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

時間已經到了臘月二十五的丑時,這是一天之中最爲嚴寒的時候。

豐鎮的廝殺還在繼續,不過戰局已經非常清晰,八旗軍傷亡慘重,只有抵抗的能力,沒有進攻的能力,敗局已定,不要多長的時間,明朝大軍就將獲取最後的勝利。

多鐸已經看到了這樣的結局。

雪停了,風也停了。

但是氣候更加的寒冷。

多鐸身邊的親兵,好幾次懇求他撤離。

多鐸身邊的兩百親兵,每一個都是身經百戰的,他們根本不會參與到戰鬥廝殺之中,他們的任務就是護衛多鐸的安全,不管遇見多大的危險,他們捨去自身的性命,也要護衛多鐸安全的撤離。

多鐸多次拒絕撤離,可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發現自己必須要做出決定,若是不撤離,很有可能被明軍生擒,那樣的結局對於大清國來說是巨大的恥辱,若是選擇撤離,四周黑漆漆的,不一定有好的結局,而且回到瀋陽之後,下場與碩脫等人沒有多大的區別。

求生是人的本能,再說多鐸內心以及認定了,一定是有人泄露了八旗軍征伐的消息,導致他麾下最爲精銳的一萬八旗軍軍士陷入到明軍的包圍之中,他回到瀋陽去,就算是遭受皇太極和朝廷的責罰,也要講這個泄露消息的人揪出來。

迄今爲止,多鐸都不知道明軍的主帥是誰。

戰鬥幾乎都要結束了,不知道對方的主帥是誰,這恐怕是很大的悲哀了。

丑時二刻的時候,多鐸不再拒絕撤離豐鎮。

兩百親兵護衛多鐸,朝着豐鎮的大門殺過去。

鄭錦宏已經發現了護衛多鐸的親兵,也發現了被親兵圍在中間的多鐸。可是他已經無法抽調兵力圍剿多鐸,戰鬥廝殺到了這個份上,他麾下的將士傷亡也是慘重的,而且越是到最後,越是需要堅持,必須一鼓作氣徹底剿滅八旗軍。

慘烈的廝殺。讓鄭錦宏感覺到這些八旗軍的戰鬥力異常的強悍,鄭家軍參將蘇蠻子的陣亡,讓鄭錦宏肝膽欲裂,諸多將士爲蘇蠻子報仇的決心,轉化爲巨大的戰鬥力與鬥志,正是在這種非同一般鬥志的驅使下,諸多將士爆發出來強大的殺氣,一局壓垮了八旗軍,而且讓八旗軍再也沒有機會振作。

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鄭錦宏必須要抓住寶貴的機會,拼盡全力堅持下去,一直到戰鬥廝殺的結束。

諸多的將士正在圍剿八旗軍軍士,廝殺還在持續,儘管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可鄭錦宏不敢抽調任何的兵力,不過多鐸和親兵朝着大門方向撤離的時候,鄭錦宏還是做好了準備。他要求身邊的傳令兵,迅速與預備隊取得聯繫。要求預備隊務必生擒或者斬殺多鐸,絕不準放跑多鐸。

殺出豐鎮大門,多鐸沒有回頭,此刻鄭家軍進攻時候鋪設的棉甲,起到了作用,多鐸的戰馬踏着棉甲朝着黑夜之中衝去。

豐鎮外面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這讓多鐸大爲放心,儘管逃亡的道路會異常的艱辛,甚至可能出現諸多的危險,不過只要能夠離開豐鎮。就可以想辦法回到瀋陽去。

馬蹄踏上沙地之後,多鐸終於停下來,看看身邊的人,兩百名親兵,跟隨他衝出來的大約一百人,其餘的近一百人,不用多說,倒在了豐鎮裡面。

多鐸倒吸一口涼氣,他根本沒有預料到傷亡會如此之大,在他看來,親兵護衛他衝出豐鎮,頂多損失三十人到四十人,畢竟明軍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廝殺,體力和精力都跟不上了,而他身邊的親兵,則是養精蓄銳的。

