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調整之前

府庫的充盈讓戶部尚書侯詢的日子好過了很多,畢竟不管嘴上怎麼說,真正有銀子了,一切的事情纔好辦,皇上獎勵給鄭勳睿的三百萬兩白銀已經兌現,五十萬兩黃金,若是在市面上兌換,加之達到六百萬兩白銀,至於是一百顆夜明珠,每一顆價值絕對不止兩萬兩白銀的,這東西要是在南方,一顆價值至少是四萬兩白銀。 ,

這意味着,鄭勳睿此次的談判,從後金韃子手上拿到的,根本不止一千萬兩白銀,按照目前的市場價兌換,至少是一千三百萬兩白銀。

後來侯詢算是想明白了,原來鄭勳睿是不想佔朝廷的便宜,既然交易是一千萬兩白銀,那鄭家軍所得的賞賜,就在這一千萬兩白銀之外,同樣是後金韃子拿出來的。

當然侯詢的主要任務,還是有關內閣大臣的事宜,他是很有希望的,至於說是不是能夠成爲內閣次輔,暫時不要想了,如今呼聲最高的是張鳳翼,他是比不上的。

朝廷之中突然出現的彈劾浪潮,讓侯詢感覺到奇怪,畢竟身處其中,作爲戶部尚書,深知銀子的重要性,此次府庫的銀子,相當於以往三年收入的總和,大明天下的賦稅雖然達到三千多萬兩的白銀,可真正能夠運抵京城的,每年也就是三百多萬兩。

所以侯詢認爲皇上的決策是正確的,也佩服鄭勳睿的能力,居然能夠藉機狠狠的敲詐了後金韃子,讓皇太極乖乖的拿出來了黃金白銀。

朝廷之中的彈劾浪潮,侯詢沒有參與其中,也不去關心這些事情,他做好戶部的事情就可以了,敏感時期。其他的事情還是少關心一些。

散朝會叫,看見兒子侯方域在家中,臉上帶着興奮的笑容,侯詢沒有特別在意。

侯方域的能力不錯,在讀書人之中也有些名氣,不到二十歲的年紀。就成爲了復社的領袖之一,這是讓侯詢高興的事情,畢竟復社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再說侯方域這次專程到京城來,也是爲了他侯詢能夠進入內閣四下裡活動,而且目前效果不錯,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活動能力,可以遇見未來的發展也是不錯的。

侯詢進入書房,侯方域跟着進來了。

“朝宗,有什麼事情嗎。”

“父親。孩兒有件事情,想着和父親商議一下的。”

“哦,有什麼事情,坐下說吧。”

“父親可知曉,這段時間,很多的大人都在彈劾內閣大臣、兵部尚書張鳳翼大人,以及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使鄭勳睿大人。”

侯詢問問皺了皺眉,他是老江湖了。從侯方域的話語之中,已經感受到了什麼。

侯方域顯然沒有注意到侯詢的神情。他還沉浸在喜悅之中,或許是因爲太年輕了,他忘記了張溥等人的囑託,忍不住將某些事情說出來了。

“父親,彈劾張大人和鄭大人的浪潮,是天如兄他們挑起來的。孩兒是完全贊同的,張大人和鄭大人身爲朝廷命官,本應該嫉惡如仇的,爲什麼和後金韃子談判,甚至是交易。此舉其實辱沒了我大明的尊嚴,也辱沒了讀書人的顏面。。。”

侯詢的臉色有些陰沉了,他已經想到了這後面的奧妙,如今是最爲關鍵的時刻,朝中很多大人都在猜測誰會進入內閣,誰會成爲內閣次輔,張鳳翼成爲內閣次輔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也算是衆望所歸了,偏偏在這個時候,彈劾的浪潮出現,豈不是想着拉下張鳳翼嗎,不要說內閣次輔,是不是能夠保住內閣輔臣的職位,都是說不清楚的。

有人彈劾張鳳翼,能夠從中獲取到好處的,除開有可能進入內閣的那些大人,還有就是錢士升、吳宗達以及張至發這些內閣閣臣了,畢竟這些人都是有可能成爲內閣次輔的。

張溥等人掀起彈劾的浪潮,表面上看是想着算計張鳳翼和鄭勳睿等人,其實稍微分析,就能夠知道,還有其他人從這裡面得到好處的。

侯方域還在興高采烈說話的時候,侯詢面色陰沉的開口了。

“不要說了,你對朝廷的大小事務,什麼都不知道,卻在這裡妄自菲薄,議論朝廷大人,讓我怎麼說你,你以爲彈劾張大人和鄭大人,是什麼好事情嗎。”

聽見侯詢的語氣不對,侯方域臉色有些發白。

“朝宗,朝廷裡面的事情很複雜,沒有身處其中,根本不知道其中之奧妙,你的確有一些學識,也有不少的朋友,可做任何的事情,都要認真思索,不要因爲年輕,就覺得自己很是了不起,若是懷揣這樣的念頭,最終是要吃虧的。”

侯方域看着侯詢,有些不服氣。

“父親爲何這樣說,孩兒覺得天如兄他們做的是正確的。”

侯詢微微搖頭,他不願意訓斥侯方域,還是願意說道理。

“那好,我問你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張溥等人是不是說了,要求我日後多多關照和支持他們,第二件事情,張溥等人是不是和內閣的錢大人聯繫緊密,彈劾張大人和鄭大人的事宜,張溥等人雖然參與了,可錢大人並未參與其中,第三件事情,張溥等人沒有出面去聯繫,有些聯繫的事情,是不是交給你去辦理的。。。”

