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八王之亂

的風流並沒有讓夏羽精疲力竭,相反,當陽米照射舊軒窗。透射在地面之上,夏羽就睜開了眼睛,左邊,是眼角垂淚,楚楚動人的絕代尤物王昭君,夏羽的手很不老實的在她胸前摩挲着,王昭君的睫毛眨啊眨,似乎醒了,卻又裝睡着。昨天晚上,夏羽可是折騰了王昭君好幾回,不是夏羽是色中惡鬼,不知節制,實在是美人太美,容易衝

而另外一邊,如同一隻小貓一樣蜷縮在夏羽懷中的是李香月,看着李香月那滿是淚痕的臉頰,略顯稚嫩的嬌顏,儘管長在宮內,讓她早早的就如同大人一般成熟,穩重,但骨子裡的那份稚嫩在這個,清晨卻盡顯無疑,說起來,這李朝公主貌似比洛妃甄毖還上一點,看着李香月。夏羽對昨晚所作的事情,還有點愧疚,不會給這個小公主內心留下什麼陰影吧,不過很快夏羽就將這念頭拋到了腦後,因爲他現在更頭疼左邊的這個大美女。

夏羽如果是生在帝王家,長在帝王家,肯定不會有這樣的煩惱,上了一個女人而已,但問題是夏羽雖然已經習慣了自己的新角色,但骨子裡很多東西不是說變就能變的。至少他無法將女人當成是物件,說送人就送人,玩罷拉倒,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夏羽雖然花心了點。但他卻心中,卻有着自己的底線,至少對自己的女人,夏羽還懂得負責任,這是一個男人起碼的東西。

夏羽做不到無情,做不到無視。所以夏羽很頭疼,這個天香公主好解決,早晚都要入宮當妃子的,這一點就算是周紫晴也默認了,畢竟這個女人也挺倒黴的,但這種政治聯姻也是必須的,雙方自取所需罷了,但問題的關鍵是王昭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看到王昭君不想得到手,弄上牀,那是假的,但還是那句話,夏羽還有人性,人家丈夫才死了沒半年,就被自己弄個牀了,還是霸王硬上弓那種,貌似很邪惡哦。這算不算是強姦。反正夏羽現在很沒底,兩邊都沒底,他不知道王昭君心裡是怎麼想的,對於周紫晴的態度也有些“忐忑”畢竟這個事情自己辦的有點不地道,但事是犯下了,總的給王昭君一個說法不是,總不能吃幹抹淨,權當啥也沒發生過。

夏羽仰望着牀帳頂端,苦惱無比,身邊的王昭君卻是裝睡不下去了。剛纔一動身子,全身好像都散了架一般的疼痛,王昭君痛哼一聲,皺起的眉頭正好被夏羽看個正着。夏羽看着王昭君又閉目裝睡的模樣,她現在也很尷尬吧,夏羽抽出雙臂,讓王昭君仰面躺好,低頭望着雙目緊閉,膛毛不停抖動的王昭君,貌似昨晚上有點瘋,沒辦法,一想到自己上的是王昭君,身體就好像魔障了一般,根本就停不下來,怪只怪她魅力太大,名頭太響,四大美女之一,想想就讓人興奮。

夏羽用手撫弄着王昭君的臉頰。那光滑如水的肌膚絲毫沒有受到歲月的侵蝕,那般的柔滑,那猶如花骨朵一樣的輕抿的朱脣,讓夏羽又吞嚥了一口口水:“那個夏羽想說點什麼,卻發現腦海裡空白一片,最後看着王昭君微側過的頭,終於開口道:“聯喜歡你,從看到你第一眼就喜歡你了,說實話,你的美貌還沒有男人能不動心的,不過聯卻只能壓抑着,因爲你是昭君國公主,你丈夫不久前才戰死沙場,因爲聯是大夏國皇帝,都說當皇帝的一言九鼎,可以決人生死,但聯也有很多事情想做而不能做,比如說喜歡你,這些日子,聯雖然不是每時每玄都想着你,但你的影子也在聯的腦海裡揮之不去,總想要去注意你。甚至微服去你府邸對面的茶樓小坐一會,聯總是告訴自己,和你是不可能的,但越是這麼想,就越是想的到你,聯很猶豫,不過經過昨晚之後,聯不需要在猶豫了,聯會將你接進宮來,就算被那些大臣說是荒淫也好,無道也罷,就當是聯蠻不講理一次,不過聯現在很沒底,因爲聯不知道你的想法,聯昨晚,聯實在是管不住這心,所以還請你原諒聯的粗暴,聯知道你夫君網喪沒多久,你肯定也很迷茫,昨晚是聯強迫你的,你要怨就怨恨聯吧,聯只希望你不要太自責。

