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士兵 1

現在

現在只有那隻狗伴着他了,狗是黑的,只有四隻蹄子上方有一圈白,他一直稱它爲“草上飛”。狗已經老了,早就飛不起來了,毛色已不再光鮮,眼神也遠不如年輕那會兒活泛了。它和他一樣,總想找個地方臥一會兒,臥下了就犯呆,看看這兒,望望那兒,似乎什麼都看到了,又似乎什麼也沒看見。兩眼空洞茫然,春夏秋冬,暑熱嚴寒,四季周而復始地在身邊流過。在他的記憶裡,狗差不多有二十歲了,對人來說這個年紀正是大小夥子,日子可着勁兒往前奔,但對狗來說能活到現在已經是奇蹟了。他總是在想:它是捨不得他吶,努力着活,好給他做個伴兒。它的母親、母親的母親,已經伴着他幾十年了。

此時,一人、一狗,蹲坐在院子裡,太陽西斜,半個山坡都暗了下來。一人、一狗往那山坡上望,山坡上還是那十四座墳,墳已經培了土,很新鮮的樣子。十四座墳似乎在醒着,和一人、一狗遙遙相望着。

西斜的餘暉染在他的眼睛裡,眼睛早就渾濁了,臉也像樹皮一樣溝溝坎坎的,他凝在那兒不動,癡癡幻幻地,五十多年了,他就這麼守望着。

夕陽在他眼前跳了一下,太陽隱到西邊那個山尖後面去了。有風,是微風,飄飄揚揚地蕩過來。五十年前那一幕又如夢如幻地走了過來,槍聲、喊殺聲,還有那支一直沒有吹響的軍號,一起淹沒了現在,淹沒了現在已經七十二歲的王青貴。他蹲在那兒,如一隻木雕,有淚水,是兩行濁淚,熱熱的、鹹鹹的,爬過他的臉頰和嘴角。

那狗仍那麼臥着,眯了眼,望那十四座墳,他和它兩道目光就網在一起,

癡癡定定地看那墳,看那落日。落日只那麼一抖,天就暗了。

1947年,初春

1947年初春,縣獨立團打了一場惡仗,他們的敵人是暫三軍的一個師,那是一場遭遇戰,打了一天一夜,雙方傷亡過半。黎明時分,團長馬林下達了突圍的命令。王青貴那個排被任命爲突擊敢死排,那時他的排差不多還是滿編的,他們一路衝殺出來。後面是獨立團的主力,掩護着傷員和重型火炮。火炮是日本投降後,受降得來的,很珍貴。

那一場惡戰,光傷員就有幾十人了。野戰醫院在一個村子裡,傷員被安排進了野戰醫院。四百多人的獨立團,那一仗死傷過半,只剩下二百多人了,王青貴所在的三排,加上他只剩下十五個人了。他是排長,看着和他一道衝出來的十四個兄弟,他總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有個什麼東西硬硬地在喉嚨那兒堵着,卻哭不出來。弟兄們煙熏火燎的臉上也有那種感覺。1947年華北平原,雙方的主力部隊都在東北戰場上膠着地鏖戰。縣獨立團是地方部隊,和敵人的暫三軍周旋着,他們要牽制敵人的兵力,以免敵人的主力北上,東北的第四野戰軍正準備全力反攻,不久之後,著名的遼瀋戰役就打響了。那是一次絕地反擊,整個中華民族吹響了解放全中國的第一聲號角。

此時,獨立團肩負着牽制暫三軍的全部任務,按着團長馬林的話說:我們要死纏爛打,就是拖也要把暫三軍拖住,決不能讓暫三軍出關。

暫三軍也把獨立團當成了真正的對手,他們一心想把獨立團消滅,然後出關與主力會合。獨立團如鯁在喉,摸不到、抓不着,就那麼難受地卡在暫三軍的喉嚨裡。

1947年初春,暫三軍的一個團,發現了野戰醫院,他們的隊伍分三面向暫住在小村裡的野戰醫院摸來。獨立團接到情報後,火速地組織醫院轉移。那一天,也是個傍晚,太陽西斜,把半邊天都染紅了。一個團的敵人,分三路追來。兩輛牛車拉着醫院的全部家當,傷員自然是在擔架上,逶邐着向山裡轉移。

暫三軍的一個團,離這裡越來越近了,如同一隻餓貓聞到腥氣,樣子是急不可耐的。王青貴所在的五連接到了阻擊敵人的命令,五連在獨立團是著名的,連長趙大發三十出頭,滿臉的鬍子,打起仗來說一不二。五連是獨立團的班底,是獨立團的主心骨、王牌連。此時獨立團和野戰醫院危在旦夕,阻擊敵人的任務就落在了五連身上。

此時的五連人員早就不齊整了,四五十人,兩挺機槍,彈藥還算充足,獨立團把彈藥都給了他們。

趙大發咬着肋幫骨看着眼前的幾十個人。王青貴熟悉連長的表情,每逢惡仗、大仗時,趙大發就是這種表情。看着連長這樣,戰士們自然神情肅穆,他們明白,一場你死我活的激戰已近在眼前了。

趙大發嗡着聲音說:暫三軍那幫狗雜種又來了,醫院和主力正在轉移,我們在這裡只要堅持兩個時辰,就算勝利。

說到這兒,趙大發用眼睛和那幾十雙正望着他的目光交流了一下,然後又說:兩個時辰,決不能讓那幫雜種前進一步,就是我們都拼光了,也要用鬼魂把那些雜種纏上。

王青貴那個排被安排上了主陣地,另外兩個排分別在主陣地的兩側山頭上,趙大發最後又補充道:什麼時候撤出陣地,聽我的號聲,三長兩短,然後我們在後山會合。

趙大發的身邊站着司號員小德子,小德子揹着一把銅號,銅號在夕陽下一閃一閃地,炫人眼目。號把手上繫着一塊紅綢子,此時那塊紅綢紅得似乎有些不真實。獨立團的人,太熟悉小德子的號聲了,每當衝鋒、撤退,或起牀、休息,都聽着這號聲的指揮,有了號聲,部隊就一往無前了。

