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還是關門打狗

分析了大量的情報,特別是調查署蒐集到的阿達禮留下的有關大清國的諸多情報,鄭勳睿終於下定了決心,他要再次採取關門打狗的戰術,不讓八旗軍逃出安樂州的範圍,一旦八旗軍從安樂州順利撤離,進入原海西女真控制的地盤,則打擊和剿滅的難度就要大很多。

寬城府爲後金興盛之地,也是海西女真最爲看重的地方,宋朝的時候,女真的前輩、崛起的大金國就以寬城府爲都城,後來元朝建立,寬城府被元朝徹底毀滅,整個城池被拆除,甚至掘地三尺,讓這個千年古城毀於一旦,不過隨着努爾哈赤的崛起,女真也逐步的崛起,努爾哈赤整合北山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皇太極則是將女真改爲滿洲。

到了這個時候,寬城府早就被重新修建,並在很短時間之內成爲一座大型的城池。

繼續往北的上京,就是女真的的發祥地了,上京雖然不能給與瀋陽和寬城府比較,但也是滿人活動頻繁之地,這裡幾乎看不到什麼漢人,絕大部分都是滿人和蒙古人。

一旦滿八旗和滿人權貴撤離到寬城府或者是上京,那麼就如同魚歸大海,讓剿滅的難度成倍的增加,而且寬城府到上京一帶,自此將不得安寧。

至於說八旗軍和滿人權貴繼續北撤,抵達屯河、嘉河以及木魯罕山等地,則被剿滅的機會幾乎就消失了,而八旗軍和滿人權貴若是抵達原北山女真所在地,其部落則再次形成,大明朝廷徹底失去剿滅其的機會,恐怕隨着時間推移,滿人部落會長期成爲大明王朝的隱患。

現如今的寬城府,就是幾百年之後的長春,上京則是幾百年之後的哈爾濱。

從這個層面看,朝廷大軍剿滅八旗軍和滿人權貴的戰鬥,最多也就能夠延續到上京。繼續往北則是極爲荒涼的地方,大軍的供給無法保證,八旗軍特別是滿八旗,則能夠利用自身熟悉狩獵的能力。頑強的生存下來。

不過鄭勳睿關門打狗的戰術,還要看楊賀、王小二和吳三桂率領的大軍,是不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擊潰大清國的第二道防線,徹底剿滅駐守第二道防線的蒙八旗,若是做到了這一點。那麼多爾袞就是有着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部署滿八旗迅速朝着鐵嶺和薩爾滸等方向撤離了。

攻破大清國的第二道防線,將死死的拖住滿八旗之中的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和鑲白旗等等,多爾袞不敢拋棄這四旗,滿人權貴不可能答應。

如此關門打狗的戰術就完全可以實施了。

卯時,前方的戰報尚未回來,鄭勳睿已經在中軍帳開始了部署。

“朝廷大軍在遼東之戰的時候,成功採取了合圍的戰術,將十餘萬的八旗軍牢牢限制在山海關至錦州一帶,最終在錦州外圍全殲了這一路的八旗軍。此次的戰鬥可謂是最值得總結的戰術,此番二十萬大軍出征,徹底剿滅大清國和八旗軍,朕本來沒有想過再次使用此等的戰術,不過昨夜朕思索了很長時間,覺得要徹底剿滅八旗軍,消滅滿人權貴集團,還是要採取關門打狗的戰術。”

鄭勳睿的手指向了撫順、薩爾滸、鐵嶺、開原、鎮北關以及安樂州一帶。

“多爾袞不愧是長期征伐,其安排代善麾下的正紅旗,駐守安樂州到撫順一帶。目的就是保證八旗軍在迫不得已的時候,從這裡撤離,只要八旗軍能夠順利撤離,他們就可以一路朝着寬城府和上京的方向撤離。必要的時候,甚至撤離到原北山女真統轄的地方,上京以北,極其的荒涼,有些地方常年嚴寒,大軍若是到這些地方征伐。補給根本無法保證。”

