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墨家總動員

蔡山東北。沿着翠山餘脈往東南不到百里。有山明曰:,雙龍山兩山相對而臥,山體狹長彎曲。而在雙龍山中有一谷,雙龍谷,谷內有着泰山羣盜中較大的一支,雙龍盜。

雙龍盜有兩位當家,通臂猿典七。潛龍南宮皓羽,通臂猿典七身高一米八。右臂齊肩而斷,只剩下一條完好的左臂,不過剩下的這條左臂卻壯如猿臂,粗大無比,要比普通人的手臂大了幾圈,臂力驚人,一拳可碎整塊的青石,所以典七又有通臂猿之稱。

潛龍南宮皓羽,墨家第一代弟子。墨子的得意門生,師從墨子五年,平素規規矩矩,猶如隱士,素來無爭。但在離開墨城之後,卻沒有成爲山東各路諸侯麾下大將,卻獨自一人上了泰山,當了山匪頭目,做了不少震動山東諸侯的大案。

三年前,潛龍南宮皓羽離開墨山半年。當時的齊魯東部,以威海阮猴子的兵馬最勝,阮猴子依仗金礦大量交易夏國兵甲,戰馬,糧食等物資。勢力快速的膨脹,不斷吞併周邊的諸侯,以血腥手段幾乎一統齊魯東部百路諸侯,然而就在阮猴子聲勢不弱於七大諸侯,四大義軍匪盜的時候,潛龍南宮皓羽和通臂猿典七攜着三千雙龍山盜,夜襲昌縣城,當時阮猴子三十萬精兵剛拿下昌縣不久。三十萬兵馬齊聚在縣城左近,但卻被南宮皓羽與典七潛入縣城附近,火燒糧倉,掠其戰馬,攪亂十數處營盤,混亂之中,阮猴子被通臂猿典七丟出的巨木碎屑濺射而傷,沒出兩月,阮猴子傷重無醫,死,阮猴子死後。聲勢浩大的阮國這顆大託也就倒了,樹倒糊孫散,那些被阮猴子壓住的諸侯降將再次裂土自立,山東東部再次大亂。

那一戰後,雙龍山也徹底的出名了,而潛龍南宮皓羽,也就是墨家的墨羽也再次一鳴驚人,成了墨家第一代最傑出的弟子之一,而雙龍山名聲鵲起後,投奔之人絡繹不絕。如今的雙龍山已經是擁有精銳三萬的一方勢力,在泰山羣盜實力排行第三。其中以潛龍南宮皓羽所組建的一萬鐵騎,就是以南宮皓羽在墨家的弟子名墨羽命名,墨羽軍裝備的戰馬盡數都是大縣賣給阮猴子的戰馬。就連大部分兵甲器械也是如此,而能在數十萬亂軍之中,密下這麼多東西,足以見得潛龍的厲害。

雙龍山龍首嶺,整座山嶺就好像龍頭夾在腋下,探入谷地腹地,工。嶺不高,卻居高臨下,谷地內除了十數個大型軍營外,還有幾十個大村落,而谷地內可利用的平地,甚至是不斷陡峭的山腰都被開闢出一塊塊的良田,三月天氣回暖,雖然還不到耕作的時辰,但整個谷地內已經熱鬧了起來,犁地的百姓歡聲笑語的唱着小調,那高亢的聲棄在谷中來回的傳蕩。

龍首嶺半山腰的一片紫竹林;春風吹的竹葉沙沙作響,那竹林正中。又一方用竹木搭建而成的院落,那竹門前一塊青石之上,筆勁蒼松有力的書寫三個大字,隱廬居,通臂猿典七邁着大步步入院中,對着一個頭上編着兩個小圓髻的書童道:小竹,你家主人呢?”

“先生在院後的水潭前垂釣,韻小姐也在!”

典七哦了一聲,那粗壯的手臂撓了撓腦袋,道:“那丫頭怎麼還沒回去,不過是賴上你家主人了吧!”典七說着。大大咧咧的走入屋子,向後院後去。

院落建在一條山溪流過的地方,南宮皓羽讓人在後院掘了一個深潭。養了一些魚,如今池內的魚各個都有一兩尺長,不過南宮皓羽垂釣卻多是體會那種釣魚的意境,所以他那魚鉤跟姜太公的一樣,同樣是直的。水潭之中有一方水榭,水榭內,有一年芳二八的妙齡女子,身着鵝黃翠羽裙,窈窕的腰間束着一條寬玉帶。跪坐在榻上,勾勒出一道迷人的曲線身段,儘管少女才十六歲。但翹臀**卻已經頗具規模,尤其是跪坐的姿勢,裙子緊繃包裹在臀上,那條曲美的婀娜絕對是對男人最具有誘惑力的地方,素手拂着一方古琴,那如流水清風般的琴音曼妙的流轉而出。

