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

bookmark

一眨眼的時間,永昌六年要過去了。

李自成進入內書房,泡了一壺熱水,獨自坐在龍椅,微微閉雙目,親自盤點這一年的得失。

根據樑成的反饋,這一年的賦稅,達到三千七百萬兩,年足足增加了四百萬兩,新增的賦稅,除了來自緬甸省,主要是工商稅的增加。

南方人口稠密,征服之後,很快能增加華夏的賦稅,這是他在南方立省、北方立都督府的原因,北方人口稀少,產出低下,賦稅實在有限,供給當地的官員和駐軍都困難,現在最重要的目標,還不是賦稅,而是歸化。

與北方人的兇悍不同,南方人性情相對溫順,只要斬殺了頭領,在讓百姓們有口飯吃,他門是不會冒着殺頭的危險與華夏做對的。

今年增加了緬甸一省的賦稅,明年年底,呂宋省該有賦稅了。

與北方人的性情相,南方人的溫順實在讓李自成吃驚,高立功的第八營,已經控制了整個緬甸省和雲南省,包括雲南省南部新徵服的孟艮、景邁、孟棉、塔威、西海各府,劉宗敏的第四營,還有原先張獻忠部的孫可望部、李定國部,已經完全解放出來。

三部如今都駐紮在昆明城外。

李定國忠勇可嘉,已經完全轉變了思路,的確是難得的將才,但孫可望其人,個人義氣重了些,還要調教一番。

李自成思索一番,決定將孫可望部、李定國部合編爲第十營,由李定國任主將,王尚禮任副將,第十營只保留兩個團的編制,張勝、高貴分別擔任團長,馬維興、張先壁任副團長。

第十營立即進行整編,多餘的士兵強制退役,安置在當地落戶。

孫可望調國防部,任陸軍司司長。

新增的賦稅,有三成來自工商稅的增長,除了新增的土地,工商稅將是未來最主要的增長點,土地增加不可持續,不可能無限制地增長下去,華夏賦稅的增長,主要來自工商業。

李自成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處於幻覺當,華夏的工商稅,一年之間竟然增長這麼多?

北京-天津工業板塊、南京-杭州工業板塊、蘭州-西寧工業板塊,昆明-新臺地區,算不算新的工業板塊?

隨着昆明水泥廠、昆明玻璃廠、昆明肥皂廠、昆明一神香水廠的入住,昆明已經出現了現代工業氣息,昆明城大規模建設,帶動了昆明安寧磚窯廠、昆明易門磚窯廠走正軌,隨着昆明城建設不斷深入,只要向商戶出售水泥,兩家磚窯廠還會得到發展。

昆明城內,城南的商業區正在改造,城外的雲津市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雲南山多,靠山吃山,如果開發出礦業……

在昆明-新臺地區,緬甸省雖然不如雲南省全面開花,卻也利用沿海的優勢,組建了兩個大型的工商企業:大光城的隅造船廠、實兌城的明光貿易有限公司!

這可是兩個巨無霸級的工商企業,特別是明光貿易有限公司,在朝廷的協助下,將來是要遠赴西洋的。

緬甸省地處西海沿岸,本身還有一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實兌港、大光港將來都會成爲商業城市。因爲西北部山地多,緬甸省本身也會有木材、礦業可以開發,野人山的柚木,北部據說還出產一種優質的玉石……

華夏初步進入工業時代了嗎?

李自成隨即搖着頭否定了,華夏這麼大,別說邊疆地區,便是成熟的漢地,也只有巴掌大的幾塊地方,出現了少量的現代工廠,距離真正的現在產業還遠着呢!

等到初步完成現代教育,大量的技術工人進入工廠,技術革新成爲工廠盈利的主要手段……

不過,華夏已經朝這個方向發展。

李自成思索了很久,除了吸引全國的工商戶進入昆明-新臺地區投資,總不能強迫商戶進來,唯一的辦法,便是開發昆明-新臺地區的礦業,用官府的力量增加業人口,提高百姓的收入,推動工商業的持續發展!

思索片刻,李自成的思路馬轉到道路建設。

華夏成熟區的環形大道,從北京幾乎沿海岸線至廣州的東環,已經全線貫通,南環只剩下昆明至廣州這一段。

這一段不急,等到第四路橋公司將雲南、緬甸兩省的主幹道修築得差不多了,再來修築這一段不遲。

第四路橋公司因爲有七八萬東籲國的戰俘,已經分成三部,一部在修築昆明至孟棉府的西南方向大道,道路已經完成了大半;另有一部在修築保山府至順寧府,再延伸至普洱府的省內主幹道,已經接近完工;還有一部,原本在雲南省西部,修築大理、麗江、六庫三府之間的環形大道,這一部已經完工,萬餘工人來到昆明。

但李自成依然沒打算修築昆明至廣州的南環大道,而是讓這一部去了東北方向,先修築昆明至曲靖的大道,這是昆明至松江大道的一部分,第四路橋公司必須要將道路延伸至貴陽,然後折而向北,打通貴陽至重慶的大道。

重慶至遵義的大道早已通行,只要將貴陽與遵義連接起來,大道會全面貫通,那時候的遵義府,也會劃撥貴州省。

未來的貴州省,昆鬆大道經過首府貴陽,橫貫整個貴州省東西,貴陽能北至重慶、成都,如果有必要,還可以修築一條南至廣西南寧的大道,一縱一橫,初步緩解貴州“地無三尺平”的閉塞局面。

