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

5月17日夜,蔡元培到了上海。18日上午他與來訪的蔣夢麟、黃炎培、沈恩孚等人面議良久,具體的商談內容沒有直接資料,但此後,蔡元培的態度顯然有所鬆動。

這可由他20日復北洋當局電報爲證:“奉大總統指令慰留,不勝愧悚……政府果曲諒學生愛國愚誠,寬其既往”,那麼“元培亦何敢不勉任維持,共圖補救”。

電文表明,蔡元培實際上是“有條件的”接受了當局的“慰留”,願意回校“維持、補救”。

數日後黃炎培、蔣夢麟致胡適信亦可作旁證:“回校復職事,孑公已允。此事若不另生枝節,大學可望回覆原狀。”

但世事難料,枝節還偏偏還是生出來了。蔡元培於5月21日到達杭州,很快就洞悉北洋當局“留他是假,去他是真”,故他於26日覆電當局:“臥病故鄉,未能北上”,這就意味着拒絕了當局的“慰留”。

6月6日,北洋當局也終於失去了耐心,撕下了虛情“留蔡”的面具,發佈大總統令宣佈由“胡仁源署北京大學校長”。

此令發出,師生的怒火再次噴發,社會各界的反應也愈加強烈,整個運動呈現出激烈的對抗狀態。與此同時,各界勸蔡“回職”的函電也紛紛發到蔡元培手裡,許多機構和團體先後派代表到杭州面陳“挽蔡”誠意。

在運動不斷升級、“挽蔡”呼聲不斷高漲的情況下,蔡元培出於激憤於15日撰《不願再任北京大學校長的宣言》,向各界宣示拒絕復職的理由:“我絕對不能再做那政府任命的校長”,因爲那是“半官僚的性質”;“我絕對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學校長”,因爲“思想自由,是世界各國大學的通例”;“我絕對不能再到北京的學校任校長”,因爲“北京是個臭蟲窠”。

內容上看,《宣言》無異於一篇檄文,表明了蔡元培對北洋政府決絕的態度,似乎也表明了他不回北大的決心。

這份宣言由於言辭激烈,被其弟蔡元康壓下未能發表。

蔡元康隨後以自己的名義在《申報》刊出啓事,稱:家兄患病,遵醫囑屏絕外緣,俾得靜養云云。

這樣,就爲蔡元培爭取到了些許相對寧靜的“世外”生活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蔡元培終於實現了他很長時間以來的宿願,出版李慈銘《越縵堂日記》。

李慈銘(1830年~1894年),初名模,字式侯,後改今名,字愛伯,號蓴客,室名越縵堂,晚年自署“越縵老人”。會稽(今浙江紹興)西郭霞川村人。

自幼聰穎,勤思好學,博覽羣書,十二三歲即工詩韻,深受漢學大師、學正吳晴舫器重,有“越中俊才”之稱。

一生仕途卻極不得意,十一次參加南北鄉試,無不落第而歸。咸豐九年(1859)北遊京城,欲捐資爲戶部郎中,不料爲人欺哄,喪失攜資,落魄京師,其母因此變賣田產以遂其志,而家道由此中落。

同治九年(1870),41歲終於中舉。光緒六年(1880),51歲始中進士。官至山西道監察御史。“數上封事,不避權要。日記四十餘年不斷,讀書心得無不收錄。學識淵博,承乾嘉漢學之餘緒,治經學、史學,蔚然可觀。長於駢文,被稱爲‘舊文學的殿軍’”。

所著《越縵堂日記》,內容涉及經史、紀事、讀書記、詩文等,字數多達數百萬字,是一部文史、學術寶庫,人評爲“可繼亭林《日知錄》之博,”又謂“生不願作執金吾,惟願盡讀李公書。”爲“晚清四大日記之冠”(另三部爲《緣督廬日記》《翁同龢日記》和《湘綺樓日記》)。

所謂《越縵堂日記》,就是李慈銘一生堅持四十餘年寫下的日記。最爲可貴的是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讀書扎記,文史價值極高。

