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矢志不渝

胡適的文章和書信並沒有說服丁文江。1935年1月20日,丁文江在《大公報》發表論文《再論民治與獨裁》,作出回答。

他指責胡適“……忘記了今日中國政治的實際了,‘猱’也罷,‘三歲小孩’也罷,木已經升了,火已經放了,我們教不教是毫無關係的。”就當時中國的現狀,“單主張民主,反對獨裁”是不能發生任何影響的。丁文江“惟一的希望是知識階級聯合起來,把變相的舊式專制改爲比較新式的獨裁……”。

丁文江“反對民主,主張獨裁”的言論,與他早年具有民主氣息的文字相去甚遠,這位曾與胡適共同創辦過《努力週報》的地質學教授,之所以在後來有所轉向,從他的一段“自白”中多少可看出當時的心態。

丁文江說:“我少年曾在民主政治最發達的國家讀過書的。一年以前我又曾跑到德意志蘇俄參觀過的。我離開蘇俄時,在火車裡我曾問我自己:‘假如我能夠自由選擇,我還是願意做英美工人,或是蘇俄的知識階級?’我毫不遲疑的答道,‘英美的工人!’我又問道:‘我還是願做巴黎的白俄,或是蘇俄的地質技師?’我也會毫不遲疑的答道:‘蘇俄的地質技師!’在今日的中國,新式的獨裁如果能夠發生,也許我們還可以保存我們的獨立。要不然只好自殺或是做日本帝國的順民了……”

這是一段對中國的現實政治痛心疾首的話。儘管丁文江仍然肯定英美的自由價值觀,卻又認爲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他堅決主張以蘇俄模式作爲中國未來發展的一個藍本。

在民主獨裁的論戰中,除了丁文江、蔣廷黻和胡適在主張獨裁和民主的陣線分明外,有些人似乎是遊離在這兩個觀點之間,還有人試圖尋找第三條道路。

吳景超提出“武力統一法則”後,有人以爲他是贊成獨裁的。爲此,他專門在《獨立評論》一百三十四號上發表《中國的政制問題》一文,說明這是人們對他的一種誤解。

他解釋道:“我在那篇文章裡,討論的是一個事實的問題,或技術問題,而贊成獨裁與否,乃是一個價值問題,決不可混爲一談。關於獨裁政治與民主政治的選擇,我與胡適之先生的意見是相同的,我們贊成民主政治。”

與吳景超一樣,北大政治系教授陶希聖也是認同胡適的觀點的。陶在《獨立評論》上共發表22篇文章,其中一半是關於民主政治與憲法問題的。不過,當時他卻以一種十分審慎的態度,在丁、蔣和胡之間作左右搖擺。

他在一篇文章中言道“……現在已經是國民黨獨裁的政治。政府也許能夠召集一個徵詢民意的會議,如前年所曾提出的國民代表會,也許不來召集。至於政府現實大權是在一人,還是多人,也只有事實來決定。即令大權不在個人,也與議會政治相差很遠的。即令按照建國大綱召開國民大會,那個誓行三民主義的縣民代表會議,也與多黨議會不同。”因此,他又說,胡適“主張的民主政治,很顯然是議會政治。……如果以議會政治論與國民黨相爭,國民黨內沒有人能夠同意。”

陶希聖發表這個言論一個多月後,胡適從廣西、香港等地南遊歸來,針對陶文,再作《從民主與獨裁的討論裡求得一個共同的政治信仰》一文,發表在1935年2月17日的《大公報》上。

他聲明自己所主張的“議會”是很有伸縮餘地的:“從民元的臨時參議院,到將來普選產生的國會,凡是代表全國的各個區域,象徵一個統一國家,做全國的各個部分與中央政府的合法維繫,而有權可以用和平的方法來轉移政權的,都不違反我想象中的議會。”至於“以議會政治論與國民黨相爭”這一點,胡適明白地告訴陶希聖,我們現在並不願意這樣做,但實際上,“……國民黨的‘法源’,建國大綱的第十四條和二十二條都是一種議會政治論。……國民黨如果不推翻孫中山先生的遺教,遲早總得走上民主憲政的路。”胡、陶二人對“建國大綱”的解釋不盡相同,前者從寬,後者從嚴。儘管如此,用陶希聖本人的話來說,在國難時期,“我與胡先生是站在一起的”。尤其是後來有關“開放黨禁”的文章,深得胡適的讚許。

1935年2月,陳之邁發表《民主與獨裁的討論》一文。這位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歸國後不久就參與到這場論戰之中。自1934年至1937年,陳之邁共寫了65篇論文,其中46篇發表於《獨立評論》。在這篇文章中,陳之邁表示不贊成“立即開放政權、實行憲政”,卻又認爲“理論上、實際上都應該把‘國內問題取決於政治而不取決於武力’,因此絕對沒有瞎着眼去學人家獨裁的道理”。

