給白漓,手提庭花寶劍,循跡而去。

那紫衣人與大漢回首頻頻,似已發現後面尾巴,腳步愈疾,直如狂奔。而兩名青衫兒將兩人死死咬住不放,若即若離跟在後面。他們都將注意放在對方身上,全沒發現遠遠追蹤的乾隆。乾隆急欲看清大漢的模樣,無奈與之相距實在太遠,自己不敢過分靠近,只得繼續緊追其後。

紫衣人與那魁梧男子跑到郊外林中,忽止住了腳步。兩名尾隨的男子一呆,終於迎了上去。乾隆遠遠望見四人指手畫腳,似乎在那兒爭吵。突然,一名青杉兒挺劍直指向這紫衣之人。紫衣人袍袖一舞,雙足拔地,與之交起手來。

青衫兒使劍,紫衣人空手,本不公平。然沒幾合外,另一個也加入了其中,他用的,是刀。兩名青衫兒步調相吻,陰陽契合,攻守兼備,武功不弱。紫衣人雖是徒手,竟也不落下風。舉手投足間,門戶守得甚牢。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十餘招下來,他的步子已亂。一不小心,吃了一刀,接着又是一劍!而那魁梧漢子似乎不會武功,只在一邊搖頭擺手,叫喚着什麼。

眼見那紫衣人一交跌倒,正自萬分危急之際,乍聞當頭一聲斷喝下,不知從何處冒出老少男女三人。乾隆此刻已悄悄挨近,見那對青年男女,比肩同行,卻是郎才女貌,相貌非凡。再細細瞧來,由不得倒抽了口冷氣。原來,他們居然就是同己一別於通門客棧的陳家洛與姚水衣!而其身後所跟的,乃是一名髮鬚皆白的老者。

“白大哥!是……你嗎?真的是你嗎?”

聽聞水衣如此一叫,傻站一旁的魁梧漢子忽轉過身來。乾隆心中猛地一震,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人玉言,當信之矣。此人可不就是白漓的叔叔白嵐麼?

白嵐此刻亦認出了陳、姚二人,驚得說不出話來。兩名青衫兒似乎並不畏懼人多,撇下倒地無力的紫衣人,直衝家洛襲來。陳家洛不慌不忙,以指代劍,嘿地一聲,飄然而氣,自如地穿梭於二人的刀光劍影之間。他的招數虛虛實實,變幻莫測,姿勢又是美侖美奐,卻與當日截然不同。倏地,見他化指爲爪,猛地扣住一人腕子。另一名青衫兒見同伴被制,縱劍徑向敵人後腦刺來。陳家洛並不回首,舉步輕移,側頭避過,左手中指於其曲池穴上一彈。那青衫兒登時抓劍不住,兵刃脫手,恰恰便向不遠處的乾隆飛來!

衆人放眼看去,驚見長劍刺向一人,不由地都叫出了聲來。那白髮老者驀地拔地而起,如離弦之箭,直追飛劍。眼見欺近,出手便抓,卻是一滑,抓了個空。

回目釋解:本回回目“今朝放蕩思無崖”,摘自孟郊《登科後》詩。原有上句“昔日齷齪不足誇”,連起來意爲“以往的愁苦歲月已逝,再不值一提。今天要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任其浮想聯翩”。這裡引申爲乾隆、白漓父女相認,過去長留心中的陰影不再。

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
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33回 始信星河在馬前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53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6回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24回 留連戲蝶時時舞第10回 昔年戎虜犯榆關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9回 草色青青送馬蹄第13回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32回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48回 中有松柏參天長第44回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21回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15回 笑問客從何處來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43回 天長地久有時盡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25回 無那金閨萬里愁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12回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45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第55回 無情有恨何人見第38回 遠遊無處不消魂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49回 東風不與周郎便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28回 美人相併立瓊軒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27回 不待天明盡北飛第62回 雙袖龍鍾淚不幹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35回 縱死猶聞俠骨香第42回 笑而不答心自閒第36回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41回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6回 未到江南先一笑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34回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4回 白草黃榆六十秋第39回 走馬西來欲到天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6回 惆悵階前紅牡丹第52回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58回 一將成功萬骨枯第2回 簾外春寒賜錦袍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57回 我寄愁心與明月第3回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0回 爾曹身與名俱滅第19回 朔雲邊月滿西山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61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5回 猶爲離人照落花第29回 滿川風雨看潮生第22回 遲日園林悲昔遊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37回 皇恩若許歸田去第14回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46回 今朝歧路各東西第56回 客散江亭雨未收第23回 落花時節又逢君第30回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60回 插遍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