“老羽,聽那幫小兔崽子說。你有事尋我!”典七這一嗓子,將好一幅畫卷意境給破壞的一乾二淨,琴音發出一聲爭鳴之音,而那平靜的水潭之上,也泛起數道水花,漣漪。

南宮皓羽放下竹竿,卻是沒有太過在意,但他不在意卻不代表那水榭中的美人也不在意,被書童稱爲韻小姐的正是山東南方黃子國國主的千金,黃書韻,如果隔着那輕紗望去,少女亭亭玉立,五官精緻,低眉細語的樣子頗有大家閨秀的風範,嫺雅端莊,落落大方,然,此廢被打亂了興致的黃書韻卻露出了猙獰的本相。腳踏蓮步,柳眉怒起,一雙皓月般明亮的眼眸綻出絲絲的寒光,走到通臂猿典七的身邊,指着就叱道:“你這吃貨,來了就來了,難道就不能安靜一點,每一次都扯着嗓門大喊大叫,影響本小姐的心情,是不是非要本小姐暴打你一頓你才能長點記性!”

別看黃書韻長的柔柔弱弱。琴棋書畫樣樣通,但實際上,這黃書韻最厲害的卻是馬上步下的武藝,黃書韻師承尼姑庵淨月道人。一身劍術高超的很,而且黃書韻天賦驚人。四歲就開始習武,十二歲就已經上了沙場,習兵家《六韜》,雖然年紀不大,卻有着很高的軍事天賦。黃子國立國年頭不過才四隻而已。乃是後起之秀,而黃子國的崛起卻與這位大家小姐有着脫不開的關係。

“好了小韻你且回房休息,我與典大哥有事要說。”

黃書韻看了眼南宮皓羽輕哼了一聲,跺了跺腳,瞪了一眼典七,很是氣憤的走向前院,南宮皓羽這才扭過頭,將典七帶入水榭之中,跪坐在榻上,從袖中拿出一封信來,對着典七道:“師傅遣人傳了墨令過來。此番要我出兵行一件事,你也知我墨門規矩,師傅所皿屁羽是寶要倉力而爲的,不討泣雙龍山並非我人所有特請來典兄,徵詢一下典兄的意思!” ωwш¤ тт kΛn¤ ¢ o

典七拿着那封信,上面有一個墨家特有的標誌,典七雖不識字,卻也認得這符號,聽了南宮皓羽所言,典七卻沒有打開書信,甕聲甕氣的道:“你也知道我大字不認識幾個,你我如同兄弟一般,既然是矩子所遣,想必定有因由。但且說來聽聽。我也沒有反對的道理。”

典七雖然不識字,但道理卻還是明白的,而且墨家矩子可是自己兄弟的老師,本事可是大着呢?想來也不會無事生非,讓他們沒事找事,南宮皓羽點了點頭,道:“師傅信中所說。是讓我們做一件事,典兄也該知道北面最近崛起之夏國,事情與其有關,師傅已經傳令周邊的墨門弟子,對夏國進行征討,時間以半年爲期。不限手段,不限結果,盡衆人所學,傾全力而爲,雖然我不知道老師爲什麼這麼做,但能讓老師廣發墨令卻還是第一次,墨羽作爲老師之弟子,自然要從老師之命

“夏國,就是北面那個很是囂張的夏國,沒兩個月就收拾了十幾家勢力,盤踞地方,然後運來大批糧草。布帛等物資發給百姓的那個夏國,嘿嘿,聽說這個夏國可是富裕的很呢?當初那個阮猴子能崛起,就跟這個夏國有關係,咱們那一萬多匹戰馬可還是夏國賣過來的呢?屁股後面還有一個夏字,既然矩子發話了,咱雙龍山也不是孬的,正好弟兄們憋了一冬了,也該活動活動典七一聽目標是夏國,眼前就是一亮,反對,那是不可能的,做山匪的,打劫纔是正理。

南宮皓羽呵呵一笑,道:“能讓老師廣發墨令,針對夏國,這個夏國想必定有過人之處,咱們還是不要太過輕敵了,咱們附近的墨門子弟中。倒是還有百十個”分散在各個勢力中,不過大多都是外出歷練的二代。三代弟子,出兵的事情,我看還是將衆人聚在一起,然後在做行動。另外夏國那邊的情況也需要抓緊了。