李慈銘病逝後,蔡元培受其家人的委託,對七十多冊李氏日記曾作過初步整理,以備刻印。其後,沈曾植、繆荃孫、劉翰怡等人曾先後籌劃過印行該日記,但終未能實現。

1919年初,蔡元培得知李慈銘的藏書將出售,立即與友人商定,“仿曾湘鄉日記例”,以影印方式刊出此日記。

他約請張弧、傅增湘、王幼山、王式通四人作爲發起人,謀求社會的支持,得到李的故友和文化出版界人士的大力贊助。

蔡元培隨後與主持商務印書館的張元濟商定了出版事宜。

此刻,他閒居滬、杭,正好可以專心於日記的編印。期間,李慈銘之侄李璧臣帶來日記64冊(其餘9冊由樊增祥取走),蔡元培翻檢後經與李璧臣商量,決定先印同治癸亥至光緒戊子,即1863年——1888的日記本51冊,取名《越縵堂日記》,以浙江公會名義付印。此後,從送交書稿、審定書樣到題簽書名,包括議定書價,蔡元培都是親歷親爲。至1920年,《越縵堂日記》終於與讀者見面。

但在此期間,五四運動並沒有停歇,運動在高潮之中,實現了廣大師生和社會各階層、各團體、各派別的大聯合。匯聚成強大的社會力量,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壓力,尤其是津滬工商界的強力介入給北京政.府以“最嚴重的打擊” ,終使北京政.府敗下陣來。

6月10日,北.京.當.局不得不發佈命令,宣佈“批准”曹、章、陸辭職並改組政.府;6月28日,中國代表奉命拒籤“巴黎和約”。至此,五四運動“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的目的已經達到,在政治上獲得大勝。

但學生的運動並未就此結束,因爲運動的另一個目的——“挽蔡”還沒有實現。6月17日教育部曾發佈訓令,調胡仁源“到部辦事”,意欲緩解;同日國務院、教育部分別致電蔡元培,曰“學.潮已息,校事亟待主持……務希早日蒞止,以副羣望”云云,同時派部員前往杭州“面致忱悃”,表現出迎蔡回校的積極姿態。

蔡元培對此很冷靜,他很清楚,17日訓令雖然“調胡到部辦事”,但並未撤銷6日的“任胡署校”令,故他於20日分別覆電院、部,“敢求轉請大總統俯賜解職,別任賢能”,辭意仍堅。

一場“拒蔡”和“迎蔡”的較量隨後又接着展開:一方面是安福系頻施小動作,煽動少數對北大不滿的師生“迎胡拒蔡”;另一方面是廣大師生和知識界呼籲“迎蔡拒胡”。

直到7月9日,在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呼聲之中,加之衆多朋友于公於私的勸慰,蔡元培態度終於轉變。

他於9日覆電教育總長,說“寧敢固執己見”,並允“謹當暫任維持,共圖補救”。

同時,蔡元培致電全國學生聯合會等有關團體,表示尊重“諸君雅意”和“各方責望”,“不容堅持初志”,公開宣告了返校復職的決定。

其後,儘管安福系仍負隅頑抗,收買少數師生上演“迎胡拒蔡”鬧劇,並在媒體上對蔡元培和北大造謠誣衊,但這一切都已經無濟於事了。

1919年7月23日,蔡元培發表了《告北大學生暨全國學生聯合會書》,進一步闡述了他學術之上、文化建國的理念。他說:“諸君自五月四日以來,爲喚醒全國國民愛國心起見,不惜犧牲神聖之學術,以從事於救國之運動。全國國民,既動於諸君之熱誠,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盡其一分子之責任。即當局也瞭然於愛國心之可以救國,而容納國民之要求。在諸君喚醒國民之任務,至矣盡矣,無以復加矣……然諸君自身,豈亦願永羈於此等連帶關係之中,而忘其所犧牲之重任乎?”

7月30日,北.京.當.局正式發佈大總統令,宣佈胡仁源“調部任用,準免署職”。蔡元培回北大復職的最後一個障礙也排除了,至此,對於北大師生而言,五四運動的所有目的全部達到,大獲全勝。

此時,正趕上蔡元培的胃病復發,確實不能馬上北上。他曾電請北大溫宗禹教授繼續代行校長職務,但遭到北大師生的拒絕。這樣一來,正在江蘇教育會任幹事長並主編《新教育》雜誌的蔣夢麟,便以蔡校長私人代表身份進入北大代理校政。

此後,儘管安福系的政客們曾藉機嘗試由蔣智由取代蔡元培,但立馬遭致北大師生堅決抵制而未能得逞。

經歷了此番學.潮,學生還能安下心讀書嗎?蔡元培的一些朋友也爲他耽着這份心,說學生們此後一定會“遇事生風,不復用功了”。

對此,蔡元培有着同樣的擔心,或許,他比他的朋友們要樂觀一些,但也認爲必須要“善加引導”。

他於返京之前與學生代表談話或公開致書全國的學生,都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此次運動,學生喚醒國民,作用重大,“然犧牲學業,代價不輕”,青年救國,不可單憑熱情,主要應靠學識才力,學生主要的責任還是“力學報國”。

