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

bookmark

時間已經到了臘月二十五的丑時,這是一天之中最爲嚴寒的時候。

豐鎮的廝殺還在繼續,不過戰局已經非常清晰,八旗軍傷亡慘重,只有抵抗的能力,沒有進攻的能力,敗局已定,不要多長的時間,明朝大軍就將獲取最後的勝利。

多鐸已經看到了這樣的結局。

雪停了,風也停了。

但是氣候更加的寒冷。

多鐸身邊的親兵,好幾次懇求他撤離。

多鐸身邊的兩百親兵,每一個都是身經百戰的,他們根本不會參與到戰鬥廝殺之中,他們的任務就是護衛多鐸的安全,不管遇見多大的危險,他們捨去自身的性命,也要護衛多鐸安全的撤離。

多鐸多次拒絕撤離,可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發現自己必須要做出決定,若是不撤離,很有可能被明軍生擒,那樣的結局對於大清國來說是巨大的恥辱,若是選擇撤離,四周黑漆漆的,不一定有好的結局,而且回到瀋陽之後,下場與碩脫等人沒有多大的區別。

求生是人的本能,再說多鐸內心以及認定了,一定是有人泄露了八旗軍征伐的消息,導致他麾下最爲精銳的一萬八旗軍軍士陷入到明軍的包圍之中,他回到瀋陽去,就算是遭受皇太極和朝廷的責罰,也要講這個泄露消息的人揪出來。

迄今爲止,多鐸都不知道明軍的主帥是誰。

戰鬥幾乎都要結束了,不知道對方的主帥是誰,這恐怕是很大的悲哀了。

丑時二刻的時候,多鐸不再拒絕撤離豐鎮。

兩百親兵護衛多鐸,朝着豐鎮的大門殺過去。

鄭錦宏已經發現了護衛多鐸的親兵,也發現了被親兵圍在中間的多鐸。可是他已經無法抽調兵力圍剿多鐸,戰鬥廝殺到了這個份上,他麾下的將士傷亡也是慘重的,而且越是到最後,越是需要堅持,必須一鼓作氣徹底剿滅八旗軍。

慘烈的廝殺。讓鄭錦宏感覺到這些八旗軍的戰鬥力異常的強悍,鄭家軍參將蘇蠻子的陣亡,讓鄭錦宏肝膽欲裂,諸多將士爲蘇蠻子報仇的決心,轉化爲巨大的戰鬥力與鬥志,正是在這種非同一般鬥志的驅使下,諸多將士爆發出來強大的殺氣,一局壓垮了八旗軍,而且讓八旗軍再也沒有機會振作。

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鄭錦宏必須要抓住寶貴的機會,拼盡全力堅持下去,一直到戰鬥廝殺的結束。

諸多的將士正在圍剿八旗軍軍士,廝殺還在持續,儘管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可鄭錦宏不敢抽調任何的兵力,不過多鐸和親兵朝着大門方向撤離的時候,鄭錦宏還是做好了準備。他要求身邊的傳令兵,迅速與預備隊取得聯繫。要求預備隊務必生擒或者斬殺多鐸,絕不準放跑多鐸。

殺出豐鎮大門,多鐸沒有回頭,此刻鄭家軍進攻時候鋪設的棉甲,起到了作用,多鐸的戰馬踏着棉甲朝着黑夜之中衝去。

豐鎮外面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這讓多鐸大爲放心,儘管逃亡的道路會異常的艱辛,甚至可能出現諸多的危險,不過只要能夠離開豐鎮。就可以想辦法回到瀋陽去。

馬蹄踏上沙地之後,多鐸終於停下來,看看身邊的人,兩百名親兵,跟隨他衝出來的大約一百人,其餘的近一百人,不用多說,倒在了豐鎮裡面。

多鐸倒吸一口涼氣,他根本沒有預料到傷亡會如此之大,在他看來,親兵護衛他衝出豐鎮,頂多損失三十人到四十人,畢竟明軍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廝殺,體力和精力都跟不上了,而他身邊的親兵,則是養精蓄銳的。

