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棄婦

十三年九月己亥,上即位於太和殿,以明年爲乾隆元年。

——《清史稿·高宗本紀》

壽康宮裡靜悄悄的。太妃們哭了許多日也盡累了,所有的昔年情意恩寵,隨着淚水,也都殆盡了。餘下的日子,也是活在榮華的虛影裡,然後便是數得清的富貴,望不盡的深宮離離,寂寞孤清。

前朝嬪妃們所住的壽康宮,安靜得如同活死人墓一般。哪怕是才十幾二十歲的先帝遺妃們,也被塵埃覆沒了,再沒有了一絲活氣。

落在偌大的紫禁城內廷外西路的壽康宮,是不同於鮮活的東西六宮的,那是另一重天地,也是住着皇帝的女人們,也是帳帷流蘇溢彩,闌干金粉紅漆,宮闈裡也垂着密密織就的雲錦,提到手中沉甸甸、綿密密的,照樣是上貢的最好錦緞,最最吉祥如意的圖案。但那錦緞不是歡喜天地,人月兩圓,不是滿心期許,空闈等待,而是斷了的指望,死了的念想,枯萎盡了的時光,連最顧影自憐的悽清月光,都不稀罕透入半分。

福珈端了一盤剝好的柚子,纔打了簾子進來,便覺得壽康宮內陰暗狹小,不比往日宮內的高大敞亮,連幽幽的檀香在嫋嫋散開,也覺得這裡幽閉,未等散盡就消失了。加上先帝新喪,裡頭的佈置也暗沉沉的只有七八成新,心下便忍不住發酸。她見太后盤腿坐在榻上,捧了一卷書出神,少不得忍了氣悶,換了一臉笑容道:“福建進貢的柚子,酸甜涼潤,又能去燥火,太后吃着正好。”

太后淡淡笑道:“難爲你了,費這麼大力氣剝了,哀家又吃不上幾口。”

福珈笑道:“您能吃幾口,也算是這柚子的福氣了。”

太后捏了捏手臂,福姑姑會意,立刻上前替她捶着肩膀,輕聲道:“今日皇上在太和殿登基,您在大典上陪着,也是累了一天了。不如早點安置,好好歇息。”

太后摸了摸自己的臉頰:“也是。一下子就成了太后了。皇帝登基,哀家的心思也定了。今日看着皇帝似模似樣,大典上一絲不錯,哀家真是欣慰。只是倒也不覺得困,想是日短夜長,這長夜漫漫的,有得睡呢。”

福珈見她如此神色,打量着狹小的正殿:“太后能安心就好,這些日子是委屈了。”

“委屈?”太后取了一片柚子拈在手中,“這片柚子若是被隨意扔了出去爛在路邊,那才叫委屈,現在你拿了鬥彩蝶紋盤裝着它,已經有了安身的地方,怎麼還叫委屈?”

福珈垂着臉站着,雖是一臉恭順,卻也未免染上了擔憂之色:“太后,這柚子原該裝在太后所用的鬥彩鳳紋盤裡的,現在將就在這裡,一切未能顧全,只能暫時用太妃們用的蝶紋盤將就,可不是委屈了?”

太后將柚子含在嘴裡,慢慢吃了,方凝眸道:“福珈,哀家問你,這裡是什麼地方?”

福珈臉上憂色更重,更兼了幾分鬱鬱不平之色:“這兒是壽康宮,太妃太嬪們居住的地方。正經您該住的慈寧宮,又軒亮又富麗,勝過這兒百倍。”

太后臉上一絲笑紋也沒有:“是了。太妃太嬪們住的地方,用的自然是太妃們該用的東西。”

福珈聽到這一句,不覺擡高了聲音:“太后!”太后輕輕“嗯”一聲,微微擡了擡眼皮,目光清和如平靜無瀾的古井:“什麼?”

福珈渾身一凜,恰巧見鎏金蟠花燭臺上的燭火被風帶得撲了一撲,忙伸手護住,又取了小銀剪子剪下一段焦黑捲曲的燭芯,方纔敢回話:“奴婢失言了,太后恕罪。”

太后平靜地睜眸,伸手撫着紫檀小桌上暗綠金線繡的團花紋桌錦,淡淡道:“你跟了哀家多年,自然沒有什麼失言不失言的地方。只是哀家問你,歷來後宮的女人熬到太后這個位子的,是憑着什麼福氣?”

