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秘密武器

bookmark

隨着瀋陽城明軍和虎皮營驛城北元軍隊的集結,整個遼東上空不由得瀰漫起了戰爭的氣息,雙方厲兵秣馬,積極備戰,都想在在接下來的大戰中擊敗對方,進而奠定遼東的掌控地位。

由於虎皮營驛城有三萬蒙古騎兵,而瀋陽城明軍的騎兵即使加上女真騎兵也不過一萬人,不僅數量上有劣勢,而且在戰場上能與對方相抗衡的也只有女真騎兵。

因此,李雲天自然要避免與蒙古的軍隊進行野外作戰,否則屆時蒙古騎兵在戰場上一個衝鋒明軍的陣勢就會被衝散,接下來無疑要遭受一場屠殺。

對李雲天來說最好的方式是堅守瀋陽城,等着蒙古軍隊來攻城,依靠瀋陽城的城防來殺傷對方,然後趁着對方不備在夜晚進行偷襲,最大程度地限制對方的騎兵。

不過,銀州城被李雲天攻克後令蒙古軍隊高層大爲震驚,故而虎皮營驛城的蒙古軍隊絕對不會小覷瀋陽城的明軍,不到萬不得已的話肯定不會強行攻城,畢竟蒙古將領也很清楚雙方的優勢和劣勢,希望在野外與明軍決戰。

正是因爲蒙古將領的態度變得謹慎小心起來,使得瀋陽城的明軍和虎皮營驛城的蒙古軍隊並沒有爆發戰火,而是隔空對峙起來。

雖然虎皮營驛城的蒙古軍隊令李雲天感到有些失望,但這也給了李雲天整編那些被俘蒙古兵的時間。

六月初,哈爾巴拉率領着一萬兩千餘名整編後的蒙古兵抵達了瀋陽城,其中騎兵五千,步卒七千。

哈爾巴拉率領的這支蒙古兵隊伍以原達顏部的士兵爲基礎,吸納了蒙古俘虜中各中小部族的士兵,李雲天答應這些被整編的蒙古兵,等戰爭結束後讓他們的家人遷居到水草豐盛的河套地區駐牧。

而且,李雲天還給與了這些蒙古兵與女真兵一樣的優厚待遇,每個月都能領一兩銀子的餉銀,飲食起居等生活必需品皆由驍武軍提供,使得蒙古兵們沒有了後勤上的負擔,能安心打仗。

不僅如此,他還組織這些被整編的蒙古兵觀摩了火槍兵軍陣的操演,使得這些蒙古兵與女真兵一樣大爲震撼,心中對火槍營有了敬畏之心。

爲了消除那些蒙古兵的戒備心理,他特意將擁有黃金家族血脈的哈爾巴拉推到了臺前,讓年輕的哈爾巴拉統領整編後的蒙古兵隊伍。

在李雲天蘿蔔加大棒的政策下,他很快就掌控住了這支蒙古兵隊伍的軍權,參照驍武軍的軍制順利整編了那一萬兩千名蒙古兵。

尤爲重要的是,李雲天打破了這些蒙古兵原來的等級體系,從士兵中提升了諸多的軍官,並且公佈了晉升體系,進而消弱了各部族將領對所屬士兵的影響,這些新晉升的軍官將成爲李雲天掌控軍隊的基礎力量。

哈爾巴拉的到來不僅僅增強了瀋陽城明軍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使得李雲天手中有了與虎皮營驛城蒙古軍隊爭鋒的資本。

自從五月初以來,瀋陽城的明軍和虎皮營的蒙古軍隊爆發了多場小規模的武裝衝突,雙方各有勝負,誰都沒有討到什麼便宜。

其中規模最大同時戰況也最慘烈的一場衝突的主教是猛哥帖木兒的二弟於沙哈,當時於沙哈率領着百餘名女真騎兵在雙方控制區的交界線巡邏,突遇一支兩百多人的蒙古騎兵。

或許是見自己人多勢衆,蒙古騎兵隨即向於沙哈發動了進行,想要趁機吃掉於沙哈。

於沙哈見避無可避,於是指揮着手下的女真騎兵與蒙古騎兵進行了一場血戰,最終獲得了慘勝,殺死蒙古騎兵一百多人,但自己也付出了六十多人戰死的代價,進而逼得蒙古騎兵的指揮官不得不撤退。

事後,李雲天給於沙哈等參與了交戰的女真兵記功,驍武軍也在第一時間啓動了善後事宜,給戰死的女真兵下撥了撫卹金。

爲了避免那些戰死女真兵的撫卹金被各自部族的首領私吞,使得女真兵能安心上戰場,李雲天在下發戰死者撫卹金的同時還會給予其所屬部落首領一份與撫卹金數額相等的獎勵,並且明令禁止私吞,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李雲天的這個舉動無疑受到了女真兵的擁護,他們在戰場上最牽掛的無疑是家中的親人,如果家人的生活能受到保障的話,他們肯定願意在戰場行奮勇殺敵,建功立業。

