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提前的道歉

先帝之喪,經過朝廷的討論,再到下令給藩王,藩王內部開會討論,然後準備接應(生怕進京被一鍋端了),接着纔是入京奔喪。等他們到京,離先帝五七還差兩天,該出殯了都。

先帝的山陵早已建好,其時古風猶存,事死如事生。無論帝王列侯,得位者,每年以收入三分之一營建其陵墓。【1】這是約定俗成的,所以沒有什麼停靈等安葬的事兒,辦完喪事兒直接拉去一埋就結了。

先帝時期,國家雖窮,給他修墳的事情還是沒有耽誤的,並且,比起先先帝高祖的陵,還要修得豪華一些。無他,先先帝在位時間短,帝陵只修出個大模樣兒來便死了。先帝在位時間長,每年投入一點,積累了這些年,也夠讓人驚歎了。哪怕因爲國家財政比較緊張,拿不出每年三分之一來——事實上,在近些年來因爲戰亂什麼的,從前朝開始,已經陸續有些皇帝的帝陵沒有達到年收入三分之一這個標準了——還是很能看的。

藩王入京,當然沒有帶自己的兒子們,當然是有各自的心腹大將領兵送到藩國之邊際的。如果說上一回在領兵壓境是防範,是施壓,這一回就很有挑釁的味道了。朝廷知道了,最生氣的還是虞喆。

再生氣,虞喆還是得把這場喪禮辦得像個樣子才行。是以不得不在米丞相的勸說下忍氣吞聲,萬不能讓人把先帝的喪禮給鬧了。

藩王們呢,心裡也不自在。這五位藩王,與先帝說是兄弟,年齡差倒像是父子,五人先時都以大位有望,猛地殺出一個虞喆來,天都變了,這心裡很是不好受。人就是這樣,哪怕本來不是他的東西,突然有人說,你有希望得到,而且將東西就擺在眼前。然後再收回去,他就會難受。

何況擺在面前的是錦繡江山、至尊之位!

更讓人反感的是皇帝后來的做法,那種防範,紅果果地打臉,就差沒直說“你們就是備胎”了。擱誰誰受得了呢?大家又都有些資源,還有些人脈。看虞喆是個毛孩子,自己正在壯年,要說沒有一點較勁的意思,那是不可能的。

五王心裡都不是滋味。京外一碰面,先開了個小會,議題就是——入京之後怎麼辦?!

內裡穎川王虞揚隱約是個首腦,先說:“我等皆是高祖之子,豈能爲人所制?”

其餘四人雖然不開口,面上卻都是贊同之色。濟陽王道:“只怕大義名份上,並不好說。”這位乃是兄弟裡的實在人了,凡事想的總是細緻些。

汝南王脾氣卻暴躁,冷笑道:“怕他做甚?看他們那小樣兒,能不生事兒麼?我聽說,那個水家,嘿!就算小兒郎(指虞喆)老實,他們也能惹下麻煩來!”

汝南王話音才落,東海王也撫掌譏笑道:“正是!聽說,先帝靈前還鬧了一出呢!不過被阿姐壓下去了。”

河間王哼唧道:“跟阿姐爭吵,找死!”

東海王道:“未必。人家背後有新君吶!咱們這些舊人,呵呵。”

穎川王道:“若是新君爲奸佞圍繞,我們這些做叔叔的,少不得要清一清君側,日後纔有臉去見高祖、先帝。”

其餘四王聽罷大笑,都說好。穎川王即便斟酒,五人滿飲。拋開漆盞,又湊作一處,商議細節。雖然人人都有那個心,但是相較之下,也是穎川王最爲突出,不論是不是真的服氣,都公然推舉穎川王做這個首領。濟陽王最實在:“只消不令我們兄弟過得如這幾年這般壓抑,憑誰主政!”

此言一出,得到其餘三王的響應。

穎川王再三推辭不得,便勉強接受了兄弟們的美意。事實上,爲防先帝辣手,他們做的準備可不少,取而代之的準備工作也沒少做。穎川王連大印都刻了一大箱子!

