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潞州來客

東京城外,已然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開封城擴,從東城建起。開封府一次性,便徵召了上萬的民夫,東京及其附近的工匠則有數百,來自各地的石、磚、木料,是一船一船地往東京運輸。

就劉承祐所知,在東京近郊,便新建了十餘處磚窯,取粘土燒製青磚,專攻東京大工。商人逐利,見機者甚多,開封內外,有好幾名背景深厚的商人,都開始大力涉足於“建材”生意。

劉承祐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是,因爲城建工程,倒又催激了一波商業繁榮。因朝廷政策寬鬆的關係,東京的商業氛圍是越發濃厚了,天下商賈雲集,財富逐漸累積於此,只待什麼時候,政策收緊,收割一波......

御駕回宮,劉承祐如往常一般,先行到慈明殿,問太后安,順便看看他的大兒子。劉煦已經四歲多了,小小的人兒,卻溫馴可愛,在祖母的教導下,已然開始認字。

雖然隔代育養,但缺乏母愛是不爭的事實,劉煦顯得很文靜,不似其他弟弟們活潑,小小稚子,看向劉承祐的目光,已有些生疏。看得劉承祐,不禁生出惻隱之心,憐憫之意。

偶爾,劉承祐會生出,給劉煦找個母親的念頭。但是,太后親自養育了這些年,李氏只怕也難以割捨。

“陛下,相州密報!”帶着少許不痛快,回到崇政殿,張德鈞前來稟報,遞上一封密奏。

拆開密封,一頁紙,稍微甩了甩展開一覽,劉承祐眉頭頓時不自覺地皺起,密奏上書:

臣武德司相州親事官張質啓稟陛下,武德使王景崇在安陽,拘押節度劉銖,大肆羅織劉銖犯法亂政證據,搜捕劉銖親黨,封鎖消息,威壓軍政將吏,濫施酷刑,手段毒辣,前後勒索錢帛數十萬,劉銖所斂財富,大多落入其手。劉銖不堪其辱,於九月七日夜裡自盡,劉妻自縊而亡。

緩緩地將信紙收起,慢慢地摺好,放回信套,爾後讓張德鈞拿來宮燭,直接燒了。

橙紅的火焰,逐漸吞噬密報,散發出些許難聞的氣味,火光晃動,照在劉承祐臉上,已然平靜異常。

未己,劉承祐收到了王景崇關於劉銖案的奏報,有些事情能夠封鎖,但主犯劉銖死了,這等事情可是隱瞞不了的。

當然,在王景崇這邊,又是另外一番說辭。針對劉銖的苛政亂法,斂聚害民的罪證,收集得倒很齊全,確有其事。關於劉銖之死,王景崇則淡而化之,說他看守疏忽,畏罪自盡,請劉承祐處罰。很明顯,王景崇是欲自取小罪,而免大過。

“傳命王景崇,相州職官吏民,一律無罪,不得株連擾民。劉銖所斂之財,造冊登記,悉數發往東京,用以修城!”劉承祐吩咐着:“告訴王景崇,他奉命查察,代表着朝廷,當懷仁恕之心,遇事審慎而定,注意手段,不可過於操切,以免鑄成大錯!”

“另,通報下去,劉銖罪重,畏法而自戕,但終究是大漢元老,朕雖恨其枉法害民,卻也難免憐之。命將劉銖夫婦屍身,善加收殮,由其後人,送還原籍安葬!待其子孝期過,着吏部酌情據才,授予官職!”

“至於相州,改爲彰德府,吏部差人上任,以治其政!”

劉銖案,就這般草草結束,分明罪孽深重,但經過王景崇這麼一攪,結局卻難免令人哀傷,或許就是,死者爲大吧。

對王景崇之事,劉承祐算是輕拿輕放了。並且,心中不得不承認,王景崇此人,當真不是善角。劉銖本就是個狠角色,心毒手厲,殺人如麻,落到王景崇手中,卻也落得個自盡的淒涼結局......

劉承祐對劉銖安,對王景崇,持包容曖昧態度。但是,北面的消息,在朝中,卻是再起波瀾,御史言官,爭相上表,以王景崇任意妄爲,逼死節度大吏,請劉承祐召回王景崇問罪。

朝臣們,似乎忘記了,就在不久前,還在對劉銖爲亂地方,而憤慨,大加攻訐。對於朝中風波,劉承祐仍舊降諭平息,一個劉銖似乎不夠,他還想用王景崇。

......

已入夜,衛兵開道,兩頂書着“郭”字的燈籠在前,照亮街道,車駕緩緩而行,至郭府門前停下。

掀開簾幕,走出車駕,深秋的夜風吹過,甚涼,郭榮不禁打了個哆嗦。看了看夜空,月無光,星稀疏,夜幕之下,似有陰雲四合,不是個好天氣。

下得車駕,郭榮咳嗽了幾聲,僕人趕忙取過一張外袍,給他披上。府堂之上,其妻子俱在,食案上,飯菜已然備好,兩個兒子昏昏欲睡,顯然等候多時。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見到郭榮,都來了精神,郭妻劉氏,一面迎接着,幫郭榮解下外袍,收起,同時吩咐着僕人:“將飯菜拿去熱一熱,準備熱水洗漱!”