“這個我去找白老鼠白勝,這傢伙耳目衆多,想必會有一些消息,不過那個傢伙的要價可不便宜!”典七道。

“呵呵,如果能攻入夏國所佔的縣城,所愕可要豐厚的很,這點 花銷也不算什備了”。

墨門子弟,在學成之後,都會外派到豺乞闖蕩,以宣揚墨家的思想。所以墨子的弟子大部分都散落各的。遍佈山東各處,有一方諸侯,也有一地諸侯大將,有盤踞山林之盜匪頭目,也有義軍將領,可以說墨門在齊魯大地影響力巨大。

夏國威海三郡東側,佔據三五城池的縣子,縣伯的小諸侯衆多,南子縣公,南天城,南子縣公麾下大將墨家二代傑出弟子,墨石端坐在自家書房之中,打開墨門弟子送來的墨令書信,看完之後,皺眉思索起來。片亥後,這個在墨家二代弟子中有着磐石之將之稱的石堅站起身,對着房外的侍從道:“去將孫將軍。周將軍請來!”

嵐城縣子國,國主馬如風,墨家一代弟子,墨風打開墨令,看完之後。直接傳喚親兵,召集麾下衆將棄會,白城縣公國,樑城縣子國,莊河縣伯國靠近夏國威海三地的百餘名墨家一代,二代,以及出來歷練的三代弟子在接到墨令之後。都開始動了起來。

八百里水泊梁山,齊魯大地四大義軍盜匪之一,梁山軍盤踞泰山以西的水泊之中,三十萬梁山軍縱橫周邊二十餘州縣,擁有馬軍四萬,水軍五萬,步軍二十萬,烽火四隻,梁山泊聚義,三十六將雲聚梁山。大頭領,玉麒麟盧俊義豪義一方,聚百姓,保一地之平安,有八百里富饒水泊,養活了上百萬人口,盤踞水泊周邊十六縣,霸佔一方稱雄。

梁山水泊到處都是茂密的蘆葦,如果再人帶領,很容易迷失在蘆葦迷宮之中,一條小船載着一個身着墨袍的少年,眼上綁着一條黑布,快速的穿行在蘆葦蕩中,將近一個多時辰後。船伕這纔來到墨門少年前,將黑布撤去,雙手抱拳道:“實在是抱歉,山門的規矩。”

“無礙,還有多久才能到達水寨!”

“快了,不出半個時辰就能看到了”。

梁山,位於湖中一座島嶼之上,高達六百餘米,俯瞰湖面,進入梁山水寨,墨門弟子被帶上了梁山,在山頂之上的聚義大廳內,玉麒麟盧俊義親自帶着麾下數將在門口迎接,來到粱山的正是二代弟子中的墨離:“見過盧大當家,我是墨門二代弟子,墨離,此番奉矩子之命,送信一封”。

“呵呵,快裡面請,來人,備酒菜”。盧俊義一邊吩咐,一邊將人請入聚義廳中,坐在上前虎皮寶座上,將信箋打開,快速的看了起來,良久,盧俊義這才放下書信,道:“呵呵,矩子是在太過客氣了 不就是要從我這借幾員水軍將領一用,來人。傳令,讓阮氏三雄到聚義廳來

墨離站起身,抱拳道:“多謝盧大當家,日後梁山但有所遣,我墨門定當全力而助!”

“哈哈,那我可記得這個承諾了,我麾下將領中也有墨門的子弟,在墨家好似喚作墨規,我粱遼 水泊戰船半數出其手,就算是矩子直接吩咐,我梁山也絕無拒絕的道理,阮氏三雄乃我梁山三員擅長水戰之將,想必應該能完成矩子所交代的任務。”