汝南王道:“若事成,兄弟我卻想換一換封地的。”他相中了齊地。

汝南王的口子一開,其餘三王也各說了目的,河間王想要趙地,東海王想要魏地。而濟陽王吭吭哧哧,希望給他的次子也封個郡王要塊地,他自己的封地可以不變。

四人說的不管是不是真的,倒是擺明了不與穎川王爭鋒。這裡面未嘗沒有推這位仁兄當出頭鳥的意思,卻也是知道不能內訌,且鬥不過穎川王。於是,在一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美好祈望之中,十餘年前的競爭對手,確立了正式的合作關係。

能讓這五兄弟通力合作,先帝功不可沒。沒有先帝的黑歷史,他們也不至於一齊鋌而走險。眼看當時先帝都要把他們當成兒子登基路上的眼中釘,欲拔之而後快了。再不跑,不準備魚死肉破,難道真要做砧板上的魚肉麼?

現在先帝死了,也不可能停止造反的步伐了呀!

褲子都脫了,你讓我再穿上?

兵都養了,一些非法的串連都做了。現在放手,解散了多餘的部隊,銷燬證據?等哪一天,萬一有一兩點證據沒有銷燬徹底,有人將事情捅出去,到時候手裡兵也沒有,做過的有謀反嫌疑的事情還在。那不就是一個死麼?

不可能停手了。

造反!必須得反!

但是,現在火候還不到。所以他們都來了,進京來探探風聲,然後活動活動。

————————————————————————————————

入得京來,先去哭靈,再不哭就晚了,都要埋了。哪怕他們一點也不想哭,卻都發揮了高超的演技,什麼薑汁胡椒都沒用,眼淚就能嘩嘩往下掉。

虞喆看着這五個叔叔,一陣陣地泛着噁心!先帝待他們不薄,如今讓他們返京奔喪都要花這麼長時間,還特麼大軍壓境!噁心裡又帶着一點點自己都察覺不到的羨慕嫉妒——五王皆已到而立之年,正是男人最強健的時候。虞喆他爹,論年紀比五王大一茬兒,如今正微頭癟皮地躺在棺材裡。虞喆自己……低頭看看小細胳膊小細腿兒,雞崽一般。

五王哭完了,看虞喆的臉色十分不好,心裡都咯噔一聲。年輕,可以說是幼稚、嬌嫩,沒底牌,興不起風浪。年輕卻另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熱血衝動!萬一皇帝一個衝動……他佔着大義的名份,召你入京來軟禁了,你怎麼辦?或者,乾脆就把你殺了,人死不能復生,死了就一了百了了。

此時不是先帝時期,先帝強勢。如今虞喆年輕,反而容易得同情分。md!真是不得不反了!

不過,還得先等等,朝臣們目前還沒有反對的意向。尤其是米丞相,這老東西的曾孫女兒現做了皇后,虞喆這小東西又沒有明顯的疏失,怎麼着……也得捏着把柄再說吧?

五王由衷地盼望着水家出事,水家也沒讓他們失望,很快,五王就聽到了最新的戰報。消息是在先帝出殯之後的社交活動裡聽到的,先帝出殯的時間很緊,虞喆又不是白癡,自然是下令盯着五王的。米丞相也知道這裡面的故事,比較配合虞喆的命令,命人盯了一下五王。

這是一個相當坑爹的任務,盯了也白盯,白白讓人生氣。虞喆折斷了八雙筷子,還是孜孜不倦地繼續聽、繼續折。

五王到京,四處拜訪。

他們在京中住了十多年,老婆都是在京裡娶的。王妃都是世家女,還不興人家走親戚嗎?他們曾經是被先帝當成兒子來養的,老婆的家世自然是不會差的了。柴、唐、蔣、蔡、週四家,分別對應了那麼一位正在進行時的反王。

米丞相簡直想撞牆!

