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裕王所求

涿郡千里迢迢,婁氏在東都不可能沒有耳目,報信兒的密函只怕此時都在路上了。

張軼珍在御前如是說,也只是因爲婁氏是外戚,到底要請個旨。此刻被慕容琰刻意挑出來,便順口道:「裕王爺有何高見?」

「自然是八百里加急,讓鴻翎信使將旨意直達關外!」慕容琰一句話便把事情推入進程:「上將軍孟賁屯兵黥河,距離鬱山不過三百里,騎兵一日便可趕到!」

秦鴻謙一愣,正要說什麼,慕容琰已慢條斯理,撫了袖口:「昨晚,臣從宮中出來聽聞此事,便軍令傳知孟賁,讓他見令即刻封鎖鬱山,一隻飛鳥蟲鼠都不要放走!但等張大人的左監到了,安心查證便是。」

這麼快!軍令都已經傳出去了?張軼珍冷汗涔涔。普天之下,也只有這位裕皇叔敢在皇上面前僭越,還說得這麼理直氣壯。

那上將軍孟賁一方面是慕容琰的舊部親信,更因其屯兵駐守黥河,手握重兵,不受婁真鏡這個太守的節制,按理確是可以控制涿郡局面的最佳人選。

但是誰會相信,孟賁除了封鎖鬱山,就沒有收到慕容琰其他密令?婁真鏡已然犯了事,縱然孟賁將鬱山金礦搬空,恐怕也沒人敢問他的責。

慕容琰到底要幹什麼?「鬱山」兩個字,同時觸動着惠帝和秦鴻謙的某根神經,氣氛陡緊。

張軼珍夾在中間,汗下如雨,訕訕乾笑兩聲:「王爺遠見卓識,下官汗顏。」

「遠見倒沒有!」慕容琰拉長了語氣,眼中戲謔一閃而過:「小王能如此敏銳,實則是孟賁半月前遣了一位故人到敝府來哭訴,抱怨涿郡民生疾苦,軍中將士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時常接濟百姓,小王實在困惑不解。」

「是以,前些日子小王特意入宮請太后去問問婁妃,其父身爲太守,一年上繳稅收爲三十七郡之首,爲何民生還這般艱難,是小王的消息錯了,還是他婁家在欺上瞞下,搜刮民脂民膏?」

半月前?!惠帝凝神回憶,確乎是那個日子,就在秦欽遇害的三五天後,那時候慕容琰就已然介入了麼…莫說惠帝,就連秦鴻謙心裡都是一震。

話及此處,慕容琰的目的已然呼之欲出,又是哭窮,又是傳令封山。他明面兒上是在向皇上要鬱山這條金礦,而暗裡,歸根到底,只怕還是衝着白濯那樁密案而來!

秦鴻謙眼角一跳,上前跪請:「皇上,都是老臣教子無方,事情皆因闖禍的孫兒而起。打草驚蛇,誤了時機,以致現在張大人措手不及。臣請將功補過,親赴鬱山督查!」

一朝丞相,哪能真去。秦鴻謙擺明就是打着挾報私仇的名目,爭取主動權,想先把慕容琰擠出去局外去。

君臣默契已久,惠帝自然心領神會,伸手示意平身,一臉沉痛:「老丞相痛失愛孫,還如此請罪,教朕情可以堪!那鬱山千里迢迢,朕又於心何忍?」

話裡已有順水推舟的意思。

慕容琰淺淺一笑,線條分明的俊顏上更顯雋儒。

上前攙起秦鴻謙,順勢勸道:「老丞相是國之砥柱,該多多保重纔是。」

「小王日前就因舊傷發作,咳喘了好一陣子,病中還要巡視軍營,想想好無意思。我大燕人才輩出,何須咱們事事親力親爲。譬如,西山軍營,本就是履行拱衛京師,城外佈防之職責,理當如羽林、虎賁一道,交由郎中令秦大人統一節制。小王代管已久,也不知皇上肯不肯讓琰也躲一回懶…」

西山軍營!沉甸甸的四個字,如空中飛石從天而降,嚇傻了張軼珍。

眼前的狀況分明已經從一樁案子,衍化到了朝局變動。饒是秦鴻謙老謀深算之人,也沒料到慕容琰會有這一齣兒。

惠帝只覺自己耳朵出了岔子,西山軍營啊,就在城外三十里,整整八萬精銳之師。

自登基以來,這支先帝組建,交由慕容琰管制的護君之軍,就象一顆釘子釘在惠帝心口上。爲了拔除它,惠帝不知想了多少昏招,可惜慕容琰滴水不漏,楞是讓他挑無可挑。

如今慕容琰竟然肯拱手讓出?

就爲了區區一條金礦!就爲了替一個已死了五六年的烈侯鳴冤叫屈?說實話,白濯哪裡去屈了,封侯進爵,兒女都有御賜的殊榮,不可謂不光宗耀祖!還待要怎地?

惠帝深深地被誘惑了,他已不是登基之初,如履薄冰的太子。如今四海歸心,皇權穩固,又有丞相替他遮掩周旋。縱然慕容琰要翻舊案又怎樣,替罪羊是現成的,就如同婁家一般…

可是,西山軍營的兵權啊!機不可失。

這一次他可不會交給郎中令秦修業,他要擁有一支屬於自己的天子之兵,那是一個帝王的尊嚴!

