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生命垂危

bookmark

一眨眼的時間,新元過去了,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二月,李自成接到王安平傳回的訊息:陝西巡撫陳瑜,被朝廷任命爲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五省總督,協調各省軍隊,統一對付盜賊。品書網

李自成頓時皺了眉頭,這又是一個以兇悍著稱的將領,不知道他總督五省的軍隊後,會不會注意到隴右的天命軍,如果天命軍進入陳瑜的視線,自己與洪承疇達成的臨時協議,恐怕要作廢了。

他立即給固關的馬有水、靖遠縣的秦大年傳訊,令他們加強戒備,同時,暫停接納流民,以免將陳瑜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天命軍尚不具備與朝廷全面開展的實力。

李自成也在加強軍備,留守西寧的宋部、駐守靖遠縣的秦大年部,都是達到兩個千戶的戰兵和一個千戶的輔兵,火器局生產的榴彈炮、山地炮、火藥包,也是優先裝備秦大年、馬有水、宋部。

幸好陳瑜的注意力,全部在高迎祥、張獻忠他們身,暫時沒有注意到隴右和西寧,連洪承疇也是暫時消停了。

四月初,大草灘永固城的漢人監軍傳回訊息:林丹汗患了天花,生命垂危,希望在臨死之前見見大都督!

李自成頓時吃了一驚,林丹汗正當壯年,怎麼會生命垂危?他慢慢在腦回憶後世的歷史,似乎林丹汗是在這一年死亡的。

整日忙的,將這麼重要事情忘了?不對,林丹汗的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難道還是無法延長他的生命?

糾結歷史已經沒有意義,關鍵是如何應對現實。

林丹汗若是真的死了,蒙古察哈爾部又將何去何從?自己這些日子在蒙古人身所傾注的精力,會不會此作古?

雖然與林丹汗正式打交道的時間不長,但林丹汗在娜木鐘的勸慰下,不僅皈依了天主教,還與漢人做起皮毛生意,假以時日,隨着蒙古人生活方式和信仰的改變,這些蒙古人遲早會融入至漢人當。

然而,林丹汗身患重病,完全打亂了他的部署。

李自成驀地想到娜木鐘,按照蒙古人的習俗,如果林丹汗死了,他的繼承人不僅要繼承察哈爾部的所有財物,也會繼承林丹汗的女人,包括娜木鐘在內。

娜木鐘已經成了李自成的禁臠,兩人有過最深入的接觸和交流,林丹汗在世,娜木鐘是他的大福晉,李自成常常望洋興嘆,只能偶爾偷着樂,如果林丹汗死了,讓他的繼承人繼承娜木鐘,李自成絕對不能答應!

如何將娜木鐘解救出來?又如何處置蒙古人的這個察哈爾部落?

李自成仰靠在座椅,閉雙目,狠狠地吸了幾口寒氣,腦子逐漸靈光些,他將整個事件一攬子考慮,很快有了對策。

林丹汗在臨死之前,想要見見他,這是唯一的機會,不管林丹汗是信任自己,還是要趁機除掉自己,他都要去一趟永固城。

李自成立即給卡當城的周賓傳訊,讓他立即帶所有的戰兵,趕赴永固城,士兵們準備十日的乾糧和充足的子彈。

同時,又傳訊蘭州、涼州一線的李績,讓他處於一級戰備狀態,隨時準備趕赴永固城!