可不行,他還得繼續工作。

衆所周知的,世家還會世代聯姻,哪怕兩家是仇人,七彎八拐的一算,也都是親戚。五王就這麼大搖大擺地在京裡四處交際,倒像是真的對小皇帝很放心,也不怕虞喆受不得刺激,一個不小心下令把他們給滅了。

事實上,即使虞喆想,他現在也幹不了——他指揮不動人。這等命令的下達,在諸王沒有過失的情況下,是通不過正規途徑的。

非正規途徑就更不用說了。虞喆他爹是經過戰陣的,雖然戰功是不如先帝的,好歹也是經歷過的,自有親軍,大家也樂意聽他的。虞喆就不行了,生來含着金湯匙,一點苦沒吃過。受老師們的影響,對武人還有些瞧不起。經先帝教導,認識到兵權的重要性吧,也只是比較尊重將軍們,對於士卒,接觸得有限。便是將軍們,想讓他們就此俯首貼耳,也是不能夠的。

虞喆只得繼續掰筷子。掰得新晉的皇后米氏受不了了,過來問他:“聖上這是怎麼了?”

虞喆恨恨地道:“諸王可惡。”

米皇后:“……那您掰筷子也沒用啊。好歹安撫一下羣臣吶!誰沒事兒想着附逆呢?”

虞喆:“你是說?”

米皇后沒好氣地道:“這滿京裡,誰家沒幾門親戚呢?結親怎麼了?一母同胞的兄弟還能打得狗血淋頭呢。您別想那些有的沒有的,好生做好自己的事情就結了。”

不知道哪句話觸動了虞喆,虞喆點點頭:“是這個道理。”他不掰筷子了。

下一回見了五王,也是面帶一絲微笑——不能笑得太深,在父喪中。笑得五王毛骨悚然,以爲他在打什麼壞主意,互相也交換了一個眼神兒,覺得可以開始進行某些計劃了。

————————————————————————————————

計劃是穎川王提出來的,當然,出主意的人還是前少傅姬先生。

姬老先生慘吶,一家子被顏中二禍害得不輕,最後落了個狼狽逃離的下場。要說不恨顏中二,那是不可能的,他恨顏中二全家一萬年!這中間,他也沒少恨先帝。由對先帝“知遇之恩”的一點感激,變成了對先帝支持顏中二的憤恨。

憤恨有時候還真能促進人成長。

比如姬少傅。

姬少傅原本是個合格的裝逼俠,現在搖成一變,成了個小諸葛,見天地給穎川王出謀劃策,攛掇着穎川王造反。不爲別的,就因爲顏中二在朝廷得勢,壓得姬家死死的。再這麼下去,姬家離開中樞太久,就要成外圍了。過不兩三代,還不得降格嗎?

這是姬家所不能容忍的。

無法正大光明地回到中樞,那就再造一箇中樞。姬少傅祖先的豪氣這一刻在血液裡沸騰了,想好了主意,他就找上了穎川王。

先捏着鼻子誇顏肅之一回,什麼雖然是個無賴,但是也有一點無賴的本事。不講禮法,但是比較能打,先帝對他又有知遇之恩。現在有兵纔是硬道理(被顏中二欺負之後的沉痛醒悟),爲防止穎川王佔領京城之後顏肅之從外面襲擊,必須把顏肅之調到京裡面來。

到時候,五王兵起,能幫皇帝的都在京城裡一起圍着,至少能保證不腹背受敵。然後外圍的很多兵力都掌握在世家豪強手裡,只要穎川王擺平了他們,取虞喆而代之,是相當容易的事情。

姬少傅的計劃很不錯,點出了世家其實很多都是牆頭草的特性。同時,作爲前太子少傅,他對虞喆還是比較瞭解的,直指虞喆的一個弱點:“如今有不認生母的兒子嗎?水家,呵呵。”有這樣的豬隊友,一定能夠提供很好的藉口的。

呵呵兩個字真是蕩氣迴腸,穎川王也是這樣想的。他知道姬、顏之間的舊怨,也曾想過要拉攏顏家,畢竟顏家有兵。然而顏啓死了,顏肅之又得先帝栽培,新君……新君不好說,顏肅之跟水家有舊怨,也許可以拉攏。

但是,穎川王認爲,一個聰明人,是永遠不會爲了一個“也許”而將手裡的牌給扔掉的。穎川王還需姬氏,或者說,在穎川王的思維裡,得天下,還是要靠世家的。他接受了姬少傅的建議,並且暗中拜姬少傅做他世子的師傅。是的,世子的任命終於也下來了。