“你不說話,聯就當你接受聯的道歉拉,聯還有事要做,回頭,聯會派人去接你入宮夏羽說完。一下跳起身,悉悉索索的穿好衣服。望着牀上兩人一眼,大步流星的出了別院大門,夏羽推門而出,大牀之上,李香月睜開了眼睛,正看到王昭君側過的臉,一滴晶瑩的淚珠從眼角流落,李香月半撐起身子。望着小院內消逝的身影,低下頭,對着王昭君道:“姐姐,那壞人走了!”

王昭君緩緩的睜開眼睛,目光之中卻是複雜的很,倒是李香月輕嘆一聲,有些抱怨的道:“大壞人。昨晚那般欺負人,居然連一句話安慰話都沒有,姐姐,妹妹好羨慕你!”

王昭君看着林過來的李香月,對這位“患難”姐妹,王昭君可是很關心的,連忙安慰着,不過心裡面卻是有股說不出的滋味,嫁給李壽。王昭君說不上有什麼感情,王昭君是從宮內出來的,對宮內的荒淫可謂是司空見慣了,而她心中也沒有後世那貞潔烈女的那種觀念,而且在草原上,女人被人搶來搶去更是正常,其實就算是被大夏皇帝真的搶入宮內,王昭君也只會聽天由命,但夏羽那一番話,卻着實讓她心中多出點東西來,一位帝王,可以有情,甚至會爲了自己的行爲道歉 這對王昭君的衝擊可不在她心中。一個皇帝想要臨幸一個女人,那是那個女人莫大的恩澤,而夏羽的所爲,無疑讓王昭君心裡暖暖的,還有一絲甜甜的。

太極殿暖閣,“陛下!啊!”夏羽從魂遊天外中回過神來,看着楊林,道:“愛卿剛纔說什麼!”

“陛下,可有心事!”楊林看着夏羽心事重垂”思根本就不在軍政事務之上,作爲老丈人,自然上前詢問了一句。

夏羽看着楊林,楊林年過五旬,可以說是閱歷豐富,而且又是隋北互。這種事情應該很有經驗吧,想了想。最後咬牙幾世!“岳丈。聯跟你說,你可不能亂傳,您老閱歷多,給聯出個主意!”夏羽說着將荊情大略的講了一遍。

楊林聽了,不由地哈哈大笑起來,弄的夏羽莫名其妙,不過夏羽臉上卻是有些紅,這種事情遮掩還來不及,夏羽有點後悔自己將這話說出來了,楊林看着夏羽臉色不對,連忙擺手道:“陛下,臣還以爲是多大的事情,就讓陛下這般,一個女子而已,陛下想要納入宮就納好了,而且那望月郡主確實是一個傾城絕色的美人,這等絕色可只有陛下能擁有!”

“這就結了?”夏羽聽了一愣:“那望月郡主的夫君可網死不久,而且昭君國才附,聯就,,昭君國的那些降臣。”

楊林輕捋着山羊鬍,他發覺這位陛下有的時候實在是,怎麼說好呢?太不象一個,皇帝了,不過他能想如此想,對臣子未必不是一個福:“陛下,那望月郡主的夫君已經死了,她就是一個寡婦,陛下能納她入宮已然是莫大的恩典了,至於昭君國。怕是那些往日臣子高興還來不及呢?陛下可不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所以陛下根本就不需要去擔心!”

“那朝裡的大臣?”