王青貴帶着全排僅剩下的十四個戰士衝上主陣地時,西斜的太陽似乎也是那麼一跳,天就暗了下來,血紅的太陽在西邊的山頂上只剩下月牙那麼一彎了。

接下來,他們就看見了暫三軍的隊伍,分三路向這裡奔來,騎馬的騎馬,跑步的跑步,他們的樣子激動而又焦灼。

戰鬥就打響了,槍聲剛開始還能聽出個數,後來就響成了一片,像一陣風,又像一片雷,總之天地間頓時混沌一片了。天黑了,敵人的****雨點似的落在了陣地上,他們剛開始沒有掩體,樹或者石頭成了他們的工事,後來那些炮彈炸出的坑成了他們的掩體。王青貴從這個坑跳向那個坑,手裡的槍衝敵人掃射着,他一邊射擊一邊喊:打——給我狠狠地打。後來,他聽不見機槍響了。他偏頭去看時,機槍手胡大個子已經倒在那裡不動了。他奔過去,推了胡大個子一下,結果就摸到一手黏糊糊的東西,他知道那是血。管不了許多了,他要讓機槍響起來,把敵人壓下去。機槍在他的懷裡就響起來了。陣地上每寸土地都是熱的,就連空氣都燙喉嚨,機槍的槍身燙掉了他手裡的一層皮。他的耳朵嗡嗡一片,只有爆炸聲和槍聲。王青貴殺紅了眼,火光中他模糊地看見了敵人,有的在退,有的在往前衝,他把槍口掃過去,在這期間,他不知換了多少彈匣。兩側的陣地剛開始他還顧得上看一眼,那兩邊也是火光沖天,現在他已經顧不上別處了,眼晨只有眼前的敵人。打呀,殺呀,不知過了多久,陣地一下子沉寂了,一點聲音也沒有了,只有他的機槍還在響着。他停了下來,側耳靜聽。他的耳鼓仍嗡響成一團,那是大戰一場之後的後遺症,他以前也遇到過,過一陣就會好的。

他喊:苗德水、小柳子……

沒有人回答,死了一樣的沉寂。

燒焦的樹枝噼啪有聲地響着。

三長兩短的軍號聲他仍沒有聽到,在戰鬥過程中,他沒有聽到,現在他仍然沒有聽到。

他又大喊着:江麻子、小潘、劉文東……

他挨個兒地把全排十幾個人都喊了一遍,沒有一個人回答他,剛纔還槍聲炮聲不斷的陣地,一下子死寂了,他有些怕,也有些慌。機槍手胡大個子犧牲了,這他知道,可那些人呢?難道撤退的軍號已經吹響,他沒有聽到,別人都撤了?不可能呀,要是戰士們聽到了,不能不告訴他呀。

王青貴不知道此時的時間,此時靜得似乎時間都停止了。他又喊了一遍全排人的名字,包括躺在他身邊的胡大個子,一個人也沒有回答,就連山下的敵人也沒有了動靜,他在心裡大叫一聲:不好——

他抱過那挺機槍,藉着夜色向後山跑去,那裡是連長趙大發要求隊伍集合的地方。獨立團的人對這裡的地形並不陌生,他們一直在這裡和暫三軍周旋,這裡的每一條溝、每一道樑他們都熟悉,有許多戰士的家就是附近村子裡的。

他跑過一座山,又涉過一條河,在一片平地裡,他發現了一個馬隊,他們吆五喝六地向前奔去。他明白這是暫三軍的騎兵營,他們跑去的方向就是主力部隊和野戰醫院撤走的方向。他心急如焚,他想把這一消息告訴連長趙大發,他們要抄近路把敵人截住。他一口氣向後山跑去。黎明時分,他終於一口氣跑到了後山。後山腳下的那幾塊石頭還在,幾天前他們在這裡扎過營,燒過的灰燼還在,可連長他們的人呢?這裡和陣地一樣安靜,他喊了一聲:連長、小德子……空空的山谷只有他的回聲。他想:壞了,連長他們可能仍在陣地上堅守呢,自己怎麼就逃了呢?這麼想過,他又向陣地奔去。

迷失

當王青貴又一次回到陣地上時,他被眼前的景象嚇呆了,陣地上一片狼藉,滿目瘡痍。剛發芽的綠草已經焦煳了,那些樹也枝枝杈杈的焦煳一片,有的被炮彈炸飛了,有的被炸得東倒西歪。在一棵樹下,他看見了老兵苗德水,他入伍的時候,苗德水就是個老兵了。苗老兵很少說話,總習慣眯着眼睛看人,沒事的時候就蹲在一角悶頭吸菸。沒人能說清苗老兵的年齡,有人說他二十多歲,也有人說他三十多歲,當人問起苗老兵的年齡時,苗老兵就淡然一笑道:當兵的沒有年齡,要是有人能記住俺的祭日,這輩子也就知足了。

此時的苗老兵半躺半臥着,他的右手握着一枚還沒拉弦的手**,右手就那麼舉着,他生前的最後一刻,想把手裡這枚手**扔出去,結果就中彈了。子彈從右太陽穴飛進來,又在左後腦偏出去,這是一粒非常厲害的子彈,死前的苗老兵還沒有嚐到痛苦的滋味就已經犧牲了,他的眼睛仍那麼眯着,很淡漠地望着前方。

小柳子在苗老兵的不遠處,他靠在一棵樹上,頭低着,似乎困了,要睡過去了,他的槍仍那麼舉着。王青貴奔過去,叫了聲:柳子——他去推他,他卻仰身倒了下來。這時,王青貴纔看清,小柳子胸上中了一排子彈,那血似乎還沒有完全凝固,隨着他的仰倒,血從胸口又一涌一涌地冒了出來。小柳子是排裡最小的兵,今年剛滿十七歲,一年零三個月前入伍,經歷過六次戰鬥,負過一次傷。那一次他的腿肚子被子彈鑽了一個洞,在野戰醫院休養了二十多天,剛回到排裡不久。

他看見了江麻子。江麻子趴在一塊石頭上,彷彿累了,趴在那裡睡覺,血卻浸滿了石頭。槍還在他身下壓着,剛射擊出一發子彈,彈殼還沒退出槍膛,他正準備把子彈上膛的瞬間被敵人的子彈擊中了。

