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7章 錢往哪裡去

bookmark

正在添酒的李覯道:“是啊,民間藏着的錢一旦短時間都花出來,那市面上的東西還不得貴上天去。而且,都漕又把房產、田地計入戶等,也不能夠買房地,那還有什麼貨物是能夠短時間花錢的?我看哪,大多數富人都是拿着錢沒地方花。而牛馬驢騾從下年起不計入戶等,以後鄉間不知有多少人要養這幾樣牲畜,現在的官牛官馬可就——”

徐平把盅裡的酒一口喝乾,笑道:“你們說的都有道理,確實,把民間的錢逼出來,便就該給它們安排一個去處。這就跟決堤放水一個道理,突然扒了大堤,必然會導致洪水氾濫,生靈塗炭。若是提前挖好了渠道,把水引到築好的壩裡,便就無憂了。”

趙諴道:“雲行莫非已經想好了錢的去處?若是如此,現錢入戶等倒是無礙。”

“民間人戶手裡不能沒有錢,不讓人使用,錢也就不是錢了。但也在適度,以足夠日常使用爲準,不加限制便就成了無底洞,新鑄多少的錢都於事無補。所以,對於此事我這麼想的,你們參詳。一是按照戶等,可以有一個數額的現錢,作爲日常用的浮財,不計入戶等。再者,爲了防止錢突然流通,物價飛漲,要給它們安排兩個去處。一個是官辦的錢莊,現錢存入裡面,發給憑據,參考西川交子務故事。這些錢,是不計入戶等的,當然這是爲了方便人戶,也不再收各種費用。我聽說交子務那裡是一千錢收二十文,類比榷貨務等處收的實錢折頭,這個錢我們立的錢莊就不收了。但錢入了錢莊,也只是從藏在民間換成了藏在官府,不花出去還是無用。”

李參道:“不止是無用,看管銅錢,防止偷盜及錢的鏽蝕也是要本錢的,現錢在州縣之間搬運就更加需要本錢。以前千文收二十也是這個用意,現在不收這二十文,莫非要官府出錢補貼錢莊?說實話,都漕,這有些難。”

徐平自然知道讓官府補貼錢莊有些難,實際上除了一些不得不辦的公益事業,比如教育、道路、水渠之類,讓官方補貼任何事業都不容易。錢莊要想生存,就必須有自己的贏利渠道,歷史上明清時期主要是靠手續費、運輸費及比如刮銀末這些小把戲,徐平已經把這條路堵死,那就必須想出新的贏利手段來。

看了看幾人,徐平微微笑道:“大量現錢在手,豈有不生息取利的道理?”

聽了這話,王堯臣的心頭一跳,對徐平道:“雲行是說,讓錢莊放貸生利?這可是官府放貸,我話說在前面,這是個無底天坑,要麼賠得精光,要麼弄得民不聊生!”

李參道:“這不是跟青苗貸相差不多?前幾個月,都漕才說了青苗貸後患無窮,不適宜搞下去的,怎麼現在——”

徐平示意李覯把每個人的盅裡倒滿酒,領着喝了一杯,才道:“生息取利,未必就是官方放貸,尤其是不向民間放貸,否則會鬧出天大的麻煩,這我明白。”

“不放貸哪來的利息?不向民間放貸,那向誰放貸?再者說了,設錢莊的本意不是不讓現錢流到市面上去,放了貸,那還不是又流出去了。”

徐平道:“所以,一定要有一個既能夠從錢莊借貸,又能夠防止錢流入民間的去處。我是這樣打算的,妨官營各場務,讓民間也成立場務。爲防止跟現有的小作坊混淆,可以叫作公司,這公司可以由一人出資,也可以由數人持股,資產不入戶等,你們覺得如何?”

王堯臣問道:“爲何要叫公司?”