在女真諸部的首領看來,李雲天不僅財大氣粗而且還頗爲講義氣,使得他在衆首領心目中的地位無形中就提升了一個檔次。

六月底,就在瀋陽城明軍和虎皮營驛城的蒙古軍隊緊張對峙着的時候,明軍的防區內忽然出現了許多用漢字書寫的傳單。

傳單上的內容很簡單,阿魯臺已經在六月中旬攻克了山西行都司的治所大同城,全殲大同城的大明守軍,這使得大明在內長城以北只剩下萬全都司治所宣府城一個軍事重鎮。

李雲天得知此事後嘴角流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阿魯臺大軍壓境,大同城的守軍能堅持到六月中旬已經實屬不易,不知道宣府城能在蒙古大軍的猛攻之下能堅持多長時間。

而一旦蒙古軍隊攻克了宣府城,那麼對遼東戰局將產生重大影響,阿魯臺絕對會抽調兵力來解決遼東明軍,屆時李雲天將面臨巨大的麻煩。

很顯然,虎皮營的蒙古軍隊不會貿然出兵攻打瀋陽城,只要等到阿魯臺的援兵一至,那麼瀋陽城就將成爲他們的囊中之物。

李雲天當然不會眼巴巴地等着虎皮營驛城的蒙古軍隊主動攻打瀋陽城,他早就有了應對的辦法,耐心地等待着時機的到來。

七月初,一支由開原城而來的輜重部隊緩緩駛進了瀋陽城。

從表面上來看這支輜重部隊並沒有什麼不同,不過它的物資並沒有完全運往庫房,其中一部分進了驍武軍的大營。

第二天上午,李雲天領着趙勇等明軍的高級將領去了驍武軍大營,進了一處戒備森嚴的院落,院落裡靜靜地停着一門安裝在兩個車輪上、有着近兩米長炮管的銅炮。

與大明用鑄鐵製造的笨重火炮相比,這門銅炮無疑顯得小巧輕便,周身有一種明亮的金屬光澤。

這門銅炮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佛朗機炮,佛朗機炮是一種早期的後填裝滑膛加農炮,由母銃和子銃構成,前有準星,後有照門,可從照門孔內進行瞄準,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轉動。

佛朗機炮的腹部膨大,留有長口,炮身外面用木包住,並加以防炸裂的鐵箍,另有子銃5個,在子銃內裝填彈藥,輪流安入腹部的長口內發射。

子銃又稱提心炮,相當於火炮的藥室部分,它是一種比母銃身管稍細的又一炮管,與母銃身管一起構成雙重炮管。

因爲採用了子母銃分離方式,所以炮身的重量較輕,最輕者僅有一百五十斤,重者達千斤。

據《明史》記載,佛郎機炮:“銅爲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幹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商修孔,以子銃五枚夕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

這種火炮的優點是以子銃預貯彈藥,不必臨時裝填,可加快發射速度,缺點是炮管較短,和紅夷炮相比不能有較遠的射程。

宣德六年,講武堂司科院成功研製出了有效射程六百米、最大射程一千五百米的弗朗機炮,炮身長一米七,重五百斤,配備有5個子銃,能快速向敵軍發動射擊。

按照講武堂司科院的計劃,截止宣德七年要造出五十門佛朗機炮,使得驍武軍京郊大營組建兩個炮營。

因此,李雲天在宣德八年二月份派人回了京城,暗中下令調在驍武軍京師郊外大營演練的兩個炮營來遼東。

在李雲天看來,這兩個炮營留在京師完全就是浪費資源,而且除了他之外的大明勳貴沒人能用好這兩個炮營,再者說了講武堂司科院計劃在宣德八年造三十五門佛朗機炮出來,屆時足以用來拱衛京師。

趙勇等人還是第一次見到佛朗機炮,一邊撫摸着光滑的炮身,一邊饒有興致地聽着驍武軍炮營武官講解其性能。

“鎮武侯,此炮能射三裡地?”得知佛朗機炮的最大射程一千五米後,趙勇不由得詫異地問道,在他的印象裡即便是神機營最大的鐵炮也不過纔打一里地左右,而這門看上去嬌小的銅炮竟然能打如此之遠。

“稟侯爺,卑職在京郊大營試過,最遠確實能打三裡地。”李雲天聞言笑着看向了那名講解的武官,武官連忙衝着趙勇一拱手,躬身說道。

現場衆人聞言不由得又驚又喜,驚的是驍武軍竟然有如此厲害的火器,喜的是有了對抗蒙古軍隊的利器。

值得一提的是,火炮的最大射程就是炮彈能飛行的最大距離,但最大射程對應的炮口仰角並不是四十五度角,由於空氣阻力的關係火炮最大射程的仰角大約在三十五度左右。

火炮的有效射程是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能達到這個精度的最遠距離,換句話來說就是定點清除目標。

