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日不落

大夏曆代信奉道教、敬鬼神的皇帝有許多,遠的不說,方武帝的祖父夏世宗,便是深諳此道者,迷信丹藥方術,常遣人四處採集靈芝,命宮女於清晨收集甘露兌服參汁以延年益壽……

世宗長壽不假,卻荒廢二十年朝政,但畢竟是先輩祖父,方武帝不好過多評價,卻原來,箇中滋味,真的只有嘗過纔會知曉。

方武帝大感舒暢快意,已是一腳踏入了丹術領域。

直到過了元宵,太虛道長在宮中已有了專屬的煉丹房。

梳妝檯上擺了塊尺餘長背刻纏枝西番蓮紋的西洋鏡,纖毫畢現的鏡子裡,一個行將就木的枯槁老人正神色木然地牢牢盯着自己。

掌事姑姑靈巧的手綰着髻,就算日日用何首烏水洗漱,或是服用黑芝麻,那些花白的頭髮,還是藏都藏不住。

太后尋常在宮裡只會簡單綰個纂兒,今兒卻梳起十分莊重的牡丹髻,戴上了金玉頭面。

捧起參茶微微抿了口,鄭貴妃就來了。

明豔嫵媚的婦人特意被太后晾了會兒,細碎的雪花沾染到自己的白狐狸鶴氅上,鄭貴妃眯着眼冷冷地笑。

方武帝那裡沒法子下手了,就將主意打到她的頭上?

一大早詔她過來,不知道的還以爲天上下紅雨了!

老婆子又在這裡擺譜,瞧着便讓人氣悶!

可沒有方武帝在一旁撐着腰,鄭貴妃確實不敢再慈寧宮裡放肆,那個女人,怎麼說也是聖母皇太后,不是她頂撞得起的……

鄭貴妃耐着性子等了一刻鐘。終於韓公公把她請了進去。

慈寧宮的地龍燒得很暖和,鄭貴妃舒了口氣的同時,恭恭敬敬給太后請安。

太后近幾年就圖個清靜,晨昏定省的規矩早廢了,除卻王淑妃還會來看看她,陪着說幾句話,極少會有宮嬪願意往她面前湊……幹什麼?看她那對死魚眼?

也就王淑妃這個出身低賤的婢子。還能和太后產生共鳴。

鄭貴妃心裡極其不屑。面上倒還是和和樂樂地笑着。

“太后氣色不錯,可見鳳體大安了,臣妾心裡頭這塊大石可算落了地。”

嬌笑可人的模樣。太后看着便來火。

若說顧妍長得像寧太妃,但她們兩個的性格卻恰好南轅北轍,太后也就是純粹不想看見那張臉罷了,但鄭貴妃就恰恰讓她由衷地反感甚至厭惡。

不僅僅是因爲她與寧太妃的五分相像。更是她和寧太妃一樣熱烈到近乎肆無忌憚的性子。

當然,只在太后面前時。鄭貴妃是收斂的,可太后還能不知道她在方武帝眼裡是個什麼樣?

當初完顏霜那個女人,不就是憑着這一股子狐媚相,博得帝寵的?

深宮裡的女人。膽戰心驚步步爲營地過了一輩子,一顆心早已細得發緊,容不得有根刺紮在軟肉上。哪怕如今她早已不用忌憚誰了,但吃過的苦頭依舊牢牢銘記在心。

太后又端起茶盞抿一口。也不賜座,也不開口,就這麼讓鄭貴妃站着。

鄭貴妃一張笑臉就快撐不住,忽的聽太后問道:“福王爲何不赴封國?”

鄭貴妃早已想過無數種開場白,想着這老婆子要怎麼循序漸進,而她又要如何一點點卸掉她的力道,可她沒想到,是這樣快地進入正題。s173言情小說吧

向來聰明伶俐的鄭貴妃,這時候忽的有一瞬怔愣。

但她不至於如方武帝一樣,在太后面前慌亂又愚笨,她沉着答道:“洛陽封地還未準備就緒,福王到底是皇家的人,自小在京都慣養着,皇上是怕他吃苦。”

太后輕笑道:“洛陽也是幾朝古都了,山景秀麗,土地肥沃,民風淳樸,皇上寵愛福王,特賜他四萬頃良田,莫非還不夠?他去洛陽就藩,哪個不會捧着他尊着他,還有人能短了他,欺負了他去?”

