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章 老奸巨滑
貴州經濟發展政策研究室的十個重點人物中有幾個還真是人物。
第一位是王文舉,又名蔭泰,貴州興義人,五十歲,舅舅是曾任貴州省長劉顯世,弟弟王文華是黔軍總司令,妹妹王文湘嫁給了何應欽。胞弟王文華任貴州陸軍第一團團長兼護軍使署副官長時,團副就是盧燾,與盧燾素來相識。這位日本留學的海龜,是上海大夏大學的創辦者,因爲被人栽髒,免職除位,閒在家中,已經三年,盧燾組閣的這個被大家取笑爲貴州參議院的經濟發展政策研究室,首選就是他。
第二位是李世榮,字子仁,貴州劍河人,四十七歲,武昌陸軍第三中學讀書時,正值武昌起義,任總司令部高級偵察員兼總督戰指揮官。後被保送到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深造,1920年赴日參加同盟會,回國後,曾以黔軍總代表身份出席廣州軍政會議,1924年任建國聯軍第十一軍軍長。孫中山逝世後被排除出軍界,隱退歸田。
第三位最爲有名,那就是曾出任第二十五軍軍長兼貴州省政府主席的毛光翔。這位四十二歲的桐梓人也曾有過無盡的風光。三年前,在與王家烈的爭鬥中慘遭失敗,退居赤水,賦而不閒。購置了上千畝田地,修建毛公館,成爲赤水土豪。這是一個極有經濟頭腦的人,省主席任上時,曾在貴陽舉辦貴州全省實業展覽會,力圖讓外界瞭解貴州,讓貴州走出夜郎。但是,他又具有極其鮮明的兩面性,一旦政治上失敗,立即對政府產生強烈的抵制情緒,對政府公益公共事業完全不聞不問,成了遠近聞名的桐梓鐵公雞。對於出任貴州經濟發展政策研究室的顧問,他本能的拒絕,之所以前來上任,是因爲樑華盛的一句話:毛光翔有錢,如果他不出仕,沒有背景,就搶光他老母的。
滇桂粵閩等代表回程時,已經確定了幾個項目,第一是滇黔公路,一個是黔桂鐵路,一個是貴州黃恆棧公司,一個是興義桐油項目,一個是全面普及小水電項目。廣西大學農學院的優質木薯和紅薯種植成了貴州最感興趣的項目,連一臉怒氣表示絕不配合的毛光翔也表示,要在家鄉種植幾千畝優質木薯發展酒精工業,還美其名曰紅糧酒人喝,木薯酒車喝。
貴州的軍事力量全部洗牌,原二十五軍第一師,編入國民政府陸軍序列,番號103師,師長何知重;原二十五軍第二師,編入國民政府陸軍序列,番號102師,師長柏章輝,這兩師編入第六路軍第七縱隊,跟隨吳奇偉追剿紅軍。原二十五軍第三師,編入國民政府陸軍序列,番號新八師,師長蔣在珍,調往江西修水。
原第二十五軍進行整合,軍長薛嶽,下轄121師,122師、123師。原第二師參謀長吳劍平,1935年轉任第2路軍第4縱隊3師師長,以猶國才舊部獨立第一師爲基礎,成立121師,吳劍平任二十五軍第121師師
長,樑華盛爲122師師長,唐雲山爲123師師長。
貴州兩個著名的悲劇人物並沒有因爲歷史的改變而改變他們的悲劇,一個是猶國才,一個是侯之擔,都沒有得到薛嶽的看重,猶國才任軍政部駐西安辦事處主任。侯之擔因爲在烏江阻截紅軍失職,兵敗後被撤職關押,目前仍在獄中,他最爲悲劇,薛嶽不管不睬,老蔣已經忘記,只怕這一世,這哥們要把牢底來坐穿。
一個月之後,盧燾同意出任貴州省長,毛光翔同意出任農業廳廳長,王文舉同意出任教育廳長,將大夏大學遷入貴陽,與貴陽大學合併成立貴陽聯大。李世榮出任貴州警備司令部司令,郭思演擔任副省長,主管經貿外事。貴州進入全方位經濟發展時期。
從貴陽回來,黃旭初把盧燾關於聯省自治的說法轉達給李宗仁和白崇禧,對於盧燾的看法,李宗仁只贊成一半,廣西是老蔣的眼中釘肉中剌,不管廣西交多少稅,他都不會滿意,除非把廣西拱手贈,否則老蔣永不滿足。這個蔣光頭,除非沒有空,只要一有空,第一件事就是來找廣西的麻煩。粵閩黔三省,中央政府並沒有限制他們的軍隊數量,但是有言再先,三省軍隊不能離開駐地。也就是說,兵你自己養,錢你自己花,大家相安無事就好。
黃旭初認爲盧燾說的不無道理,這樣做實際上已經確定了自己是南京政府的下屬。李宗仁笑了,我們廣西,不也得老老實實承認是南京政府的下屬,只是我們的實力相對其它省份更強一些,所以老蔣對我們頗爲顧忌而已。不管它,我們走自己的路,他要來找我們的麻煩,接住就是。