穎川王此次入京,便攜着這樣的計劃。不說需要讓姬氏暫時滿意,單就顏肅之近二年來的發展,手上的兵越來越多,就是一個不安定因素。顏、鬱、李、趙等人,是傾向於先帝的。哪怕不支持虞喆,虞喆還有兩個兄弟呢?論起繼承權來,還在五王之上。

其他幾家的子弟成材率不太高,有點本事的也都在京裡了,就顏肅之一個,在外頭。這樣不好,很不好,必須將他搞到京裡來。

姬少傅的主意就是:去找蔣御史,那是姬少傅親戚,然後安排一下,將顏肅之參回京裡來,解了他的兵權。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散播謠言,讓皇帝忌憚兩個親弟弟,按繼承順序,他倆的威脅更大。

穎川王與其餘四王通過氣之後,依計而行。

————————————————————————————————

蔣御史的奏章便這麼新鮮出爐了。

就在先帝入葬之後。

楚氏等人皆是養尊處優,這一個多月的折騰,都有些受不住。回到家裡來,洗沐,更衣。給那個矬皇帝穿孝可真是讓人覺得噁心!

不能奏樂也沒關係,點一席愛吃的菜,架個書幾,放本愛看的書,慢悠悠地看。看到一半,顏孝之氣急敗壞地回來了。楚氏道:“你怎麼這個時候回來了?”

顏孝之道:“還不是蔣家那個豎子!”將蔣御史參顏肅之的事給說了出來。

楚氏道:“他還在做御史?”上次參完了,不是就應該搞掉了嗎?

顏孝之憋屈地道:“他又回來了。”

人家姓蔣,又沒有什麼“顯有失德”的事情,發現自己適合打嘴炮這份高尚的工作,想要回來,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嗎?

楚氏:“……他說了什麼?”

顏孝之皺眉道:“就是這個討厭呢!前些日子二郎上表,道是山民內亂的事情,又要軍械,又要免稅一類。蔣家小兒例參他窮兵默武,激起民變,耗費國帑,只爲自己爭功。要將他解職召入京裡呢。”

楚氏狠狠地一拍身前案几:“憑他?!”

不由楚氏不動怒,歸義那片地方,顏肅之呆得不久,卻經營得很好。眼見諸王與皇帝劍拔弩張,歸義這遠離戰場的淨土,那是不能丟的!顏家塢堡雖大,離京三百里,真要打起來,那說不定就會成爲一次戰役的主戰場,不安全。歸義正好,顏肅之必須不能被參倒。

顏孝之道:“已暫時攔下了,只是在這個時候……”此時先帝才駕崩,國家需要安定,以此爲理由讓顏肅之停手滾回來,不然就問罪,那也是可行的。

楚氏沉着臉道:“去查!看是誰指使的!是否與諸王有關!”與姬家有關已是板上釘釘了,楚氏想要的是與諸王勾結的證據,至於如何用,還要看調查的結果。反正,穎川王因爲姬家,已經在楚氏這裡畫了個大叉叉了。

楚氏還需要證據,有一個人是完全不需要證據的,這個人就是顏神佑。

當天下午,顏神佑跑來看楚氏,聽楚氏說了這個消息,當場暴走。楚氏潑了她一頭冷水之後,顏神佑冷靜了下來:“我去舅家看一看。”蔣廷尉是姜氏的親舅舅,往姜家探聽一二,也是可行的。

楚氏道:“去罷。”

顏神佑道:“現在再發信給阿爹,阿爹再寫折自辯恐怕有些反應不及時,京裡須得多幫襯。”

楚氏道:“你要怎麼幫?”

顏神佑嘻嘻一笑:“哪有父親被人誣陷了,做子女袖手旁觀的道理?那樣豈不是不孝?”