福珈低緩了聲音,沉吟着小心翼翼道:“這個福氣,不是誕育了新帝,就是先帝的皇后。”

太后的輕嘆幽深而低迴,如簾外西風,默然穿過暮氣漸深的重重宮闕:“福珈,哀家並不是皇帝的親生額娘,也從未被先帝冊封爲皇后。哀家所有的福氣,不過是有幸撫育了皇帝而已。哀家這個被冊封的太后,名不正言不順,皇帝要不把哀家放在心上,哀家也是沒有辦法。”

福珈眉心一沉,正色道:“先帝在時,就宣稱皇上是太后娘娘您親生的,皇上不認您,難道還要回熱河行宮找出宮女李金桂的骨骸奉爲太后麼?也不怕天下人詬病?何況先帝雖有皇后,但後來那幾年形同虛設,六宮之事全由太后打理。您殫精竭慮,扶着他登上九五至尊的位子,這個太后您若是名不正言不順,還能有誰?”

太后徐徐撫着手上白銀嵌翡翠粒團壽護甲:“這些話就是名正言順了。可是皇帝心裡是不是這麼想,是不是念着哀家的撫育之恩,那就難說了。”

福珈小心覷探着問:“內務府也來請了好幾回了,說慈寧宮已經收拾好了,請您挪宮。可您的意思……”

太后微微一笑:“挪宮總是要挪的,可是得皇帝自己想着,不能哀家嘴裡說出來。所以皇帝一日不來請哀家挪宮到慈寧宮,只是內務府請,哀家也懶怠動。”

福珈垂下臉,躊躇道:“先帝駕崩,皇上剛登基,外頭的事千頭萬緒,皇上已經兩日沒來請安了。哪怕是來了,皇上要不提,難道咱們就僵在這兒?”

太后伸手用護甲挑了挑燭臺上垂下的猩紅燭淚:“皇帝宮裡頭的人雖不多,但從潛邸裡一個個熬上來的,哪一個不是人精兒似的?總有一個聰明伶俐的,比別人警醒的,知道怎麼去做了。哀家沒有親生兒子當皇帝,沒有正室的身份,若是再連皇帝的孝心尊重、後宮的權柄一併沒有了,那纔是什麼都沒有了。”

新帝登基,青櫻也是極歡喜的。初到潛邸爲新婦的日子,她是有些抱屈的,因爲新帝畢竟不是先帝最愛的兒子。然而她卻也感激,感激她的夫君拉她出了是非之地。相處的時日久了,漸漸有了真心。她也逐漸發現,她的夫君雖然謹慎小心,但極有抱負與才華,更具耐心。一點一點地熬着,如冒尖的春筍,漸漸爲先帝所注意,漸漸得到先帝的器重。他的努力不是白費的,終於有了今朝的喜悅榮光。那,也是她的喜悅榮光。

晚膳時青櫻情不自禁地囑咐廚房多做了兩道皇帝喜愛的小菜,雖然明知這樣的夜裡,皇帝是一定不會在後宮用膳的,前朝有着一場接一場的大宴,那是皇帝的歡欣,萬民的歡騰。可是

她看着那些他素日所喜歡的菜餚,也是歡喜的,好像她的心意陪着他一般,總是在一塊兒。

用膳過後也是無事。皇帝的心思都在前朝,還顧不上後宮,顧不上尚無名分的她們。她的歡喜時光,也是寂寞。青櫻只能遐想着,想着皇帝在前朝的意氣風發,居萬人之上。他有抱負,有激情,有着對這片山河熱切的嚮往。她想得出他嘴角淡而隱的笑容底下有着怎樣的雄心萬丈。

這樣癡想着,殿門被輕巧推開,阿箬瘦削的身子一閃進來,輕靈得唯見青綠色的裙裾如荷葉輕卷。她悄聲進來,在青櫻耳邊低語幾句,青櫻神色冷了又冷,強自鎮定道:“誰告訴你的?”

阿箬的聲音壓得極低,語不傳六耳:“老主子身邊還有一個宮女叫繡兒的,是老主子帶進宮的心腹。她偷偷跑來告訴奴婢,說老主子不大好,一定要見您一面。”她見青櫻神色沉重如欲雨的天氣,急忙勸道,“奴婢多嘴勸小主一句,不去也罷。”

青櫻轉着手指上的琺琅貓眼晶護甲,那貓眼晶上瑩白的流光一漾,像是猶豫不定的一份心思。青櫻遲疑着問:“怎麼?”