針對其中“對民主政治不可陳義太高,太重理想”的看法,胡適認爲這與他的“民治幼稚觀”沒有多大區別,“許多太崇高民主政治的人,只因爲把民主憲政看作太高不可攀的‘理智的政治’了,所以不承認我們能試行民治,所以主張必須有一個過渡的時期,或是訓政,或是開明專制,或是獨裁……”

不久,胡適又寫下《再談談憲政》一文,並舊事重提,針對蔣廷黻曾對他當面說過的一句話:“你那一段議論(民治幼稚觀)簡直是笑話,不值得討論。”胡適這時說,我的“僻見並不是笑話,乃是我在美國七年細心觀察民主憲政實地施行的結論”,並說自己也修過政治理論和制度的課程,甚至在1912的美國大選年,受過這方面的專門訓練,最後才奠定了對民主憲政的“始終信仰擁護”。

回望這一年零四個月、二個回合“民主與獨裁”的論戰,不難看出,胡適在當時所表達的民主思想雖然多半是應對他人的觀點而誘發出來的種種論述,但其背後卻包含着他對民主基本價值的一種深刻體認和追求。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政治統一非武力統一;二,民治幼稚觀;三,民主憲政的諸多好處……已然構成了這一時期胡適主張“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理由。也這就是說,不論當時中國局勢如何複雜多變,分裂割據也好,文化落後也罷,抑或處於危急的國難之中,都不是政府拒絕推行民主憲政的口實,更不是實行“一黨專政”的必然。

胡適一生,對民主自由的無限嚮往,不論是在《努力週報》《新月》時期,還是《獨立評論》五年中,以及之後的《自由中國》時代,都一以貫之,至死不渝,而且在勇於批判之外,也勇於肯定,突顯自由和獨立的本質立場。

胡適作爲一名民主的鬥士,一個爲憲政事業奮鬥一生的人,在這一時期提出了他自己對於民主憲政的看法。雖然這場爭論並沒有真正改變中國政治複雜的局面,但是它再次開拓了人們的政治視野,至於胡適對民主思想的闡釋,無論在當時還是現今都對人們都有着重要的啓迪作用。

與民主相對應的就是獨裁,在當時的思想環境下,支持獨裁的人並不在少數,自清政府倒臺後,中國就未一天真正意義上安穩過,人們久亂思治,急需一位政治強人消滅割據完成統一。

獨裁有利於對國家全局的掌控,更方便壓制不同聲調,迅速做到車同軌,書同文,形成一個真正的強有力中央。故而許多人支持獨裁且反對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實行民主。

在這些人看來,只有完全統一的國家政府才能着手對內部進行改革。

用民主的方式能否做到這一點呢?胡適認爲民主會以更好的方式完成這一目的,胡適對獨裁思想的批判基於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我不相信中國今日有能專制的人,或能專制的黨,或能專制的階級”在胡適看來當時的中國沒有哪位領袖具有如此的能力或者魅力,至於各個階級,自身能力有都極其有限,並不適合進行專制。胡適以爲“專制訓政更需要特別高明的天才與知識……俄國.共.產黨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偶然事件,是百餘年中整個歐洲文明教育訓練出來的。就是意大利的專制也不是偶然發生的;我們不要忘了那個小小的半島上有幾十間世界上最古的大學”。

胡適認爲,比起民主政治,在胡適眼中專制政治反而需要更多的人才與精力才能達成,“新式獨裁政治不但需要一個很大的‘智囊團’做總腦筋,還需要整百萬的專家做耳目手足:這種需要是不容易供給的”。

另一方面“我不信中國今日有什麼有大魔力的活問題可以號召全國人的情緒與理智,使全國能站在某個領袖或某黨某階級的領導之下,造成一個新式專制的局面”。

在胡適看來,想要施行專制獨裁僅有軍事力量是不夠的,必須擁有使人們甘於遵從的思想內容纔可以,這樣才能團結衆人從而實現獨裁的目的,但當時的中國顯然並不具備這種口號,而正因爲不具備這種口號,即便割據勢力被消滅也會再次死灰復燃,就像四川,雲貴,以及在娘子關的閻錫山。

胡適是如何在民主憲政的框架內規劃國家的統一呢?胡適認爲“只是要一個連貫中央與各省的國家機關”就可以解決許多割據問題,因爲各省軍閥的割據,主要來自於人們心中的“省界”,既然都是爲各省的利益,不如索性“建立一個象徵全國全民族的機關。各省要搗亂,就請到國會裡來大家一塊搗亂。各省要建設,就請到國會裡來大家一塊兒建設”。如此一來,兵不血刃,各省的力量都會集結到中央去,這便是胡適心中“養成各地方向心力最有效的一步”。這一點遠比支持獨裁,並用武力來消滅全國割據勢力的方法切實得多。

