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反擊

bookmark

臘月初七,已經在京城鬧得沸沸揚揚的劉仁一案得到進一步發酵,都察院山西道監察御史柳明升向宣德帝上了一道奏章,認爲劉仁一案涉及到了李雲天,如今此案萬衆矚目,故而李雲天應該協助徹查劉仁的案子,以安民心。

宣德帝看了這道奏章後一言不發,讓司禮監掌印太監金英派宦官將其送給了在軍閣與張輔和周徵等人議事的李雲天。

李雲天看到柳明升的奏章後心中頓時嘆了一口氣,他明白宣德帝的意思,宣德帝這是讓他自己選擇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其實,李雲天在這件事情上根本就沒有選擇,要是他拒絕去應天府的話反而會被外界視爲心中有鬼,因此即便應天府是龍潭虎穴他這次也要闖上一闖。

與此同時,這也是宣德帝趁機在向李雲天施加壓力,如果宣德帝信任李雲天的話絕對會攔下這道奏章,可是宣德帝卻沒有這樣做,這對李雲天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兆頭。

尤爲重要的是,宣德帝想要以此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那就是李雲天已經在他面前失勢,否則宣德帝絕對會護着李雲天而不是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拋給李雲天。

因此,軍閣的議事一結束李雲天就進了宮,想要到乾清宮面見宣德帝,可惜的是他竟然連乾清宮的宮門都沒有進去,在宮門口就被值守的內侍擋了駕。

那名內侍滿臉堆笑地告訴他宣德帝正在歇息,今天不見文武大員,請李雲天明天再來見駕。

“勞煩把這道奏章遞上去。”諸位李雲天聞言嘴角流露出一絲無奈的笑意,他知道宣德帝這是在向他施加心理壓力,隨後把隨身攜帶的一道奏章遞給了攔路的內侍。

“鎮國公放心,雜家這就交給金總管。”那名內侍微笑着接過了奏章,他口中的金總管自然指的是金英,金英負責把下面呈上來的奏章整理好交給宣德帝御覽。

李雲天聞言微微一頷首,擡頭望了宮門裡一眼後起身擡步離開了,身形顯得有些落寞,他最不願意面對的一幕終究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那名攔路的宦官隨即急匆匆地進了宮門,快步趕向了東暖閣,在門口把李雲天的奏章交給了一名侍立在那裡的內侍,那名內侍聽聞是李雲天上的奏章後不敢怠慢,連忙送了進去。

東暖閣裡,宣德帝正與京畿都督府左副都督、仁國公陳泰以及京畿都督府右副都督、誠勇侯胡大海等幾名勳貴聊着家常。

那名拿着李雲天奏章的內侍自然不敢打擾宣德帝的雅興,因此雙手捧着李雲天的奏章遠遠地站着,侍立在宣德帝身旁的金英見狀悄悄走了過去。

得知是李雲天上的奏章後,金英接過來順手塞進了衣袖裡,然後不動聲色地又回到了宣德帝身邊,靜靜等待着告訴李雲天的時間。

“皇上,這是鎮國公送上來的奏章。”由於宣德帝身體虛弱,因此陳泰和胡大海等人沒有久留,不久後就躬身離去,金英於是從衣袖中取出李雲天的奏章遞給了宣德帝。

“咳咳,果然如朕想的一樣,鎮國公要介入劉仁的案子了。”宣德帝打開奏章看了看,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一邊咳嗽着一邊說道,他與李雲天君臣多年很清楚李雲天的性格,知道李雲天絕對不會知難而退。

在奏章裡,李雲天以安定京城民心爲由,奏請宣德帝御準他到順天府協助順天府尹查清劉仁中毒一事。

“皇上,這人都死了,鎮國公恐怕也無能爲力。”金英聞言沉吟了一下,躬身說道,在他看來李雲天現在已經陷入了一個泥潭,很難從中脫身而出。

“不,鎮國公最拿手的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所有人都認爲他會敗的時候,他卻能扭轉乾坤反敗爲勝。”宣德帝搖了搖頭,神情變得有些凝重,無論是在交趾還是遼東沒人看好李雲天能取勝,可李雲天最後不僅勝了而且還是大勝,這令他心中爲之感到不安。

“皇上,鎮國公即便是能逃過這一劫,那麼下一關他也絕難過去。”金英見宣德帝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連忙開口安慰道,方良已經在謀劃第二招對付李雲天。