多鐸擡頭看看黑漆漆的天空,嘴中發出了怒吼聲,這聲音充滿了悲愴。

多鐸用力夾着馬腹,調轉馬頭,準備朝着察哈爾右翼前旗的方向撤離,往關口方向肯定是不能夠去的,那邊是死路一條,朝着來的方向撤離,或許能夠在很短時間之內找到出路,當然目前最爲主要的事情,是撤離豐鎮這個危險的地方。

此刻的多鐸,忘記了當初的擔憂,如此惡劣的氣候之下,一百多人怎麼撤離到察哈爾右翼前旗去,而且他們絕大部分的糧草,都在豐鎮,無法攜帶。

奔襲不到兩裡地,四周突然出現隆隆的馬蹄聲,前後左右的火光撲過來了。

多鐸的臉色瞬間變化了,難道豐鎮的外面還有明軍。

多鐸的想法不錯,包圍他們的正是鄭錦宏留下的預備隊,而且最爲強悍的斥候營在預備隊之中。

接到了傳令兵帶來的鄭錦宏的命令,斥候營的指揮官迅速做出了部署,多鐸只有可能朝着來的方向撤離,不可能到關口去,所以斥候營的指揮官迅速下達了命令,所有斥候營的將士,在距離豐鎮兩裡地的地方設伏,而神機營的將士,則埋伏在前往關口的方向,以防萬一。

此刻的多鐸與身邊的親兵,被斥候營的一千將士牢牢的包圍了。

廝殺瞬間展開,弓弩發出嗚嗚的聲響,多鐸身邊的親兵,很多尚未來得及抵抗,就慘叫着倒下馬背,有的倒下之後在地上掙扎一番,有的倒下就不動彈了。

斥候的弓弩發射,非常的精準,而且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

眼看着身邊的親兵越來越少,多鐸明白,他徹底完蛋了,沒有逃走的可能了。

拔出腰間的鋼刀,多鐸怒吼着朝着前方衝過去。

多鐸大概不知道,如此多的弓弩發射,爲什麼他能夠毫髮無損,那是因爲鄭錦宏下達了生擒的命令,要不然他也和身邊的親兵一樣,早就被弓弩射中了。

躲過弓弩射擊的親兵也開始了廝殺,沒有誰逃走。

八旗軍的親兵,在軍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也受到諸多軍士的尊重,甚至軍中的牛錄額真,見到他們也是笑着說話的,因爲親兵時時刻刻都跟隨旗主,親兵的待遇遠遠高於其他的軍士,不過親兵的職責也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誓死護衛旗主,一旦旗主出現了意外,親兵也不要想着能夠活命,就算是拼死逃離,最終也是被無情的斬殺。

所以這些親兵不會逃命,旗主被生擒或者斬殺,他們也活不成了。

親兵的戰鬥力的確是不一般的,可惜他們的對手是明軍的斥候,而且在人數上面,他們處於絕對的劣勢,所以這樣的廝殺,閉着眼睛也知道結局如何。

親兵一個個倒下,多鐸的眼睛發紅,他瘋狂的左衝右突,可惜找不到對手,要麼被長矛阻攔,要麼被擦身而過的弓弩逼退。

多鐸真的是要瘋了,他已經看出來了,這些明軍不會殺他,但是對他身邊的親兵毫不留情,這就好比是在玩弄他一樣。

廝殺征伐近二十年的時間了,多鐸第一次處於這等被戲弄的境地。

。。。

當身邊最後一名親兵倒下的時候,多鐸舉起了手中的鋼刀,朝着脖子划過去。

一支響箭呼嘯而來,射中了他握刀的右臂,一股劇痛的感覺傳來,他的手鬆了,鋼刀掉落在地上,四個明軍打馬圍過來,一柄長矛將他掀落馬背。

多鐸的神色以及扭曲了,看上去全部都是猙獰的氣息。

卯時,戰鬥終於結束了。

鄭錦宏的臉上沒有笑容,大軍損失太慘重的,特別是參將蘇蠻子的陣亡,鄭家軍成立這麼多年的時間,第一次損失了參將這樣的高級軍官。

而且還有不好的消息,那就是部分重傷的將士,因爲氣候過於的嚴寒,熬不過去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一萬八旗軍的確被徹底剿滅了,可是這能夠算是一場完勝嗎。