在這場民主與獨裁的爭論之中,胡適始終對實現民主憲政充滿了樂觀的精神,儘管現實之路依舊坎坷不平,但是胡適卻一以貫之地篤信民主政治最終會在中國落地生根。胡適以爲在人們的思想中打上民主的烙印後,那麼許多當時的社會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他曾引用蔣廷黻的話,用“意態”一詞來解釋潛伏在中國百姓心中一種思想,即“意態是指中國知識思想界的種種衝突矛盾的社會政治潮流”。人們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它決不容許任何頭等軍閥用武力去征服全國”。意態它不但會阻止新獨裁者的出現,還可以有限制獨裁者的權利。

因此胡適相信,只要在思想潮流的影響下,人們一定可以走入民主憲政的大門。

怎樣才能使思想潮流發揮其應有的力量呢?胡適提出,只要經過長久的運作與宣傳,那麼思想巨大的潛力就可以得以發揮了,就像曹錕賄選這一現象一樣。

胡適說:“曹錕要做大總統,他用一連兵也就可以包圍國會了,何必要花五千元一票去賄選呢?馬君武先生曾說:曹錕肯花五千元一票去賄選,正可以使我們對於民主憲政抱樂觀,因爲那個國會的選舉票在曹錕眼裡至少還是值得四十萬元的代價。”在胡適看來,這不也正是民主憲政逐漸深入人們思想的一種體現嗎?

正是這種對民主憲政的信心,使胡適有勇氣滿腔熱忱爲民主憲政奉獻了一生。

第41章 東南互保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7章 奇遇第446章 十四等於零第81章 戰漢陽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152章 古今中外獨家創始的選舉法第1章 袁項城出生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100章 兩邊都難第410章 會考第500章 經歷了兩次美國大選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25章 找事做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481章 學在“澄衷”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24章 幸運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606章 努力支撐殘局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339章 上海問題第499章 胡適的留學生活第414章 大刀闊斧第48章 開灤礦權第492章 關於選專業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561章 關於“中基會”第474章 老家績溪第263章 事態擴大第285章 召集非常國會第563章 我們走那條路第182章 開張第19章 一心離開第374章 吳佩孚倒樑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105章 大難不死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177章 所謂的民意第249章 就職第426章 迎袁專使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318章 選舉副總統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33章 告密第577章 丟掉和平幻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第277章 樹倒猢猻散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492章 關於選專業第393章 羣雄逐鹿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69章 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第35章 多事之秋第207章 南京會議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352章 雷聲大而雨點小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409章 怪八股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598章 校友簽名致敬第505章 異曲同工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180章 兩揖一讓第462章 蔡元培與“清黨”第439章 進德會第139章 慶典第71章 您不走嗎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46章 辦實業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171章 關於國體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583章 禍不單行第261章 張作霖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555章 無爲而治第562章 改組“中基會”的風波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398章 張瘋子第158章 歐戰第50章 過街老鼠第17章 駐節朝鮮第600章 風雨飄搖
第41章 東南互保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7章 奇遇第446章 十四等於零第81章 戰漢陽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152章 古今中外獨家創始的選舉法第1章 袁項城出生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100章 兩邊都難第410章 會考第500章 經歷了兩次美國大選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25章 找事做第541章 爲教學管理奔波第481章 學在“澄衷”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24章 幸運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606章 努力支撐殘局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339章 上海問題第499章 胡適的留學生活第414章 大刀闊斧第48章 開灤礦權第492章 關於選專業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561章 關於“中基會”第474章 老家績溪第263章 事態擴大第285章 召集非常國會第563章 我們走那條路第182章 開張第19章 一心離開第374章 吳佩孚倒樑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105章 大難不死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177章 所謂的民意第249章 就職第426章 迎袁專使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318章 選舉副總統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33章 告密第577章 丟掉和平幻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第277章 樹倒猢猻散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492章 關於選專業第393章 羣雄逐鹿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69章 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第35章 多事之秋第207章 南京會議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352章 雷聲大而雨點小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409章 怪八股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598章 校友簽名致敬第505章 異曲同工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180章 兩揖一讓第462章 蔡元培與“清黨”第439章 進德會第139章 慶典第71章 您不走嗎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46章 辦實業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571章 與民權保障同盟的不睦第126章 宋教仁遇刺案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171章 關於國體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583章 禍不單行第261章 張作霖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555章 無爲而治第562章 改組“中基會”的風波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398章 張瘋子第158章 歐戰第50章 過街老鼠第17章 駐節朝鮮第600章 風雨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