“陛下以爲朝中大臣都是那種迂腐之輩麼。陛下勵精圖治,如今大夏國泰民安,國力蒸蒸日上,不說四海臣服,卻也是無人敢錯虎鬚。就算是陛下殺了那昭君國大將軍,搶了那望月郡主爲妃,又能怎樣。怕是有一半的臣子高呼陛下威武,剩下一半也只會看着熱鬧而已,此等都是小節而已,再說陛下如此勤政,如果有哪個不開眼的硬要尋麻煩。臣直接就幫陛下料理了!”楊林說這話可不算是敷衍,自古弱肉強食。身爲大隋的開創者,楊林這種事情見得多了,別說搶了一個,小國的公主了,就算是一個後宮全收了,誰又能說什麼,何況大夏屬北國,民風本就彪悍,更信奉強者爲尊的那一套。

夏羽看楊林說的懇切,心裡確實放下不少心,楊林乃是中樞樞密之一。他的話可代表着大夏很大一部分人。看來是自己多慮了,其實夏羽也挺怕自己被人寫成荒淫無道的昏君,到了這個位置上,能讓夏羽追求的東西還真不多,名垂千古算是一件吧,夏羽這心結打開,自然渾身舒坦了不少:“尚書網,才說些什麼,在說來聽聽!”

“陛下,臣和田尚書回去之後。制定了一次援助宋國的計劃,按照陛下的意圖,此番出兵援助大宋。卻是有幾個目的,一來麼,是熟悉中原各軍,爲我大夏日後爭霸中原打下基礎,二來,正好藉助這次機會繪製大宋地圖,並佈置我大夏棋子,三來。借用出兵的機會,在劫掠地方的同時,還可以多多的搜舌文士俊纔等,四麼,就是儘可能的削弱宋國。哪怕幾王之亂結束之後,宋國也要花費數年甚至十數年來恢復民生。不過在儘可能的削弱宋國的基礎上,還要保證宋國不會被另外幾個虎視眈眈的諸侯國吞下,咱們初入中原主要以以上四點爲日標,如今宋國雖然有三王叛亂,魏國北上。但宋國根基還在,還有數十萬兵馬可調動,所以臣等的計劃是,先支援部分水軍,控制黃河支流穎水,保住開封不會被攻破,並幫助宋國轉運兵馬,如今三王之亂已經聲勢浩大。臣估摸着餘下的幾個異姓王也快要發難了,畢竟宋國此番大亂後。那宋主定然不會在容國內有國中之國存在,所以那幾個異姓王也沒有的選擇,而眼下已經時至冬日,戰事就算全面爆發,規模也不至於不受控制。所以今年我們只要出動兩萬水軍足以。”

夏羽聽着點了點頭,楊林所言對於大夏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山東戰事剛畢,大夏的兵馬也需要休整。而且大夏周邊也並非沒有強敵,儘管宋。夏乃是聯盟,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隨着利益不同而在變化的,大夏早晚都會跟宋成爲敵人,此番如果不好好的削弱宋國實力,那還真對不起大夏的十萬援軍了,所以大夏還不能太急着介入宋國。要等到宋國內亂亂到不開開交的局面,大真才能撈取到更多的好處。

“明年之後,山東半島之上不會有太大的戰事,到時候完全可以抽調一些兵馬進入宋國,臣等打算,以輪刮的方式派遣兵馬協助大宋,從各軍中抽調兩營五千兵馬分別由軍中將領分別統領,以實戰來熟悉中原各軍的戰鬥力以及戰鬥形式,今年如果有大雪,那麼中原其他的諸侯想要出兵,定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且目前宋國雖亂起,但還沒有大亂。所以各國出兵很可能會在明年,到時候宋國周邊的五國很可能都會出兵,這是一個最好了解中原各國的機會,同樣也是讓中原各國知曉我大夏的力量的機會。”楊林說到最後可以說是斬釘截鐵,大夏雖然強盛,但地理位置讓大夏成了一個容易被人輕視的存在,中原之國很少有人知道大夏,就算從商人那裡得知,也多是不屑,認爲大夏只是北面的一個蠻荒之國,而最好說明這一點的就是使部在巡遊中原的時候,雖然得到了各國的一些友誼,但在具體方面卻毫無建樹,甚至對大夏使團採取的規格很是低下,甚至不如一般的中原較大的諸侯國。

夏羽對楊林的出兵計共 很是贊同,不過在楊林將整個計劃說完之後。夏羽又沉吟了一下,道:“就按愛卿說的辦,不過似乎可以加一些東西,既然此番要了解豐原各軍,光是派出一些水軍的效果就差了些,不如組建一支將領,謀士爲主的觀察團,反正各軍如今已經少有戰事,將這些將領,謀士組織起來,派到大宋,三五人一組以瞭解情況爲由,深入到大宋各軍中,擔任觀察員。暫且不插手戰事,以瞭解雙方力量爲主。以爲明年增派兵馬打下基礎!”

