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

涼州城已經掛上了大宋的旗號,王舜臣的將旗也在城頭上高懸。

自蘭州分兵以來,困擾王舜臣所部六千人的最大問題,只是地理而已。翻越洪池嶺【烏鞘嶺】造成的傷病超過五百,幾乎都是凍傷,而攻打涼州和沿途寨堡,也不過兩百多傷亡。

這一路過來,王舜臣所部斬殺的敵軍也不過千多人,但以六千兵力,就攻下了河西重鎮涼州,終歸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喜事。

能有這樣的戰績,在非戰鬥減員的損耗如此之多的情況下,也多虧了王舜臣的名望。

王舜臣是戴罪立功,根本就是個白身,但他往軍前一站,有哪個敢跳出來炸刺?後臺硬得跟鐵鑄的一般,犯了那麼大的事,還能回來領軍,秦鳳、熙河兩路,哪一個不讓他三分。

而且王舜臣本人的箭術高超,又有過往功績,軍中威望甚高,沒有誰敢違逆他的命令。等到順利地攻下涼州城後,更是說一不二。

而此時的王舜臣,正從軍營回到自己佔下作爲落腳點的宅院。一名中年的幕僚陪侍在側,貌不驚人,但臉上一團和氣,很容易讓人感到親近。

“吐蕃十四部,漢人的六大家,族長族酋們都答應了,只要將軍還想往西去,他們都願共襄盛舉。”

“幾乎是涼州所有大家族的合力了,歸義軍當年也不外如是。”王舜臣喃喃自語。

舊唐主導河西東歸的張義潮在大宋境內名氣不大,但在河西、隴西的民間,則是如雷貫耳一般。

安史之亂,大唐勢力中衰,吐蕃藉機一舉奪佔河西。吐蕃在河西的暴政持續了將近百年,到最後,終於出了一個張義潮。

張義潮麾下的勢力,是歷經艱險方纔一一收歸漢土,如今給木徵等人佔據的岷州、河州,都被張義潮光復。之後更是打了河西周圍大州一週,只可惜好景不長,張義潮死後,其婿索勳奪位,歸義軍勢力大衰,直至淪陷在甘州回鶻和吐蕃人手中。

張義潮的爲人,王舜臣聽過他的故事就是欽慕不已,身陷虜境,卻能殺虜歸漢,非大丈夫不可爲之。

但王舜臣對張義潮的讚歎已經夠多了,沒必要時時掛在嘴邊,他回頭看了眼幕僚,“難怪聽馮四說,馮遠你的綽號是左右逢源,到哪裡都能混個臉熟出來。”

“乃是姓名所累。”馮遠苦笑了一聲,“其實小人的人緣,不過佔了和氣生財四個字,其他掌櫃也不會比小人差,只是他們不叫馮遠。”

馮遠並不是跟馮從義有親,也不是馮從義收的家人,只是恰巧姓馮而已。在順豐行中,是專門負責開疆闢土的大掌事之一。他會跟隨王舜臣西行,正是奉了馮從義之命,開闢河西這條新線路。

半個月下來,王舜臣覺得這一位很好用,比起爲他寫奏摺的酸丁來,頭腦、見識、膽略都是一等一的,只可惜他不便挖韓岡和馮從義的牆腳。而且馮遠這一級的掌事,每年都有少則一兩千、多則三五千貫的股紅,比宰相、學士的俸祿都高,不可能跟着自己吃糠。

“好了,你也別謙虛了。這些天可是幫了俺大忙。接下來借重你的地方還有不少。等這一仗打完,就在報功的捷報中加上你的名字。”王舜臣讚了馮遠兩句,又毫不猶豫地給了一個好處。

馮遠微微一笑,恬淡平和地向王舜臣表示謝意,卻並不將他所許諾的官職放在心上。

王舜臣也沒打算挖牆腳,提上一句也就代表他的心意,沒有必要多說什麼。他很興奮地說道:“還沒說說到底是什麼禮物?”

馮遠沒有回答,而是當他走進庭院後,就突然停住腳,將手向前方一指:“將軍請看!”

王舜臣漫不經意地瞥了一眼,當他看到院中的那一個禮物之後,就再也挪不開視線。

他的眼睛在一瞬間就亮了起來,呼吸也變得粗重。喉嚨很乾,如同燒了起來,又像是被吊上岸的魚,雙脣一張一合,卻不知能說什麼。

他受到的震驚,甚至比看到絕色佳人還要更強烈三分。

出現在王舜臣面前的僅僅是一匹馬。

但這匹馬有着五尺有餘的肩高,快跟身量不高的王舜臣平齊。雙目瑩潤,顯得十分聰慧而又靈性。四蹄修長,背部曲線優美,臀部結實有力,淡金色的皮毛如同錦緞一般閃閃發亮。

站立在庭院中的這匹馬,如同一顆寶石,散發着誘惑的光芒。

王舜臣看得目眩神迷,如此神駿的龍駒,直如絕色佳麗,萬金亦難買,須得量珠而歸!相比起來,他一直視如珍寶的那匹四尺七寸的河西烏騅,就是私窠子裡十文錢一次的便宜貨色。

王舜臣小心地靠近這匹寶馬,儘量不讓它感到威脅,小聲地問馮遠:“這是什麼馬?大食馬還是大宛馬?!”

