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

bookmark

腳步急促,飛快地行走在殿廊下,趙普一雙老腿近幾年都沒有如此靈活過,力道控制得也很好,踩踏的聲音很小,一直到殿門之側,方纔住步。

深呼吸幾口,平復下急促的氣息,又對衣冠稍加整理,趙普衝跟在身側的喦脫道:“通稟陛下,趙普求見!”

“相公稍候!”喦脫行了一禮,先行入殿。

這世上能夠支使喦脫的人實在不多了,臣僚之中,趙普算一個,若是平日裡,或許還能注意下語氣,然而眼下是非常之時,自然顧不得客氣了。

沒等多久,喦脫又出來了,官家召見,請趙相公迅速進殿。趙普不敢怠慢,又下意識地整理了下儀容,方邁開沉穩的步伐。

對垂拱殿,趙普自是熟悉非常,乃至閉着眼睛都能找準位置。不過此番進來,對這熟悉的殿堂,趙普卻多留意了下,快速默然地觀察着殿中人,尤其是看到王禹偁之時,老眉皺了下。

“臣參見陛下!”近前,趙普躬身拜道。

冷冽的目光在趙普身上轉悠了下,劉皇帝手一伸,板着臉道:“賜座!”

“謝陛下!”

不過,屁股剛沾座,便聽劉皇帝冷測測地問道:“趙卿,朕聽王禹偁說,他給朝廷上了幾道奏章,盡陳河隴治政之弊。可有此事?”

“回陛下,臣方查閱過,確有其事!”趙普不慌不忙地道。

“那朕爲何連一道都沒有見過?這其中有什麼枝節,難道有人想欺瞞於朕?”劉皇帝冷冷地說道,眼神都彷彿要吃人。

“回陛下!”趙普站起身來,語速依舊:“王禹偁的奏章,曾呈至政事堂,只是閱覽之後,被老臣批駁!”

“哦?”劉皇帝老眉上挑,眼神之中明顯多了些深沉的意味:“原來是趙卿截留了啊?”

“陛下!”眼看着老皇帝快被猜忌填滿心胸了,趙普語氣終於急了幾分,拱手道:“老臣以爲,王禹偁當初所奏,有失偏頗,且有誇大之嫌,再兼當時西征戰役正處關鍵時刻,朝廷與西北道州,都應上下一心,爲免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引起人心動盪,老臣因此自作主張,將其奏章按下了”

聽趙普如此解釋,劉皇帝表情倒是暖了幾分,但眉頭皺得更緊了,總覺得有哪裡不對。

稍作思索,道:“王禹偁所提種種,情節重大,縱使趙卿有所懷疑,也當派人巡視查證一番吧!爲何訃聞不問,倘若其所言屬實,甚至情況更加嚴重,那豈不是隔岸觀火,座視百姓受苦?”

“這確實是老臣疏忽!”趙普趕忙認錯:“老臣此前,一直着眼於全國稅改大局,因而在其他事務上,有所怠慢了”

說到這兒,趙普從袖裡掏出三道奏章,恭恭敬敬地捧在手上:“陛下,這是王禹偁當初所奏,請陛下查閱!”

見狀,劉皇帝輕輕地揮了揮手,嵒脫立刻下去,把奏章呈上來。劉皇帝一舉一動還帶着氣,快速翻閱起來,一時間,整個殿中只剩下劉皇帝翻頁的聲音。看着奏章中的內容,劉皇帝老眉皺得都快扭曲了。

奏章中所言,與王禹偁適才殿中陳奏,內涵差不多,但終究有些區別,其中表述只是些簡明扼要的東西,缺乏細節,因此顯得缺少支撐,更像是一名官員狂言臆想。

王禹偁在奏章中,向朝廷強調西征之弊,疾呼罷戰息徵,偃武修文,解民之困,還民生息。除了替百姓鳴冤叫苦之外,核心就在於反對西征,希望劉皇帝能夠改弦更張,不要再好大喜功、矜功伐能

結合當時的西征局面以及朝廷氛圍,關鍵是他這個皇帝的狀態,這樣一道奏章呈上來,劉皇帝除了暴怒之外,恐怕難有其他反應。而對王禹偁而言,甭管目的能否達成,腦袋可能都難保。過去這兩年,老皇帝經受的各種打擊不算小,其心則日益驕固,是很難聽進一些難聽的真話的

哪怕到如今,也是這般,之所以有不同的反應,只是因爲王禹偁當廷陳奏,又講了諸多細節,更爲重要的是,他舉的那兩個例子深深得刺痛了老皇帝。

顯然,在老皇帝心裡,因爲西征,造成河隴積弊,百姓苦不堪言,這並不是難以理解的事情,但凡謀大事,哪有不犧牲,不付出代價的。當年爲了統一,爲了北伐,上上下下還不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大漢的百姓同樣是飽受苦楚,最後不都熬過來了嗎?

