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僕人正回話:“老爺不在家,夫人身子不爽,正在小憩,姑娘若是有心,還請稍待片刻。”
郭葭微笑:“無妨。等夫人醒來也是一樣的。”
僕人打了個哈哈,關上大門進去了。
郭鉞有點生氣:“這僕人忒也無禮!也不將咱們請進去!”
郭葭示意他噤聲,而後只是靜靜的佇立在門側,不發一語的等候。
半個時辰過去,夏氏問道:“那孩子還在候着嗎?”
旁邊的婦人回答道:“夫人,那孩子還在呢。您看,是不是······”
夏氏冷哼一聲:“也真是個倔脾氣!罷了,便請進來吧。”
婦人得了令,便去請了郭葭姐弟進來,劉管家仍在門口等候。
“侄女郭葭、小侄郭鉞,見過嬸嬸。”初次見面,郭葭行了大禮,卻沒聽見夏氏叫他們起身的聲音。
過了半晌,夏氏像是突然想起來二人的存在似的,忙叫下人將他們扶了起來。“許久不見阿鉞,你又長高了。”她笑着開口。
夏氏轉過目光去看靜立在一旁的郭葭,眯着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問道:“這便是阿葭了吧!細細算來,在庵裡也住了十一年了。一住便是這麼久,嬸嬸當初還以爲咱們阿葭回不來了呢。喲,瞧瞧,瞧這細皮嫩肉的,倒是比小時候變漂亮了不少呢!”
這話倒是不假,她看向坐在底下的大女兒,見她也是一副目不轉睛、恨不得把郭葭看出兩個窟窿來的模樣,神色間是掩藏不住的妒意。
強忍住心裡翻江倒海的醋意,夏氏臉上一臉笑意:“你小時候嬸嬸還抱過你呢。這次回來,怕是把嬸嬸忘了吧?”
郭葭微微屈膝:“回嬸嬸的話,侄女原本便是要來拜見嬸嬸的,只是爹爹纏綿病榻,侄女須得長居於牀前盡孝,嬸嬸寬宏大量,一定會體諒侄女的。”
夏氏嘆氣:“唉,大伯眼下這情形,怕是要更加辛苦你們幾個孩子了。”
郭葭姐弟倆靜靜聽着,也不言語。夏氏東拉西扯了半晌,就是不問二人來意,也不叫二人入座。
郭瑤兒輕聲提醒:“娘,姐姐可還站着呢。”
“喲,還真是,瞧我這腦子!梅姑,快,給二人看座。”
郭葭抿了一下脣:“嬸嬸不必麻煩了。侄女此次前來,待不了多久的。”
“哦?”夏氏擡擡眼眸,“侄女此次前來,可是有何要緊事?”
郭葭福了福身子,平緩又艱難的開口:“自家中遭逢大禍爹爹臥牀不起,家中全靠咱們姐弟三人苦苦支撐。然而弟妹年幼,家中開支頗大,眼下爹爹的要錢已經沒了着落。迫不得已,阿葭這才腆着臉上門來,望嬸嬸瞧在昔日的情分上幫襯一二。侄女這便感激不盡了!”說完,郭葭伏地不起。
郭瑤兒向母親看去,露出意味深長的一笑。
夏氏看向外面的天氣,問梅姑:“這是又下雨了嗎?”梅姑點頭答是。
“驚蟄都過了,還這麼冷,若是再冷些,怕是要添爐子了呢。”夏氏端起茶杯,“瞧,這就冷透了,真是沒得讓人晦氣!”
郭葭仍舊保持着伏地的姿勢,窈窕的身子抑制不住的晃動。
夏氏冷不丁的開口:“葭兒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叔父在朝爲官,雖是正三品,然也只是個閒職罷了,談不上照應家裡。這府裡兩百來口人,上上下下都需要打點。吶,你瑤兒妹妹上個月看中一隻釵子,嬸嬸都沒捨得答應給她買!你是個懂事的孩子,自然懂得這些道理。按理說大伯臥病在牀,你們姐弟又年幼,咱們理應照拂一二。只是,唉,嬸嬸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不過···這該有的心意,還是要有的。”說着,她取下手上戴着的一對碧玉鐲子,遞給了梅姑,又吩咐道:“你去庫房拿些銀子過來,讓侄女帶回去吧。記住,多拿點。”梅姑應了聲是,轉身便去,動作倒是快,不出一刻鐘便回來了。她走到郭葭面前,柔聲道:“郭大姑娘,請您收下吧,不論多少,這都是夫人的一片心意。”
郭葭嘴角微微抽了抽,隨即感激的笑了:“嬸嬸大恩,侄女一定感恩在心!”她收起了那十來兩的碎銀子和那對鐲子,心裡卻在想:“當家主母小氣如斯,這也忒寒酸了些!”