楊林細細的聽着夏羽所言,不由地的一拍大腿,眼中閃爍着精光,道:“妙,妙啊!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提前對敵軍,以及宋國又所瞭解,又能省卻明年我軍派遣援軍的時候,雙方

“既然愛卿也同意,就馬上準備吧,抽調的將領身邊都允許帶些親兵,以策安全,這個事情要抓緊。爭取在冬季來臨前,兵馬到達開封!”

隨着支援宋國的計戈 獲得通過。大夏的戰爭機器再次的快速運作起來,一隻只的飛鴿快速的飛出,隨着遼東三府的主幹道修築完成,沿途的驛站也已經建成。這樣從天之城傳遞消息,就不需要跨越大渤海,而是直接從遼東半島一路傳遞到海之角,然後從海之角傳遞到山東半島東部,而這樣一來,信息傳遞的安全性大大增加。此番組建軍事觀察團。是從大夏八大鎮守府,禁軍之中選出部分將領,謀士,數量大約在百人左右,每人攜帶一百到兩百人的親衛差不多一萬餘萬,而隨着消息的傳遞,這些將領從四面八方開始匯聚,最後將在宋國東部港灣中山鎮碼頭匯合。

而此番調動的海軍,則是從新自由海軍府中抽調,文達此番親自領軍。率領兩支艦隊前往宋國境內,新自由海軍府乃是大夏第一個海軍府。也是四大海軍府中底蘊最深厚的一個,而此刻參加山東戰事,新自由海軍府因爲地理位置而摻合不深,海軍府上下可謂是憋着口氣,文達爲此可是上書數次,此番也算是隨了他的心願。

大宋,三王兵馬和魏國大軍與開封府與宋軍可抽調的數萬可用兵馬糾纏了數日,終於來到了開封城對岸的穎水河畔,不過開封城乃是中原範圍內都數一數二的大城,而且趙匡胤集天下稅賦於中央,加強中央集權,幾乎是用大宋全國之力來支撐一個開封的發展,所以想要攻打開封城所要付出的代價根本就不是十萬二十萬就折損就能拿下的。

儘管在開封城內只有守軍十萬,以及周邊的五萬禁軍,但從戰事爆發到十一月中旬,大宋在開封就臨時徵募了二十萬青壯協助守城,以開封城內聚集的糧草,輻重,武器器械裝備二十萬青壯綽綽有餘,如果有需要,開封城內還可徵募三十萬青壯組成臨時軍隊,也許打野戰差了點,但守城,稍微練的青壯足已。

趙匡胤寧願向大夏借兵也不願意輕動各邊疆,地方守軍,主要原因就是他不害怕魏國。以及三反王的軍隊攻打開封,因爲易開封之防禦。想拿下開封難上加難,當然前提是保證開封與外界的聯繫,也就是控制住穎水水道,只要開封不被徹底的圍住,就沒有人能拿得下開封 所以比起開封,他更擔心大宋的其他地方,畢竟除了那三個反王,以及六個被除掉的異姓王外,宋國還有八個異姓王,三個是他的結拜兄弟,趙匡胤倒是不太擔心,只要能穩住對方,不會加入反王之中造反就成。畢竟他們雖然也是異姓王,但同樣也是趙匡胤的異性兄弟,有了這一層關係,三人造反卻是要考慮一下得失,而餘下的五個沒有反的,趙匡胤根本就不指望,就算他們不反,趙匡胤也會尋他們的麻煩,藉助這次機會,一舉剷除掉這些大宋的毒瘤。

