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城北,安定門。
像往常一樣,安定門門內的街道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讓開,讓開。”忽然,街上的平靜被忽然出現在街頭的大批軍隊打破,跑在前面的士兵揮舞着手裡的刀槍,嚇得沿途的行人紛紛避讓。
“關閉城門,收起吊橋!”在人們詫異的注視下,一名千戶策馬來到城門前,面無表情地衝着在城門處值守的軍士高喊道。
接到那名千戶的命令後,城門處的軍士連忙跑了過去,把兩扇厚厚的城門關上,城外護城河的吊橋也緩緩地升了起來。
見此情形,那些在城門外等待進城的人們頓時轟一聲就炸了鍋,交頭接耳地議論着,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幾乎與此同時,京城另外八個城門處也發生着同樣的事情,城門被關閉,護城河的吊橋被升起,京城九門與外界的聯繫一下子被隔絕。
不僅京城九門被封閉,皇城城門和宮城城門也都被封閉,守城的軍士擺出了一副如臨大敵的姿態。
在周徵、張昊和牛世豪的坐鎮下,京城中駐守的所有京衛已經全部被調動了起來,排着整齊的隊列出了軍營,有條不紊地向各自的轄區開拔,有的登上城牆戒備,有的在城內要道上警戒。
今天的這次大朝,所有駐京京衛五品以上的武官都來參加,其中京衛的指揮使是正三品的武官,得以進入太和殿。
所以,太和殿上發生的事情那些京衛的指揮使是一清二楚,誰都知道太子朱高熾已經接了永樂帝的遺詔,進而繼承了大明的江山。
由於魯仲乾等人被扣在了太和殿上,故而現在駐守京城的京衛全部歸周徵、張昊和牛世豪統轄,三人已經召集了所有參與朝會的京衛武官,向他們宣佈了朱高熾繼位的消息,嚴令他們嚴守京城九門,進而一舉奪得了京衛的控制權。
雖然朝廷沒有明確宣佈戒嚴,但突如其來的軍隊調動,再加上關閉京城九門的行爲,還是使得京城上空籠罩了一股沉悶壓抑的氣息。
百姓簇擁在街道旁,神情詫異地望着街上全副武裝行進的士兵,自從永樂帝登基後京城還從沒有發生過如此反常的事情,不少人已經隱隱約約地預感到了有大事要發生,恐慌的情緒逐漸在城內蔓延開來。
在衆位武將的簇擁下,神情嚴肅的周徵登上了安定門城樓,他們的身後不僅有拿着弩弓的弓弩手,還有揹着火銃的神機營火銃兵。
城門樓一側斜長的上城引道上,士兵們正有條不紊地把神機營的火炮推上城牆,一字排開安置。
神機營的人之所以會出現在安定門,是因爲漢王將通過安定門進城,故而周徵將他們調來對漢王手下的軍隊形成威懾。
周徵很清楚,漢王已經在與太子的爭鬥中落敗,現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漢王能夠認清形勢,不要一意孤行,否則安定門前必將血流成河。
京城城南,一處豪華寬闊的宅院裡。
朱瞻圻愜意地逗着掛在走廊上幾個鳥籠裡的珍貴鳥雀,他的心情非常好,只要今天一過那麼他就是太明的太子,國之儲君。
“世子,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京城九門已經被京衛封鎖。”一名中年人急匆匆地走了過來,來到朱瞻圻的身旁躬身說道。
“噢?”朱瞻圻聞言眉頭微微一蹙,扭頭看向了中年人,“沒有派人前去打探?”
“派了,可我們的人根本沒有見到那些京衛管事的人就被值守的士兵給趕走了。”中年人一臉無奈地說道。
“再去打探,一定要弄清楚到底出了什麼事情。”朱瞻圻的眉頭不由得皺得更深,沉聲吩咐道,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非常詭異,使得他有些莫名的心慌。
中年人聞言不敢怠慢,衝着朱瞻圻拱了一下手,快步離開了。
“是想要負隅頑抗嗎?”望着中年人的背影,朱瞻圻的嘴角流露出了一絲不屑的冷笑,他懷疑京城九門的關閉是朱高熾爲了阻止朱高煦進城。
在他看來這只是朱高熾的一廂情願罷了,先不說守城的大部分京衛都是朱高煦的支持者,單單朱高煦拿出永樂帝的遺詔,那些京衛就不得不乖乖打開城門。
中午時分,正當朱瞻圻在客廳裡吃午飯的時候,那名中年人神情驚慌地跑了進來,進門的時候由於太過慌亂被門檻絆了一下,一個踉蹌差點摔倒。
“慌什麼?有話慢慢說!”朱瞻圻放下手裡的碗筷,不滿地瞪了中年人一眼。
“世子,不好了,街上已經貼出了皇上的遺詔,讓太子繼位!”中年人三步並作兩步來到朱瞻圻面前,一臉焦急地說道。
Wшw• t t k a n• C O
“什麼?”朱瞻圻聞言大吃了一驚,臉色一變,噌地就站了起來,“這怎麼可能,遺詔在父王的手上,太子那裡怎麼可能會有遺詔?”
“現在街上已經貼滿了皇上的遺詔,整個城的人都知道太子要登基了。”中年人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緊張地請示,“世子,我們應該怎麼辦?”