劉氏乃郭榮髮妻,賢惠貞德,二者感情很好。看着僕人拿飯菜去加熱,又看了看兩個飢腸轆轆的兒子,連行禮都顯得尤其無力的。

郭榮不禁衝劉氏嘆道:“我說過了,我若晚歸,你不必久等,先行進食即可!”

劉氏將外袍放好,親自奉上一杯茶,對郭榮溫柔一笑:“夫君是一家之主,操勞於國事公務,等候歸來,是爲妻子者,該當做的!”

說話間,僕人將熱水端上,劉氏親自取過毛巾,浸透擰乾,遞給郭榮。

“也怪我,一忙就忘了時間,未及讓人通知。”郭榮那素來嚴重的表情間,浮現出一抹感動。

今夜,郭榮又加班了,處理了一批河北駐軍的軍務,回來得比較晚。這數月以來,大漢各道州,地方軍隊調整頻繁,導致軍務繁多,折從阮年老精力不濟,郭榮肩上的擔子,自然而然地重了許多。

洗了把臉,落座,順便考量了一番兩個兒子的學業,直到其腹中軲轆作響,飯菜方纔熱好,重新端上來。

郭榮如今有四個兒子,兩個小的,還沒斷奶。一家四口,進食間,僕人來報,有客訪,一個讓郭榮驚訝的來客,潞州昭義軍節度使常思。

書房之中,各自落座,郭榮看向常思的目光中,難免疑問:“常公何以在京,連夜來訪?”

“不瞞郭郎,我今日下午便至東京,下榻城中,讓人看着郭府的情況,你一回府,我得報便來!”常思說話,有些急。

聽其言,郭榮眉頭皺得更緊了,聲音高了些:“朝廷未有召見,公何以私自返京,既至,不入宮面聖,何以藏居府中以待我?”

常思老臉上透着點晦氣,向郭榮拱手道:“郭郎,你得救我啊!”

“究竟出了何事?”見他這番表現,郭榮更加迷惑了。

常思則快速地解其惑,說來:“還不是武德司王景崇那頭惡狼,相州過後,又把磁州王繼宏拿了。而今他打着天子使命、朝廷旗號過境,欲查糾不法。

我知道,他就是衝着我來的。想那劉銖,堂堂一鎮節度,竟然被此人逼死,我年老體衰,哪裡受得了他的盤查,落入其手,必受其害。故不得已之下,只能暫離潞州,來京尋援啊!”

聽常思這麼一說,郭榮眉宇深蹙,表情有些凝重了,當然,他也很快想通了關節。癥結還在“劉銖案”,天子差王景崇查察地方不法,相州事後,猶不罷休,劉銖的下場在前,剩下的節度們,豈能不驚、不憂、不懼。而作爲王景崇下一目標的常思,則更如驚弓之鳥。

對於此事,身在朝中,郭榮豈不知,但是他自己,當真沒有插手此事的意思,也不便參與,更沒有發表過任何言論。

眼下,常思竟然求到他頭上,於郭榮而言,卻是麻煩加身了......

略作沉吟,郭榮問道:“常公欲我何爲?”

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1章 請教第1690章 拼圖第339章 那一腳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411章 政治危機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452章 皇孫第29章 太后的病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408章 蠢兒子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65章 決議南征第36章 盡伏東北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73章 道府之爭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92章 大調整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82章 矛盾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455章 見聞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30章 收穫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8章 瓊林宴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70章 同州之戰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3章 相敬如賓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36章 李業告狀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35章 瑤華春第4章 中原易主第167章 請辭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74章 根由在朝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95章 難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324章 交代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30章 “寬刑簡政”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10章 坦白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29章 勸諫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241章 “戲言”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76章 處置決議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72章 磁州賊第8章 巡視第2053章 終章
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1章 請教第1690章 拼圖第339章 那一腳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411章 政治危機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452章 皇孫第29章 太后的病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408章 蠢兒子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65章 決議南征第36章 盡伏東北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73章 道府之爭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182章 邢州有變第92章 大調整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82章 矛盾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2099章 太宗篇46 軍售 樞密院變局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459章 擺爛的李國舅第147章 孟昶的覺悟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455章 見聞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30章 收穫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8章 瓊林宴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70章 同州之戰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3章 相敬如賓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36章 李業告狀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35章 瑤華春第4章 中原易主第167章 請辭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74章 根由在朝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95章 難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324章 交代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30章 “寬刑簡政”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10章 坦白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29章 勸諫第1734章 首級=賞錢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241章 “戲言”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76章 處置決議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72章 磁州賊第8章 巡視第2053章 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