趙匡胤不笨。各路異姓王也不是傻子,這些人都是一方梟雄人物。當初歸順宋國也只不過是大勢所趨,但並不意味着他們會任由趙匡胤宰殺,所以在南部三王叛亂之後,其他各王也已經開始加緊備戰,雖然還沒有徹底掀起大旗,打上造反的招牌,但暗地裡已經開始對周邊的郡縣進行收買,威逼,刺殺等等。

烽火十年十一月中旬,隨着三反王的軍隊飲馬穎水河畔,魏國軍隊也開始向東進掠,而隨着越來越多的地方淪陷,距離三反王最近的章平王也隨之造反,麾下五萬兵馬快速的增加到十萬,並快速的吞併了周邊七縣,融合了七縣兵馬,攻打大宋固守的地方州縣。

隨着黃河南岸烽火四起,大宋北面,趙匡胤最大的實際控制區內,已經被打壓的慘重的南義王,晉川王。北地王,莊平王四王同時聯兵拉起反旗,自此,本來只在黃河南部三路的內亂,快速的蔓延到大宋南北。而算上之前造反的三王,大宋境內。共計八路異姓王掛起反旗,共反大宋,史稱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的掀起,讓國力蒸蒸日上的大宋國一下陷入了混亂的泥潭。四周諸侯虎視眈眈,而這個時候的大宋可以說是風雨飄搖,內外交困。不過對於這場八王之亂,宋主趙匡胤卻表現的信心十足,絲毫沒有一點灰心喪氣。

隨着八王之亂的掀起,昔日繁華的大宋南北再次陷入了生靈塗炭之中。各路反王積蓄許久,加上這些反王在地方上經營日久,擁有着盤知錯接的勢力網,加上這些諸侯王當初各個也都不是省油的燈,所以在這些反王發動攻勢的時候,可以說是一路勢如破竹,隸屬大宋中央的州縣陸續淪陷。

而當初被趙匡胤剿滅的六王的餘孽也趁勢而起,拉起舊主的旗號,在各地掀起一陣旋風,而大宋在各地的地方軍和集軍在反王軍隊的連連攻擊下,也是節節敗退,而四周的諸侯也如同聞到腥味的貓蠢蠢欲動,但趙匡胤卻依舊要邊境的精銳禁軍鎮守邊境,沒有吩咐不得南下平亂。

趙匡胤可以說是一個。雄主,在這個時候依舊保持着冷靜,宋國建國已經數載,儘管地方有這些異姓王,但這數年的時間足夠趙匡胤一點點的參透,讓百姓認同宋國,得民心者的天下,趙匡胤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手段不斷的爭取這民心,所以看似這些反王勢大,如果掄起佔領的地盤。幾乎有半個大宋的疆域,但趙匡胤知道,一旦各地的止住潰敗,反王無力在擴張,到時候就是八王覆滅的時候了,因爲趙匡胤佔據着制高點。只要無外力壓迫,大宋不會亡。

趙匡胤在等,等冬天,然而以獲得難得喘息之機,只要在連番的打擊下挺過去,那麼大宋就能獲得新生。沒有了地方異姓王的掣肘,大宋將會快速的崛起,到時候就是大宋開疆擴土的時候了。弈旬書曬細凹曰甩姍)不一樣的體蛤