烽火十年三月,在墨家矩子的墨門令中,無數的勢力開始涌動暗流。而針對的對象無一不是夏國。而這只是墨子對夏國考驗的第一關。一隻大手已經悄然的張開,籠向了大夏佔據的三郡之地,而在這暗流之中,大夏能否破開墨子佈下的八面圍城,成功的站穩山東,一切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第66章 兼併白家村第78章 籌謀第660章 兩路穿插第6章 柔然後裔第290章 水軍內部改革第164章 急轉直下第501章 山東經略第362章 關寧鐵騎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105章 開衙封爵第392章 遼都第648章 黃巾大起義第146章 蝗蟲軍第735章 偷襲糧道第174章 艨艟戰艦第677章 盡人事第464章 先發制人—密謀石頭城第117章 借刀殺人第447章 輜重重地—七星要塞第415章 向海洋邁進第36章 烏雲踏雪第501章 山東經略第638章 靈樓七衛之暗衛第454章 來自黃海的海盜第22章 借刀殺人第536章 登陸青島第235章 十萬火急第741章 致命的毒氣第446章 企圖瞞天過海的八旗騎兵第584章 蘇軾與秦觀第217章 天羅地網第429章 金屋藏嬌第23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261章 名正言順的綁架第268章 禍亂大將軍府第446章 企圖瞞天過海的八旗騎兵第408章 茅第621章 太平道術師第699章 大夏西北危機第37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378章 楊門虎將楊延昭第163章 金都軍變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44章 來自草原的威脅第409章 風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5章 馬賊第453章 人中呂布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741章 致命的毒氣第270章 祈神—玉麒麟附體第288章 蝦子島大海戰第317章 步入諸侯國戰時代第375章 搶灘登陸第494章 不容忽視的問題第271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夏第516章 當了把柳下惠第399章 鳳鳴宮第568章 墨門防線崩潰第200章 城級瓶頸第726章 死城第412章 第三場,團戰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491章 黑旋風李逵第698章 宿命的碰撞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58章 征戰大島的序幕第37章 智多星吳用第557章 走馬嶺內的走馬商人第413章 猛張飛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584章 蘇軾與秦觀第463章 御駕親征第33章 驚現水匪第721章 立皇太子第281章 乞活軍—冉閔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261章 名正言順的綁架第263章 蝶舞百花廳—一百零八花牌第375章 搶灘登陸第107章 千金方殘本第270章 祈神—玉麒麟附體第4章 黃巾民兵營第220章 白蓮蹤現第281章 乞活軍—冉閔第567章 黃綺韻的選第118章 勢不可擋第10章 遊牧營地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189章 福金帝姬第208章 皇太極第622章 天書三卷第581章 欲求十萬軍第361章 引蛇出洞第395章 圍殲狼騎大營第16章 私有化第38章 八旗騎兵第144章 勢如破竹第7章 紫晴村
第66章 兼併白家村第78章 籌謀第660章 兩路穿插第6章 柔然後裔第290章 水軍內部改革第164章 急轉直下第501章 山東經略第362章 關寧鐵騎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105章 開衙封爵第392章 遼都第648章 黃巾大起義第146章 蝗蟲軍第735章 偷襲糧道第174章 艨艟戰艦第677章 盡人事第464章 先發制人—密謀石頭城第117章 借刀殺人第447章 輜重重地—七星要塞第415章 向海洋邁進第36章 烏雲踏雪第501章 山東經略第638章 靈樓七衛之暗衛第454章 來自黃海的海盜第22章 借刀殺人第536章 登陸青島第235章 十萬火急第741章 致命的毒氣第446章 企圖瞞天過海的八旗騎兵第584章 蘇軾與秦觀第217章 天羅地網第429章 金屋藏嬌第23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261章 名正言順的綁架第268章 禍亂大將軍府第446章 企圖瞞天過海的八旗騎兵第408章 茅第621章 太平道術師第699章 大夏西北危機第37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378章 楊門虎將楊延昭第163章 金都軍變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44章 來自草原的威脅第409章 風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5章 馬賊第453章 人中呂布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741章 致命的毒氣第270章 祈神—玉麒麟附體第288章 蝦子島大海戰第317章 步入諸侯國戰時代第375章 搶灘登陸第494章 不容忽視的問題第271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夏第516章 當了把柳下惠第399章 鳳鳴宮第568章 墨門防線崩潰第200章 城級瓶頸第726章 死城第412章 第三場,團戰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491章 黑旋風李逵第698章 宿命的碰撞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58章 征戰大島的序幕第37章 智多星吳用第557章 走馬嶺內的走馬商人第413章 猛張飛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584章 蘇軾與秦觀第463章 御駕親征第33章 驚現水匪第721章 立皇太子第281章 乞活軍—冉閔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261章 名正言順的綁架第263章 蝶舞百花廳—一百零八花牌第375章 搶灘登陸第107章 千金方殘本第270章 祈神—玉麒麟附體第4章 黃巾民兵營第220章 白蓮蹤現第281章 乞活軍—冉閔第567章 黃綺韻的選第118章 勢不可擋第10章 遊牧營地第472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下)第189章 福金帝姬第208章 皇太極第622章 天書三卷第581章 欲求十萬軍第361章 引蛇出洞第395章 圍殲狼騎大營第16章 私有化第38章 八旗騎兵第144章 勢如破竹第7章 紫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