王青貴身上的雞皮疙瘩起來了,昨晚陣地上還是那麼生龍活虎的一羣戰士,轉眼便遠離他而去。陣地上靜得出奇,只有被炮彈燒焦的樹枝發出輕微的爆裂聲。他茫然四顧,覺得這一切很不真實,恍如夢裡。他繼續輕喚戰士的名字:劉文東、小潘……

全排加上他十五個人,有十四個人都已經犧牲了。他們或趴或蹲,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臨死之前,都是一副無懼無畏的樣子。十四個戰士就這麼安息了,他們還和生前一樣,似乎在等待着排長的召喚。此刻的他沒有恐懼,也來不及去恐懼,那一瞬,他的思維凝固不動了。他茫然地向山下望去,敵人的陣地已是人馬皆空,他們是打掃過戰場走的。天亮的時候,那裡還有濃重的血跡,此時敵人已經把那些屍體收走了。天地間靜極了,只有三兩隻麻雀驚驚嚇嚇地飛過來,又慌慌地飛走了。

王青貴想到了連長趙大發,連長就在左側那個山頭上,他想到連長便瘋了似的往左側的山頭奔過去。他看到了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那塊紅綢子,系在小德子那把軍號上的紅綢子。此時,那塊紅綢布有一半已經燒焦了,另一半掛在一根樹枝上。不遠處的地上,那把軍號被炸成了幾截,橫陳在地上,一攤血深深地浸在泥土裡。恍然之間,王青貴明白了,他等待的軍號永遠也不會吹響了,連長的隊伍撤走了,連同傷員,還有那些犧牲的戰士。他們在哪兒?他來到右翼陣地,右翼陣地也是一樣,除留下了一堆堆彈殼,還有燒焦的土地以及那一攤攤的血跡,這裡也是空無一人。他們都撤走了,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撤走的,他不知道,這永遠是個謎了。那把沒有吹響的軍號,把這一切畫上了句號。王青貴立在那裡,有些難過也有些傷心,他像一個被遺棄的孩子,孤零零地站在那裡。他喊了,是突然喊出來的:連長,你們在哪兒呀——

空空的山谷迴盪着他淒厲的嘶喊,沒人迴應,只有他自己的聲音在一波又一波地迴盪。

太陽已過中天,明晃晃地照耀着寂靜的山谷和他。他回過神來,一搖一晃地向主陣地走去,那是他的戰場,那裡還有戰友,他不能扔下他們。這是活着的人的責任,他要把他們掩埋了,這是一個士兵對犧牲戰友的義務。他剛開始用手,後來就用炸斷的**、刺刀,他一口氣在山坡上挖出了十四個坑,把最後一個戰友小潘放進去,又用沙土埋了後,天上的星星已經出來了。

他坐在十四個墳頭前,大口地喘息着,一天中他滴水未進,心臟的跳動轟轟有聲地從喉嚨裡撞擊着耳鼓。剛開始他在喘息,待血液又重新回到大腦,他的意識恢復了,望着月影下那十四座新墳,一下子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單。從參軍到現在,他早就習慣了和戰友們在一起的日子,不論是行軍還是打仗,就是睡覺他也聞慣了衆人的汗臭味。現在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只剩下孤零零的他。天空像鍋底一樣罩着他,他有些恐懼,昨天這時候他還和戰友們在陣地上激戰着。射擊與呼喊,那證明着一個活蹦亂跳的生命的存在。現在一切都結束了,就剩下他一個人了,在這靜寂的山上。他站了起來,然後他明白了,他要去尋找戰友,只有和戰友們在一起,他纔是一個戰士。第一次,他是那麼渴望戰友和組織,他擡起頭看了一眼北斗星,向大部隊撤退的方向走去。

尋找

又一個黎明到來時,他又回到了後山,連長趙大發讓他們集合的地方,這時他有了新的發現,山腳下多了十幾座新墳。顯然,連長他們來過了,在他離開後,他們來過了。這十幾座新墳可以證明,他們從戰鬥中撤出後帶着這些烈士轉移到這裡,也有可能只是剛開始受的傷,走到這裡後才犧牲了。他站在這十幾座墳前,有些後悔,如果自己堅持等下去,說不定就能見到連長這些人,可是他回去了;但轉念一想,他回去的也沒錯,他不能扔下那幫兄弟,想起長眠在主陣地的十四個兄弟,淚水又一次流了下來。他掩埋那些弟兄們時,他沒有哭,和他們告別時他才哭出了聲。兩天前還有說有笑的那幫兄弟,永遠地離開了他,陰陽相隔,從此就各走各的路了。王青貴是個老兵了,從當兵到現在大小仗打過無數次了,可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慘烈的戰鬥,一次戰鬥讓他所有的弟兄都陣亡了。他不怕死,從當兵那一天起,他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可自己死和別人死是兩碼事,一個人一分鐘前還好好的,跟你有說有笑的,一發子彈飛來,這個人就沒了,就在你的眼前,你的心靈不能不受到震撼,那是用鈍刀子在割你的肉哇。他現在的心裡不是怕,而是疼。

他站在那裡,茫然四顧,他不知道這裡埋着的是誰,他只能用目光在墳頭上掠過,每掠過一個墳頭,那些熟悉的面容都要在他眼前閃過一遍。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最後一個墳頭上,那裡壓着一張紙,紙在微風中抖動着。

他走過去,拿起那張紙,確切地說那是一個紙條。那上面寫着一行字:

同志們,往北走。

任勤友

任勤友是一排長,這麼說連長趙大發已經犧牲了,如果連長在的話,哪怕是他受傷了,這張紙條也應該是連長留下的。他握着那張紙條,這紙條果然是留給他的,他們三排在這之前一個人也沒有撤出來。他把紙條揣在兜裡,他不能把紙條上的秘密留給敵人,他要向北走,去追趕部隊。

他站在那裡,他要和弟兄們告別了。他舉起了右手,淚水就涌了出來,哽着聲音喃喃地說:弟兄們、連長,王青貴向你們告別了,等打完仗我再來看你們。說完,他轉過頭,甩掉一串眼淚,踩着初春的山崗,一步一步地向北走去。

途經一個村落時,他纔想起已經兩天沒吃一口東西了,水是喝過的,是山裡的泉水。看到了人間煙火,他才感到了飢餓。於是他向村子裡走去,他進村子有兩個意思,一是弄點吃的,二是問一問大部隊的去向。王青貴在村子外觀察了一會兒,沒發現異常的情況,就向村子裡走去。在一戶院門虛掩的人家前,他停下了腳步。他衝裡面喊:老鄉,老鄉。

過一會兒,一個攏着雙手的漢子走出來,看了他一眼,顯然漢子對他的裝扮並不陌生,自然也沒恐懼的意思,只是問:獨立團的?