“明天是臘八不宜升堂問安,傳朕口諭,兩天後在順天府開審劉仁一案。”宣德帝的眉頭皺了皺,然後沉聲下達了諭令,他倒要看看李雲天如何能從劉仁的案子裡脫身。

臘月初八,臘八節,北直隸被一場紛紛揚揚的瑞雪籠罩,雖然天降大雪但京城裡還是一派熱鬧的景象,家家戶戶都在忙着做臘八粥。

歲終之月稱之爲“臘”,有三層含義:

一,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之意。

二,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臘者,逐疫迎春。

臘八節俗稱“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自先上古起臘八就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等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

據《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

夏代稱臘日爲“嘉平”,商代爲“清祀”,周代爲“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爲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爲臘日。

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爲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爲佛成道日,後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爲“法寶節”,直到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鎮國公府。

忙完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事宜後,李雲天與家人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飯,現在的鎮國公府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家庭,大人小孩滿滿當當地坐了一屋子,歡聲笑語,十分熱鬧。

望着眼前一派歡樂的場景,李雲天的雙目禁不住流露出一絲憂鬱的神色,或許這是他今年在鎮國公府吃的最後一頓飯,如果宣德帝想要在太子繼位前剷除他的話,那麼即便他從劉仁一案中脫身那麼肯定也會有新的麻煩。

午飯後,就在李雲天把兒女們召集在一起給他們講述童話故事的時候,宮裡有內侍前來傳詔,宣德帝已經恩准了李雲天的請求,後天將在順天府舉行劉仁一案的公審,屆時三法司將派員聽審。

李雲天接詔後顯得很平靜,繼續給兒女們講着童話故事,他早就料到宣德帝會贊同他的懇請,而且也知道宣德帝召見陳泰和胡大海的事情,清楚自己這一劫很難避過,因此唯有迎難而上方有一線生機。

京畿都督府負責北直隸地區的防務,自從與韃靼、瓦剌一戰後宣德帝感覺京畿地區兵力有些薄弱,因此這一年多的時間來增強了京畿都督府的力量,使得京畿都督府在北直隸的擁有四十多萬兵力,交由京畿都督府大都督、義國公張昊和左右副都督陳泰、胡大海掌控。

其中,二十萬兵力駐守北京城,是京畿都督府中最精銳的力量,一半的兵力是周徵和張昊的部下,另外一半的兵力就是陳泰和胡大海的部下。

張昊不僅與周徵關係密切,而且與李雲天也在遼東建立了穩固的交情,因此宣德帝放心不下,無法確定張昊在關鍵時刻會站在哪一邊。

故而,宣德帝要用陳泰和胡大海來制衡周徵和張昊,並且在危急時刻掌控京畿都督府的部隊。

表面上看來,宣德帝只是想要動李雲天一個人,但隨之而來的將是朝廷各方勢力的一次大洗牌,尤其是勳貴集團勢力格局的一次大調整,因此宣德帝必須未雨綢繆,做好充足的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不利情形。

換句話來說的話,宣德帝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一旦李雲天有異心的話他將調動北直隸的明軍全力圍剿,驍武軍雖然厲害但在北直隸也不過三四萬人,即便再能打幾仗下來就損失得七七八八。

由於臘月初九的《明新報》上刊登了李雲天第二天要去順天府協助審理劉仁一案,因此整個京城被這個消息給轟動了,人們私下裡議論了這麼長時間終於等到李雲天出馬,不少人對此都充滿了期待,想要知道李雲天究竟會在堂審上有何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明新報》在劉仁一事上並沒有任何偏頗之處,無論是劉仁擊響登聞鼓還是他中毒身死以及他的妻子在順天府前鳴冤等等,皆如實做出了報道,只不過涉及到李雲天的名字時用代號代替。