貴陽至松江段大道,交給江南的第三路橋公司了,畢竟雲南這邊山多,對大道的需求更加迫切,第四路橋公司任務更重。

北京地區的第一路橋公司,新元之後,將修築北京至廣州的京廣二道,將河北、河南、湖廣、廣東四省腹地連接起來。

京廣二道、昆鬆大道,加外圍的環形大道,華夏成熟的漢地,將實現三縱三橫,包括邊緣的山東在內,所有省份都通行大道……

李自成的思緒,終於轉向他最爲關心的國土。

南疆北疆,華夏都在開疆,速度都很快,快得讓人眼花繚亂,連李自成都覺得意外,開疆的速度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北疆。

海西都督府已經擴張至黑龍江的出海口,將大明奴兒干都司的治城特林收入囊,奴兒干都司的東北界,除了懸在海外的苦夷島,已經是極限了。

更爲重要的是,黑龍江以北,一直到北山,華夏建立了北山都督府,將北疆向北推進了一大步,甚至超出了奴兒干都司的北部邊界。

三支草原騎兵,加第三營協助,西面的第一營、第七營又是出金微山東麓策應,已經征服了漠北蒙古三部,土謝圖部、扎薩克圖部青壯被殲滅過半,只有車臣部的碩壘早早歸順華夏,所部沒有出現大量傷亡。

車臣部不但傷亡不大,百姓被遷移至土謝圖部、扎薩克圖部,牧場還有所增加。

土謝圖部、扎薩克圖部青壯被殺,老人、孩子亦不會倖免,牛羊、財物被收繳,家年輕的女人成了戰俘,或者被分配給作戰的將士,或者押送至瀋陽城內的草原坊出售,運氣特別好的,纔有機會嫁給駐紮北山都督府的拓北團將士爲小。

安西都督府已經成型,除了早先立下的庫倫、龍城、肯特、弓盧、西特、戈壁、郅居七府,又在庫倫府以西,立下木倫、安侯、姑且、浚稽、雅蘇、和卜、稽落、金微、唐努九府,一直延伸至金微山,金微山以西,便是瓦剌蒙古準噶爾部。

李自成最感興趣的,是安西都督府西北角的唐努府,後世叫做唐努烏梁海。

唐努府是一處被羣山環抱的狹長盆地,南面是東西走向的唐努山,北面的兩大山脈呈“八”字形,西薩彥山脈東北、西南走向,東薩彥山脈是西北-東南走向,三大山脈幾乎無縫對接,阻擋了各個方向的寒風,盆地內有河流穿過。

獨特的結構,氣候溫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盆地內竟然被開墾出不少耕地。

據當地的百姓說,最早在唐努府開闢耕地的,是大漢飛將軍李廣的孫子、騎都尉李陵,他們都是李陵的後裔。

當年李陵率領五千步兵北征匈奴,在浚稽山遇到單于主力三萬餘騎兵,他依仗弩箭在射程的優勢,與匈奴騎兵血戰三日,殺敵數千,但匈奴騎兵增加至八萬,李陵孤軍無援,又血戰五日之後,殲敵過萬後,糧草器械耗盡,五千步兵大半戰死,李陵突圍時被匈奴騎兵生擒。

匈奴單于很看重李陵的軍事才能,不但將女兒嫁給他,還敕封李陵爲右校王,封地昆堅是現在的唐努府。

大漢武帝因爲李陵投降匈奴,聽信讒言,以爲李陵幫助匈奴操訓士兵,一怒之下,誅殺了李陵全家。

李陵有家難回,只得帶着數百漢人及家眷,去往昆堅定居,他門砍伐了樹木荊棘,一把火燒了,將盆地開闢爲耕地,開始了一帶又一代的繁衍……

將近兩千年過去了,如今唐努府的百姓,許多都是金髮碧眼,但他們無一例外都宣揚自己是李陵的後人!

這些人是不是李陵的後裔,已經無從考證,而且並不重要,既然他們承認是李陵的後裔,那是華夏的百姓了,並不需要歸化,天命軍進入唐努府,只是迎接他們回家……

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687章 責罰第280章 龍駒島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293章 紅豔豔的腰帶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832章 贖身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836章 挖祖墳第1379章 錫蘭島第617章 主動立功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386章 開花彈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164章 財源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876章 夜夜新郎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60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288章 細菌第1197章 固倫額駙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36章 分水嶺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131章 科學精神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523章 華夏銀行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207章 新兵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203章 從千戶第206章 煩勞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1110章 斬首行動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21章 失手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
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687章 責罰第280章 龍駒島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535章 跨民族的婚姻第293章 紅豔豔的腰帶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832章 贖身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836章 挖祖墳第1379章 錫蘭島第617章 主動立功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386章 開花彈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221章 野外操訓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164章 財源第396章 瘋瘋癲癲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876章 夜夜新郎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60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288章 細菌第1197章 固倫額駙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36章 分水嶺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982章 誰誤會了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131章 科學精神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523章 華夏銀行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207章 新兵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203章 從千戶第206章 煩勞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1110章 斬首行動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21章 失手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