阿箬蹙眉,有些畏懼道:“老主子是太后的心腹大患。若是讓太后知道……哪怕不是太后,是宮裡任何一個其他人知道,對小主而言都是彌天大禍,萬劫不復。何況老主子對小主您,實在算不得好。”她沉吟又沉吟,還是說,“小主自重。”

青櫻這位姑母,待青櫻實在是算不上好。但,是她給了自己家族的榮華安逸,是她陰差陽錯引了自己嫁了今日的郎君。青櫻有成千上萬個理由不去見她,但是最後,青櫻還是遲疑着起身了。

夜路漫漫,她是第一次走在紫禁城夜色茫茫的長街裡。阿箬在前頭提着燈,青櫻披着一身深蓮青鑲金絲撒梅花朵兒的斗篷,暗沉沉的顏色本不易讓人發現。要真發現了,也不過以爲她是看別的嬪妃罷了。

東一長街的盡頭,過了景仁門,往石影壁內一轉,就是景仁宮。角門邊早有宮女候着,見她來了也只是一聲不問,開了角門由她進去。阿箬自然是被留在外頭了。青櫻走進闊朗的院中,看着滿壁熟悉的龍鳳和璽彩畫,眼中不由一熱。

這個地方,是曾經來熟了的。可是如今再來,備感淒涼。住在這兒的曾經最尊貴的女子早已失了恩寵,失了權勢,如同階下囚一般。她有萬千個不踏進這裡的理由,卻還是來了。

因爲她們的身上,流着一樣的血。

她遲疑片刻,踏着滿地月色悄然走進。身後有在地上啄食米粒的鴿子,像是跳躍着的白色幽靈,只顧着貪吃,並不在意她的到來。甚至,連一絲撲棱也沒有。或者,比起殿中的人,它們才更像這景仁宮的主人。

青櫻推開沉重的雕花紅漆大門,宮室裡立刻散發出一股久未修葺打掃的塵土氣息,嗆得她掩住了口鼻。

殿中並沒有點過多的燭火,積了油灰的燭臺上幾個蠟燭頭狼狽地燃着,火頭搖搖欲墜,好像隨時都會滅去。藉着一縷清淡月光,她辨認片刻,才認出那個坐在鳳座上的身影,似足了她的姑母。

她輕聲喚道:“姑母。”

那人緩緩站起身來,如一重陰影逼到她跟前,森森道:“原來你還肯來?”

青櫻沉沉點頭:“割開肉,掰開骨,我和姑母流着的血都是烏拉那拉氏的。”

那人笑了笑,聲音如同夜梟一般嘶啞低沉:“好。不管從前怎麼樣,有你這句話,我叫你來是對的。”

青櫻被她的笑聲激起一身戰慄,她仔細打量着眼前人,心下密匝匝地刺進無數的酸楚與感慨,低聲道:“姑母,您見老了。這些年,叫您受苦了。”

可不是老了?當年烏拉那拉氏雖不算一等一的貌美,也是端然生華的六宮之主。

烏拉那拉氏乾脆地笑了一聲,冷道:“我雖老了,你還年輕,這纔是最要緊的。”

青櫻猶豫片刻,還是道:“姑母,今日登基的,是弘曆。太后的養子。”

烏拉那拉氏仰天笑了片刻,笑得眼角都沁出淚來:“恭喜啊恭喜,你也算如願以償,修得善果了。”她臉上忽然一冷,面色有些淒厲的猙獰,“誰登基誰做皇帝,誰做太后誰做階下囚,都不必你來說了。今日鈕祜祿氏來見過我,她告訴我,新帝會追封我的姐姐——先帝前頭的福晉爲孝敬皇后,我一生所作的德行,都會記在她身上。鈕祜祿氏是成全了先帝的心願,我姐姐死了,只當她是活着。而我呢?而我呢?不入史冊,不附太廟,來日以無名無姓的先帝嬪妃的身份下葬。無聲無息,我就成了後宮裡的一塵一芥,風吹過就散了,半點不留下痕跡。好啊好,好狠毒的鈕祜祿氏!這樣狠毒,青櫻,你可要好好學着!”