相比之下,那些貪婪狂妄之官,懈怠放縱之吏,他們在其中興風作浪,曲解上意,根據自己利便解讀朝廷政策,迫害百姓,魚肉鄉里,這纔是真正讓劉皇帝憤怒的。

劉皇帝的憤怒與恐慌,也在於他從王禹偁的進奏中,看到了一些他不願意看的情況,看到了“開寶盛世”那光鮮亮麗背後血淋淋的事實,王禹偁是將僞裝毫不留情地撕開,暴露在劉皇帝眼前。

殿中靜極了,直到劉皇帝放下奏章,沉吟不已。目光在王禹偁與趙普身上轉悠着,極爲複雜,琢磨片刻,衝王禹偁道:“朕原以爲王禹偁變了,看來還是錯覺,西北的風沙,沒能消磨掉你的意志與風骨!敢如此直指朕決策之誤、施政之弊,放眼朝內,恐怕也就你王禹偁一人了!”

“臣只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王禹偁表情平靜地應道。

“你當真不怕死?”劉皇帝目光深沉,聲音更加低沉。

死亡的威脅,仍舊縈繞在王禹偁身上,沉吟了下,坦然道:“回陛下,臣怕!然而,當真見到湟水以及鄯州溝渠、野地中,都有百姓遺棄之嬰兒,臣就不怕了”

“呵呵!”劉皇帝又笑了,只是這笑聲有些淒涼,眼淚花都流出來了,顫着手指向王禹偁:“你此言,是在誅朕之心吶!”

“臣不敢!”王禹偁神色愈顯平靜:“向使臣之狂言,能對陛下有所觸動,對朝廷有所警示,臣便滿足了!”

聞言,劉皇帝沉默了下,又瞧向趙普,這老東西恭敬地候着,一點都不見慌張。

劉皇帝原本打算就王禹偁奏章被截留之事責難一番,未必是趙普,但總要發泄一番。然而,當趙普乾脆承認後,突然意識到一事,作爲政事堂首相,對於奏章本就有批駁權,能夠上呈劉皇帝審閱的奏章,都是經過一輪甚至數輪刪選的。

過去劉皇帝勤政之時,還會定期去查驗,但如今而來自諸部司院監及地方道府州縣的奏事章程,每天都是數以千計,就算讓劉皇帝看,也是看不過來。

趙普按下王禹偁奏章不上報,從朝制來說是說得通的。更爲關鍵的是,劉皇帝想起了一事,因爲王禹偁屢屢發表一些不體聖心的言論,厭煩之下,劉皇帝收回了他密奏之權,王禹偁想要上奏劉皇帝,必須得走常規程序。

如此以來,王禹偁所奏,能夠上呈到趙普與太子手中,就已經是看他的名氣了。甚至於,瞭解其秉性,能出得了隴右,都是一件意外的事情。

念及此,劉皇帝以一種悵然的語氣問王禹偁:“此番召你回京,朕是打算重新啓用你的”

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133章 西征!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94章 楊邠案(2)第1750章 《桃蘭賦》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137章 整編事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92章 劉銖案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132章 做媒第184章 教訓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47章 誘其北上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218章 進兵第291章 酬功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49章 求援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334章 交待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15章 瀛州第125章 邢州事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22章 “鄭州站”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157章 劉老四第104章 在真定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97章 隰州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89章 燕王南來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3章 不宜擴大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15章 馬楚內亂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446章 流光園第79章 滏陽之捷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78章 滄州府第18章 權謀手段完結感言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226章 一潰百里無題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260章 論婿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97章 擴*整頓第154章 南唐來使1
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142章 準備殺雞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133章 西征!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94章 楊邠案(2)第1750章 《桃蘭賦》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137章 整編事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92章 劉銖案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364章 漢宮之內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132章 做媒第184章 教訓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47章 誘其北上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218章 進兵第291章 酬功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49章 求援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334章 交待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15章 瀛州第125章 邢州事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22章 “鄭州站”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157章 劉老四第104章 在真定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97章 隰州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38章 從長計議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89章 燕王南來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3章 不宜擴大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15章 馬楚內亂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446章 流光園第79章 滏陽之捷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78章 滄州府第18章 權謀手段完結感言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226章 一潰百里無題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260章 論婿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97章 擴*整頓第154章 南唐來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