因此,人們都知道劉仁是因爲在交趾做生意被排擠而上京告御狀,還清楚了雲屯市舶司從海外貿易中能收取鉅額關稅。

對於京城百姓來說,交趾是一個遙遠偏頗的蠻夷之地,人們對其的印象還停留在朝廷的數次征討上,其他的信息則一無所知,誰能想到那麼一個“破地方”每年竟然能給大明帶來如此巨大的財富,還使得劉仁在生意上受到排擠,這在以前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第345章 大獲全勝第585章 敲竹槓第1042章 刻意栽培第528章 四輪馬車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49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620章 百般狡辯第871章 背了黑鍋第511章 軟禁第1452章 說服第1385章 成功招攬第484章 化解心結第1202章 暗流洶涌第718章 山海關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1018章 從容應對第35章 大隱於朝第1096章 夜襲敦煌城第763章 受制於人第136章 進京第544章 火繩槍第369章 陵園第934章 安定時局第1388章 請旨第944章 討價還價第398章 醉翁之意第604章 亂了方寸第441章 各有煩惱第660章 患得患失第36章 明修棧道第1427章 出人意料第436章 壞消息第1209章 託付重任第1398章 線索第98章 推諉第714章 從容赴宴第1323章 頑抗到底第1427章 出人意料第1313章 心事各異第1427章 出人意料第933章 兵臨薩摩第42章 皆大歡喜第735章 輕敵第486章 試行董事局第749章 帝王之憂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1257章 求援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1161章 雕蟲小技第6章 未雨綢繆第215章 被拐賣了第1228章 波瀾再起第592章 雲山霧罩第1395章 祭奠第1243章 和盤托出第1002章 使臣替身第1378章 箭在弦上第1128章 討價還價第1030章 全力攻城第471章 水到渠成第537章 不在場證明第1388章 請旨第1305章 連蒙帶騙第1361章 指點迷津第974章 證供確鑿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417章 虎頭蛇尾第636章 意外之敗第433章 心意已決第460章 針鋒相對第213章 瞞天過海第1339章 分權制衡第370章 一戰成名第528章 四輪馬車第399章 非其不可第604章 亂了方寸第898章 暗探密報第1225章 報信第168章 虛與委蛇第327章 叛逃第87章 峰迴路轉第449章 第四百四十九 謀定後動第710章 暗探第763章 受制於人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1107章 星宿暗探第129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045章 一敗塗地第1290章 鴻門宴第308章 防範第204章 福禍相依第914章 同歸於盡第25章 刮目相看第670章 求助第934章 安定時局第695章 先見之明第78章 離奇案情第445章 各有煩惱第1346章 搜查中殿第1125章 策反
第345章 大獲全勝第585章 敲竹槓第1042章 刻意栽培第528章 四輪馬車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49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620章 百般狡辯第871章 背了黑鍋第511章 軟禁第1452章 說服第1385章 成功招攬第484章 化解心結第1202章 暗流洶涌第718章 山海關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1018章 從容應對第35章 大隱於朝第1096章 夜襲敦煌城第763章 受制於人第136章 進京第544章 火繩槍第369章 陵園第934章 安定時局第1388章 請旨第944章 討價還價第398章 醉翁之意第604章 亂了方寸第441章 各有煩惱第660章 患得患失第36章 明修棧道第1427章 出人意料第436章 壞消息第1209章 託付重任第1398章 線索第98章 推諉第714章 從容赴宴第1323章 頑抗到底第1427章 出人意料第1313章 心事各異第1427章 出人意料第933章 兵臨薩摩第42章 皆大歡喜第735章 輕敵第486章 試行董事局第749章 帝王之憂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1257章 求援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1161章 雕蟲小技第6章 未雨綢繆第215章 被拐賣了第1228章 波瀾再起第592章 雲山霧罩第1395章 祭奠第1243章 和盤托出第1002章 使臣替身第1378章 箭在弦上第1128章 討價還價第1030章 全力攻城第471章 水到渠成第537章 不在場證明第1388章 請旨第1305章 連蒙帶騙第1361章 指點迷津第974章 證供確鑿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417章 虎頭蛇尾第636章 意外之敗第433章 心意已決第460章 針鋒相對第213章 瞞天過海第1339章 分權制衡第370章 一戰成名第528章 四輪馬車第399章 非其不可第604章 亂了方寸第898章 暗探密報第1225章 報信第168章 虛與委蛇第327章 叛逃第87章 峰迴路轉第449章 第四百四十九 謀定後動第710章 暗探第763章 受制於人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1107章 星宿暗探第129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045章 一敗塗地第1290章 鴻門宴第308章 防範第204章 福禍相依第914章 同歸於盡第25章 刮目相看第670章 求助第934章 安定時局第695章 先見之明第78章 離奇案情第445章 各有煩惱第1346章 搜查中殿第1125章 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