鄭貴妃啞口無言,太后又道:“福王不小了,如今二十有五了,兒女雙全,你還能有什麼可操心……莫非我大夏朝堂堂王爺,還是個吃喝不能自理的廢物?”

鄭貴妃臉色立馬變得不好。

任誰聽到這樣說自己兒子,都不會高興……

就從沒聽這死老婆子說起過太子那個病秧子,她的兒子至少健健康康的,比太子好上許多!

鄭貴妃強笑道:“兒行千里母擔憂,做孃的總有操不完的心,太后也是有兒有女,自然會懂這種情懷……”

懂是懂啊,可欣榮長公主早逝,方武帝和她不親近,二兒子潞親王的封地又隔着十萬八千里,幾年回不來一次,太后心裡可別提多苦了!

這種揭人傷疤,鄭貴妃做起來十分得心應手。

她又嘻嘻笑起來,“太后今年十月便要過七十壽誕了,福王一片孝心,還要留下來給您祝壽呢,太后便全了他一份拳拳心意吧!”

鄭貴妃一雙明眸善睞,如牡丹滴露,嬌媚可人。

可偏偏,從這麼一張嫣紅的櫻桃小嘴裡吐出的話,刺得人心裡鮮血汩汩而流。

太后忍了又忍,蒼老的臉上幾經變色,終於冷冷說道:“我二兒子潞親王就藩衛輝,離燕京千里之遙,他能不能回來祝壽?”

洛陽也不算遠了,怎麼潞親王做得來的事,福王就做不得了?

都是皇家的子孫,誰比誰差?

誰又明文規定福王就要高人一等?

難道還想造反不成!

鄭貴妃臉上頓時血色全無。

太后是宮人出身,先皇在世時又不得寵,不過是僥倖生了長子纔有今天的造化……而她出身比太后好無數倍,太后的兒子哪能和福王比?

可她當然不好這麼說。

鄭貴妃無言以對,咬着牙就這樣瞪着太后,太后方纔覺得出了一口惡氣,大快人心!

最後鄭貴妃乾脆哭哭啼啼起來。道訴衷腸,聲淚俱下,說自己如何擔驚受怕,如何不想離開兒子……

太后慢悠悠道:“那便與福王一道就藩吧。”

鄭貴妃哭聲便是一滯。

宮中妃嬪與封王的兒子一道去封地本是無可厚非之事,可她就這麼走了,皇城裡無人照應,鄭氏一族要怎麼辦?

方武帝依戀她。鄭貴妃真要說沒有一點點感情也不至於。總是自己待習慣了的地方,再去一個陌生地重新開始,她說什麼也不願意!

太后目光清淡地緩緩落到那張絕美的臉上。

此時鄭貴妃眼裡的怨毒已經藏不住了。太后就像看跳樑小醜似的看着她,冷嘲不已。

她可不在乎這個女人是不是對她恨之入骨,她早已無形中將眼前的人和記憶裡那個熱情爽朗的年輕女子影像重疊了……看着鄭貴妃傷心難過,她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

最後的最後。鄭貴妃只好應承下來。

她還抱有一絲希望,她答不答應福王就藩有什麼用?最後的決定權還不是在皇上的手裡?

她立刻去找方武帝。要他無論如何也不要答應那個老太婆說的事!

然而方武帝正閉關潛心煉丹呢!

太虛道長與他說天人感應,心誠則靈,這別人煉的丹和自己煉丹大不一樣,藥材原料是一回事。心意又是另一回事,只有全心全意地虔誠祝禱,上天才會聽到你的禱告。同時賜予丹藥超凡脫俗的效力。

方武帝深信不疑。

一心一意投身煉丹之中,更懊惱地覺得。怎麼之前那麼多年,都白白浪費了呢?

太虛道長捋着長長的鬍子,不住點頭,“要說這世上天材地寶着實不少,皇上身爲九五至尊,什麼寶貝得不到,煉出來的丹藥自然也是最好的……”

“貧道這些年走南闖北,聽聞過一件奇事。遠在遼東撫順關外,黑山白水的女真部落,流傳着一個關於‘日不落’傳說……受巫神庇佑的完顏族女子,只要她一生未曾誕育過子嗣,便可擁有永駐的青春容顏,和比常人更久遠的生命。”

方武帝眉毛一抖,倏地睜開了眼睛。

太虛道長恍若未覺,繼續說道:“大金完顏乃是前朝割據政權,被蒙古族屠滅,只有一支逃到了遼東,天高皇帝遠,這才得以保全……若有此等女子爲煉丹爐鼎獻祭開光,貧道保證定能完成曠世神作!”