秦鴻謙也猶豫了,西山軍營和隴山驍騎營同時駐紮在京師之外,原本都在慕容琰管制之下。隴山驍騎營人數更衆,駐紮的更遠;西山軍營雖然規模略小,卻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起碼慕容琰妄圖輕易逼宮,是做不到了。

看着惠帝眼中興奮的亮光,秦鴻謙已知答案,遂抱了手,不再說話。

這纔是今日的重頭戲,不然從不上朝的裕王,此刻怎麼會站在宣室殿裡,秦鴻謙暗暗自嘲。

這是皇族之內,權力巔峰上二人的交易,又哪有他與張軼珍摻和的份兒!

「皇叔身體違和,怎不與朕早說。宮中御醫可有小皇叔合意的,自管帶回王府去,替小皇叔好生調治。」見丞相也無異議,惠帝難掩欣喜。

「謝皇上關懷,臣舊疾已愈。」慕容琰話語平靜,綿裡藏針。

「誒,還是大意不得!朕倚重皇叔的時候還多,譬如孟賁,若是皇叔不提,朕一時還真想不起來。」惠帝當然知道這是一場交易,當即也拋出籌碼:「不如這次,就讓孟將軍協查。張卿,速命左監前往涿郡,與孟將軍合力徹查婁傢俬採金礦一案。」

第518章金蘭之情第508章寂滅第246章投石問路第344章因風導勢第366章新君風采第128章禽獸不如第522章新希望第175章天差地別第391章情到深處不自禁第313章太子師第28章同仇敵愾第20章一夕之差第508章寂滅第198章相思爲疾第275章情債第222章棋子第492章事不湊巧第559章死裡逃生第396章情亂第54章各花入各眼第368章自絕其路第504章偏執成狂第77章送進刑獄第293章烹茶待客第53章御河遊船第479章惡貫滿盈第272章一念天堂第513章生死劫第88章紅斛寄情第280章真假皇嗣第260章晨鐘暮鼓第528章唯情之故第514章刑期另議第370章雪上加霜第333章一步之遙第502章步步爲營第420章美人淚第268章瑞宅喬遷第491章近鄉情怯第156章一吻解君憂第299章淚眼陳情第508章寂滅第371章三議和親第117章五石散與千里醉第294章醉臥凌煙湖第328章生了第18章情起第280章真假皇嗣第376章一見情鍾第268章瑞宅喬遷第332章禍害第131章納妃第120章用心良苦第205章魔咒第355章殺敵一百自損三千第283章郎心似鐵第209章賤婦第179章姐弟情深第518章金蘭之情第491章近鄉情怯第474章思念成災第283章郎心似鐵第576章歸(大結局)第542章兩相望第52章珠玉之身第247章昭圭公主的嗜好第522章新希望第319章偷不如偷不着第518章金蘭之情第167章立威第390章想家想嫁第6章玉紫馨第404章幾家歡喜幾家愁第80章伏罪第337章穩妥人第350章不要理他第522章新希望第171章本王等不及第577章番外一第133章睡着了第415章愛到深處心不悔第33章紫菁玉蓉膏第239章雙妃鬥第220章代嫁第320章殿選第455章淡看紛蕪第122章爲母則強第339章初探華宮第72章冰媚兒第376章一見情鍾第253章狗拿耗子第296章心相知第36章郡主心事第439章有意無意第161章前緣不易第328章生了第267章母妃第395章不見刀光的鴻門宴第445章天下無妻第402章侍駕有功
第518章金蘭之情第508章寂滅第246章投石問路第344章因風導勢第366章新君風采第128章禽獸不如第522章新希望第175章天差地別第391章情到深處不自禁第313章太子師第28章同仇敵愾第20章一夕之差第508章寂滅第198章相思爲疾第275章情債第222章棋子第492章事不湊巧第559章死裡逃生第396章情亂第54章各花入各眼第368章自絕其路第504章偏執成狂第77章送進刑獄第293章烹茶待客第53章御河遊船第479章惡貫滿盈第272章一念天堂第513章生死劫第88章紅斛寄情第280章真假皇嗣第260章晨鐘暮鼓第528章唯情之故第514章刑期另議第370章雪上加霜第333章一步之遙第502章步步爲營第420章美人淚第268章瑞宅喬遷第491章近鄉情怯第156章一吻解君憂第299章淚眼陳情第508章寂滅第371章三議和親第117章五石散與千里醉第294章醉臥凌煙湖第328章生了第18章情起第280章真假皇嗣第376章一見情鍾第268章瑞宅喬遷第332章禍害第131章納妃第120章用心良苦第205章魔咒第355章殺敵一百自損三千第283章郎心似鐵第209章賤婦第179章姐弟情深第518章金蘭之情第491章近鄉情怯第474章思念成災第283章郎心似鐵第576章歸(大結局)第542章兩相望第52章珠玉之身第247章昭圭公主的嗜好第522章新希望第319章偷不如偷不着第518章金蘭之情第167章立威第390章想家想嫁第6章玉紫馨第404章幾家歡喜幾家愁第80章伏罪第337章穩妥人第350章不要理他第522章新希望第171章本王等不及第577章番外一第133章睡着了第415章愛到深處心不悔第33章紫菁玉蓉膏第239章雙妃鬥第220章代嫁第320章殿選第455章淡看紛蕪第122章爲母則強第339章初探華宮第72章冰媚兒第376章一見情鍾第253章狗拿耗子第296章心相知第36章郡主心事第439章有意無意第161章前緣不易第328章生了第267章母妃第395章不見刀光的鴻門宴第445章天下無妻第402章侍駕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