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凋零

入夜,劉承祐如約而至瑤華殿,與高貴妃以及三子劉晞,吃了頓飯。待夜漸深,讓乳母帶走有些戀母的劉晞,方纔得出空間,與高貴妃做些夫妻間的趣事。

高貴妃,年紀比劉承祐大三四歲,可抱金磚,早些時候,劉承祐幾乎視之爲姐,沒準還有些異樣的情愫在其間。這些年,隨着年紀越長,貴妃也愈加成熟丰韻,有長期習武的習慣,身材也冠絕漢宮后妃。

完事之後,頭靠玉枕,懷裡摟着貴妃,一手無意識地在其曲線玲瓏的腰臀之間活動着,觸感甚是細膩,雙目之中卻透着神思。

“官家在想什麼?”貴妃有些好奇,吐氣如蘭。

此時的劉承祐,心裡有些空蕩蕩的,身體似乎很乏累,聞問,回過神,看着額頭間仍透着細汗的嬌豔貴妃,劉承祐隨口答道:“我想,明日去高府探望,看看婦翁!你們母子隨行!”

“此言當真?”高氏似乎有些激動,直接撐起了身子。

那一個恍惚,劉承祐只覺眼前白花花一片,真大。淡淡一笑,應道:“君無戲言嘛!”

自劉承祐登基以來,有幸得他御臨拜訪的,也就那麼寥寥幾人,十分難得,是故,也難怪高氏這般開心了。

翌日上午,僅攜百十侍衛,也未大擺儀仗,直向高府。車駕之上,劉承祐摟着三子劉晞,逗弄着,輕輕地捏他的嫩臉,雖未哭鬧,但苦巴巴的眼神,瞧得劉承祐直樂。

臨清王府前,倒是匆忙一片,看得出來,是臨時準備迎駕的。對此,劉承祐不禁瞥了高氏一眼,此婦雖有時有爭風吃醋,但看來還是識大體的,沒有自作聰明,提前將他上門拜訪的事透露高府。

此番,三人皆着常服,高氏也未濃妝豔抹,就如尋常人家,攜婦回家省親一般。

“老臣參見陛下!”中門大開,高行周攜家人,恭拜於門前。

高行周疾病纏身,形容枯槁,其老邁肉眼可見,這是聞帝來,拖着病體迎駕,劉承祐當即擺手:“婦翁快快請起!”

說着朝張德鈞示意了下,其人立刻上前,將高行周攙扶起。劉承祐道:“公病體違和,就不必拘於這些俗禮了!”

“禮不可廢!”作爲一名響噹噹的武夫,高行周能有此意識,算是難得了。當然,一隻腳已踏進棺材,早知識務了。

入堂落座奉茶,高氏與劉晞,向父祖參拜,見到老父那一臉病態,高氏已然心生哀切。

“我回京不久,諸事繁雜,得知婦翁病重,今日抽得閒暇,特來拜望!”劉承祐看着高行周,關懷道:“婦翁還當保重身體啊!”

“多謝陛下!臣如何敢當!”

高行周心情顯然很好,看向女兒以及孫子的目光更顯寬慰,對劉承祐道:“老臣從軍五十載,戎馬一生,暗創甚多,能苟得性命至此,已心滿意足。更受陛下信重,縱死,亦無憾也!”

“父親!”聽高行周說此喪氣話,高氏心疼,忍不住出聲喚止。

高行周病容之間卻露出一抹笑意,朝向劉承祐,語氣雖顯無力,但一副釋然狀,道:“老臣一生,歷經亂世浮沉,常年兵甲傍身,而不知太平爲何!數十載蹉跎,隨波逐流,至花甲之年,方遇蓋世雄主,雖不逢其時,得其君,亦足矣!”

“唯可憾者,老臣恐怕是看不到陛下一統天下,再造太平之日了!”說着,高行周發出一聲喟然長嘆。

聞其言,刨除那些恭維之辭,劉承祐還是稍微能夠體諒高行周的心情,如其言,‘太平’二字於他,或許只存在於書冊抑或想象中。

“婦翁,還當好好調養身體,太平之日,終可親眼目睹!”劉承祐看着高行周,像是允諾,更似寬慰。

“但願此殘軀,能夠苟延到那一日!”高行周輕笑道。

在臨清王府,劉承祐待了近一個時辰,陪高行周敘話,今日,大概是高行週近來,最開心的一日,天子劉承祐,給足了他尊重。

午後,離府還宮,車駕之上,憋了許久的貴妃,終於忍不住,泣淚不已,問過御醫,以高行周的身體狀況,熬不過半年,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去了。

攬過高氏,給其提供肩膀,劉承祐面色感慨,重重地嘆了口氣。膝下,小劉晞看着母親哭,不知事的他也跟着哭,嚎啕大哭。

“好了!”輕撫貴妃玉背,劉承祐語氣十分溫柔。

起身拭淚,高氏將劉晞抱着,哄着,一雙美目通紅。

劉承祐想了想,朝張德鈞吩咐着:“回宮之後,着樞密院下制高懷德,讓他把龍棲軍務先放一放,多回府,侍奉湯藥,照顧臨清王!”