青櫻驚得背心寒毛陣陣豎起,整個人定在原地,只覺得冷汗涔涔而下,如細小的蟲子慢悠悠爬過,所過之處,又是一陣驚寒。

烏拉那拉氏輕蔑地瞟她一眼:“這般無用,我是白費了心思叫你來了。看來還是如從前一般,心浮氣躁,不成大器。”

青櫻回過神來,勉強鎮定着道:“成不成大器,我能有今日,是姑母的功勞。”

烏拉那拉氏看了青櫻一眼,徐徐道:“功勞?當年三阿哥弘時一時糊塗,不肯娶你爲福晉,讓你受辱,你心中自然不忿。我要你暫忍屈辱,先居格格之位侍奉在側,以圖後算,你也以爲受辱,不肯屈就。”

青櫻默默片刻,沉聲道:“雖然都是妾室,但三阿哥無意於我,只鍾情先帝的瑛貴人,才招來彌天大禍。未曾嫁給三阿哥,是我的運氣。嫁給四阿哥,我也從未後悔。”

烏拉那拉氏眼皮也不擡:“可是嫁給弘曆爲側福晉,你就心滿意足了麼?到底,側福晉也好,格格也好,都只是妾室而已。”

青櫻想起弘曆,只覺萬般鬱結都鬆散開來,只餘如蜜清甜:“皇上對我頗爲鍾愛,三阿哥只視我如無物。情分輕重,青櫻自然懂得分辨。”

烏拉那拉氏笑了笑,語氣酸澀:“身在帝王家,談論情分,豈不可笑?”她見青櫻只是不以爲然的樣子,不覺嘆了口氣,“你這個年紀,自然是不能明白的。也好,不明白總有不明白的好處,自以爲安樂,何嘗不也是一種安樂呢?只是青櫻……從今日起,你可再不是王府的側福晉了,皇宮深苑,又豈是區區一個王府可比?”

青櫻想起這幾日境遇,不覺也有些蹙眉,烏拉那拉氏

打量她神色,淡淡道:“怎麼?才進宮,名分尚未定,就波瀾頓生了?”

青櫻望着烏拉那拉氏,屏息斂神,鄭重下拜:“青櫻愚昧,還請姑母賜教。”

烏拉那拉氏冷笑:“難得,我這個敗軍之將,一個爲先帝所厭棄至死的棄婦,還有人來請我賜教。”

青櫻俯身:“姑母雖然無子無寵,但皇后之位多年不倒。若非因爲太后,今日鳳座之上或許是您。哪怕您今日困坐深宮,也一定有青櫻百般難以企及之處。”

烏拉那拉氏別過頭:“當年你姻緣不諧,成爲宮中笑柄,難免不記恨我。如今你又是鈕祜祿氏的媳婦,我又何必要教你?”

青櫻沉吟片刻,誠懇地望着烏拉那拉氏:“因爲姑母與我,都是烏拉那拉氏的女兒。”

烏拉那拉氏望着窗外,深黑的天色下,唯見她面容黯然。烏拉那拉氏聲音微啞:“如今,我不是大清的國母,不是先帝的皇后,更不是誰的額娘。我剩下的唯一身份,只是烏拉那拉氏的女兒。”她停一停,沉聲說,“當年孝恭仁太后告訴我,烏拉那拉氏的女兒是一定要正位中宮的,如今我一樣把這句話告訴你。你,敢不敢?”

心頭的驚動乍然崛起,青櫻被驚得後退幾步,不免生了幾分怯意,低低道:“青櫻不敢妄求皇后之位,只求皇上恩愛長久,做個寵妃即可。”烏拉那拉氏脣角揚起譏誚的笑意:“寵妃?除了擁有寵愛,還有什麼?寵妃最大的優勢不過是得寵,一個女人,得寵過後失寵,只會生不如死。”烏拉那拉氏冷冷掃她兩眼,“咱們烏拉那拉氏怎麼會有你這樣目光短淺之人?”

青櫻覺得滿臉都燒了起來,訕訕地垂着手立着,不敢說話。

烏拉那拉氏道:“等你紅顏遲暮,機心耗盡,你還能憑什麼去爭寵?姑母問你,寵愛是面子,權勢是裡子,你要哪一個?”

