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

鄭家軍的軍營很快建設好了。

軍士的訓練一天都沒有放鬆,這個時候的訓練,與江寧縣的訓練完全不一樣了,地域遼闊的延安府,足夠戰馬馳騁了。

消耗同樣是巨大的,軍士和戰馬的消耗,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不過也是在這樣的訓練之中,鄭家軍眼看着強大起來了。

十一月中旬,氣候已經變得異常的嚴寒。

冬天的第一場雪,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之下來臨了,雪雖然不是很大,但連續乾旱四年時間的延安府各地,還是很稀奇下雪的情景的。

能夠坐在屋裡,烤着熱乎乎的地龍,端着溫好的美酒,欣賞雪花飄落的情形,這是讀書人認爲的最浪漫的事情,可惜身爲延安府知府的鄭勳睿,沒有那麼多的浪漫,他想到的事情是完全不一樣的。

文曼珊已經寫來好幾份信了,追問什麼時候能夠到延安府來,這才幾個月的時間,鄭勳睿忙的是焦頭爛額,需要考慮和處理的事情太多了,文曼珊這個時候不可能到延安府來,再說這裡的條件太艱苦了,文曼珊來吃苦,他於心不忍。

下雪意味着氣候開始變得異常的嚴寒,連續遭遇四年災荒的老百姓,該如何的抵禦嚴寒,若是官府不能夠想到很好的辦法,凍死的百姓將會大幅度的增加。

還有延安府的春旱是特別厲害的,到時候根本找不到水,這個時候下雪了,是不是需要將雪水收集起來,而且他聽到膚施城內的老人說了,這一次下雪只不過是開頭,從天氣上面看,後面恐怕還有暴雪。

不收集雪水,一旦大雪過後,什麼都沒有了。

府衙迅速發出了兩道告示,一道告示讓人很容易理解,另外一道告示就讓人覺得奇怪了。

第一道告示,要求州縣必須加大對百姓的救濟,各地要想辦法採購棉被,無償提供給百姓,官府要求百姓悉數到距離縣城不遠處居住,官府在這些地方搭建臨時的住宅地,這樣便於官府的救濟,若是居住的地方太遠,甚至在深山之中,官府無法救濟。

第二道告示,要求官府組織百姓,開挖一米見方的池子,要求就是這些池子不能夠漏水,同時收集各地的雪水,全部都灌注到這些池子裡面,開挖池子和收集雪水,官府必須拿出銀子或者是糧食,給與勞作的百姓報酬,這是絕對不能夠少的。

開挖池子和蒐集雪水,居然有報酬,這個告示張貼出去之後,幾乎沒有誰相信。

突破口還是在膚施縣城外。

幾個膽子大的農戶,開挖了四口一米見方的池子,整理的很好了,稟報官府,官府迅速派人前來驗收,驗收合格之後,當即給與了糧食,之後這些農戶開始想方設法的收集雪水,灌滿了其中的一個池子,再次得到了糧食。

這一下子延安府各地都轟動了。

糧食可以救命,開挖池子和收集雪水,這是誰都能夠做到的事情,沒有多大的難度,若是在官府指定的區域開挖池子,同時收集雪水,那就能夠得到更多的糧食,安然的度過這個嚴冬了,這樣的事情誰不幹啊。

延安府所轄的州縣,迅速掀起了開挖池子的高潮。

當然目前雪水還不多,但只要池子挖好了,等到大雪來臨的時候,就可以收集足夠的雪水了,將這些雪水儲存起來,來年春旱就有水源了。

讓百姓勞作起來,從中得到報酬,同時又收集了大量的水,爲春季做準備,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唯有這樣,才能夠讓老百姓安然的度過這個嚴冬。

開挖池子的事情,迅速傳開,延安府各地的百姓,大量涌向了府州縣城池所在地的附近,村鎮幾乎沒有留下什麼人了,這個消息傳開之後,就連慶陽府所屬的寧州和西安府所屬的銅川,都有一些百姓趕赴延安府所屬的宜君縣和中部縣了。

如此就讓老百姓集中起來,這是鄭勳睿沒有想到的,府衙的第三道告示迅速發下去了,這是給官府的文書,要求州縣衙門,趁着這個時間,統計戶數和人口,要求統計儘量要準確,看看延安府各地到底還有多少的人口。

州縣衙門對府衙的告示議論紛紛,但已經被朝廷斬殺的趙牧,就是榜樣,誰也不敢違背知府大人的命令,成爲下一個趙牧,再說知府大人早就派遣府衙的官吏,到州縣統計了錢糧,知府大人也承諾了,會給州縣一定的糧食的銀子的補助,只要是查證屬實的開銷,賬目清楚,府衙都會認賬的,如此情況之下,誰都想着多挖一些池子出來,那樣可以得到更多的錢糧。

至於說人戶的統計工作,很長時間沒有做了,這其實是州縣衙門的職責,每年都要進行統計的,大家倒也是習慣的,在說知府大人沒有強迫州縣官吏冒着生命危險到村鎮去,這就很不錯了,所以人戶的統計事宜也很快鋪開。

大量的池子挖出來了,但雪水幾乎沒有收集到什麼。

就在衆人着急的時候,閏十一月十五,大雪開始來臨了。

以往這樣的大雪,在官吏和百姓的眼裡,那就是巨大的災難,可今年的情況不一樣了,不知道有多少的百姓盼着大雪,大雪降臨,就好比是過節一樣,因爲這一次官府說了,收集雪水將得到銀子的獎勵。