對於佛朗機炮而言只要炮彈落地爆炸就能殺傷敵人,因此它的最大射程在戰場上最爲重要,因爲炮彈能打多遠就意味着炮兵的火力範圍能控制多遠,進而遠距離給敵軍造成殺傷。

在李雲天看來,這種五百斤左右的佛朗機銅炮最爲適合明軍的作戰,既便於攜帶又能提供足夠強大的火力。

第331章 御駕親征第1169章 自亂陣腳第990章 醉翁之意第12章 怒火第121章 一飲一啄第585章 敲竹槓第1258章 故布迷局第1204章 來去匆匆第143章 欲揚先抑第297章 新式武舉第551章 見財起意第360章 措手不及第990章 醉翁之意第607章 擊鼓鳴冤第326章 烽煙乍起第1432章 風輕雲淡第1035章 鴻門夜宴第862章 賜婚皇族第956章 風聲鶴唳第1024章 進退維谷第718章 山海關第1413章 不堪回首第1137章 心思各異第1154章 另有所第1224章 內廷制衡第205章 忙裡偷閒第599章 回心轉意第357章 授旗第1038章 詭異行軍第699章 僵持第695章 先見之明第827章 立功心切第956章 風聲鶴唳第72章 蛛絲馬跡第793章 形勢嚴峻第655章 軍糧案發第38章 分析厲害第990章 西域舞姬第587章 東風已至第171章 針鋒相對第638章 請纓出戰第1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36章 意外之敗第583章 萬事俱備第1268章 得失難料第504章 憂心忡忡第897章 海禁變革第110章 開業儀式第22章 自投羅網第1114章 取捨有道第41章 心照不宣第53章 先禮後兵第968章 蛛絲馬跡第202章 天下疆域第530章 真假難辨第61章 對峙第1297章 請辭第112章 立足實業第558章 鹽商的壓力第1213章 未雨綢繆第871章 背了黑鍋第42章 皆大歡喜第1167章 一拍即合第1199章 步步爲營第450章 連環雷陣第17章 泛舟暢談第1229章 薛瑄入獄第1010章 勢如破竹第296章 兼職講武堂第1242章 請君入甕第1202章 暗流洶涌第1012章 石破天驚第1271章 驚喜第263章 約法第393章 關乎國運第772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93章 隱忍第1432章 風輕雲淡第451章 震懾第817章 善後第1369章 庶子的曙光第154章 出奇制勝第178章 明新報第560章 四兩撥千斤第1396章 侍寢第326章 烽煙乍起第122章 搶先一步第735章 輕敵第101章 虛與委蛇第875章 隔岸觀火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611章 要挾第1103章 栽贓陷害第733章 嚴峻的形勢第732章 錯綜複雜第523章 探查底細第102章 近鄉情怯第1126章 逢場作戲第539章 交叉證供第174章 知難而退
第331章 御駕親征第1169章 自亂陣腳第990章 醉翁之意第12章 怒火第121章 一飲一啄第585章 敲竹槓第1258章 故布迷局第1204章 來去匆匆第143章 欲揚先抑第297章 新式武舉第551章 見財起意第360章 措手不及第990章 醉翁之意第607章 擊鼓鳴冤第326章 烽煙乍起第1432章 風輕雲淡第1035章 鴻門夜宴第862章 賜婚皇族第956章 風聲鶴唳第1024章 進退維谷第718章 山海關第1413章 不堪回首第1137章 心思各異第1154章 另有所第1224章 內廷制衡第205章 忙裡偷閒第599章 回心轉意第357章 授旗第1038章 詭異行軍第699章 僵持第695章 先見之明第827章 立功心切第956章 風聲鶴唳第72章 蛛絲馬跡第793章 形勢嚴峻第655章 軍糧案發第38章 分析厲害第990章 西域舞姬第587章 東風已至第171章 針鋒相對第638章 請纓出戰第1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36章 意外之敗第583章 萬事俱備第1268章 得失難料第504章 憂心忡忡第897章 海禁變革第110章 開業儀式第22章 自投羅網第1114章 取捨有道第41章 心照不宣第53章 先禮後兵第968章 蛛絲馬跡第202章 天下疆域第530章 真假難辨第61章 對峙第1297章 請辭第112章 立足實業第558章 鹽商的壓力第1213章 未雨綢繆第871章 背了黑鍋第42章 皆大歡喜第1167章 一拍即合第1199章 步步爲營第450章 連環雷陣第17章 泛舟暢談第1229章 薛瑄入獄第1010章 勢如破竹第296章 兼職講武堂第1242章 請君入甕第1202章 暗流洶涌第1012章 石破天驚第1271章 驚喜第263章 約法第393章 關乎國運第772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93章 隱忍第1432章 風輕雲淡第451章 震懾第817章 善後第1369章 庶子的曙光第154章 出奇制勝第178章 明新報第560章 四兩撥千斤第1396章 侍寢第326章 烽煙乍起第122章 搶先一步第735章 輕敵第101章 虛與委蛇第875章 隔岸觀火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611章 要挾第1103章 栽贓陷害第733章 嚴峻的形勢第732章 錯綜複雜第523章 探查底細第102章 近鄉情怯第1126章 逢場作戲第539章 交叉證供第174章 知難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