“矯詔!一定是太子矯詔!”朱瞻圻的臉上陰晴不定了一陣,猛然一拳砸在了餐桌上,震得桌上的碗碟騰空而起,接着又嘩啦啦地落了下去,湯汁飛濺。
“你去威國公府和武寧候府等諸位公侯的府上,告訴他們威國公和武寧候等人被太子軟禁,讓他們集合府上的親兵隨本世子拿下安定門,迎接漢王進城。”隨後,朱瞻圻在客廳裡來回踱了幾圈,雙目兇光一閃,沉聲吩咐那名中年人。
京城各個勳貴的府上都有看家護院的親兵,也是那些勳貴的私兵,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都是悍勇之徒,如果將他們集合起來的話將是一支戰鬥力強悍的奇兵。
對朱瞻圻來說,如今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唯有放手一博把漢王迎進城內,那麼才能揭穿太子矯詔的惡行,否則屆時木已成舟,說什麼都晚了。
不過朱瞻圻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魯仲乾等人現在身在皇宮,他們的家人豈敢輕舉妄動,相對於漢王的宏圖霸業家人們更看重的是魯仲乾等人的安危。
因此,朱瞻圻派去那些勳貴府上的人紛紛被敷衍了回來,即使是威國公府也沒有派出親兵的意思,這使得朱瞻圻不由得感到絕望,爲了發泄怒火將房間裡的東西砸了一個稀巴爛。
朱高熾的登基大典定在了下午,雖然一切從簡,但天子登基必須的禮儀和程序還是必不可少的。
上午,得知永樂帝駕崩的消息後,太和殿廣場上哭聲震天,文武百官哭得死去活來,有人竟然哭得背過了氣,被擡下去緊急救治。
按照朱高熾的諭令,光祿寺給上朝的大臣們準備了午飯,朝臣們吃完飯要留在原地等待,下午參加朱高熾的登基典禮。
本來,由於李雲天還沒到都察院和翰林院述職,現在屬於沒有職務的雜官,按理說無法參加朱高熾的登基大典。
可他有着傳詔大臣的身份,故而在太和殿有了一席之地,被安排立在了左側文官的前面,位置十分醒目。
託了李雲天的福,雷婷也被視爲了傳詔的使臣,有幸參與到了朱高熾的登基大典,一臉興奮地立在李雲天的身旁。
當一身明黃色龍袍、頭戴九旒冕的朱高熾在衆多內侍、宮女和侍衛的簇擁下走進太和殿時,雷婷的只覺得腦海中一片空白,傻傻地望着朱高熾,她從來也沒有想過自己竟然能與皇帝如此地接近。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當朱高熾在高臺上的龍椅就座後,大殿內的文武百官以及內侍、宮女不約而同地跪了下去。
正迷糊着的雷婷嚇了一跳,連忙也跟着跪了下去。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不等雷婷鬆一口氣,殿外傳來了山呼海嘯般的喊聲,廣場上的文武百官呼啦啦跪了下去。
隨即,午門上鐘鼓齊鳴,宣告着大明新一代帝王的誕生。
與此同時,安定門外的大道上,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緩緩向城門行進,沿途的百姓紛紛避讓。
隊列前端的一輛馬車裡,漢王朱高煦悠閒地坐在那裡閉目小憩,他已經聽說了京城九門關閉的消息,不過根本就沒有將其當成一回事,認爲是朱高熾膽怯的表現。
他相信,只要亮出永樂帝的遺詔,那麼那些守城的將士絕對會倒戈,投入他的麾下。
忽然,一聲悠揚的鐘聲傳來,朱高煦的眉頭微微一皺,京城有如此渾厚鐘聲的只有午門上的鐘樓。
咚咚……
隱隱約約,朱高煦聽見好像有鼓聲響起,只不過聽得不是特別清楚。
隨後,朱高煦猛然睜開了雙目,如果他沒有猜錯的是,這鐘聲和鼓聲由午門上的鐘樓和鼓樓發出,而只有在隆重慶典的時候才鐘鼓齊鳴,今天好像並不是什麼特殊的日子,爲何會同時鳴鐘擊鼓?
就在朱高煦感到驚訝的時候,前方傳來了轟的一聲悶響,接着,一個爆炸聲從隊伍的前列響起,一陣馬匹嘶鳴聲隨即傳來,隊伍跟着停了下來。
“怎麼回事?”朱高煦的眉頭微微一皺,掀開車簾問道。
“稟王爺,城樓上有人向我們開炮。”不等車外的護衛回答,一名千戶騎着馬從隊列前方飛奔而來,翻身下馬後衝着朱高煦一拱手,沉聲說道。
“什麼?”朱高煦聞言怔了怔,待反應過來後不由得勃然大怒,“好大的膽子,他們竟然敢向皇上的遺詔開炮,簡直就是造反!”
“去,告訴城樓上的人,皇上的遺詔在此,讓他們速速開門。”隨後,他怒氣衝衝地向那名千戶吼道,“否則以謀逆論處!”
那名千戶聞言連忙上馬離去,朱高煦神情冷峻地望着遠方安定門的城門樓,嘴角掛着一絲冷笑,他萬萬沒有想到朱高熾竟然會做出這種瘋狂的事情,企圖阻止遺詔進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