他點點頭,漢子把門開大一些,讓他進去。漢子不等他說什麼,就再次進屋,這回出來時手裡多了兩個玉米餅子,塞到他手上說:早晨那會兒,暫三軍的人馬剛過去,獨立團是不是吃了敗仗?

他沒點頭也沒搖頭,他說不清楚兩天前那場戰鬥是失敗還是勝利。連長讓他們堅守兩個時辰,他們足足打了大半宿,不是不想撤,是沒撈着機會撤,敵人一輪又一輪地進攻,他們怎麼敢撤?如果說這也算勝利的話,那留在陣地上的那些戰士呢?他無法作答,就問:聽沒聽到獨立團的消息?

漢子搖搖頭:沒看見,只聽說和暫三軍打了一仗,沒見人影。你是和隊伍走散了吧?

他謝過漢子,拿了兩個餅子出來了。他又走到了山上,在山頭上,他狼吞虎嚥地把餅子吃光了。這會兒他才感到累和困,兩天了,他不僅沒吃東西,連眼皮也沒合過一下。暫三軍的人來過了,獨立團的人卻沒來,那大部隊撤到哪兒去了呢?他還沒想清楚,就迷糊過去了。

夜半時分,他醒了,是被凍醒的。初春的夜晚還是寒冷的,他的上身仍穿着過冬的棉衣,爲了行軍打仗方便,他們都沒有穿棉褲,而是穿着夾褲。清醒過來的王青貴腦子已經清醒了。

這次暫三軍對他們不依不饒的,看來獨立團的處境已經很危險了。獨立團的任務就是拖住暫三軍,不讓蔣介石把部隊調到關外去。這一年多來,他們一直和暫三軍周旋着。以前也有困難的時候,那時候團長張樂天有把部隊調到山西的打算,可後來還是堅持下來了。這次好像不同以往,前些天獨立團和暫三軍打了一場遭遇戰,獨立團死傷近半,野戰醫院一下子住滿了人。野戰醫院歸軍分區管,原打算是想把野戰醫院調走的。軍分區的大隊人馬已經開赴到山海關去了,這是上級的命令。獨立團的人意識到,在東北要有一場大仗和惡仗了。那陣兒,正是遼瀋戰役打響的前夕,敵我雙方都在調兵遣將。野戰醫院因爲傷員過多,暫時沒有走成,這回只能和獨立團一起東躲西藏了。

王青貴坐在山頭上,背靠着一棵樹,他說不清獨立團撤到哪兒去了。沒有獨立團的消息,他只能打聽敵人的消息了,敵人在聞着風地追趕獨立團,說不定追上敵人,離大部隊也就不遠了。事不宜遲,他說走就走。走之前,他檢查了一下懷裡的槍,槍是短槍,還有六發子彈。阻擊戰一戰,他們不僅打光了人,還幾乎拼光了所有的彈藥。有六發子彈,讓他心裡多少踏實了一些。他望一眼北斗星的方向,又踏上了尋找隊伍的征程。

他知道,要想尋找到部隊,他不能一味地在安靜的地方轉悠。暫三軍現在在窮追不捨地猛打損兵折將的獨立團,只有戰鬥的地方,纔會有大部隊的身影。他追蹤着部隊,也在尋找着暫三軍。

王青貴就這麼走走停停,不時地打探着。第五天的時候,他來到了辛集村。剛開始他不知道這個村子叫辛集,知道辛集還是以後的事。那仍是一天的傍晚,太陽的大半個身子已經隱沒到西邊的山後了,他想找個老鄉家休息一晚上,打聽一下情況,明天天亮再走,這幾天他都是這麼過來的。他剛走進村口,看見一個老漢放羊回來,十幾只羊和老漢一樣精瘦。他看見了老漢,老漢也看見了他,老漢怔了一下,他走上前,還沒開口,老漢先說話了:你們怎麼又回來了?

他驚喜地問:獨立團來過了?

老漢答:上午你們不是在我家裡討過水麼?

他立在老漢眼前,焦急又渴望地說:我在尋找隊伍,獨立團現在在哪兒?

老漢看了他幾眼,似乎在琢磨他的真實身份,半晌老漢才說:獨立團是昨天半夜來的,就紮在南山溝裡;早晨到村裡討水,還在南山溝裡吃了頓早飯,後來又急急忙忙地往西邊去了,擡着上百號傷員。他們前腳剛走,暫三軍的人就追過來了,好懸喲。

王青貴不想進村了,看來獨立團離這裡沒多遠,擡着那麼多傷員,還有醫院、後勤的全部家當,想必也不會走得太遠。他要去追趕隊伍,也許明天他就會追上了。這麼想過,他放棄了進村休整的打算,謝過老漢,向西快步追去,他幾乎是在跑了。身後的老漢道:我估摸他們要進雁蕩山了。他又一次轉身衝老漢揮一下手。

一口氣跑下去,前面黑乎乎的一片山影,那就是雁蕩山了。雁蕩山對他來說並不陌生,以前獨立團休整時,曾來過雁蕩山。這個夜晚,月明星稀,很適合趕路,因爲隊伍就在眼前,他的雙腿就有了動力和方向。他正在走着,突然前方不遠處,傳來了一陣密集的槍聲,這是他離開辛集村一個時辰後發生的事。星星還沒佈滿天空,似圓非圓的月亮懸在東天的一角。他狂亂的心和那槍聲一樣突突地跳着。他知道,自己的隊伍就在槍響的方向,從槍聲中判斷,在前方不到二里路的地方,就是戰場。他從腰間拔出了短槍,迂迴着向前跑去。這會兒,他看清了交火的陣勢,一個山頭上有人在向下射擊,山兩邊暫三軍的隊伍在向上爬。他看清了地形,從左後山的坡地上摸過去,這樣他可以和自己的人會合,又能避開敵人。