“朕料定,在多爾袞的內心之中,是有這等想法的,要不然他不會安排代善駐守安樂州到撫順一帶。”

“朕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十萬大軍,繞過瀋陽、撫順、薩爾滸、鐵嶺和開原等地,直插安樂州,這一路大軍絕不要戀戰,目標就是安樂州,一旦拿下安樂州,則死死的守住這裡,不允許八旗軍一兵一卒從這裡撤往寬城府。”

“另外一路十萬大軍,按照原定的部署進軍,逐漸攻破多爾袞設置的五道防線,最大限度的壓縮八旗軍的活動範圍。”

“遼南的三萬大軍,在馬祥麟的指揮下,應該對蓋州等地發起進攻了,至於說丁寶坤率領的水師,按照朕的預計,二月中旬也可以佔據連元島,從娘娘宮的方向上岸了,這兩路大軍發起的進攻,將徹底打亂多爾袞的部署。”

“最爲關鍵的還是楊賀、王小二和吳三桂率領的五萬大軍,是不是能夠順利的攻克第二道防線,徹底擊潰和剿滅蒙八旗,這一步做到了,則關門打狗的戰術佈置,就完全可以落實。”

“關門打狗的戰術佈置,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且戰鬥廝殺會更加的激烈,也更加的殘酷,遼東之戰,朝廷大軍獲取了巨大的勝利,可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的,故而在是不是決定實施關門打狗戰術的時候,朕是很猶豫的。”

“爲了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朕覺得有些代價是有必要付出的,若是放走了滿人權貴和滿八旗,儘管大清國滅亡了,可朝廷的擔憂和危機永遠存在,所以朕痛下決心,一定要實施關門打狗的戰術。”

“前往安樂州的十萬大軍,由副帥鄭錦宏指揮,且出任大軍統帥,以洪欣濤和劉澤清爲副帥,以賀人龍、黃得功和左良玉等人爲各路指揮,從今日起開始準備,最遲二月初三出發。”

“若是多爾袞部署的第二道防線沒有能夠及時的拿下,則十萬大軍出發的時間需要提前,大軍也將面臨更大的壓力,不亞於當初的遼東之戰。”

“朕需要提醒諸位,此番戰鬥乃是生死之戰,多爾袞、代善、濟爾哈朗和豪格等人都是明白的,一旦失敗,他們將失去所有,包括自身的性命,所以他們會拼命,會爆發出來超強的鬥志,這一點諸位要有着清醒的認識。”

“滿八旗的戰鬥最爲強悍,豐鎮之戰,鄭錦宏完全體會到了,此番的戰鬥,遠比豐鎮之戰殘酷,一旦戰鬥到了關鍵時刻,滿八旗會拼命,滿人權貴同樣會拼命,甚至部分的滿人也會拼命,戰鬥到了那樣的程度,朕也是那個觀點,只要結果,不要傷亡的數字。”

。。。

安排部署完畢,鄭勳睿開始焦急的等待前方的戰報,他從來沒有如此的緊張過。

多爾袞安排蒙八旗駐守的第二道防線,位置相當的關鍵,乃是渾河與太子河的匯合處,一旦五萬大軍佔領這裡,則等於是封鎖了遼陽、鞍山、海州、蓋州和耀州等地,一方面完全牽涉了以滿八旗鑲藍旗和鑲紅旗鎮守的瀋陽外圍之地,一方面扼住了滿八旗正藍旗、鑲白旗鎮守的鞍山、海州、蓋州和耀州等地,就算是多爾袞發現局勢不妙,要求濟爾哈朗、豪格與阿濟格等人率領大軍回撤瀋陽,也要顧忌楊賀率領的五萬大軍。