楚氏露出一個愜意的笑來:“放手去做罷。”

顏神佑道:“哎,我先去舅家看看,再看能不能去廷尉家問問,不給我個交待,我是不依的呢。”

楚氏擺一擺手:“行文有不瀏處,可來問齊先生。”

顏神佑道:“自然要請阿婆過目。”

說完,抽袖子走人,直奔姜家。

————————————————————————————————

姜家也已經得到風聲了,蔣氏氣得要命,將蔣御史祖孫三代都罵完了,那是她孃家人,各種黑歷史都知道的。只是她能罵,範氏等晚輩是不能罵的,只得聚在一處,等蔣氏罵完了,問:“眼下如何是好?”

蔣氏道:“準備好茶果,看小祖宗要來了。”

小祖宗很快就來了,顏神佑進來也不板着臉,也不戲笑,一如往常先問安。蔣氏道:“行啦,說正題罷,你阿爹被參了呢。”

顏神佑道:“跟外婆說話就是痛快呢,外婆,我能去廷尉府裡求見嗎?”

蔣氏道:“來人,遞貼子,我與神佑一道過去。我倒要看看,我的孃家人,拆我女婿的臺,這是要做什麼!”

顏神佑麻利地跟着蔣氏去了廷尉府。

蔣廷尉也正生氣呢,喚來蔣五:“他是怎麼搞的?!眼裡只有姬家了麼?”

蔣五道:“怕是積怨已深。”

蔣廷尉道:“不能讓他再惹事,參顏仲泰無妨,與藩王搞在一起,是要出人命的!你去,告訴他父親,就說是我說的,將人留在家裡,不許他再鬧事了。”

蔣五答應一聲,抽身去傳話,門口就遇到了蔣氏與顏神佑,心說,麻煩來了。規規矩矩地行了禮,蔣五飛快地登車去找蔣御史了。豈料到了蔣御史家裡,發現蔣御史的媽正在那兒哭,就哭姬家好可憐。

蔣五怒道:“爲了姬家,難道要將蔣氏滿門搭上去麼?”

蔣御史將蔣五掃地出門……

蔣五快要氣死了,長這麼大,他從來沒吃過這等虧!當時就站在門口罵道:“豎子不足與謀!”又細數蔣御史心胸狹窄等缺點,越罵越開心,罵完了,一甩袖子,快意地回家了。心道,希望阿翁搞得定!

蔣廷尉要是能搞得定顏神佑,那纔出了鬼了!

蔣氏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聽蔣廷尉說事先並不知情,並且又愁蔣御史自作主張之類。蔣氏道:“那你也不能不說話呀。”

蔣廷尉道:“我說了我說了,可他爹孃都在,我憑什麼管他呀?”又起來給蔣氏道歉,說自己不會支持蔣御史,如果皇帝要命會審,他一定偏向顏肅之,不會讓外甥女跟着吃虧。

蔣氏也沒辦法了,不能逼着蔣廷尉跟蔣御史那邊決裂吧?只好含糊地道:“姬家聽說到了穎川那裡,你好自爲之吧。”

蔣廷尉也含糊着說:“唉——你身子又不好,不要着急,御史參人,常有的事。顏仲泰被參多少回了,不是都沒事麼?”說着,又起身親自給顏神佑作一長揖,“你在京裡也受委屈啦。”

顏神佑大大的眼睛越來越溼潤,淚珠兒圓滾滾地在臉上劃出水痕來,抽抽答答地道:“我知道我知道,大家都難。晚輩要是有什麼對不住的地方,您也多擔待。”說着,也翻身給蔣廷尉行了個禮。

蔣廷尉背上一寒:“啥?”

顏神佑只管擦眼淚,又不回答了。

連蔣氏都覺得有點不對勁,又不好當着蔣廷尉的面來問,很快就帶着顏神佑離開了。車上,蔣氏道:“神佑,你要做什麼?”

顏神佑道:“我爹被參了,自辯也要到數日後了,到時候不定已經被說成什麼樣兒了。外婆,我得幫阿爹辯誣呀。”

蔣氏心道,只是辯解,那也沒什麼。

事實上,相當有什麼。

顏神佑先不回邰陽公府,徑回泉安侯府,先寫了一篇作文,然後去大伯家蹭飯,兼讓祖母給檢查作業。如果合格了,就手就交給伯父,請他明天代呈。

這封奏疏,便揭開了顏神佑大戰御史的序幕。蔣廷尉終於知道顏神佑這小王八蛋當時抽抽答答跟他提前道歉是爲什麼了!