當他爬到半山腰時,他幾乎都能看到戰友們的身影了,他甚至還聽到了戰友們一邊射擊,一邊發出的吼聲:打,狠狠地打——

他想來個百米衝刺,一下子躍到陣地上去,但這時他發現有一隊敵人悄悄地迂迴到戰友身後,向山頭上摸了過來。伏擊的戰友們只一門心思射擊正面的敵人,沒想到他們的後面已經被敵人摸上來了。如果敵人得逞,只需一個衝鋒,我方陣地就會被敵人衝擊得七零八落。事不宜遲,他來不及細想,大喊了一聲:敵人上來了——就連放了兩槍,他看見一個敵人倒下了。敵人迅速向他射擊,他靠着樹的掩護向山下撤去。他的目的達到,戰友們已經發現了身後的敵人,調轉槍口向敵人射擊。他們一定驚奇,在他們的身後怎麼會出現援軍。王青貴知道,他不能和敵人糾纏在一起,他和敵人一同處在山坡上,戰友分不清敵我,那樣是很危險的。他只能先撤下來,再尋找機會和戰友們會合。

敵人被發現了,火力很快把他們壓制下來,他們也在倉皇地後撤,這時敵人發現了王青貴。有幾個敵人一邊射擊,一邊追過來。子彈在他身前向後飛竄着。他又向後打了兩槍,他數着自己射出的子彈,已經四發了,還有兩發,槍裡最後一定得留一粒給自己,他就是死也不能讓敵人抓了俘虜。他正往前奔跑着,突然大腿一疼,他一頭栽倒在地上。前面就是一條深溝,他順勢滾到了溝裡。他負傷了,右大腿上有熱熱的血在往外流。

敵人並沒有追過來,他就一個人,目標並不大,敵人也許以爲他已經被打死了。身後的敵人又向獨立團的阻擊陣地摸去。王青貴抓住機會處理自己的傷口,他撕開衣服的一角,把傷口紮上。他躺在那裡,聽着不遠處激烈的槍聲,心裡暗恨着自己,戰友就在眼前,他現在卻不能走到隊伍中去。他懊悔萬分,但是身不由己,因爲失血,也因爲疲累,那些槍聲似乎變得遙遠了。他失去了知覺。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他被一陣密集的槍聲驚醒了,槍聲似乎就在他的頭上。他睜開眼睛,看見有人越過溝在往前奔跑。突圍了,這是他的戰友們,他打了個激靈,喊了聲:同志,我在這兒——

槍聲,奔跑的腳步聲響成一片。他的呼喊太微弱了,沒有人能聽見他的喊聲。他恨自己受傷的腿,如果腿不受傷,他說什麼也會追上去,和戰友們一起突圍,現在他不能拖累戰友,戰友們也沒時間來救他。

他先是看到戰友們一個個越過深溝,不一會兒,又看見敵人一窩蜂似的越過去。漸漸地,槍聲遠了,稀了。

他不能在這裡再待下去了,他順着溝底向前爬去。有幾次他想試着站起來,結果都摔倒了下來,他只能往前爬。戰友們遠去了,他錯失了和戰友們重逢的機會。他要活下去,只有活着,他纔有可能再去尋找戰友。他艱難地向前爬着,月亮掠過他的頭頂。又不知過了多久,他的眼前一黑,人再一次失去了知覺。

王青貴醒過來時,一老一少兩個人站在他的面前,確切地說他是被一老一少的說話聲驚醒的。他看那老漢似乎有些面熟,又一時想不起在哪裡見過。那少的是個女孩,有十七八歲的樣子,咬着下脣,眉目清秀的樣子。

老漢見他睜開眼睛,就說:你傷了,流了不少的血。

他想說點什麼,可喉嚨裡幹得說不出話來。

老漢彎下身去,衝女孩說:快,把他扶起來。

女孩託着他的上半身,扶他坐了起來,雙手卻用不上勁兒。老漢和女孩合力把他扶到老漢的背上。老漢搖晃着站了起來,然後又衝女孩說:小蘭,把羊趕回去,咱們走。

老漢馱着他,小蘭趕着那十幾只羊往回去,這時他纔想起來,老漢就是昨晚見過的放羊老漢。

歇了幾次,終於到了老漢家。他躺在炕上,腿上的血還在一點點地往外滲着。小蘭在燒水,老漢在翻箱倒櫃地找什麼東西。老漢終於拿出一個紙包放在炕上,那是紅藥。打高橋的時候他也負傷了,他用過那種藥。獨立團解放高橋,那是一場大戰,那時他是班長,全班的戰士最後也拼光了,只剩下一挺機槍一個人,向水塔衝去。水塔是高橋的制高點,上面插着敵人的旗子。那上面守了很多敵人,一個班的人就是攻打那個水塔時犧牲的。最後他一人一槍地衝了上去,把敵人的旗子扯下來,掛上了一面紅旗,最後他扶着旗杆,堅持了好一會兒,才一點點地倒下去。那次他身受好幾處傷,好在都不要命。他在野戰醫院休養了一個多月。他抱着旗杆的瞬間被戰地記者拍了下來後,發在了報紙上,題目就叫《英雄的旗幟》。高橋戰鬥中他榮立一等功,出院後被任命爲獨立團的尖刀排長。

老漢讓他把紅藥吃了下去,又在他的傷口上塗了些藥。老漢這才擡起頭長吁口氣道:幸虧槍子兒飛了,要是留在身上那可就麻煩了。

槍傷是在大腿的內側,子彈穿腿而出,傷了肉和筋脈。小蘭爲他煮了一碗粥,是小米粥,他坐不起來,也趴不下去,最後就是小蘭一勺一勺地餵給他。他心裡一熱,眼睛就紅了,有淚一點一滴地順着眼角流出來。