等到鄭錦宏率領的十萬大軍完全佔領了安樂州,則多爾袞不管什麼樣的安排都沒有多大的作用,八旗軍以及滿人權貴將被完全包圍在安樂州到海州這一大片的區域裡面。

鄭勳睿親自率領的二十萬大軍,遼南的三萬大軍,加上水師的兩萬將士,一共二十萬大軍,分別從不同的方向發動進攻,多爾袞就算是神仙,也無法扭轉覆滅的命運了。

不過若是楊賀、王小二和吳三桂率領的五萬大軍,不能夠及時打破第二道防線,讓多爾袞引發了警覺,迅速調集大軍鞏固第二道防線,同時下狠心要求遼陽、鞍山和海州等地的滿八旗迅速朝着瀋陽的方向撤離,那事態就有些複雜了。

八旗軍輕車熟路,且有正紅旗的軍士駐守安樂州等地,鄭錦宏率領的十萬大軍,不一定能夠搶在前面拿下安樂州。

戰場上的每一招,影響都是深遠的,特別是臨時做出的改變,更是牽一髮動全身。

時間慢慢到了申時,鄭勳睿的心開始慢慢下沉,蒙八旗的戰鬥力是不錯的,且如今的蒙八旗,以草原科爾沁部落爲主,也是草原最爲驍勇的部落之一,難道說楊賀等人的進攻遭受了挫折,或者說多爾袞早有預備,增加了第二道防線的部署。

快馬的傳令兵面帶喜色出現在中軍帳的時候,鄭勳睿的內心迅速輕鬆下來了,從傳令兵的神色,他就能夠做出判斷,看樣子一定是完勝了。

果然,傳令兵稟報,楊賀率領的五萬大軍,從卯時三刻就展開了進攻,蒙八旗異常的頑強,誓死不後退,也決不投降,這兒惹惱了楊賀,命令大軍全力斬殺,不留一個活口。

慘烈的廝殺一直持續到未時一刻,廝殺的過程持續了近六個時辰的時間,蒙古騎兵幾乎被全部殲滅,蒙八旗從此退出歷史的舞臺,完全消失了。

傳令兵從陣地出發前來稟報的時候,廝殺並未完全結束。

鄭勳睿聽得直搖頭,說楊賀立下了大功,但不能給得到獎賞,此戰之重要性,楊賀完全沒有察覺,廝殺開始的時候,又陷入到拼殺之中去了。(。)

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655章 攪局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468章 同心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105章 恩榮宴第784章 閃電戰(14)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473章 導火索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30章 府試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81章 說親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355章 驕狂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237章 反間計第362章 撤兵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10章 東林黨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256章 不幸言中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631章 各取所需第23章 秦淮河第527章 羣英會(2)第106章 授官第60章 儒學教授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356章 穩妥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95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983章 戰遼河(5)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273章 明智第516章 慘敗(5)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657章 寇白門第79章 主婚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656章 彷徨第40章 辛苦自知第44章 初次交鋒第116章 帝心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243章 暗流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25章 柳隱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174章 老軍戶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401章 自不量力
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655章 攪局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468章 同心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643章 總有找事的第105章 恩榮宴第784章 閃電戰(14)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473章 導火索第452章 計劃不變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667章 二十四旗並立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700章 不容樂觀第30章 府試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892章 孰先孰後第81章 說親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355章 驕狂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237章 反間計第362章 撤兵第176章 內閣震動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10章 東林黨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256章 不幸言中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74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57章 湖廣告急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631章 各取所需第23章 秦淮河第527章 羣英會(2)第106章 授官第60章 儒學教授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356章 穩妥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95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983章 戰遼河(5)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273章 明智第516章 慘敗(5)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657章 寇白門第79章 主婚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656章 彷徨第40章 辛苦自知第44章 初次交鋒第116章 帝心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243章 暗流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25章 柳隱第585章 情報署的職責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945章 萬國來朝(3)第174章 老軍戶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401章 自不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