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

皇帝親征可不比親王郡王出征,朝中要準備許多事情,頭等大事便是要點選親征的兵馬,再次便是籌措大軍所需糧草,爾後是地方支應,行軍路線制定各地督撫總兵聯絡事等。請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說總之,親征不是皇帝隨口一說,大軍就能立即出京的。

接連數天廷議,最終定下在京禁旅八旗各營隨駕,另徵召外藩蒙軍兩萬餘人自口外進來供皇帝直接調遣,山東河南陝西北直隸等地的綠營也都要調兵隨駕。不過這些營兵先統一至南陽府集中,先歸安親王嶽樂節制,等御駕到後再由御營統一指揮。

那日議政王公大臣會議發了一通脾氣後,順治倒也沒有再發火,點兵調將的事都是索尼他們在做,他也樂得清閒,先是在愛妃董鄂那呆了兩天,漸憔悴的愛妃很是不好受,平復傷感心情後又往太后那去了下。

皇帝執意親征,議政王公大臣會議又通過,向來自詡不幹政的太后也不好硬壓着不許,便只能再三叮囑皇帝一番,餘下的就是每日和蘇嘛在佛祖前爲兒子祈禱大捷歸來了。太后不能不擔心,皇帝雖然已經成人,可畢竟從未經過戰陣,跟太祖太宗那會不同,算是自幼長於深宮,養於婦人之手,這陡不丁的卻要御駕親征,太后能不擔心麼。

爲了讓太后放心,也讓老人家少擔心,順治特意將養在宮外的三阿哥玄燁接回宮中,要他和二阿哥福全天天陪着祖母,如此確也讓太后少了些許擔心。太后今年四十六了,雖保養很好,三十許人一樣,可畢竟是做了祖母的了,心性上也是漸漸朝着老人去的,所以天天見着孫子能不高興,人一高興,這身心自然都好。

點兵調將的事情,索尼他們也辦得差不多了,皇帝等着率領大軍南下大展手腳,可京城裡的滿州八旗卻籠罩在一片愁雲慘淡之中。廣州設滿城,哈哈木帶走了那麼多八旗子弟和家眷,結果廣州城破,上萬滿州家眷叫太平寇給屠了個乾淨;簡親王濟度南征,又葬送了兩千多滿州子弟;西南磨盤山一役,四五千滿州子弟死在那荒山野嶺之中。這兩年下來,京裡旗人十家有八家辦喪縞素,這會信王爺還領着數萬精銳在西南羣山之中沒有班師,皇帝又要御駕親征,試問,在京八旗哪家不恐慌?可皇帝決定了的事,旗人們又能如何。

也就兩三天光景,熱鬧的京城變得一片蕭瑟,那些男丁在禁旅的八旗家眷己男人,真是越不得。禁旅八旗的滿州兵將們也曉事,不再到處花天酒地,而是放值回來就呆在家中和老婆孩子一起。沒了這些滿州大爺的花銷,京師裡的窯子酒樓賭坊生意頓時大減,進進出出的反而是那些窮酸的漢官多了起來,惹得窯姐們大罵晦氣。

下面人怎麼想,順治管不着也不想管,只不斷催促索尼他們動作快些,手腳麻利些,早日準備妥當。

索尼他們也想快,可這事哪能快,點兵調將的事還好說,照冊點名就是,可大軍所需糧草可不是拿着花名冊就能變出來的。一幫內大臣們這會算是幹出苦水來了,好不容易把糧草的事情給解決了,回過頭來卻又叫起苦來。糧草是有了,可開撥銀子還沒下落呢?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滿州子弟開撥要銀子,外藩蒙古兵來替大清打仗,也得給好處,那幫漢軍綠營同樣也得給銀子,要不然怎麼指望他們賣命?這一次可是御駕親征,不比尋常,索尼他們可不敢讓下面鬧出還沒到敵境,反而先在自家地盤屠城洗劫的事,所以不管怎麼着,這銀子都得備下來,少一兩都不成。

主子什麼都不管,奴才們累死也不能喊苦。索尼鰲拜他們真是累得夠嗆,而那幫滿州王公大臣們也是兩手一攤,狗屁事也不問,左右是皇帝自個要親征,又不是他們要去打仗。主子的事情,你們兩黃旗的奴才不幫着料理,誰幫着幹?

康親王傑書倒是一心要辦事的,想着皇帝對自己的恩寵信重,於是他進宮準備再向皇帝進諫。他對順治道:“臣以爲自大清入關以來,明軍便向來好內訌。當年左良玉東下南京,後來的唐魯對立,唐桂對立,再接着又是孫可望和李定國內訌,而每回明軍內訌,我大清總能坐收漁人之利。”