侯方域臉色發白,身體都微微有些顫抖了。

父親怎麼知道這些事情啊。”

到了這個時候,侯詢真的有些生氣了。

“朝宗,你雖然年輕,好歹也是復社的領袖之一,怎麼如此的判斷和辨別能力都沒有啊,且不說彈劾張大人和鄭大人的事宜是不是正確,就說錢大人和張溥等人的表現,難道不奇怪嗎,誰不知道錢大人是極力支持張溥等人的,這彈劾張大人和鄭大人的事宜,既然是以張溥等人爲主,錢大人爲何不參與其中,你不是朝廷命官,憑什麼去聯繫這些事宜。”

一連串的發問,讓侯方域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可他還是沒有想明白。

“有些事情是你出面去做的,你以爲朝中的大人會在乎你嗎,不客氣的說,他們甚至不會在乎張溥等人,張溥等人也知道自身的影響力不夠,所以將你拉出來,哼,他們既然幫助你做了一些事情,那你也要幫助他們做一些事情了。”

侯詢的話語說的如此直白,侯方域總算是明白了一些。

“原來是這樣,天如兄要求孩兒幫忙聯繫,是看着父親的。”

“不僅僅是這樣,張溥等人還想着將我也綁進去,想着我和他們成爲一體。”

“這,父親難道和錢大人有什麼矛盾嗎。”

侯方域說出來這樣的話,侯雲只剩下一聲嘆息,雖然自身也是東林黨人,但長久的擔任戶部尚書,侯詢的看法是有一些不同的,不贊成過分的黨爭,也知道內閣裡面,首輔溫體仁等人,有些看不慣東林黨人的做派了。

“朝宗,這不是矛盾的問題,這是原則問題,從今日開始,你閉門讀書,不要出去了,如此關鍵的時候,你的一舉一動,被很多人注意的,稍微有疏忽,我是難辭其咎的,朝中的局勢,皇上自然會有分析的,就憑着張溥等人,以爲能夠徹底撼動朝廷,他們想的也太天真了,我的話你記住了,今後不管做什麼事情,多想想背後的原因。”

侯方域離開書房以後,侯詢陷入到沉思之中,若是彈劾張鳳翼和鄭勳睿的事情,侯方域沒有參與其中,他大可以作壁上觀,甚至能從中得到很多的好處,可是侯方域參與其中,意義就不一樣了,說不定這個時候,皇上內心已經有了看法,認爲自己是迫不及待了,自身不好出面,所以讓侯方域出面去活動和挑唆。

侯詢對張溥等人的看法,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甚至對復社和應社,也產生了不好的看法,復社和應社絕大部分都是年輕的讀書人,這些人不諳世事,容易受到挑唆,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成爲他人利用的對象。

想到侯方域被人利用,老奸巨猾的侯詢肯定是不高興的。

張溥等人的做法,在皇上看來,肯定就是黨爭了。

鄭勳睿明明是立下了巨大的功勞的,也是按照皇上的要求去做的,最終卻被那麼多人彈劾,皇上會怎麼向,再說黃金白銀都入庫了,朝廷可以做不少的事情了,這個時候,功臣被彈劾,那是不是說這些銀子要退回去。

侯詢越想越覺得不對,他必須做出一定的姿態來,至少需要證明自身的清白。

想清楚利害關係之後,侯詢離開了府邸,前去拜訪內閣首輔溫體仁。

回到府邸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侯詢的臉色好了很多,能夠看見一絲的笑容。

侯方域房間裡面的油燈亮着。

走進房間,侯方域正在看書。

侯詢擺擺手,示意侯方域不必要站起身來。

“朝宗,我今日說的話,你一定要記住了,遇到原則性的事宜,自身要多多思考,接着看是不是能夠去做,你在京城逗留的時間不短了,早點回家去,朝廷之中的這些事情,不要繼續參與了,否則對你和我都是很不利的。”

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53章 搬遷第822章 精準的掌控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58章 府學第58章 府學第8章 縣學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671章 督戰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550章 溫水煮青蛙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21章 從容淡定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89章 心病難醫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14章 種植技術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744章 鄭勳睿的無情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692章 揪心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69章 鹿鳴宴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692章 揪心第243章 暗流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266章 需要小心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144章 拜服第854章 絕唱(2)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27章 亦師亦友第779章 閃電戰(9)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670章 掌控第427章 想不到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85章 相互考證第122章 勸阻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343章 旅順口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990章 奇襲安樂州(1)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926章 權鬥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357章 血戰(1)
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53章 搬遷第822章 精準的掌控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58章 府學第58章 府學第8章 縣學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671章 督戰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899章 收復臺南第888章 權力集中第550章 溫水煮青蛙第507章 都沒有想到(1)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695章 及時的建議第598章 絕密情報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275章 上有政策第21章 從容淡定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89章 心病難醫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14章 種植技術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744章 鄭勳睿的無情第306章 理想主義第30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826章 建議引發靈感第692章 揪心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69章 鹿鳴宴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692章 揪心第243章 暗流第988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266章 需要小心第133章 有些意外第338章 周延儒的要求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568章 京城故事(2)第144章 拜服第854章 絕唱(2)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27章 亦師亦友第779章 閃電戰(9)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670章 掌控第427章 想不到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68章 小小的扇動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85章 相互考證第122章 勸阻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151章 巡撫大人來了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890章 大清國的對策第460章 戰術思想第343章 旅順口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808章 好大的博弈第311章 爭論和辯駁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990章 奇襲安樂州(1)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926章 權鬥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357章 血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