自辯寫得相當感人,頭一段寫,聽說有人誣陷她爹,她五雷轟頂,五內俱焚,想她爹離得遠,又忠心,不能讓顏肅之背被惡名這麼好幾天。

第二段寫的是顏肅之的功勞,什麼增加戶口、擊退海賊、安定海疆一類。並且指出,這些是得到先帝認可的,當時的朝廷也是認證過的。現在蔣御史這麼參顏肅之,這是質疑先帝是瞎子、朝臣是豬嗎?滿朝都沒有他一個人聰明?

第三段,寫了顏肅之的忠心,受先帝知遇之恩,又是東宮舊屬。顏家從顏啓開始,幾十年來都是忠實的帝黨。

第四段寫,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必須慎重。你千里之外就知道我爹做了壞事了?你耳目好靈便!不審查就要直接定罪,這麼重要的事情,尼瑪你一個御史,上下嘴皮子一對,就要召回郡守、統兵之將、列侯,你的臉也忒大了吧?於禮,你破壞了規定,於戎,你不知道瞎指揮。

第五段重頭戲來了!承認顏家就是草根,“從高祖起事”,屍山血海裡拼殺出來的。顏啓是這樣,顏肅之也是這樣,拿命換來的功勞,你說錯就錯了?要點臉行不行?你這麼搞,是要寒了爲國賣命的將士們的心嗎?長此以往,誰還肯用力打仗啊?前腳掙點功勞,後腳就被你給抹了。

壓軸的是最後。顏神佑說,她學做飯的時候,要燒只雞,得先捉雞。怎麼捉呢?將雞一點一點堵在角落裡,讓它不能動彈,抓住了,先剪了翅膀“翦其羽翼”,再“縛其雙足”然後就放到院子裡,這雞再蹦躂,也蹦躂不高,逃不掉。然後就喂,喂成只肥雞,再宰!

現在看吧,我爹在外面拼殺,給皇帝搞了那麼多編戶齊民回來。你們要把他叫回來。連大將軍都不敢說話了,你好大威風啊。你們想做什麼?

爲了霸氣起見,顏神佑最後化用了駱賓王的徼書,就問,先帝將兒子託付給大家,大家就眼看着他一步步被人逼成只待宰的肥雞嗎?

蔣廷尉:……臥槽!

作者有話要說:【1】這是真的,早期就是這麼規定的。一般皇帝登基第二年,或者諸王、列侯受封之後,都要這麼修墳。雖然規制差不多,但是內容差很多。在位時間長的,陪葬品又多又貴,在位時間短的,那就不好意思了。

但是後來戰亂吧,大家都窮,而且地盤也不穩定(……),客觀原因的影響,也有一些統治者比較開明,這一條後來就漸漸不執行了。但是會提前選個址什麼的,不過不會那麼興師動衆,一修就修那麼多年。