聽了傑書的話,順治微微點頭,傑書說的不錯,算起來要不是明軍內部的一次次內訌分裂,大清想要坐穩漢人的江山還真是難的很。

“說下去。”傑書的話讓順治中聽,便示意他繼續說。

傑書見皇帝願聽自己的話,心中一喜,接着說道:“其實臣以爲,現在南邊的情形和當年一樣,甚至還不如當年。金廈的鄭氏海賊雖然遙奉永曆爲尊,實則各行其是。西南面的李定國是大西賊出身,其奉永曆和孫可望奉永曆怕也一樣,未必就有多少忠心。而那廣東周逆,異軍突起,兵強馬壯,可卻沒有李定國那等地位,臣聽說永曆不過給此人封了個興平伯,而南邊僞明的郡王國公侯爺卻不知多少,因此周逆一個區區興平伯,再是兵強馬壯總是不能懾服其他僞明力量。且最重要的是,現在周逆兵強,李定國兵弱,而朱由榔這個僞主又棄國而逃,眼下僞明可是沒了共主的,所以臣認爲兵馬更多的周逆怕是不會向李定國低頭,時日一久,二人定然會生出間隙,到時恐怕又是個孫李內訌的下場。”

聞言,順治卻搖頭道:“多尼奏報說李定國叫吳三桂攆到了滇西,這周逆卻擁兩廣,又實際佔了湖廣大半,地盤和李定國不相連,兵馬又不歸李定國管轄,二人恐難生間隙。”

傑書笑道:“皇上放心好了,就是李定國和周逆鬧不起來,這周逆內部也會鬧。臣聞周逆太平寇中多降兵降將,那周逆真能放心用他們?如果不用,周逆又當如何處置這些降兵降將,稍有不慎,這些降將恐怕就會再生事端出來。而且就算周逆和李定國真的精誠合作,可現在朱明沒了共主,那周逆難免會生擁立之心,到時他仗着兵馬多重新擁一個皇帝出來,李定國這個朱由榔封的晉王會同意?”

順治聽後,沒有說話,但眼神卻告訴傑書,他這話說到皇帝心頭去了。

傑書倍感鼓舞,接着道:“皇上,其實雲南那邊已不足爲慮,朱由榔棄國跑到緬甸,李定國在滇西苟延殘喘。大軍入境,雲南民生凋敝,糧食肯定不多,李定國要想在滇西站穩腳,就不得不從那些土司手中徵糧,一次兩次也不罷了,次數多了,那些土司還會甘願被李定國欺壓麼?洪承疇奏報上說的明白,李定國可是在滇西對土司屢下毒手,屠城幾次的。另外,李定國手下那幫將領和他困居滇西,這幫人本就是大西賊出身,共患難可以,共富貴卻難。我大軍壓境,他們緊緊抱成一團,相互支持,輕易難以撼動,可要是沒了我們的威脅,皇上認爲他們會如何?”

“你的意思是?”順治做出沉思的模樣。

傑書道:“臣以爲對西南應徐徐圖之,而不可急躁。”

順治挑眉道:“如何做?”

“對雲南李定國那邊,可使吳三桂暫緩進軍,對土司多行安撫,對明軍多行勸降,使李定國既得不到土司支持,又無法聚攏兵馬,讓他們自生自滅。”

順治微一沉吟,點頭道:“此策可。”

傑書又道:“對周逆那邊,投誠過去的我大清官兵,朝廷不追究他們,無論文武,從前在大清何等職事,朝廷仍給他們保留着。只要他們願意歸來,原官升一級補用。”

“對那幫叛賊還這麼做,不是叫他們覺得朕好欺麼?”順治眼光閃爍,對此策有些不認可。

傑書輕笑一聲:“皇上覺得難受,那周逆會如何?”

順治想了想,道:“如吃口蒼蠅?”說完,又猛搖頭:“這離間之計太過簡單,朕覺得都兒戲,周逆如何會上當。”

“這離間計簡單,一時半會也沒有多大效果,可時間一久,總會有效果。而且重要的是,皇上御駕親征率大軍殺到,那幫叛將又該如何選擇呢?到時,周逆是信重他們,還是防範他們?”

順治聽後,久久無語,半響起身,對着旁邊的吳良輔感慨一聲:“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

.......

在傑書的進言下,順治一連發布幾道聖旨,先是表彰了平西王吳三桂五省經略洪承疇川陝總督李國英四川巡撫高民瞻廣西提督線國安廣西巡撫程維新等人,湖廣總督張長庚也被明令嘉獎,總之,凡是與明軍戰鬥過的漢官漢將,不論是勝是負,都被順治下旨勉勵一番。同時下旨以塘報形式公告天下,大清對於敗降投敵的官員既往不咎,家人也不牽連,但凡有懸涯勒馬,重新來投的予以重用。

同時,順治又發了兩道旨意,一道旨意是給長沙的義王孫可望,一道旨意是給和碩公主孔四貞和額駙孫延齡的。(未完待續。)

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十章 官員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了活下去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三十章 丁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閣 女婿 皇子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二百二十八章 堅定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六百六十九章 唐王監國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四十章 公庫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五十章 出征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暴雨斷電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直報怨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四十六章 侍女
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十章 官員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了活下去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三十章 丁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閣 女婿 皇子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二百二十八章 堅定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六百六十九章 唐王監國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四十章 公庫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五十章 出征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暴雨斷電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直報怨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四十六章 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