寵愛與權勢,是開在心尖上最驚豔的花,哪一朵,都能豔了浮生,驚了人世。青櫻思忖片刻,暗暗下了決心:“青櫻貪心,自然希望兩者皆得。但若不能,自然是裡子最最要緊。”

烏拉那拉氏頷首:“這話還有點出息。人云宮門深似海,立足艱難。何況你又是我的侄女兒,要在後宮立足,只怕更是難上加難。”

青櫻被說中心事,愈加低頭。片刻,她擡起頭來,大聲道:“雖然難,但青櫻沒有退路,只能向前。”

烏拉那拉氏眼中精光一閃,終於露出幾分欣慰的神色,緩緩伸出手扶起青櫻:“要在後宮立足,恩寵,皇子,固然不可少。但是青櫻,你要隱忍,更要狠心。斬草除根,不留後患。乾淨利落,不留把柄。你要爬得高,不是隻高一點點。你高一點點,人人都會妒忌你謀害你;可是當你比別人勝出更多,籌謀更遠,那麼除了屈服和景仰,她們更會畏懼,不敢再害你。”

青櫻有些懵懂,烏拉那拉氏看她一眼,並不理會,繼續道:“後宮之中,人人都想有所得,不願有所失。可是青櫻,你要明白,當一個人什麼都可以捨棄之時,纔是她真正無所畏懼之時。”烏拉那拉氏頗爲欷歔,“我的錯失,就是太過於在乎後位,在乎先帝的情分,纔會落得如此地步。”

青櫻若有所悟:“姑母所言,是無欲則剛?”

烏拉那拉氏略略點頭,冷然道:“我所能教你的,只有這些了。敗軍之將的殘言片語,你覺得有用就聽,無用過耳即忘就是。時候不早了,你走吧,惹人注目的話,明朝或許就是死期了。”

青櫻起身告退:“青櫻先走,將來若是方便,還會再來探望姑母。”

烏拉那拉氏漠然道:“不必了,再見也是彼此麻煩。”

青櫻低聲安慰道:“太后沒有說如何處置姑母。姑母安心避居一些時日再說吧。”

烏拉那拉氏揚起下頜,驕傲道:“我是堂堂大清門走進的皇后,難道還要聽她處置?還是你自求多福吧。”

青櫻默默拜別,隻身出去。快到殿門口時,烏拉那拉氏忽然喚了一聲:“青櫻!”那聲音似乎有些淒厲,青櫻心中一顫,立刻轉過頭去,烏拉那拉氏悽然欲落淚,“烏拉那拉氏已經出了一個棄婦,再不能出第二個棄婦了!你……”

那是一個女人一生的泣血之言啊!

青櫻忍着淚,無比鄭重:“青櫻明白。”

烏拉那拉氏旋即如常般淡然,慢慢走上鳳座,端坐其上,靜靜道:“你要永遠記得,你是烏拉那拉氏的女兒。”

青櫻鼻中一酸,只覺無限慨然。寶座之上的烏拉那拉氏早已年華枯衰,卻依然風姿端華,不減國母風采。青櫻情不自禁拜身下去,叩首三次,轉頭離去。

阿箬候在長街深處,本是焦急得如貓兒撓心一般,見青櫻出來,才鬆了一口氣:“小主,你終於出來了。”

青櫻忙問:“沒人瞧見吧?”

阿箬點頭:“沒人。”她急急拿披風兜住青櫻,扶住青櫻的手往前走。

兩人急急忙忙走着,也不知道走了多遠,才覺得提着的一顆心稍稍放了下來。阿箬纔敢問:“老主子突然要見小主,到底是什麼事?”

夜風幽幽,吹起飛揚的斗篷,恍若一隻悽惶尋着枝頭可以棲落的蝶。青櫻緩住腳步,遠遠望見深冷天際寒星微芒,只覺無盡悽然,低低說:“這……恐怕是我和姑母的最後一面了。”

阿箬大驚:“小主怎麼這樣說?老主子她……”

青櫻含淚道:“姑母的性子怎肯屈居人下,又是折辱自己的人。寧肯玉碎,也絕不瓦全。”

她望着長街幽狹的墨色天空,極目遠望,前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猶自熱鬧非凡,五顏六色的煙花絢爛飛起在紫禁城無邊無際的黑沉夜空裡,整個夜空幾乎被照得亮如白晝,連一輪明月亦黯然失色。不知哪兒來的一隻寒鴉,怕是被絢麗的煙火驚着了,拍着烏沉沉的翅膀,呀呀地飛遠了。

青櫻忍不住落淚,俯下身體,朝着景仁宮方向深深拜倒,阿箬被她的舉動嚇了一跳,趕緊攙住她:“小主,地上的磚涼,您小心身子。”青櫻扶住她的手霍然起身,再不回顧。

阿箬悄悄看青櫻,只見她神色清冷如霜,臉上再無一點淚痕。天際煙花絢爛繽紛的光彩照過重重赤紅宮牆,千迴百轉照映在她臉上,愈顯得她膚色如雪,沉靜如冰。

須臾,青櫻沉聲吩咐:“阿箬,陪我去壽康宮,拜見太后。”