“是!”

劉承祐如此安排,基本上,是打算讓高懷德,給高行周養老送終了。

回宮之前,路經南市,劉承祐來興致,想去散散心,欲以民間的煙火氣,去去心頭的陰鬱。午後的東京市坊,暖陽高照,正是最熱鬧的時候。

不過,沒有讓劉承祐舒心地觀察生民之樂,反倒一眼便看到,貴族縱馬,橫行街市。眼睛都沒眨幾下,劉承祐手指着策馬狂奔,引得街市之上,人羣紛紛避讓的少年,雖然沒有撞傷人,但也是一片雞飛狗跳。

有市吏巡卒,分明在側,卻無人管事。劉承祐手一指,吩咐着:“去問問,哪家的子弟,這般張揚,真是意氣風發啊!”

未己,侍衛來報,探得,是開封府尹,慕容彥超的小兒子,皇親。劉承祐沒有直接對此表態,只是平淡問了句:“不是說,皇叔任府尹以來,東京治安,日趨良好嗎?”

回宮之後,稍微歇了歇,通事舍人上稟:“莒國公蘇禹珪求見!”

劉承祐有些好奇,這個早已淡出朝堂的前宰相,突然來見自己,所謂何事。大漢立國之初,蘇禹珪與蘇逢吉,並稱“二蘇”,共秉朝政,權勢熏天,幾乎能與楊邠分庭抗禮。

只是後來,蘇逢吉案發遭貶,而蘇禹珪,不似蘇逢吉那般任意妄爲,知道適可而止,也識時務,早早地便向劉承祐表示過隱退之意。

這些年,蘇禹珪基本都待在史館,帶着一干文臣修史,安於現狀,耽於平淡。

當然,“平淡”的表象下,是蘇禹珪盡享富貴榮華。在其掌權的那不長時間裡,利用職務之便,蘇禹珪賺下了大量的財產。就武德司所探得,蘇家在中原掌控土地上百頃,莊園十座,大小店肆數十家,更不提其他財產了。

不過,就衝着其識時務,劉承祐並未有將這隻“肥羊”殺了,反而默許了其此前所得。這些年,不斷剪除舊臣元勳,蘇禹珪這一介文人,算是劉承祐保留了一張舊臣“牌面”,用以遮羞。

進殿的蘇禹珪,恭敬如常,或許是身心俱輕,諸多老臣之中,就屬蘇禹珪老得最慢,除了鬢角添了幾分白髮,與四五年前,竟無更多變化。

劉承祐問道:“莒公怎有閒暇,來崇政殿?”

面對天子詢問,蘇禹珪一臉哀傷,衝劉承祐道:“啓稟陛下,就在方纔,集賢殿大學士賈緯,病逝於史館,其至死,猶執撰述之筆!”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聞言,劉承祐訥了一下。賈緯,算是當下大漢朝中,記史第一人,一支撰筆,滿朝聞名。這些年,劉承祐命人修史,著書,大都有賈緯參與。

“賈公一筆,書盡春秋,他這一去,大漢少一傳世史才啊!”劉承祐意興闌珊,語氣中有些感傷:“傳詔,追贈賈緯侍中,厚葬!”

“是!”

上午拜訪完病重的高行周,下午便聞賈緯之死,劉承祐這心裡,挺不是滋味的,這一回,他是發自內心地,感慨:“老臣,逐漸凋零,朕柰其何啊!”

賈緯在大漢朝廷內,人緣並不算好,以其脾氣剛硬,嘴不饒人。但這突然逝去,還是引起了不少追憶,尤其是文史職吏。尤其是,其妻在家聞此噩耗,一慟而亡,老夫妻倆同赴黃泉,聞者皆嘆惋不已。

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309章 江淮將帥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無題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89章 談話第79章 大獲全勝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154章 滅門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75章 恩威齊下第68章 湖南亂第457章 鄭州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197章 決斷!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40章 濮州案(3)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81章 內外變動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73章 解決第347章 談話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138章 破寨第74章 萬歲呼聲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88章 天子金令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146章 黃羊平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31章 送行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73章 道府之爭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39章 百年大計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177章 小賢王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73章 西北隱患第86章 鬚髮花白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9章 寫得不錯!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344章 打個賭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84章 教訓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164章 監國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無題第146章 黃羊平無題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66章 陷河陽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
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309章 江淮將帥世宗篇45 漢金衝突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無題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89章 談話第79章 大獲全勝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154章 滅門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75章 恩威齊下第68章 湖南亂第457章 鄭州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197章 決斷!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40章 濮州案(3)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81章 內外變動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73章 解決第347章 談話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138章 破寨第74章 萬歲呼聲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88章 天子金令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406章 影響擴大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146章 黃羊平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31章 送行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73章 道府之爭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39章 百年大計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177章 小賢王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73章 西北隱患第86章 鬚髮花白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9章 寫得不錯!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344章 打個賭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84章 教訓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164章 監國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無題第146章 黃羊平無題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66章 陷河陽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420章 老年喪子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