爲了加快速度,兩份快訊都是以飛鴿傳書的形式發出。

李自成又換來何小米,讓親兵儘快做好動身的準備,同時,傳令宋部,兩千戰兵準備五日的糧食、清水,半日後輕裝出發,留下一個百戶的輔兵守城,其餘九個百戶的輔兵,押運糧草物資,務必在一日後動身。

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李自成的親兵都是騎兵,速度宋部的步兵快得多,但現在的永固城,暫時情勢不明,他不願孤身犯險,必須與步兵相伴而行。

宋部的步兵先行,李自成則去了後衙與高桂英作別,隨後將西寧城交給樑成與沈道,方纔出發去追趕宋部的步兵。

渡過湟水後,沿着沙塘川一路急行,至威遠縣城再折向東北方向,大路蜿蜒伸向草原深處,兩側都是放牧的蒙古人。

此時正值牲畜交#配、進食的旺季,牧民們不分男女,都在忙碌着,因爲常常見到漢人,他們起初並不驚慌,當發現天命軍是一支兩千餘人的軍隊,目光倒有幾分恐懼。

現在的蒙古人,爲了定居,都有龐大的牧場,牧民居住地相當分散,萬一漢人要攻擊他們,蒙古人很難在短時間內聚集起來。

幸好這些漢人,都是行色匆匆,不但沒有搶奪他們的牲畜,連停下里看他們一眼的時間都沒有。

蒙古牧民便繼續忙活之後,便有女人似乎在咕嚕:“這些漢人,整日忙些什麼,留下來喝口馬奶酒的時間都沒有……”

李自成的確沒有時間留下來喝馬奶酒,林丹汗生命垂危,萬一死了,新汗在他到達永固城之前繼位,成爲既定現實,那麻煩了。

天命軍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永固城,夕陽下,永固城的大半截城牆披一層淡黃色的光暈,城外尚有不少牧民,他們正悠閒地將牛羊趕入羊圈,一切都是祥和的樣子。

李自成心內一驚,看牧民們如此從容,哪像林丹汗病重不愈的樣子?

宋也是有一縱不詳之感,他一拉馬繮,靠近李自成,“大都督,此處是蒙古人的地盤,不得不防!”

何小米道:“大都督,我們兩千餘人來到此處,城內不可能不知道,城內爲何沒有人出來接應?”

李自成恍然大悟,林丹汗病重的訊息,乃是城內的漢人監軍傳回的訊息,只要喚出漢人監軍,一問便知,“小米,着人去城下,讓城的漢人監軍出城迎接!”

“是,大都督!”何小米立即派出親兵,近去北城門叫喚。

聽說天命汗到了,守城的蒙古士兵並沒有阻攔,但親兵沒有入城,非得讓漢人監軍出來。

蒙古士兵沒法,只得着人去通報,稍頃,兩名漢人打扮的壯漢從城內出來,後面跟着一個身着長跑的蒙古人。

李自成定睛一看,兩名漢人他並不認識,後面的蒙古人倒是熟人,原來是當日隨天命軍東征靖虜衛的巴達西!

三人見了李自成,緊走幾步,跪倒在李自成的面前,“大都督(天命汗)!”

“都起身吧,”李自成端坐馬背,待三人起身,看向巴達西,“不是說呼圖克圖汗病重嗎?城外爲何不見一點悲傷的情緒?”

“大汗快不行了,”巴達西的神情有些萎靡,卻是迎着李自成的目光,“天命汗來了,快入城吧,遲了恐怕來不及了……”

“呼圖克圖汗竟病得如此沉重?”李自成還是不敢相信。

宋卻是看向那兩名漢人監軍,“大都督來了,你們爲何不早早出城迎接?”

一名監軍道:“小人不知道大都督何時到達……剛剛呼圖克圖汗病情嚴重,被蒙古人請至病榻前……”

李自成道:“呼圖克圖汗生病,這是什麼時間的事?”

“回大都督,大概是兩個月前的事,當時不知道病情如此嚴重,所以沒敢告訴大都督……”

宋瞪着雙目道:“呼圖克圖汗如此病重,爲何城外沒有蕭煞之氣?”

“回將軍,呼圖克圖汗病重,蒙古的牧民們根本不知道,現在只有這位巴達西都尉、還有吉日嘎拉和呼圖克圖汗的福晉和孩子們知道!”