第23章 皇帝的心思第93章 善解人意帝第152章 識相的二郎第161章 未來的難題第80章 小變態下鄉第201章 開闊新思路第275章 兩章 合一章第261章 逗比的相親第186章 都需要反省第135章 朝臣的反擊第124章 崩潰的修士第113章 新君新煩惱第51章 小蘿莉挑兵第121章 小變態製糖第123章 好處到手了第38章 靠山進京了第200章 兩百章 了呢第170章 挖了一個坑第151章 回到根據地第270章 學霸的戰爭第86章 近鄉情更怯第188章 躺着也中槍第207章 相爭沒人性第139章 變態成年啦第195章 義者與仁人第107章 中二在行動第277章 粉絲的執着第161章 未來的難題第150章 麻煩變大了第128章 新年大熱鬧第131章 變態真可怕第315章 皇帝的決心第47章 親爹的見識第131章 變態真可怕第122章 丁號的建議第316章 真正的女王第132章 朝廷窩裡鬥第267章 後補的徼文第208章 結兩姓之好第236章 對比太傷人第1章 坑爹的處境第45章 進擊的蘿莉第61章 萬事開頭難第69章 小變態病了第101章 你們頭疼吧第178章 河間王求婚第247章 公私兩不誤第78章 蠢不分貴賤第9章 名字的後續第43章 愉快的新年第96章 有來必有往第312章 戰鬥的友誼第273章 東西大不同第234章 混亂的臨安第69章 小變態病了第67章 準備回家咯第91章 變態嚇到人第257章 姐夫是好人第10章 中二好病友第118章 苦逼的皇帝第280章 開明的親戚第261章 逗比的相親第193章 民心與士望第230章 務實的老人第14章 叛逆中二病第一□□會第43章 愉快的新年第260章 女人的誓言第181章 禍害遺千年第216章 新仇與舊恨第一□□會第155章 女王的來信第229章 美在於發現第13章 兩姐妹抓週第116章 着急的岳父第267章 後補的徼文第260章 女人的誓言第295章 攤牌與反擊第151章 回到根據地第221章 昂州新刺史第186章 都需要反省第242章 爲難的楚豐第186章 都需要反省第267章 後補的徼文第87章 小變態當家第259章 狡猾的姐姐第46章 打了也白打第191章 行將赴征程第250章 小變態出關第277章 粉絲的執着第162章 人口多起來第81章 找到好藉口第87章 小變態當家第56章 又一場葬禮第285章 粗暴的處理第176章 長遠的建議第176章 長遠的建議第32章 真是高手呢第294章 天助自助者第19章 新年回孃家
第23章 皇帝的心思第93章 善解人意帝第152章 識相的二郎第161章 未來的難題第80章 小變態下鄉第201章 開闊新思路第275章 兩章 合一章第261章 逗比的相親第186章 都需要反省第135章 朝臣的反擊第124章 崩潰的修士第113章 新君新煩惱第51章 小蘿莉挑兵第121章 小變態製糖第123章 好處到手了第38章 靠山進京了第200章 兩百章 了呢第170章 挖了一個坑第151章 回到根據地第270章 學霸的戰爭第86章 近鄉情更怯第188章 躺着也中槍第207章 相爭沒人性第139章 變態成年啦第195章 義者與仁人第107章 中二在行動第277章 粉絲的執着第161章 未來的難題第150章 麻煩變大了第128章 新年大熱鬧第131章 變態真可怕第315章 皇帝的決心第47章 親爹的見識第131章 變態真可怕第122章 丁號的建議第316章 真正的女王第132章 朝廷窩裡鬥第267章 後補的徼文第208章 結兩姓之好第236章 對比太傷人第1章 坑爹的處境第45章 進擊的蘿莉第61章 萬事開頭難第69章 小變態病了第101章 你們頭疼吧第178章 河間王求婚第247章 公私兩不誤第78章 蠢不分貴賤第9章 名字的後續第43章 愉快的新年第96章 有來必有往第312章 戰鬥的友誼第273章 東西大不同第234章 混亂的臨安第69章 小變態病了第67章 準備回家咯第91章 變態嚇到人第257章 姐夫是好人第10章 中二好病友第118章 苦逼的皇帝第280章 開明的親戚第261章 逗比的相親第193章 民心與士望第230章 務實的老人第14章 叛逆中二病第一□□會第43章 愉快的新年第260章 女人的誓言第181章 禍害遺千年第216章 新仇與舊恨第一□□會第155章 女王的來信第229章 美在於發現第13章 兩姐妹抓週第116章 着急的岳父第267章 後補的徼文第260章 女人的誓言第295章 攤牌與反擊第151章 回到根據地第221章 昂州新刺史第186章 都需要反省第242章 爲難的楚豐第186章 都需要反省第267章 後補的徼文第87章 小變態當家第259章 狡猾的姐姐第46章 打了也白打第191章 行將赴征程第250章 小變態出關第277章 粉絲的執着第162章 人口多起來第81章 找到好藉口第87章 小變態當家第56章 又一場葬禮第285章 粗暴的處理第176章 長遠的建議第176章 長遠的建議第32章 真是高手呢第294章 天助自助者第19章 新年回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