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震懾

bookmark

見自己的主將受辱,狄青等人額頭青筋都爆了出來,高喝一聲,就要上前廝殺。

高大全厲聲喝道:“退下去!——賈逵,你先帶着母親和侄子回軍營去。還有地上的那廝,既然脫不了嫌疑,也一起帶回去!”

賈逵應聲諾,依然背了老母,抱了侄子,狄青吩咐一個軍卒,押了鍾瑞林回營。

許懷德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直瞪瞪地看着高大全,愣了一會才道:“有我在這裡,哪個敢帶本軍的人走!來呀,我們跟這馬軍司的這羣廝鳥見個真章!”

話聲未落,拱聖軍的人一齊應諾,舉起兵杖,開始列陣。

高大全冷冷地看着,等對面列陣完畢,纔對許懷德說道:“許太尉,這裡是京城,天子腳下,誰敢亂動兵杖!我們是統兵官,不要讓手下兄弟作難,有事我們自己解決就好!”

許懷德指着高大全道:“你這廝說的什麼混話?從我的軍營帶了我的人走,要是不搶回來,我回去對上對下如何交待?若要事了,乖乖把人交回來!”

“恕難從命!我屬下的人說,那個軍使逼死了他家嫂嫂,必要帶回去問個明白。等到問清楚了,我自然會派人把他送回拱聖軍營。——如果許太尉一定要拼鬥一番才肯讓我帶人走,那就打好了!不過京城之中,不好兩軍對戰,還是我們兩人代屬下打過就好。左右是我們兩人單打獨鬥,是用兵杖,還是赤手空拳,要馬上還是地下,我悉聽太尉吩咐!”

許懷德出身將門,自幼打熬身子,力氣驚人。不過高大全出了名的神力,又經過了在交趾的戰事,他看不起歸看不起,但真要動手心裡難免發憷。

一個親信對許懷德低聲道:“太尉,高大全這廝力氣大如牛,當年正是因爲神力驚人才被諫議相公看重,一路熬出頭來。太尉雖然也生具神力,只是千金之軀,何必跟這種腌臢粗人動手?將軍領兵看的是戰陣爭戰,不必跟他爭這閒氣!”

這話正合許懷德的意,跟高大全單打獨鬥,他確實沒有那個勇氣。

手舉馬鞭,指着高大全,許懷德道:“身爲大將,擔着全軍的身家性命,怎麼還能好勇鬥狠?我們領着無數兵馬,要顯本事,自然是戰陣對決!”

說完,一聲高喝,身後全軍應諾,氣勢驚人。

高大全不爲所動,面色不變地對許懷德道:“京城之中,兩軍對壘,驚擾百姓,我們都擔不起那天大的干係。既然太尉不想與我對陣,那在下只好學古之名將,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等我拿了太尉來,今天的事情便就算了結。”

聽了高大全的話,許懷德一時不知道什麼意思,轉頭看向身邊的隨從。

正在這個時候,高大全突然一提馬繮,風一般地衝向許懷德。大喝一聲,伸臂把目瞪口呆愣住的許懷德攔腰抱住,只是一扭,便就從馬上提了下來。

這個時候許懷德身邊的親衛隨從才反應過來,嚇得魂都沒有了,鼓譟着向高大全圍來。

高大全舉着許懷德的身子輪了一圈,把圍上來的人逼退,趁勢調轉馬頭,帶着他回到了自己軍陣前。回馬停住,高大全把許懷德放到地上,叉手道:“今日驚嚇了太尉,事出情非得已,容高某日後賠罪。京城兵馬對陣,罪過不小,高某告辭!”

說完,招呼了在一邊驚呆了的狄青等人,揚長而去。

隨着高大全帶人離開,圍觀的人羣才鬨然叫好。不管怎麼說這些都是軍陣衝殺的禁軍士卒,對強者天然有一種崇拜。高大全剛纔顯示了自己的勇力和膽氣,加上在交趾立下的赫赫的軍功,氣勢上徹底壓倒了許懷德等人。這不是真正的兩軍對戰,不然高大全不可能得手,但敢單騎衝到對方軍陣裡,把許懷德當孩童戲耍,已經足夠驚人了。

許懷德站在地上,看着高大全帶着狄青一行不急不徐地離開,面色灰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他自小就跟在父親身邊,擅長騎射擊刺,獲得了不少贊眷。小小年紀便就恩蔭入禁軍爲官,一路順風順水,如果一切正常,將來管軍大將的位子唾手可得。沒想到今天猝不及防之下,被高大全一下制住,衆目睽睽之下丟了大丑。一時恨怒交加,看着高大全離去的背影,滿心都是怨恨。但又實在提不起勇氣,追上高大全再次動手。