老漢在埋頭吸菸,深一口淺一口的。老漢見了他的淚光就說:小夥子,咱爺們兒也是個緣分,沒啥。我那大小子也去當兵了,走了三年了,說是出關了,到現在也沒個信兒。

此刻,王青貴理解了老漢一家人的感情,事後他才知道,他所在的小村子叫辛集村。昨晚那場戰鬥,村裡人都聽到了槍炮聲。老漢姓吳,吳老漢一大早是特地把羊趕到那兒去的,結果就發現了他。

在以後的日子裡,老漢和小蘭對他很好,白天老漢去放羊了,只有小蘭侍候他,給他換藥、做飯。他現在已經有力氣坐起來了,沒事的時候,小蘭就和他說話。

小蘭說:我哥也就是你這麼大,他離開家那一年十九。

他看着小蘭心裡暖暖的,他想起了自己的家,很小的時候父親就不在了,他和娘相依爲命。娘是他參軍那一年死的。娘得了一種病,總是喘,一口口地捯氣兒。有天夜裡,娘終於喘不動了,就那麼離開了他。娘沒了,他成了一個沒有家的孩子,是小分隊擴編讓他當了兵。他從當兵到現在沒回過老家,他的老家叫王家莊,一村子人大部分都姓王。家裡沒有牽掛,他回不回去也都是一樣。

小蘭這麼對待他,讓他想起了娘。他生病了,娘也是這麼一口口地喂他。可娘還是去了,孃的喘病是爹死後得下的,他對爹沒什麼印象,只記得村後山上的那座墳頭。每逢年節的,娘總是帶他去給爹上墳,爹是在他兩歲那年得一場急病去的。娘死後,他把娘埋在了爹的身邊。

小蘭和他說話,他也和小蘭說話,他從小蘭嘴裡知道,小蘭的娘也是幾年前得病死了,家裡只剩下她和爹,靠十幾只羊和山邊的薄地爲生。哥哥當兵後,她一直在想念哥哥,她和爹經常站在村口的路上,向遠處張望。她和爹覺得說不定什麼時候,哥哥就會回來。

王青貴又想起,那天傍晚吳老漢在村口張望時的神情,他是在吳老漢的視線裡一點點走近的。說不定最初的那一瞬,老漢錯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兒子。

幾天之後,他的傷漸漸好了一些,但他還是不能下地,只能靠在牆上向窗外張望。

小蘭就說:你放心,隊伍會來找你的。

他心裡清楚,隊伍裡沒人知道他在這裡,他只能自己去找隊伍。

小蘭有時坐在那兒和他一起望窗外,然後喃喃地說:我可想我哥了,不知他現在好不好?

小蘭這麼說時,眼睛裡就有了淚水。

他想安慰小蘭兩句,又不知說什麼,隊伍上的事真是不好說。他想起阻擊戰,自己一個排,十四個兄弟都留在了那個山坡上。他現在又受傷,躺在這裡,他能說什麼呢?

晚上,吳老漢回來後,和他並躺在炕上,有一搭無一搭地說部隊上的事,通過王青貴對部隊的描述,想念着自己的兒子。這種心情,王青貴能夠理解。

友誼或愛情

十幾天以後,王青貴能拄着棍子走路了,他更多的時候是站在院子裡向遠方張望。這麼多天,他在心裡一直牽掛着部隊,可部隊的消息一點也沒有。每天,吳老漢放羊回來,他都向吳老漢打探部隊的消息,然而獨立團卻是音訊皆無。辛集這個四面環山的小村莊,這些日子靜得出奇。王青貴只能在心裡牽掛着部隊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王青貴已經融入吳老漢這個家了,小蘭叫他哥哥。有天晚上,王青貴身邊的吳老漢一直在炕上吸菸,王青貴知道老漢有話要說,就靜靜地等着。終於,吳老漢開口了,他說:小王,你覺得這個家好不好?

王青貴說:好,你就像我爹,小蘭就像我親妹妹。

王青貴自從來到這個家,他一直對父女倆充滿了感激。他知道,要不是父女倆,他活不到現在。

吳老漢又說:我那兒一走三年多,連個信兒都沒有。

王青貴聽到這裡,心就沉一沉,他知道打仗意味着什麼。

吳老漢還說:我老了,小蘭是個姑娘,我這家就缺個能頂事兒的男人。

他意識到吳老漢的用意了,但他沉默着,不知如何作答。

半晌,又是半晌,吳老漢又說:小王,你覺得我們小蘭咋樣?

他說:好。

他只能用“好”來回答了,這麼多天小蘭對他就跟親哥哥似的,不僅照顧他吃喝,還給他端屎端尿,小蘭做這些時臉都是紅的。他替小蘭心疼,也爲小蘭心動。在這之前,他還沒有這麼近距離地和一個姑娘打交道。

吳老漢似乎鼓足了勇氣地說:我這個家你也瞭解,也就這樣子,要是你不嫌棄,就留下別走了。

他半天沒有說話,這些天來,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這麼多年東打西拼的,家的概念早就淡漠了,說實話,他真想停在這裡就不走了,可獨立團牽着他的心,團長,還有那些戰友,獨立團現在是最困難的時候,被暫三軍追得到處跑,此時他不能離開部隊,離開戰友。以前他也想過,仗不能打一輩子,要是自己能活下來,不再打仗了,自己去幹什麼?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二畝地一頭牛,回家過日子。現在仗還沒有打完,那些戰友不知身在何處,他怎麼能留下來過日子呢?

他衝吳老漢說:不,我還要去找隊伍。

吳老漢不再說什麼,弄滅了煙,躺在那兒不動了。他知道吳老漢沒睡着,他們各自想着心事,就那麼靜默着。

突然,吳老漢說:你是看不上俺家小蘭?

他答:不。

吳老漢又說:那你看不上這個家?