第206章 後金局勢第34章 村落升級第412章 第三場,團戰第583章 李氏朝鮮和親團第633章 來自梁山的書信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304章 傳說中的魔獸攻城第691章 微服出宮第211章 薛仁貴一箭殺白鹿第639章 黃金屍將第124章 青樓紅院第308章 血色安洛城(一)第286章 訓鷹術第362章 關寧鐵騎第441章 燕國李悝變法第92章 攻佔白龍村第369章 羣狼戰術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上)第222章 地質教授第521章 奔雷快槍齊鶴第696章 蒼狼城大總管是和第55章 蝦子島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589章 猛將張頜第463章 御駕親征第43章 梁山水軍大營第608章 州旗輪牧制第192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465章 天崩地裂—黑火藥發威第37章 智多星吳用第321章 國號“夏”第257章 草原長城—以胡制胡第109章 鴛鴦陣第149章 謝家寶樹第155章 毛文龍第703章 六合張燕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254章 樞密省第72章 主動被動第168章 鐵浮屠第681章 矛盾中崛起的清王國第74章 推倒不成反被推第71章 解決之道第248章 青馬川慕容城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691章 微服出宮第116章 凌家漁村攻防戰第623章 慶川城破第171章 大興奴隸貿易第449章 三寸之舌—辯才毛遂第153章 綢券第199章 吃掉雪狐第221章 掘水破堡第132章 佈局第722章 楚之范蠡第568章 墨門防線崩潰第685章 臨陣第124章 青樓紅院第136章 李氏雙姝第625章 截殺魚腹浦第596章 魏之國士—平等王江衍第125章 擴軍第227章 四寶將尚師徒第714章 楊業死第216章 先發制人第750章 海州之爭第155章 毛文龍第415章 向海洋邁進第171章 大興奴隸貿易第629章 考考包青天第16章 私有化第208章 皇太極第343章 大局定第285章 俘獲趙雲第611章 穎水河畔遇關羽第615章 小霸王李元霸第456章 海之角第493章 三宮六院七十二閣第442章 山東略第599章 百嶽奚蠻第28章 英雄主線任務第537章 砸了墨家山門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52章 戰馬長嘶第202章 縱橫之法—范雎出世第659章 洪承疇的艱難抉擇第227章 四寶將尚師徒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378章 楊門虎將楊延昭第303章 隕石天降—神器降世第41章 吳用李俊投效第266章 暗子第52章 戰馬長嘶第527章 墨家總動員第417章 鹽之國度—白金國第58章 征戰大島的序幕第702章 十萬僱傭兵第443章 圈地威海灣
第206章 後金局勢第34章 村落升級第412章 第三場,團戰第583章 李氏朝鮮和親團第633章 來自梁山的書信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304章 傳說中的魔獸攻城第691章 微服出宮第211章 薛仁貴一箭殺白鹿第639章 黃金屍將第124章 青樓紅院第308章 血色安洛城(一)第286章 訓鷹術第362章 關寧鐵騎第441章 燕國李悝變法第92章 攻佔白龍村第369章 羣狼戰術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上)第222章 地質教授第521章 奔雷快槍齊鶴第696章 蒼狼城大總管是和第55章 蝦子島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589章 猛將張頜第463章 御駕親征第43章 梁山水軍大營第608章 州旗輪牧制第192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465章 天崩地裂—黑火藥發威第37章 智多星吳用第321章 國號“夏”第257章 草原長城—以胡制胡第109章 鴛鴦陣第149章 謝家寶樹第155章 毛文龍第703章 六合張燕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254章 樞密省第72章 主動被動第168章 鐵浮屠第681章 矛盾中崛起的清王國第74章 推倒不成反被推第71章 解決之道第248章 青馬川慕容城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691章 微服出宮第116章 凌家漁村攻防戰第623章 慶川城破第171章 大興奴隸貿易第449章 三寸之舌—辯才毛遂第153章 綢券第199章 吃掉雪狐第221章 掘水破堡第132章 佈局第722章 楚之范蠡第568章 墨門防線崩潰第685章 臨陣第124章 青樓紅院第136章 李氏雙姝第625章 截殺魚腹浦第596章 魏之國士—平等王江衍第125章 擴軍第227章 四寶將尚師徒第714章 楊業死第216章 先發制人第750章 海州之爭第155章 毛文龍第415章 向海洋邁進第171章 大興奴隸貿易第629章 考考包青天第16章 私有化第208章 皇太極第343章 大局定第285章 俘獲趙雲第611章 穎水河畔遇關羽第615章 小霸王李元霸第456章 海之角第493章 三宮六院七十二閣第442章 山東略第599章 百嶽奚蠻第28章 英雄主線任務第537章 砸了墨家山門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52章 戰馬長嘶第202章 縱橫之法—范雎出世第659章 洪承疇的艱難抉擇第227章 四寶將尚師徒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378章 楊門虎將楊延昭第303章 隕石天降—神器降世第41章 吳用李俊投效第266章 暗子第52章 戰馬長嘶第527章 墨家總動員第417章 鹽之國度—白金國第58章 征戰大島的序幕第702章 十萬僱傭兵第443章 圈地威海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