狄青等人跟在高大全身後,第一次覺得自己的這位長官如此高大威猛。高大全爲人沉穩,平時沉默寡言,在下屬眼裡少了激情,與他並不怎麼親近。沒想到老實人發威,便如石破天驚一般,一出手就震懾住了所有人。

卻不知高大全一到這裡,就吃死了許懷德。今天的事情不能善了,如果兩軍真地打起來,不說打過打不過,朝廷必定會嚴懲。最好的辦法,就是跟許懷德商量,各自先帶人回去再說。不管有什麼恩怨,私下解決,禁軍公然聚衆鬥毆哪裡有好果子吃。結果許懷德不同意,那高大全只好強行讓他同意了。真正經過戰陣的人,眼睛都毒得很,高大全看得出來許懷德雖然在那裡耀武揚威,心裡其實已經怯了,那還跟他客氣什麼。

最近一些日子京城的氣氛緊張,到處都有皇城司的探子,這裡事情一鬧大,便就有人回去上報了。等到最後有驚無險,雙方各自退去,留下來監視的人也出了一口氣。

崇政殿裡,徐平與張觀的爭執仍然在繼續。張觀認爲出了人命官司,非太平美事,首要的是息事寧人。先停了京師銀行追債,甚至剩下的債務由朝廷免了也沒什大不了的。

徐平卻道:“若是剩下的債務便就此免了,那先前老實還債的人又將如何自處?把安分守己奉公守法的人當傻子,處處遷就不守規矩違法作亂之徒,朝廷如何面對百姓!爲政第一在公,第二在平,既公且平才能取信於百姓。免了剩下的債務不過是小仁,取小仁而失天下大義,智者不爲!更不要說,這小仁還是施在奸滑之徒的身上,不過是拋媚眼給瞎子看,他們若有仁義之心,又怎麼會做出這種事來?”

張觀氣得直哆嗦,指着徐平大聲道:“荒謬!荒謬!天下無事便就是善待百姓,爲了一點利錢,逼得百姓尋死覓活,如何彰顯天子聖德!息事寧人,古人誠不欺我!爲政第一在天下無事,只要天下無事,便就是最大的仁政!徐諫議,你的眼裡只有錢,可曾想一想百姓!你爲朝廷斂那麼多財有什麼用?朝廷施政,最重要的還是得百姓之心!”

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42章 酒名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83章 擒獲第55章 晏殊之論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215章 合夥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42章 配合第81章 各逞其能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53章 查稅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98章 破上思寨第93章 新鐵錢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36章 往事如煙第25章 廷辨第142章 審問第270章 震懾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53章 萬民雲集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84章 蓄勢待發第205章 蛻變第14章 賜名第89章 定論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297章 伎藝人第318章 解甲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39章 黃師宓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5章 報恩第209章 送禮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35章 瘋狂時代(六)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27章 辨司馬光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29章 刻漏社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59章 夜戰(下)第112章 黑吃黑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23章 出書第22章 試學士院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87章 包拯第28章 意外之喜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8章 春忙第201章 陛辭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9章 變夷爲夏第97章 布衣上書第34章 期集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9章 變夷爲夏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70章 蜀兵入隴第73章 童大官人第66章 金光洞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76章 增兵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70章 兩個榜樣第101章 抽血
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42章 酒名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83章 擒獲第55章 晏殊之論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215章 合夥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42章 配合第81章 各逞其能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53章 查稅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98章 破上思寨第93章 新鐵錢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36章 往事如煙第25章 廷辨第142章 審問第270章 震懾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53章 萬民雲集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84章 蓄勢待發第205章 蛻變第14章 賜名第89章 定論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297章 伎藝人第318章 解甲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39章 黃師宓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5章 報恩第209章 送禮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35章 瘋狂時代(六)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27章 辨司馬光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29章 刻漏社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59章 夜戰(下)第112章 黑吃黑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23章 出書第22章 試學士院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87章 包拯第28章 意外之喜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8章 春忙第201章 陛辭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9章 變夷爲夏第97章 布衣上書第34章 期集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9章 變夷爲夏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70章 蜀兵入隴第73章 童大官人第66章 金光洞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76章 增兵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70章 兩個榜樣第101章 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