多鐸擡頭看看黑漆漆的天空,嘴中發出了怒吼聲,這聲音充滿了悲愴。

多鐸用力夾着馬腹,調轉馬頭,準備朝着察哈爾右翼前旗的方向撤離,往關口方向肯定是不能夠去的,那邊是死路一條,朝着來的方向撤離,或許能夠在很短時間之內找到出路,當然目前最爲主要的事情,是撤離豐鎮這個危險的地方。

此刻的多鐸,忘記了當初的擔憂,如此惡劣的氣候之下,一百多人怎麼撤離到察哈爾右翼前旗去,而且他們絕大部分的糧草,都在豐鎮,無法攜帶。

奔襲不到兩裡地,四周突然出現隆隆的馬蹄聲,前後左右的火光撲過來了。

多鐸的臉色瞬間變化了,難道豐鎮的外面還有明軍。

多鐸的想法不錯,包圍他們的正是鄭錦宏留下的預備隊,而且最爲強悍的斥候營在預備隊之中。

接到了傳令兵帶來的鄭錦宏的命令,斥候營的指揮官迅速做出了部署,多鐸只有可能朝着來的方向撤離,不可能到關口去,所以斥候營的指揮官迅速下達了命令,所有斥候營的將士,在距離豐鎮兩裡地的地方設伏,而神機營的將士,則埋伏在前往關口的方向,以防萬一。

此刻的多鐸與身邊的親兵,被斥候營的一千將士牢牢的包圍了。

廝殺瞬間展開,弓弩發出嗚嗚的聲響,多鐸身邊的親兵,很多尚未來得及抵抗,就慘叫着倒下馬背,有的倒下之後在地上掙扎一番,有的倒下就不動彈了。

斥候的弓弩發射,非常的精準,而且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

眼看着身邊的親兵越來越少,多鐸明白,他徹底完蛋了,沒有逃走的可能了。

拔出腰間的鋼刀,多鐸怒吼着朝着前方衝過去。

多鐸大概不知道,如此多的弓弩發射,爲什麼他能夠毫髮無損,那是因爲鄭錦宏下達了生擒的命令,要不然他也和身邊的親兵一樣,早就被弓弩射中了。

躲過弓弩射擊的親兵也開始了廝殺,沒有誰逃走。

八旗軍的親兵,在軍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也受到諸多軍士的尊重,甚至軍中的牛錄額真,見到他們也是笑着說話的,因爲親兵時時刻刻都跟隨旗主,親兵的待遇遠遠高於其他的軍士,不過親兵的職責也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誓死護衛旗主,一旦旗主出現了意外,親兵也不要想着能夠活命,就算是拼死逃離,最終也是被無情的斬殺。

所以這些親兵不會逃命,旗主被生擒或者斬殺,他們也活不成了。

親兵的戰鬥力的確是不一般的,可惜他們的對手是明軍的斥候,而且在人數上面,他們處於絕對的劣勢,所以這樣的廝殺,閉着眼睛也知道結局如何。

親兵一個個倒下,多鐸的眼睛發紅,他瘋狂的左衝右突,可惜找不到對手,要麼被長矛阻攔,要麼被擦身而過的弓弩逼退。

多鐸真的是要瘋了,他已經看出來了,這些明軍不會殺他,但是對他身邊的親兵毫不留情,這就好比是在玩弄他一樣。

廝殺征伐近二十年的時間了,多鐸第一次處於這等被戲弄的境地。

。。。

當身邊最後一名親兵倒下的時候,多鐸舉起了手中的鋼刀,朝着脖子划過去。

一支響箭呼嘯而來,射中了他握刀的右臂,一股劇痛的感覺傳來,他的手鬆了,鋼刀掉落在地上,四個明軍打馬圍過來,一柄長矛將他掀落馬背。

多鐸的神色以及扭曲了,看上去全部都是猙獰的氣息。

卯時,戰鬥終於結束了。

鄭錦宏的臉上沒有笑容,大軍損失太慘重的,特別是參將蘇蠻子的陣亡,鄭家軍成立這麼多年的時間,第一次損失了參將這樣的高級軍官。

而且還有不好的消息,那就是部分重傷的將士,因爲氣候過於的嚴寒,熬不過去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一萬八旗軍的確被徹底剿滅了,可是這能夠算是一場完勝嗎。