他說:不,我是獨立團的人,這時候我不能離開他們。

吳老漢不說什麼,嘆了口長氣,翻轉過身去。

辛集四周的山都綠了的時候,王青貴的傷徹底好了。那天他在院子裡試着跳了兩步,又蹦了兩下,傷口處還隱隱有些疼,但已經沒有大礙了,他覺得自己該走了。

在那次吳老漢和他談過話後,他提出要走,但那時他還得拄着棍子。

吳老漢一聽就急了,急吼吼地道:說啥?你這樣就想走,你是怕留下擔着情分是不?別忘了,我兒子也是隊伍的人,這點覺悟我還有。

從那以後,他沒再提走的事。

小蘭還是那麼細心地照料他。這些日子,小蘭望着他的目光和眼神已經有了變化,小蘭的目光水水地望着他,沒說話先臉紅了。他看到小蘭這樣,心裡也一跳一跳的。

那天,他又站在院子裡向遠方張望。小蘭在這之前,把他的軍裝拆洗了。他是穿着棉襖、夾褲來的,現在天暖了,這些已經穿不上了。小蘭替他找出了哥哥的衣服,做完這些事的小蘭,不知什麼時候在他身邊站下了。她也和他一同向遠方張望着。

他能聞到小蘭身上散發出的蘭草一樣的味道,半晌小蘭說:那天晚上,你和爹說的話我都聽到了。

他回過身望着小蘭,小蘭紅了臉,低下頭,揉着自己的衣角。

他說:對不起。

她說:不怪你,你是隊伍的人。

他看見有兩滴淚順着她的臉頰爬了下來。

他的心疼了一下,一抽一抽的,眼睛也有些溼。他說:等不打仗了,我一定回來找你們。

小蘭低着頭回屋去了。那一刻,他的心七上八下的。

現在他的傷終於好了,他要上路了。

那天,小蘭起了個大早,烙了一摞餅,用一個包袱皮仔細地包了,這是帶給他路上吃的。

吳老漢一直蹲在門口吸菸,輕一口重一口的。像以往一樣三個人吃完早飯,都明白他就要上路了。吳老漢說:我和小蘭送送你,反正我也要去放羊。

三個人、十幾只羊就離開了家,向山坡上走去。東西南北,他沒有個目標,他說不清部隊去哪兒了。一個月前,他親眼看見部隊向西走了,他決定首先選擇向西走。三個人和羊默默地向前走,來到他受傷的那條溝旁時,吳老漢停住了,用手往前一指道:往前走是雁蕩山了。

他也立住腳,小蘭把那包袱遞給他,他接過來,手裡感到了餅的溫熱。他不知說什麼好,三個人都望着別處。

他終於說:等我找到部隊,不打仗了,我就回家。

他說完這話時,淚水已經涌出來了,他向吳老漢和小蘭敬了個禮,轉過身,大步向前走去。

走了很遠,他回身去望時,吳老漢和小蘭仍在那裡佇立着,在他的視線裡,只是一團模糊的影子了。他的淚水又一次涌出,心裡暗自說道:只要我還活着,我會回來的。

留守處

王青貴又走了許多村莊和山樑,以前獨立團經常活動的地方他都找遍了,沒有一點關於獨立團的消息。他也問過許多人,那些人也說好久沒有見到獨立團的人了,就連暫三軍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從春天一直找到秋天,山上的樹葉綠了又黃了。

在這期間,東北和華北戰場上發生了許多變化。遼瀋戰役已經結束,平津戰役也已接近尾聲,天津解放後,北平也和平解放了。最後,王青貴找到了縣委,以前他在縣委開過會,也送過通知。暫三軍在的時候,縣委也一直在打游擊,這個村子裡住一陣,那個村子裡停一下。最後,他想到了縣委,在好心人的指點下,他在一個鎮子裡找到了縣委,接見他的是位書記,姓周。當得知他在尋找獨立團時,周書記吃驚地睜大眼睛,上上下下地把他打量了好半天,他就說出了自己的姓名和掉隊的原因。周書記嘆口氣道:獨立團半年前就被整編了。

這時他才知道,不僅獨立團被整編了,許多地方軍都被整編了。暫三軍也被蔣介石的部隊徵調去參加了平津戰役。獨立團已經被正規軍整編了,現在是什麼編號,駐紮在哪裡,縣委也不清楚。最後周書記還是告訴他,地方軍有個留守處在省城,到那裡去問問,也許能打聽到獨立團的消息。

王青貴步行了十幾天,終於來到了省城。省城早就解放了,到處都是自由的人們,牆上貼滿了紅色的標語。

他走走問問,終於在一個衚衕裡看見了留守處的牌子,全稱是:地方軍改編留守處。他推開留守處的大門時,發現裡面並沒有多少人,一個戴眼鏡的清瘦男子用疑惑的目光把他迎了進來。那人問他有什麼事,他說要找獨立團。眼鏡同志又上上下下地把他打量了一遍,他看出對方的懷疑,就又一次把自己掉隊的經過講了一遍。眼鏡同志吁了口氣,從抽屜裡拿出一個本子,在上面找了半天才說:你們原來那個團被整編到一八二師了。

他似乎看到了一線曙光,迫不及待地問道:一八二師現在在哪兒呢?我要去找他們。

眼鏡同志搖了搖頭說:這是機密,部隊上的事我們就不清楚了,聽說部隊又要南下了。

在留守處他還算有收穫,他知道獨立團現在在一八二師了。有了這樣一個番號,他就有可能找到獨立團了。

他又一次來到街上,這才發現大街上有許多軍人,他們唱着歌,列着隊,在向一個地方行進。也有一部分軍人,在一塊空地上練習刺殺、格鬥,場面熱火朝天。直到這時他才意識到,眼前這些軍人的服裝和自己的軍裝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在獨立團時穿的是灰布衣服,現在的軍人都是土黃色的,不少軍人都很怪異地看着他。他在衆人的注視下,臉感到有些紅。在一列軍人的隊伍裡,他看見一個首長模樣的人,他立即上前,敬了個軍禮道:首長同志,我想問一下一八二師在哪裡?