由此,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口號:“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

他十分讚賞北京學界提出的關於恢復“五四”以前教育現狀的主張,其中顯然含有重建學校秩序,繼續全力進行學術文化建設的用意。

蔡元培在家鄉小休之後,於9月中旬抵京,其時恰逢北大新學年開學。

雖說過了一個暑假,學生的激情差不多可以平靜下來了,但五四運動卻不一樣,對於這樣一場規模宏大、席捲全國的運動,學生是以完勝者的姿態回到校園的,運動的餘熱尚未消退,趾高氣揚的心態也在所難免。如何讓學生收心,把學生的心思收到學問上來,這是蔡元培返校後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在9月20日的開學典禮上,蔡元培高度讚揚學生的“愛國熱誠”,讚揚學生在運動中表現出來的“自治的能力”和“自動的精神”,但他的重點則在強調“大學是研究學理的機關”,並圍繞這個重點大談“研究的興趣”“純碎學理的文理科”“服務社會的習慣”等問題。這番話在平日或許是老生常談,但在斯時斯地,卻有一層特別的含義,有鮮明的針對性。

第195章 師直爲壯第303章 嶽州攻防戰第155章 勞乃宣其人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570章 獨立評論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223章 熱心社會事務第111章 進入新的時代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517章 倡導"易卜生主義"第276章 不堪一擊第355章 說來話長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533章 提攜後進第552章 所謂冒充博士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533章 提攜後進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530章 白話詩第20章 心機第476章 成爲無神論者第577章 丟掉和平幻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衚衕第500章 經歷了兩次美國大選第586章 參加第六次太平洋國際學會第166章 實情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347章 惡有惡報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153章 白朗起義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235章 立法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336章 張瑞璣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446章 十四等於零第195章 師直爲壯第538章 光榮同樣屬於胡適第193章 鏖戰綦江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54章 所謂的據實復奏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344章 北歸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386章 好景難長第572章 武漢見蔣第525章 歷史需要的是真相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262章 張作霖和馮德麟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375章 樑士詒請辭第508章 胡適《文學改良謅議》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415章 驚世駭俗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倫理學理論第21章 被矇在鼓裡第55章 反擊第318章 選舉副總統第542章 胡適演講《學生與社會》全文第530章 白話詩第65章 保路運動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羅衆家第475章 讀書和啓蒙第57章 管見十條第519章 五四運動中的胡適第58章 離開老巢第55章 反擊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94章 僵局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21章 被矇在鼓裡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50章 過街老鼠第12章 平叛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513章 《中國哲學史大綱》第302章 極有心計之人第394章 “合法”內閣第209章 陳宦其人
第195章 師直爲壯第303章 嶽州攻防戰第155章 勞乃宣其人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570章 獨立評論第170章 汪鳳瀛和梁啓超第223章 熱心社會事務第111章 進入新的時代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517章 倡導"易卜生主義"第276章 不堪一擊第355章 說來話長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533章 提攜後進第552章 所謂冒充博士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533章 提攜後進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530章 白話詩第20章 心機第476章 成爲無神論者第577章 丟掉和平幻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衚衕第500章 經歷了兩次美國大選第586章 參加第六次太平洋國際學會第166章 實情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347章 惡有惡報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153章 白朗起義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235章 立法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336章 張瑞璣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446章 十四等於零第195章 師直爲壯第538章 光榮同樣屬於胡適第193章 鏖戰綦江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54章 所謂的據實復奏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588章 過河卒子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344章 北歸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386章 好景難長第572章 武漢見蔣第525章 歷史需要的是真相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262章 張作霖和馮德麟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375章 樑士詒請辭第508章 胡適《文學改良謅議》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415章 驚世駭俗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倫理學理論第21章 被矇在鼓裡第55章 反擊第318章 選舉副總統第542章 胡適演講《學生與社會》全文第530章 白話詩第65章 保路運動第317章 徐大總統世昌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羅衆家第475章 讀書和啓蒙第57章 管見十條第519章 五四運動中的胡適第58章 離開老巢第55章 反擊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94章 僵局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21章 被矇在鼓裡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50章 過街老鼠第12章 平叛第291章 各方的較量第513章 《中國哲學史大綱》第302章 極有心計之人第394章 “合法”內閣第209章 陳宦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