鄭錦宏不這樣看,他覺得這一場的戰鬥,是對他極大的驚醒,提醒他絕不要小看八旗軍的戰鬥力,一旦被逼到絕境,八旗軍展現出來的鬥志是難以想象的。

鄭錦宏早就知道多鐸被斥候營將士生擒了。

多鐸被帶到鄭錦宏的面前。

多鐸一雙眼睛死死的盯住鄭錦宏。

“我是大清國豫親王、滿八旗鑲白旗旗主多鐸,請問你是誰。。。”

多鐸一口熟悉的漢語,讓鄭錦宏有些吃驚,他沒有下馬,居高臨下的看着多鐸。

“本官大明內閣大臣、都督府大都督、鄭家軍總兵鄭錦宏,多鐸,你敗在我的手裡,不算冤枉。”

聽到鄭錦宏自報家門,多鐸的臉上的傲氣瞬間消失。

“不可能,這不可能,皇上的安排是絕密的,你們怎麼知道的。。。”

多鐸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鄭錦宏冷笑着開口了。

“皇太極如此的安排的確很不錯,可惜皇太極不知道我大明皇上之睿智,當初代善到遼東與我朝廷商談的時候,皇上就預計到了大清國將採取的行動,本官告訴你,不管你大清國有何動作,皇上都是清清楚楚的,你雖是大清國的親王,可遲早也是被我朝廷擒獲,不要說你,就算是皇太極,遲早一日也是我大明朝廷的階下囚。”

多鐸無話開口,也不可能辯駁,他知道鄭錦宏說的是實話,如此精確的安排部署,要麼是得到了準確的情報,要麼就是有精確的分析和安排,從時間上面來說,就算是得到了準確的情報,部署也是來不及的,多鐸率領的是一萬最爲精銳的軍士,行動異常迅速,那麼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大明皇上準確預計到了一切。

這是令人絕望和恐怖的事情。(。)

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365章 伏筆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605章 有準備和無準備第372章 開始籌備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134章 震懾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484章 風雨春秋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159章 整合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438章 靜觀其變第73章 戒急用忍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320章 阿炳爺第639章 實際行動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140章 宿命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96章 揣摩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58章 府學第685章 裂縫第71章 憂慮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343章 旅順口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430章 很順利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330章 背後之人第685章 裂縫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633章 掣肘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328章 抓重點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9章 教諭先生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776章 閃電戰(6)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26章 淡定第307章 果斷第221章 平衡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304章 結盟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50章 壯士(1)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775章 閃電戰(5)第980章 戰遼河(2)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152章 逼上華山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40章 辛苦自知第698章 收復襄陽府城(2)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310章 調整之前
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365章 伏筆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605章 有準備和無準備第372章 開始籌備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134章 震懾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196章 功虧一簣第484章 風雨春秋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131章 第一件事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159章 整合第720章 上下不一致第975章 絕非袖手旁觀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294章 何去何從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245章 安心發展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438章 靜觀其變第73章 戒急用忍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320章 阿炳爺第639章 實際行動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140章 宿命第454章 陰差陽錯第521章 幕僚班子第96章 揣摩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58章 府學第685章 裂縫第71章 憂慮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343章 旅順口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430章 很順利第621章 襄陽失陷(4)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330章 背後之人第685章 裂縫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633章 掣肘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328章 抓重點第148章 捉襟見肘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9章 教諭先生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776章 閃電戰(6)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26章 淡定第307章 果斷第221章 平衡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304章 結盟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104章 其中關節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50章 壯士(1)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775章 閃電戰(5)第980章 戰遼河(2)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152章 逼上華山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40章 辛苦自知第698章 收復襄陽府城(2)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310章 調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