郭瑤兒適時出聲:“姐姐和弟弟兩個,用過飯再走吧。姐姐纔回來不久,那庵裡又是清粥寡水的,有很多菜式姐姐定然沒有見過。我這就吩咐廚房多做幾道,讓姐姐開開眼!”
郭葭笑得無比動人:“妹妹有心了。姐姐雖想留下,只是還得給爹爹買藥呢。嬸嬸,瑤兒妹妹,郭葭這便告辭了。”
夏氏似笑非笑,並不強留。
兩人前腳剛出府,後腳便咣的一聲,大門緊緊地閉上了。
郭鉞畢竟年輕,有些沉不住氣:“阿姐,這嬸孃也太刻薄了點!幸好沒把薦書給他。”
郭葭無奈嘆氣:“人走茶涼,人之常情。上車吧。”劉管家伺候着兩人上了馬車,慢悠悠的往東寺街去了。
郭葭取出郭信之的那份薦書,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扯作兩半,扔出了車外,看它消融在雨水裡。
東寺街相比雲化巷就有些偏僻了。不過這倒是對了郭葭的胃口,她倒更喜歡幽靜的所在。
等到下車的時候,外面的雨已經停了。只是路面仍舊有些溼滑。
郭敏之夫人徐氏聽說二人前來拜訪,立馬將人迎了進去。郭葭姐弟一進入內堂,發現這才一會子的功夫,竟然一大家子人都來了,郭鉞倒是識得許多,卻也認不全。郭葭就更不用說了。
郭葭倒也絲毫不怯場。目光掃一圈,便知道那居中而坐衆星拱月般的,定然是郭敏之夫人徐氏了。至於其他人等,一時間也不必理會。至於爲什麼接見規格如此之高,一則,二人是以郭氏族長郭望之嫡長女與嫡長子身份前來拜訪;再則,女人的心理都是奇特的,對於這位傳聞已久又從未見過面的驚世大美女,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好奇心。不過,這也恰好說明,郭敏之叔父倒是尊重郭望之這個族長的。
儘管不久之後便不是了。
她心裡明白這些彎彎繞,對着徐氏行了大禮,朗聲說道:“侄女郭葭、小侄郭鉞,拜見嬸孃!願嬸孃身體康泰,福澤延年!”這本是祝壽詞,然而此刻用在這裡竟是一點也沒有違和感。
徐氏微笑着開口:“葭兒、鉞兒不必多禮。慧春,去取兩把椅子來。”慧春機靈,一溜煙便跑去了,郭葭笑笑,也不推辭。
徐氏見她很懂規矩,並不小家子氣,身上穿的雖然舊了,卻絲毫不顯髒亂,倒是很有大家閨秀的樣子,心裡不由得好感頓生。於是閒話家常間,把身邊的小輩們一一介紹給了她認識。郭敏之共有一妻兩妾,徐氏育有一位嫡子郭奇,嫡長女郭映月;江姨娘育有一女郭嬌;陳姨娘無所出。
“你爹爹的病,可好些了?”嘮過家常,徐氏問道。
“中風之症,雖有名醫也無計可施。不過爹爹身體好,家中照料得也盡心,倒是漸有好轉之勢,昨日起,手足已有知覺,也能開口說話了。”
徐氏也高興起來:“那太好了!大伯這是吉人自有天相,自有神靈庇佑!平日裡可有用什麼補品?”
郭葭面露羞赧之色:“···回嬸孃的話,倒是有的。”
徐氏沒有錯過她的尷尬,卻只是微微一笑,不做理會,心裡卻想着,小小姑娘撐到現在,實在是令人驚歎!她衝身旁的陳姨娘點點頭,對方心領神會,悄悄離了場。
郭葭擡眸,將一切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