白崇禧更關心軍事問題,他問黃旭初,薛嶽是怎麼看這個問題。黃旭初說,薛伯陵這個笑面虎,表面看斯文,骨子裡就是個武夫,他對於地方管理,並無太多心得,到是對貴陽兵工廠發生了強烈的興趣,他說,廣西有宗仁式,他一定要弄一個伯陵式出來,不管是手雷還是手槍,
“這是想搞流芳百世呢!”李宗仁笑道。
“很正常,可以理解。”白崇禧也笑着說:“德鄰兄有一個宗仁式,正權這回又莫名其妙給柳州航修廠搞出一個政權式,你們兩個,肯定有好東西流芳百世了,我們可不行,我們倆也想弄一個健生號,旭初號,顯顯名。”
“這個容易!”李宗仁很認真的說:“健生健生,有益民生健康,從南寧開始,弄一個健生大藥房,然後開到全國各地去,不到一年,我保證,你健生大藥房,比黃恆棧還要有名。”
白崇禧想了想,還真是這個理,沒必要老是糾纏在武器裡面,在民生工程里弄一個品牌,也能讓人記住。想通以後,呵呵笑道:“旭初也可以啊!一日之際在於晨,旭初牌牙膏怎麼樣?不比程思遠那個遠程汽車廠名聲差。”
“他那個遠程汽車廠不光是他的,他堂兄程德遠,兄弟程其遠,都可以
說明遠程汽車命名的由來,我這個旭初牌牙膏可是我獨家經營,明天我就考慮投資建這個廠,讓旭初牌牙膏走進千家萬戶。”黃旭初也十分滿意這個產品,他認爲,步槍使用的時間短,打完仗,誰還理你什麼式,藥房一個城市開一家,也很有限,只有牙膏,人人要用,天天要用,自己的大名,流傳起來可就比較有譜了,越想越開心,以至於笑出聲來,笑聲把李白二人的目光吸引了過來,看着黃旭初自戀的樣子,李白二人樂不可支,深覺有趣。
黃旭初知道自己露了醜,連忙把話頭岔過一邊:“不說這些沒用的,再說薛嶽吧,他現在主要還缺兩個人,一個是部隊的參謀長,一個是主管工業的副省長。向我們求援呢!”
“這兩個人,可不好推薦,主管工業的副省長我們也沒有,我們的工業全是馬君武在管。部隊參謀長,我們也只有健生一個,不敢推薦。”李宗仁說。
“其實薛嶽可以去問正權,正權年紀不大,可知人頗深。”白崇禧說。
“正權此人,並不廣泛外交,薛伯陵與其並不熟悉,不如我們幫忙問問。”黃旭初說。
三人都同意,讓秘書給陳維政發電報,向他諮詢推薦什麼人去給薛嶽做參謀長,沒有多久,陳維政的回電到了,很清楚:吳逸志,廣東豐順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第1集團軍少將參議。
看到陳維政的電報,白崇禧頗有不敢相信之意,良久,才大拍其腿,叫道:“正權天才!絕非凡人。”
看到白崇禧的表情,李宗仁問:“你認識這個吳逸志?”
“豈止是認識!”白崇禧說:“吳逸志,應該不到四十歲,名福勝,字錫祺、學行,廣東豐順縣人。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德國陸軍大學!與張發奎、李漢魂、薛嶽、鄧演達等同爲保定軍校第六期同學。北伐戰爭時任第四軍團長。此人與薛嶽情同手足,薛嶽應該知之甚深,只是錐在囊中,尚未鋒芒畢露。目前屈居陳伯南第一集團軍少將參議。不知道德鄰兄是否還記得,前年10月,有一個傢伙在德國柏林中央廣場租飛機舉行空中婚禮,之後,周遊列國度蜜月,一時成爲盛談,主角就是吳逸志。我是不敢相信,正權怎麼會知道這個人,真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是正權不知道的!”
“以行辛苦去發個電報給薛伯陵,只寫吳逸志三個字,他懂的。”白崇禧說。
“不用發了!”李宗仁說:“估計薛伯陵早已看上吳逸志,只是因爲自己之前幫老蔣打工,不好請吳逸志幫手,如今已經自立,可以安排吳逸志,纔出聲要人。更何況吳逸志在廣東第一集團軍任職,不好當面挖角,讓黃翼中帶信回去給陳伯南,陳伯南會做的。”
果然,三天之後,貴州二十五軍宣佈,吳逸志任黔二十五軍中將參謀長。
這些老狐狸,一個比一個精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