鄭錦宏不這樣看,他覺得這一場的戰鬥,是對他極大的驚醒,提醒他絕不要小看八旗軍的戰鬥力,一旦被逼到絕境,八旗軍展現出來的鬥志是難以想象的。

鄭錦宏早就知道多鐸被斥候營將士生擒了。

多鐸被帶到鄭錦宏的面前。

多鐸一雙眼睛死死的盯住鄭錦宏。

“我是大清國豫親王、滿八旗鑲白旗旗主多鐸,請問你是誰。。。”

多鐸一口熟悉的漢語,讓鄭錦宏有些吃驚,他沒有下馬,居高臨下的看着多鐸。

“本官大明內閣大臣、都督府大都督、鄭家軍總兵鄭錦宏,多鐸,你敗在我的手裡,不算冤枉。”

聽到鄭錦宏自報家門,多鐸的臉上的傲氣瞬間消失。

“不可能,這不可能,皇上的安排是絕密的,你們怎麼知道的。。。”

多鐸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鄭錦宏冷笑着開口了。

“皇太極如此的安排的確很不錯,可惜皇太極不知道我大明皇上之睿智,當初代善到遼東與我朝廷商談的時候,皇上就預計到了大清國將採取的行動,本官告訴你,不管你大清國有何動作,皇上都是清清楚楚的,你雖是大清國的親王,可遲早也是被我朝廷擒獲,不要說你,就算是皇太極,遲早一日也是我大明朝廷的階下囚。”

多鐸無話開口,也不可能辯駁,他知道鄭錦宏說的是實話,如此精確的安排部署,要麼是得到了準確的情報,要麼就是有精確的分析和安排,從時間上面來說,就算是得到了準確的情報,部署也是來不及的,多鐸率領的是一萬最爲精銳的軍士,行動異常迅速,那麼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大明皇上準確預計到了一切。

這是令人絕望和恐怖的事情。(。)

第328章 抓重點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316章 親戚第343章 旅順口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76章 割袍斷義第130章 上任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360章 慘勝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690章 焦灼(2)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851章 人心已經散了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852章 山傾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656章 彷徨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446章 求助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86章 必須改變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583章 徐吉匡的智慧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990章 奇襲安樂州(1)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95章 民有三苦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28章 初步規劃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391章 過分第356章 穩妥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272章 老回回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516章 慘敗(5)第940章 海外奠基之戰(2)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379章 議和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76章 割袍斷義第635章 發難第46章 有容乃大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649章 驚豔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559章 青縣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
第328章 抓重點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316章 親戚第343章 旅順口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76章 割袍斷義第130章 上任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489章 老將出馬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360章 慘勝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690章 焦灼(2)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740章 段宗奎的作用(1)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851章 人心已經散了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852章 山傾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789章 碰釘子的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656章 彷徨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446章 求助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291章 勝利在望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86章 必須改變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861章 紅顏禍水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583章 徐吉匡的智慧第415章 上下同心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936章 科舉之爭第239章 震怒與輕視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990章 奇襲安樂州(1)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95章 民有三苦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28章 初步規劃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391章 過分第356章 穩妥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272章 老回回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276章 下有對策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114章 家中的安排第516章 慘敗(5)第940章 海外奠基之戰(2)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379章 議和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76章 割袍斷義第635章 發難第46章 有容乃大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649章 驚豔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408章 內部的震動第559章 青縣第968章 內外交困第637章 天賜良機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