“子曰:公者,數人之財,司者,運轉之意。叫作公司,是表示它是專爲用錢謀利而設立的。這錢既是私人的,又不是私人的,官府從裡面抽稅算,私人從裡面按股取息。除此而外,這裡面的錢除非公司破產,不許隨便從裡面取錢出來。”(此處見備註)

王堯臣、李覯等人互視一眼,都一起搖了搖頭,還是不明白這公司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公司、企業這些獨立的經濟法人,是與商品經濟相適應而出現的,是爲了使資本成爲商品經濟生產、交換、消費、擴大再生產這樣一條鏈條的主導者。

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公司沒有任何意義,不過是另一種形勢的手工作坊而已。

但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就完全不同了,資本只有從普通意義的上錢或者是資金中獨立出來,專門成爲商品經濟的環節,才能夠完成商品經濟交給自己的任務。公司便就適應了這個角色,使資本成爲社會的主宰。資金一旦進入了公司成爲了商品經濟條件下的資本,便不再是具體哪個人的錢,而只是商品經濟鏈條的啓動基石。從這個意義上,公司的資本有社會的意義,不僅僅是哪個人的財產,不允許隨便從商品經濟鏈條中脫離。一旦資金大規模地從商品經濟的鏈條中抽離出來,離開公司,開始買房買地,買奢侈品,進行各種資金屯積的行爲,毫無疑問,社會經濟就出現了大問題。

一旦把手中的資金投入到了公司,成爲了工商業的資本,資金的性質便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簡單地說,這些資本既是你的錢,也是社會的錢,具有雙重性質。這種雙重性質使資本不再由個人隨心所欲的使用,哪怕這個公司是你一個人所有。你所能夠隨便使用的那一部分金錢,只能是資本產生的利潤中公配出來的那一部分,資本必須按照商品經濟的規律來運行。權利與義務從來相輔相成,只有盡到了資本的社會責任,才能夠從商品經濟中獲得豐厚的回報。

使私人手中的資金成爲商品經濟條件下的資本,從而具有了社會性質,不再由私人隨心所欲地掌控,這纔是公司應該具有的意義。官方越是強調資本的社會性,堅持限制資本所有者的個人權力,資本主義便就越加向國家傾斜,極端自然是資本由官方所有。而越是強調資本的個人所有者權力,並強調保障這種權力,官方便就成了資本所有者的傀儡。

但不管向哪個方向傾斜,社會總是由資本來掌控的,資本而不是資本家是世界的主宰。

資本的這兩重性與以前自然經濟條件下的財富迥然不同,完成了這個轉變,社會便就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商品經濟的車輪將滾滾前行,碾碎一切障礙。這纔是資本主義取代封建社會的必然,資本主宰一切,而與讓某些人成爲資本家沒有任何關係。

(備註:這解釋是從百度百科抄來的,但孔子的話查不到出處,高度懷疑是後人假託的僞作。書裡爲了方便,取了這樣一句話,並不代表認同,讀者知悉。)

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3章 折支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53章 秦二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68章 冬日牡丹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0章 野味第258章 拆借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3章 護衛鐵騎第213章 預算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110章 小大人第104章 多賣酒第181章 錢明逸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96章 補丁第52章 童七郎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91章 大勢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217章 追獵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316章 大火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70章 風波起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82章 別機機杼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235章 天機第39章 待以客禮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68章 別跟着我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56章 錢入戶等第73章 童大官人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30章 分道揚鑣第26章 不要失職第3章 秀秀(下)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65章 瀚海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87章 我們投降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60章 慶功第22章 試學士院第165章 試探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62章 算計第24章 煩心事第36章 釀酒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31章 牛官司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40章 軍令之外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80章 起風雷第46章 忠州事發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60章 騷亂第60章 釜底抽薪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265章 瀚海第61章 裂痕第242章 交涉
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3章 折支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53章 秦二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68章 冬日牡丹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0章 野味第258章 拆借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3章 護衛鐵騎第213章 預算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110章 小大人第104章 多賣酒第181章 錢明逸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96章 補丁第52章 童七郎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91章 大勢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217章 追獵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316章 大火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70章 風波起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82章 別機機杼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235章 天機第39章 待以客禮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68章 別跟着我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56章 錢入戶等第73章 童大官人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30章 分道揚鑣第26章 不要失職第3章 秀秀(下)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65章 瀚海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87章 我們投降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60章 慶功第22章 試學士院第165章 試探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62章 算計第24章 煩心事第36章 釀酒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31章 牛官司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40章 軍令之外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80章 起風雷第46章 忠州事發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60章 騷亂第60章 釜底抽薪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265章 瀚海第61章 裂痕第242章 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