“是大宛馬。漢武帝曾經用黃金馬交換亦未能得的汗血寶馬,也就是大宛馬中的一種。”

王舜臣雙眼亮起,灼灼如晨星:“當真是汗如血色?!”轉頭就想伸手撫摸那錦緞般的皮毛。

手還沒伸上去,那匹大宛馬就打了個響鼻,一股熱氣衝着王舜臣的臉噴了一下,然後擡頭揚蹄,對王舜臣的接近很不喜歡。

馮遠就看見王舜臣立刻收回手,小心翼翼的樣子,看起來是生怕嚇到它。他會心一笑,“這匹似乎是沒有。不過看模樣就知道絕不是凡種,汗血寶馬也不外如是。”

“的確。”王舜臣低頭向下看了一下,“是母的,一匹牝馬……好烈的性子。可惜是牝馬!”

王舜臣不無遺憾,要是公馬就好了。單匹母馬是無法留下良品後代的,一兩代之後,就會泯然衆人。

馮遠也同意王舜臣的看法:“這樣的上等龍駒,就是用河西馬來配種都嫌太過浪費,比牛糞上插花更讓人心痛。不過要是沒有閹割過的牡馬,價格可就是天價了!”

“管他要加多少,傾家蕩產也值得。不論是牝馬還是牡馬。”王舜臣放聲長笑,“這一匹多少錢?!”他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不用一文錢。”馮遠搖着頭。

王舜臣臉上的興奮和急切一點點褪了下去,眼瞳中只剩下冷靜精明的光芒在閃爍:“哦,是誰這麼大方?”

“獻上這匹馬的是潘羅徵,在涼州城中算是大戶,在城外也領有一個部族。隨時都能拉出兩百騎兵。”

“這匹馬是他養得起的?”王舜臣不信,小小的吐蕃蕃部,保不住這樣的寶馬。

“原主自然不是他,”馮遠的笑容意味深長:“是住在他家裡的大食商人所有。不過那個大食商人前幾天官軍攻城的時候,不幸中了流矢……”

“流矢?……好個流矢!”王舜臣脣角勾起,露出一個瞭然於心的微笑,“繼續……”

“因爲這匹馬已經是無主之物,所以自然就任潘羅徵處置。”

“等等!”王舜臣發現這裡面有個很大問題:“大食商人不會單身出來行商,他的商隊呢?”

“都是流矢。”馮遠臉板得十分正經,“關於這一點,潘羅徵沒說,小人也沒細問,也就是順手查了一下,倒是不難。”

“辦事倒也利索。”王舜臣的評語不知是給誰的。

馮遠也不多去猜:“因爲種種不幸的意外,所以這匹馬就落到了潘羅徵的手中。他想獻給將軍,又怕一層層報上來,在中間就給人貪墨了,然後也讓他中了流矢。所以就託到了小人這裡,也是將軍擡舉小人,才讓他看中了。”

王舜臣不用細想也知道潘羅徵必有所求:“他想要什麼?”

“將軍應該聽說過潘羅支吧?”

王舜臣眼神陡然凌厲起來:“他是潘羅支的後人?難道是準備重立六穀聯盟?!六穀聯盟不是給党項人殺得差不多了?”

接連三問體現了王舜臣對河西的瞭解。也讓馮遠不用解釋太多來龍去脈:“董氈麾下有不少六穀部出身的,都是舊時涼州被元昊領軍攻克後,逃亡過去的。而且元昊當年在甘州也鬆了鬆手,沒有像在涼州一樣下狠手,讓六穀部保住了不少元氣。”

六穀部或是叫六穀聯盟從來不是什麼恭順的角色,歸義軍的覆滅,六穀部的前身也出了一份力。西夏太祖李繼遷就是死在對六穀部的征伐中。之後其子李德明幾次攻打亦是無功而返,只是後來被盟友甘州回鶻反戈一擊,大傷元氣,最後讓李元昊撿了個便宜去。

“馬,我代天子收下了,他養了這些馬多少天,將草料錢算給他。”王舜臣清楚什麼樣的原則必須堅持到底,“跟潘羅徵說,老老實實地做大宋順民,自有他們的好處。”

“只是一個六穀聯盟。”

“有聯盟,就是有異心!就是一百人都嫌多。看看董氈,他堂堂贊普,現在還不是老老實實聽朝廷之命?!六穀聯盟有什麼必要重建?歸義軍纔是最該重建的!”

“歸義軍已經損失很多了,涼州漢人絕少,反倒是沙州、甘州漢人多些。”馮遠道,“其實河西的漢人,大半都改了吐蕃人的習俗,所以舊年曾經孤懸西陲、猶一心維持漢統的歸義軍也早已星散。”

“俺記得三哥曾說過,入華夏則爲華夏,入夷狄則爲夷狄。原本是漢人,忘了祖宗,現在就是夷狄。”

王舜臣可是想着鎮守河西的位子。從地域上看,河西與熙河有着很明顯的地理分隔,聯繫並不能算緊密。等到戰局平定之後,說不定這裡就要另設一路。如果自己能全取河西之地,運氣好一個副總管,差一點一任鈐轄也是少不了的。但如果只取了涼州,那麼在攻打西夏的那羣將領們的壓制下,說不定一個都監就打發了——那邊,這邊打的是涼州,怎麼都比不上的。

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一)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四)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變故(十四)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四)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六)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六)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上)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五)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變故(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七)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六)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議(十九)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二)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八)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三)第二十一章 虛實(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五)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下)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上)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二)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一)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九)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上)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五)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五)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七)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九)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八)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十)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六)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九)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三)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變遷(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
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一)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四)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變故(十四)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四)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六)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六)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上)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五)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二百一十七章 變故(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七)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六)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議(十九)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二)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八)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七)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三)第二十一章 虛實(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五)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下)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下)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上)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二)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一)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九)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上)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五)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五)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七)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九)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八)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十)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六)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九)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三)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變遷(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