說到這裡又是一嘆:“然而完顏一姓雖是女真之王,如今不過寥寥幾人,再要尋找完顏女,何其之難!”

方武帝只覺得腦中轟然乍響。

他的阿媽寧太妃完顏霜,可不就是完顏部落的最後一位公主?

完顏族的女子都是受巫神祝禱庇佑的,自他懂事以來,他的阿媽,就是一如既往的年輕漂亮,什麼歲月的痕跡都沒有在她臉上留下,她看起來永遠是二八年華……

他一直以爲是阿媽天生麗質,直到有一天,看到太后那雙始終不老的雙手時,他恍恍惚惚還是懂的……

沾染了寧太妃鮮血的雙手,從此擁有不老的能力,在其他部位慢慢衰老滄桑時,那雙美手始終如一的幼嫩白皙。

那是阿媽留在這個世上唯一的痕跡……

方武帝突然覺得難過。

女真部落“日不落”的傳說,他從來不曾聽過,他自以爲離太妃很近,其實他們隔得非常遠。

但如果阿媽還活着,他肯定是不願意要她獻祭的!

方武帝突然沒有興致再繼續煉丹了,心中鬱郁,暫時放下了手中的事,打算出去透口氣,就見鄭貴妃哭得梨花帶雨出現在自己面前,訴說自己的委屈。

方武帝聽得亂七八糟,最後總結了一下,鄭貴妃答應太后讓福王就藩了!

他一瞬不瞬地看着她,鄭貴妃就要他做主,讓福王再多留兩年。

她就這麼一個兒子,已經失去了太子之位了,如果還不能日日看着,那真是要了她的命!

方武帝覺得自己就像一塊夾層糕點,被太后和鄭貴妃夾在其中,脫不開身,動彈不得!

這世上爲何要有這樣無奈又無能爲力的事?

方武帝到底還是寵着鄭貴妃,擡腳就去了慈寧宮。

據理力爭,最終的結果,還是敗下陣來。

不爲別的。

太后摔了茶盞,拿碎瓷片抵着自己的脖頸,若是方武帝不答應,她便一死以謝夏侯家的列祖列宗!

白嫩的手掌抓着瓷片,鮮血順着流淌下來,滴答滴答落在光可鑑人的青石地上。

他看到太后手上的傷口,以肉眼能見的速度修復,又被她劃傷……

這就是“日不落”的能力吧?

這就是阿媽留在這世上的最後一點東西吧?

不知是出於太后的生身之恩,還是想保存住寧太妃留下的印記,總之,他妥協了……辜負他深愛的鄭貴妃,辜負他疼寵的小兒子,面對滿朝文武和太后的壓力,他連說一個“不”字的資格和勇氣都沒有……

二月初的清晨,天色陰沉,天空還飄着幾粒雪粒子,北國的冷風從塞外吹來,使人凍得瑟瑟發抖。

宮門前的鄭貴妃與福王面面相對,哭成淚人,福王有些木訥地看着自己的父母,帶着妻子兒女進了馬車。

簾布落下的那一刻,方武帝悵然若失。

此時的他,兩鬢斑白,長鬚飄胸,鄭貴妃淚如泉涌,倚在身邊的宮娥身上泣不成聲,而已年近知天命的他,這一刻,也再掩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雙眼滾燙,他很想擡起手遮掩住,那眼淚就跟着毫無徵兆地嘩啦啦落下來了。

方武帝病了。

他沒心思再去煉丹,整日整日地內疚。

身爲一國之君,卻始終被羣臣鉗制,沒能立愛子爲太子,又要眼睜睜看着他離京而去。

所謂的權威,所謂的榮耀,還有父子情,母子情,都在慢慢地離他遠去,他還能剩下什麼?