百姓迅速開始動作,想方設法的收集雪水。

就連衙門裡面的吏員和衙役,也加入到隊伍之中,他們若是收集到雪水,一樣能夠得到獎勵,本來還半信半疑的百姓,看見吏員和衙役都開始做了,還有什麼值得懷疑的。

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州縣衙門組織百姓,開挖了上萬個池子,他們也明白,這些池子蒐集雪水,目的是爲了抗旱,畢竟連續幾年的大旱,已經讓百姓陷入到絕境之中,只是他們懷疑,是不是會有大雪,畢竟崇禎二年的時候,全年幾乎沒有落下一滴雨雪。

大雪來臨的時候,鄭勳睿的威望空前的上升,所有人都覺得怪了,知府大人不僅僅能夠剿滅流寇,還知道今年有大雪,這真的是神了。

積澱起來的白雪迅速被收集起來,絕不能夠浪費了,跟多的人則是找到了各種各樣的器皿來收集,一些百姓也明白雪水的重要,自家也開始收集。

官府下發的棉被,這個時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百姓免去了遭受凍傷甚至凍死的情況,絕大部分的百姓都能夠度過這個嚴寒的冬天了。

收集雪水的範圍不斷擴大,從城池開始往村鎮蔓延,官府也在這個時候適當的提醒,必須要注意嚴寒的氣候,不能夠因爲收集雪水和掙錢丟掉了性命,這個提醒非常的重要,除開一些青壯能夠走的遠一些收集雪水,其餘的老弱婦孺,幾乎都是在附近收集的。

冬小麥早就種下去了,因爲閏月,故而來年的收穫季節,也就是在四月份左右,這種感覺上面的錯覺,對老百姓是極大的鼓勵,老一些的人都清楚,瑞雪兆豐年,看來連續四年的災荒,有望結束了,若是冬小麥能夠獲得豐收,至少能夠保證來年的生活了。

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鄭勳睿是很高興的,只不過大雪持續的時間,出乎了他的預料,足足下了三天三夜,要不是知府衙門發出告示,讓各地官府和百姓做好準備,這場大雪將成爲巨大的災難,無數人無法抵禦,對凍餓致死。

一個正確的決策,讓老百姓度過了最爲危險的時間,而且讓老百姓的精氣神提起來了,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旦精神垮了,那就沒有辦法挽救了,陝西那麼多人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就是因爲徹底失去了希望,看不到任何的未來了,所以鋌而走險,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其實這些人是不想造反的,沒有誰天生就想着造反。

再說這個時代的老百姓,要淳樸很多,官府只要做了一點點的事情,老百姓就能夠記住好長的時間,感恩戴德,其實這些事情,在鄭勳睿看來,都是官府應該做的事情,畢竟是老百姓養活官吏的,要是不能夠爲老百姓做事情,還要官府有什麼作用。

府衙的吏員和衙役也同樣出去收集雪水了,鄭勳睿沒有阻止,其實在延安府各地做官不容易,做吏員和衙役也不容易,地方上太窮了,他們也難以維持生活,更不要說有多少的外水了,趙牧那樣的官員,畢竟是極少數。

接連決策的正確,讓鄭勳睿的精神也好起來了,只要來年的冬小麥、玉蜀黍和甘薯能夠獲得豐收,那麼一切的問題都能夠暫時得到緩解,雖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尚需要好些年的時間,但只要情況好轉,今後的事情就會順利很多了。

鄭家軍的訓練更加的頻繁,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正是鑄造鄭家軍的最好時機。

鄭勳睿給家裡寫信了,告訴父親鄭福貴,來年玉蜀黍種子和甘薯種子,種植面積擴大到三千畝的規模,其中千畝的玉蜀黍和甘薯種子,全部提供給延安府,當然,這些種子也是要出錢購買的,只是價格上面,要便宜很多的。

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671章 督戰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第297章 決定第284章 有信心第91章 京城路上第355章 驕狂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709章 朱仙鎮第55章 明確目標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59章 陳子龍第379章 議和第56章 古今融合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658章 找理由第122章 勸阻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69章 鹿鳴宴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265章 亂攤子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419章 後悔無門第449章 裂縫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503章 監軍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17章 縣試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393章 利誘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6章 鄭錦宏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692章 揪心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356章 穩妥第739章 自找的第744章 鄭勳睿的無情第14章 種植技術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263章 廷杖第226章 死牢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66章 發榜第601章 出乎預料第12章 做主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842章 落井下石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47章 震撼第99章 神秘來信第427章 想不到第446章 求助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784章 閃電戰(14)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636章 用強第681章 興辦義學第59章 陳子龍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772章 閃電戰(2)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129章 暮氣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623章 襄陽失陷(6)
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671章 督戰第331章 黃道周其人第297章 決定第284章 有信心第91章 京城路上第355章 驕狂第708章 不是一條心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709章 朱仙鎮第55章 明確目標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418章 淮安商會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907章 致命的分析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59章 陳子龍第379章 議和第56章 古今融合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658章 找理由第122章 勸阻第889章 不可能心軟第69章 鹿鳴宴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265章 亂攤子第405章 以身相許第419章 後悔無門第449章 裂縫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503章 監軍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17章 縣試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393章 利誘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6章 鄭錦宏第344章 蓬萊水師第692章 揪心第236章 朱存樞的選擇第356章 穩妥第739章 自找的第744章 鄭勳睿的無情第14章 種植技術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263章 廷杖第226章 死牢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66章 發榜第601章 出乎預料第12章 做主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374章 漢奸之痛苦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842章 落井下石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47章 震撼第99章 神秘來信第427章 想不到第446章 求助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687章 兩個步驟第784章 閃電戰(14)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455章 洛陽碼頭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911章 悲哀的撤離第748章 成事不足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636章 用強第681章 興辦義學第59章 陳子龍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772章 閃電戰(2)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676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129章 暮氣第520章 精心的部署第623章 襄陽失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