李自成盯着兩位漢人監軍看了一眼,又看看巴達西,沉聲道:“走,入城!”

宋還是不放心,急忙叫道:“大都督……”

李自成衝着宋搖頭,他剛纔觀測過三人的眼睛,目光清澈,不像是說謊,難道三人都能完全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但爲了安全起見,還是道:“親兵在前面開道,宋將軍的士兵,暫時留一半在城外,待確認安全了,方可入城。”

“是,大都督!”宋留下一個千戶的士兵在城外列隊,自己也隨着李自成入了城。

李自成的親兵,跟在巴達西三人的身後,手端着步槍,子彈都膛了,只要稍微有什麼風吹草動,敵人首先要陪葬。

城內並沒有伏兵,李自成下了北城頭,方纔招呼另外的士兵入城。

李自成在親兵的陪同下,隨着巴達西直接入了林丹汗的臥房,而宋則是指揮士兵將臥房包圍了起來,所有的士兵都是子彈膛,做好了戰鬥前的一切準備。

臥房掌着數盞油燈,林丹汗的八大福晉,還有他的妹妹泰鬆二公主,在牀榻前圍成一圈,十四歲的兒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還有兩個五六歲的女兒淑濟、阿納日,都是跪在牀前,爲林丹哈祈禱。

左右都尉巴達西、吉日嘎拉立在稍遠處的身後。

衆人見了李自成,都是面現驚喜之色,但誰也沒有說話,只是自覺地讓出一條通道,任由何小米陪着靠近牀榻,立在牀前最靠近林丹汗的位置。

李自成低頭一看,林丹汗閉着雙目,身蓋着皮被,靜靜地平躺在牀榻,面白如紙,頭髮雜亂,眼窩深陷,幾乎成了兩個空洞。

他不禁心內一沉:這是病入膏肓了,任你是神仙,也難有回天之力。

第191章 流民第2章 城南古廟第293章 紅豔豔的腰帶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821章 孟家莊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205章 六朵金花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125章 女學子第122章 西寧府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010章 醉死了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1072章 航海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72章 血性第1336章 大唐西域鯉魚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2章 遊街示衆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232章 西寧軍有魔法第965章 竇美儀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272章 考察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148章 傳教士第34章 血腥味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97章 幕後主使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219章 佈局第77章 脣槍舌劍第520章 海北府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1072章 航海第106章 看熱鬧第885章 誘餌第410章 夢魘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1379章 錫蘭島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1017章 第九營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206章 煩勞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108章 聲聲聲刺耳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782章 二夫人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478章 小旗官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1260章 雲津市坊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880章 兩顆首級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935章 對面不識第2章 城南古廟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1231章 培養太子第1031章 長子次子第656章 清蒸最補了第24章 舊人新婚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74章 賜死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1244章 十王府街第280章 龍駒島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79章 殺,殺,殺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1256章 緬甸省
第191章 流民第2章 城南古廟第293章 紅豔豔的腰帶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821章 孟家莊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205章 六朵金花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125章 女學子第122章 西寧府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010章 醉死了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1072章 航海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72章 血性第1336章 大唐西域鯉魚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2章 遊街示衆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232章 西寧軍有魔法第965章 竇美儀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272章 考察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148章 傳教士第34章 血腥味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97章 幕後主使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219章 佈局第77章 脣槍舌劍第520章 海北府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1072章 航海第106章 看熱鬧第885章 誘餌第410章 夢魘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780章 舉火爲號第1379章 錫蘭島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1017章 第九營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206章 煩勞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108章 聲聲聲刺耳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782章 二夫人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478章 小旗官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1260章 雲津市坊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880章 兩顆首級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935章 對面不識第2章 城南古廟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705章 多羅貝勒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1231章 培養太子第1031章 長子次子第656章 清蒸最補了第24章 舊人新婚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74章 賜死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1244章 十王府街第280章 龍駒島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79章 殺,殺,殺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1256章 緬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