(本章完)

第四章 直言第二十章 漁翁第十六章 君心第十四章 風波第三章 風雨第十七章 玉面(上)第二章 自處第六章 棄婦第十章 哲妃第五章 皮影第十章 哲妃第十五章 凌辱第二十三章 得子(上)第二十六章 阿箬第二十八章 西風恨第十五章 凌辱第十六章 君心第二十六章 阿箬第五章 皮影第七章 求存第二十六章 阿箬第十一章 琵琶第十九章 兩敗第六章 棄婦第十九章 兩敗第七章 求存第二十九章 獨自涼第十章 哲妃第三章 風雨第四章 直言第二十三章 得子(上)第十六章 君心第六章 棄婦第一章 靈前第五章 皮影第十八章 玉面(下)第六章 棄婦第二十七章 對食第十章 哲妃第四章 直言第九章 名分(下)第二十六章 阿箬第十二章 蕊姬(上)第七章 求存第十二章 蕊姬(上)第十九章 兩敗第十八章 玉面(下)第十八章 玉面(下)第十三章 蕊姬(下)第二十六章 阿箬第十章 哲妃第二十一章 永璜第十章 哲妃第一章 靈前第十四章 風波第一章 靈前第二章 自處第二十五章 山雨第二十二章 封誥第十五章 凌辱第二十五章 山雨第十章 哲妃第二十章 漁翁第二十章 漁翁第二十章 漁翁第九章 名分(下)第十七章 玉面(上)第十三章 蕊姬(下)第四章 直言第十四章 風波第二十四章 得子(下)第二十三章 得子(上)第五章 皮影第十七章 玉面(上)第十一章 琵琶第二十四章 得子(下)第三章 風雨第十七章 玉面(上)第五章 皮影第三章 風雨第十八章 玉面(下)第二十五章 山雨第二十六章 阿箬第八章 名分(上)第七章 求存第十七章 玉面(上)第二十七章 對食第五章 皮影第七章 求存第二章 自處第十三章 蕊姬(下)第十六章 君心第二十九章 獨自涼第十二章 蕊姬(上)第十九章 兩敗第二十三章 得子(上)
第四章 直言第二十章 漁翁第十六章 君心第十四章 風波第三章 風雨第十七章 玉面(上)第二章 自處第六章 棄婦第十章 哲妃第五章 皮影第十章 哲妃第十五章 凌辱第二十三章 得子(上)第二十六章 阿箬第二十八章 西風恨第十五章 凌辱第十六章 君心第二十六章 阿箬第五章 皮影第七章 求存第二十六章 阿箬第十一章 琵琶第十九章 兩敗第六章 棄婦第十九章 兩敗第七章 求存第二十九章 獨自涼第十章 哲妃第三章 風雨第四章 直言第二十三章 得子(上)第十六章 君心第六章 棄婦第一章 靈前第五章 皮影第十八章 玉面(下)第六章 棄婦第二十七章 對食第十章 哲妃第四章 直言第九章 名分(下)第二十六章 阿箬第十二章 蕊姬(上)第七章 求存第十二章 蕊姬(上)第十九章 兩敗第十八章 玉面(下)第十八章 玉面(下)第十三章 蕊姬(下)第二十六章 阿箬第十章 哲妃第二十一章 永璜第十章 哲妃第一章 靈前第十四章 風波第一章 靈前第二章 自處第二十五章 山雨第二十二章 封誥第十五章 凌辱第二十五章 山雨第十章 哲妃第二十章 漁翁第二十章 漁翁第二十章 漁翁第九章 名分(下)第十七章 玉面(上)第十三章 蕊姬(下)第四章 直言第十四章 風波第二十四章 得子(下)第二十三章 得子(上)第五章 皮影第十七章 玉面(上)第十一章 琵琶第二十四章 得子(下)第三章 風雨第十七章 玉面(上)第五章 皮影第三章 風雨第十八章 玉面(下)第二十五章 山雨第二十六章 阿箬第八章 名分(上)第七章 求存第十七章 玉面(上)第二十七章 對食第五章 皮影第七章 求存第二章 自處第十三章 蕊姬(下)第十六章 君心第二十九章 獨自涼第十二章 蕊姬(上)第十九章 兩敗第二十三章 得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