那位首長就把他打量一下,說:不知道,我們這是七十三師。

那位首長又要走,他扯住首長的衣袖道:首長告訴我吧,我是獨立團的人,獨立團整編到一八二師了,我要找自己的隊伍。

首長似乎認真了一些,又道:我真的不知道,部隊佈防是軍事機密,一八二師可能在南面,我們不是一個軍的,對不起。

那位首長說完,轉身就走了。

他站在那裡,看着遠去的隊伍,心裡突然感到很孤獨。以前在尋找隊伍時,他一直有個念想,那就是早晚一定能找到自己的隊伍,現在隊伍就在眼前,可卻不是自己的隊伍,也沒人能認識他。他不甘心,他要找這支隊伍中官最大的首長,首長肯定知道一八二師在什麼地方。

打聽了好久,又走了好久,他終於找到了軍部的辦公地點。門口有衛兵,不停地給進出辦事的首長敬禮。他走過去,衛兵攔住了他,客氣地問:你是哪部分的,有什麼事?

他說:我是獨立團的,找你們軍長。

衛兵說:獨立團的?沒聽說過,你找我們軍長幹什麼?我們軍長很忙。

他說:我就問一下一八二師在什麼地方,問完我就出來。

他說完就要往裡走,衛兵攔他,他不聽,他迫切地想知道一八二師目前在什麼地方。衛兵就強行把他拉住了,他和衛兵撕扯在一起。這時,一位首長走出來,喝了一聲:幹什麼呢?

衛兵住了手,忙向首長敬禮道:軍長,這個人要找你,說是獨立團的,我沒聽說過。

他也看見了這位軍長,軍長長得很黑,面目卻和善。他跑過去,向軍長敬禮道:報告首長,我是獨立團五連三排排長王青貴。

軍長就仔細地把他打量了一番,似乎軍長也沒有聽過獨立團這個稱謂,於是他又簡短地把自己掉隊、找隊伍的經過講了一遍。軍長似乎聽明白了,然後皺了皺眉頭說:你說的一八二師是南下先遣部隊,他們已經出發十幾天了。

他似乎又一次看到了希望,急切地追問道:那他們現在在哪兒?

軍長搖搖頭,說:只有他們的軍長知道。

那他們的軍部在哪兒?他不甘心地問下去。

軍長又道:他們軍都出發了,具體位置我也不清楚。

軍長說完轉身要往院子裡走,走了兩步又停下道:小同志,我勸你別找了,找也找不到,等解放全中國了,部隊還會回來的,到那時你再找吧。現在正是打仗的時候,部隊一天一個地方。

軍長的話他記在了心上,軍長說的是實話,別說一八二師,就是他們獨立團在縣裡那麼個地方他都找不到,何況部隊又南下了。想到這兒,他也只能等待了,決定等待的瞬間他的眼淚流了下來。

國旗手當過兵的二叔 1幸福的腎最後一個士兵 1激情燃燒的歲月 1紅顏 2狗頭金 2最後一個士兵 1二十年前的一宗強姦案 2國旗手闖關東的女人 1幸福像花兒一樣 1血紅血黑文官武將 1角兒 2闖關東的女人 1夏日機關 2夏日機關 2狗頭金 2國旗手最後一個士兵 2國旗手激情燃燒的歲月 1橫賭 2角兒 1當過兵的二叔 1紅顏 2橫賭 1角兒 1幸福的腎血紅血黑夏日機關 2激情燃燒的歲月 2夏日機關 2幸福像花兒一樣 1最後一個士兵 2快槍手 1最後一個士兵 2文官武將 1二十年前的一宗強姦案 1闖關東的女人 2激情燃燒的歲月 3文官武將 1關東鏢局 2最後一個士兵 2激情燃燒的歲月 3幸福的腎關東鏢局 2角兒 1角兒 1快槍手 1幸福的腎狗頭金 1國旗手激情燃燒的歲月 2狗頭金 2激情燃燒的歲月 2夏日機關 1一唱三嘆橫賭 2夏日機關 1夏日機關 1最後一個士兵 1文官武將 1關東鏢局 1闖關東的女人 2激情燃燒的歲月 1激情燃燒的歲月 2血紅血黑橫賭 2當過兵的二叔 1關東鏢局 1國旗手紅顏 2血紅血黑夏日機關 2角兒 2二十年前的一宗強姦案 2橫賭 1幸福的腎關東鏢局 1激情燃燒的歲月 3二十年前的一宗強姦案 1國旗手激情燃燒的歲月 2角兒 2激情燃燒的歲月 2激情燃燒的歲月 1橫賭 1二十年前的一宗強姦案 2關東鏢局 2
國旗手當過兵的二叔 1幸福的腎最後一個士兵 1激情燃燒的歲月 1紅顏 2狗頭金 2最後一個士兵 1二十年前的一宗強姦案 2國旗手闖關東的女人 1幸福像花兒一樣 1血紅血黑文官武將 1角兒 2闖關東的女人 1夏日機關 2夏日機關 2狗頭金 2國旗手最後一個士兵 2國旗手激情燃燒的歲月 1橫賭 2角兒 1當過兵的二叔 1紅顏 2橫賭 1角兒 1幸福的腎血紅血黑夏日機關 2激情燃燒的歲月 2夏日機關 2幸福像花兒一樣 1最後一個士兵 2快槍手 1最後一個士兵 2文官武將 1二十年前的一宗強姦案 1闖關東的女人 2激情燃燒的歲月 3文官武將 1關東鏢局 2最後一個士兵 2激情燃燒的歲月 3幸福的腎關東鏢局 2角兒 1角兒 1快槍手 1幸福的腎狗頭金 1國旗手激情燃燒的歲月 2狗頭金 2激情燃燒的歲月 2夏日機關 1一唱三嘆橫賭 2夏日機關 1夏日機關 1最後一個士兵 1文官武將 1關東鏢局 1闖關東的女人 2激情燃燒的歲月 1激情燃燒的歲月 2血紅血黑橫賭 2當過兵的二叔 1關東鏢局 1國旗手紅顏 2血紅血黑夏日機關 2角兒 2二十年前的一宗強姦案 2橫賭 1幸福的腎關東鏢局 1激情燃燒的歲月 3二十年前的一宗強姦案 1國旗手激情燃燒的歲月 2角兒 2激情燃燒的歲月 2激情燃燒的歲月 1橫賭 1二十年前的一宗強姦案 2關東鏢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