他好像,什麼都沒有了……

方武帝終於在這一刻悲痛欲絕。

宮裡死一般的沉寂,可朝堂上卻不能也跟着平靜如水。

二月初九便要進行春闈,紀可凡早先十五歲時便中了舉人,柳建文覺得他年紀太小了,還不夠成熟,要他先緩一緩,積累沉澱一下,今年再下場。

顧妍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這麼多的藥也不是白吃的,柳氏天天換着花樣給她補身子,原先少了的那些肉總算長出了些,只是乍一看依舊有些羸弱。

再弱不禁風也不至於連送考都不去,顧妍和顧婼顧衡之便紛紛去了禮部貢院前。()

ps:感謝u投的月票,感謝guiyue08投的評價票~

第111章 西德王第157章 豬樣隊友第21章 徹查第241章 應對第277章 上當第85章 驅邪第22章 端倪第62章 猜對第243章 騎馬第13章 挑釁第60章 答案第157章 豬樣隊友第180章 奉聖夫人第147章 發覺第69章 送貨上門第137章 拜師第195章 選擇第82章 梨園深處第79章 賞花會第224章 秘密第152章 雙生第119章 狀告第221章 紫闕第72章 一屍兩命第7章 衡之第226章 回頭草第149章 遠行第184章 小定第76章 立儲第274章 坦誠第192章 巫蠱偶第160章 身世第2章 又見第80章 拼的是演技第44章 侯爺第224章 秘密第15章 相邀第169章 路過第239章 險些第123章 漂亮的眼睛第129章 選妃第173章 騙子第152章 雙生第118章 擺脫第93章 逃出第261章 矛盾第191章 幻聽第41章 猜測第227章 瘋病第286章 終局第194章 求醫第257章 出閣第272章 拿回第20章 繡品第221章 紫闕第157章 豬樣隊友第94章 得知第113章 恆產第246章 暗箭第107章 疑竇第227章 瘋病第126章 鐲子第189章 渡魂第250章 黑第81章 西貝貨第226章 回頭草第50章 煙火第243章 騎馬第45章 年宴第142章 小鄭氏第2章 又見第51章 交會第179章 撞見第62章 猜對第97章 驚似故人第49章 穿心蓮第259章 見親第15章 相邀第203章 傾吐第239章 險些第239章 險些第209章 莫逆第26章 護着第86章 符水第193章 錯認第8章 膳飲第176章 我不嫌棄254章 驚愕第219章 茶點第119章 狀告第62章 猜對第185章 作廢第223章 死水第204章 難言第35章 醒酒湯第282章 相思第282章 相思第188章 撒嬌第85章 驅邪第115章 出征
第111章 西德王第157章 豬樣隊友第21章 徹查第241章 應對第277章 上當第85章 驅邪第22章 端倪第62章 猜對第243章 騎馬第13章 挑釁第60章 答案第157章 豬樣隊友第180章 奉聖夫人第147章 發覺第69章 送貨上門第137章 拜師第195章 選擇第82章 梨園深處第79章 賞花會第224章 秘密第152章 雙生第119章 狀告第221章 紫闕第72章 一屍兩命第7章 衡之第226章 回頭草第149章 遠行第184章 小定第76章 立儲第274章 坦誠第192章 巫蠱偶第160章 身世第2章 又見第80章 拼的是演技第44章 侯爺第224章 秘密第15章 相邀第169章 路過第239章 險些第123章 漂亮的眼睛第129章 選妃第173章 騙子第152章 雙生第118章 擺脫第93章 逃出第261章 矛盾第191章 幻聽第41章 猜測第227章 瘋病第286章 終局第194章 求醫第257章 出閣第272章 拿回第20章 繡品第221章 紫闕第157章 豬樣隊友第94章 得知第113章 恆產第246章 暗箭第107章 疑竇第227章 瘋病第126章 鐲子第189章 渡魂第250章 黑第81章 西貝貨第226章 回頭草第50章 煙火第243章 騎馬第45章 年宴第142章 小鄭氏第2章 又見第51章 交會第179章 撞見第62章 猜對第97章 驚似故人第49章 穿心蓮第259章 見親第15章 相邀第203章 傾吐第239章 險些第239章 險些第209章 莫逆第26章 護着第86章 符水第193章 錯認第8章 膳飲第176章 我不嫌棄254章 驚愕第219章 茶點第119章 狀告第62章 猜對第185章 作廢第223章 死水第204章 難言第35章 醒酒湯第282章 相思第282章 相思第188章 撒嬌第85章 驅邪第115章 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