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潑冷水

bookmark

漢軍北營,中軍御帳,徵淮將帥,齊齊整整在座,顧不得奔走征戰的勞累,漢帝劉承祐召開御前軍議。先是嘉獎了一番向訓爲首漢將的守備之功,而後便由都部署王峻,主持軍議。

沒錯,在經過長達兩個半月的軍前閒置後,劉承祐又啓用王都帥了。一則王峻安分了許多,二則淮南大局盡在掌握,再加上王著的進諫。

王著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旁敲側擊地提醒劉承祐,朝他暗示,說王峻畢竟是他親自委任的行營都部署,前又有帥師破賊之功,興未名之罪,閒置功臣于軍前,難免引起非議,有傷天子聖德。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這個王著,劉承祐不知其是真書生迂見,抑或是恃寵生驕,什麼話都敢說,什麼諫都敢進。雖有幾分忠誠,但於皇帝而言,卻是明顯少了幾分敬畏之心,頭一次,劉承祐對王著處以嚴厲訓斥,罷其官,解其職,仍留軍前聽用。

就這般,原本聖眷正隆,前途光明,可謂朝堂新貴的王郎官,一下子失意了,很是突然。同時,對於王著的建議,劉承祐卻又選擇了採用。

御帳內,王峻恢復了些神采,面龐間的意氣內斂了些,朗聲道:“在陛下南擊陳、許二師的同時,淮東經略使郭榮那邊,應對皇甫暉、姚鳳兩路淮賊援軍,採取主動出擊。郭榮率四千步騎於滁州來安境內,大破淮賊三萬,生擒皇甫暉,甚至趁機奪取清流關。

趙匡胤領軍東進山陽,先破姚鳳五千偏師,後南下繞行寶應,南北縱橫近百里,而後以寡兵夜襲唐營,配合守城的陳思讓,一解山陽之圍。唐軍前後折兵一萬五千卒,姚鳳率敗兵倉皇南歸高郵。

黃、光巡檢使司超,開春也在固始大敗淮賊,殲滅壽州水軍殘部,繳獲戰船五十艘。而今已兵進定城縣,光州可下。”

王峻說完,御帳中一片叫好聲,孫立更是直言,半月之內,可盡取淮南,一月之內,可入金陵,滅了僞唐,徹底收復江淮。顯然,行營的將帥們,都有些飄了。

這也難怪,自南征以來,北漢雖還未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地步,但也是屢戰屢勝,捷報頻頻,幾無敗績。將士之間,難免心生驕意,而劉承祐自己還能保持冷靜的緣由,卻是因爲他的野心太大,在淮南的這些成就,遠遠不能滿足他對功名大業的野望。

王峻也捋須說:“自去歲動兵以來,四個月的時間,我軍先後經渡淮之戰,渦口、下蔡大捷,鍾離、山陽之襲,而今又有淝水大捷、來安大捷,再加山陽攻防以及固始之戰。我徵淮大軍諸部,前後已然殲滅淮賊軍民二十萬有餘,繳獲兵甲、糧秣數十萬,可謂戰果輝煌。

即便以僞唐的國力,受此損失,也是山窮水盡,軍力、民力、財力大損。可以說,江北諸州已經無可抗我大軍之實力,壽春、盱眙之軍,雖則頑抗,不過困獸之鬥。一旦破城,我軍便可南下,輕鬆席捲淮南,隔江而望金陵!”

又是一番喝彩之聲,劉承祐嘴銜笑意,目光平靜地看着諸將。見天子這副模樣,漸漸收斂,諸將下意識的正身肅容。

“方纔所說,皆是喜訊!”劉承祐終於開口了,示意慕容延釗說道:“還有幾則敗訊,也一併同將軍們說說吧!”

“是!”慕容延釗起身,說道:“渦口傳來敗報,泗州唐軍遣一偏師溯流西進,突襲渦口大營,浮樑盡毀,囤於渦口的糧食、軍械損毀近半。淮東經略使郭榮亦報,在其南下迎戰敵軍之時,盱眙守將郭廷渭率軍出擊,突襲城外牽制之徐州軍,我軍不敵,折損過半。其後,郭廷渭親率舟師東下,意欲助戰山陽,幸其不得其時,無功而返......”

這些情況,將校們前番都未有聞,初聽之,皆譁然。

“這個郭廷渭,竟然有如此膽略手段?”在破陳覺軍時立了大功的王全斌,不由訝然道。

“諸位想不到吧!朕也沒想到!區區一個郭廷渭,孤守窮城,竟能掀起如此波瀾,縱馳淮上,橫行無忌!”劉承祐平靜的語調中透着威嚴,說道:“若非趙匡胤與陳思讓二將在山陽先行退了姚鳳軍,就差那一日的時間,一旦山陽城破,讓唐兵會師入淮,則我後方糧道,必受其威脅。”

“還有這郭廷渭,若是多給他一兩萬卒,我看他敢趁我淮北空虛,率軍反襲!”劉承祐目光冷冽,環視一圈,令諸將低首,道:“朕希望衆位能夠記住,時我軍戰果雖豐,但遠未至慶功之時。將驕則兵怠,兵怠則敗亡不遠。待到南征盡全功,還朝祭獻宗廟,自有策勳飲至之時,但眼下,還望諸位勿失警惕!”

“謹遵陛下教誨!”一干將校,起身齊聲應道。

“好了!”垂訓一番,劉承祐又恢復了從容,道:“壽春困城已久,朕已不耐其頑抗,接下來,全軍當做好準備,一旦休整完好,全力進攻,破了壽春!”

“陛下,前番未及破城,小底軍上下,士皆含羞忍恥。只要詔令下,末將必率師破城,敢立軍令狀!”孫立起身,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樣。

見狀,劉承祐揮手止住蠢蠢欲動的李重進與王彥升,直接道:“此番破城,以小底軍、護聖軍爲主,其餘諸軍輔助!”

看向孫立,劉承祐道:“朕也不需你立軍令狀,以如今壽春的情況,窮城難依,如不能破城,今後也就不用見朕了!”

“是!”孫立拱手道,表情異常鄭重。

“星民!”劉承祐又喚道。

“末將在!”向訓立刻應命。

“朕也交給你一項任務!”劉承祐手指東北,說道:“那郭廷渭盤踞於泗州,始終爲我軍後背隱患。郭榮欲破盱眙,拔此背刺,朕亦允之。你率一支舟師,順淮流東下,殲其水師,助郭榮破城!”

“遵令!”向訓不廢話,眉帶喜色。

“破了盱眙,如擒得郭廷渭,朕倒想見見此人!”劉承祐又道:“僞唐十數萬軍中,能入朕眼者,也就這寥寥幾人了......”

“是!”

散帳之後,李重進與王彥升一道還營,準備兵馬。

“陛下也是,各處都打了大勝仗,淮賊本是不堪一擊,那區區郭廷渭,再是蹦躂,又能有多高。將士們只是高興了些,何以那般嚴肅,旁人聽了,還以爲我們打了敗仗......”王彥升嘴裡嘀咕道。

顯然,王彥升還在因劉承祐的訓誡而掛懷,這些日子,軍中驕將中,就屬王彥升跳得最歡。

李重進在旁,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仔細想來,陛下所言,也不無道理,連番勝仗之下,軍中確多驕,你我亦在其列啊!”

擺擺手,王彥升看着李重進,突然道:“說起來,你那表兄弟,還真有幾分手段。獨領一方,屢建大功。徵淮將帥中,僅論軍功戰績,只怕少有與之相當者!”

聽王彥升提到郭榮,李重進臉上流露出一抹不自然。雖有親戚關係在,對於郭榮,李重進實則是有些不服氣的,從小到大,郭威都重視養子更甚於他這個親侄兒。出仕之後,仕途也沒有多少可比性。

當今天子尚屬潛龍之時,便親口將郭榮徵召至帳下聽用。而李重進自己,雖然在大漢建立後,立下了些功勞,並有郭威的關係在,數年之間,一步步成爲禁軍大軍都指揮使,也算得志了。但與郭榮相比,又相形見絀了......

一時的恍惚過後,李重進回過神,有點刻意地迴避這個話題,加快腳步,語氣堅定道:“陛下詔令已下,這破城之功,我護聖軍定要爭他一爭。小底軍雖然叫囂得厲害,打起仗來,還得各憑真本事!”

事實上,小底、護聖二軍,就如兩頭被困於囚籠,遮住利口,束縛手腳的猛獸,一直壓制着,保持其飢餓,而今則是解其制,放其出籠......

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297章 怪圈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313章 日常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28章 皇子戍邊第98章 追捕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52章 對峙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59章 睡王上位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328章 改革深入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395章 大商人第372章 封王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61章 趙二爲官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84章 滅佛伊始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85章 安心第133章 捷報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116章 滿朝震動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96章 楊邠案(4)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65章 選擇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41章 西域戰況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91章 今日開寶第243章 總結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30章 湖湘之治第9章 寫得不錯!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71章 叛軍勢蹙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79章 “撫遠之戰”第33章 兩廣運動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88章 天子金令第34章 驚陶谷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334章 交待第117章 潑冷水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61章 淑妃病危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1764章 禁轎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59章 明貶實升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33章 東京城內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39章 韓常案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2章 分食第18章 侯益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30章 陳橋第63章 朝廷應對第344章 劉規改革
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297章 怪圈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313章 日常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28章 皇子戍邊第98章 追捕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52章 對峙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140章 崇政殿聽政2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59章 睡王上位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328章 改革深入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395章 大商人第372章 封王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61章 趙二爲官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84章 滅佛伊始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85章 安心第133章 捷報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116章 滿朝震動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66章 這個冬季不尋常第196章 楊邠案(4)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65章 選擇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41章 西域戰況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134章 王師已克敵都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91章 今日開寶第243章 總結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30章 湖湘之治第9章 寫得不錯!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71章 叛軍勢蹙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79章 “撫遠之戰”第33章 兩廣運動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88章 天子金令第34章 驚陶谷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334章 交待第117章 潑冷水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61章 淑妃病危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1764章 禁轎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59章 明貶實升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第33章 東京城內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39章 韓常案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2章 分食第18章 侯益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30章 陳橋第63章 朝廷應對第344章 劉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