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

多尼來之前顯然和洪承疇、羅可鐸有過商量,所以他簡短開場之後,便示意洪承疇與諸將詳細說明。

洪承疇對衆人道:“大將軍的意思貴州已爲我大清所有,眼下明軍殘部都集中在雲南,我軍當立即入滇,免給明軍喘息之機。探子消息,明軍的主力由李定國統領駐在羅平,鑑於李定國部戰鬥力頗強,爲雲南明軍之首,滇中明軍又盡他馬首是瞻,所以大將軍決定派一毫髮無傷之軍與其周旋,將其牽制住,其餘各兵則趁勢肅清其餘明軍,搶佔昆明。”

三路兵馬,右路的吳三桂先後與李定國大戰兩次,中路的羅託部也在攻打貴陽時受損較重,只左路的趙布泰沒有什麼傷亡,所以屋內衆將聽後,都已明瞭大將軍和五省經略是要趙布泰那路兵馬充爲入滇先鋒,牽制最難對付的李定國部。

洪承疇話說的這麼明白,吳三桂不由向他投去感激目光,後者卻是神色不變。羅託也是暗鬆口氣,雖然李定國叫吳三桂敗了兩仗,但是虎威仍在,其本部兵馬實力未折,倘多尼要他去拼李定國,這心下難免還是有些不安的,畢竟當年李定國可是有過兩蹶名王,險些嚇的皇帝要劃江議和的威風!有敬謹親王尼堪和定南王孔有德的前車之鑑在,羅託不能不惦量自己有沒有和李定國交手的斤兩。

吳三桂和羅託卸了心事,趙布泰卻不幹了。本來他就對多尼采納洪承疇的意見快攻雲南不滿,現在又要他做入滇先鋒,去打誰都不敢啃的硬骨頭李定國,心下自然不高興得很。他以自己所部剛入貴州,且從未與李定國部有過交戰經驗爲藉口,希望多尼改派有與李定國部作戰經驗豐富的兵馬爲先鋒。三路兵馬只吳三桂這路和李定國有過交手,趙布泰這明顯是要讓吳三桂去當這先鋒去啃硬骨頭李定國了。

和趙布泰一起來的廣西提督線國安也是不願去拼李定國,不僅不想去拼李定國,甚至都不想入雲南,而是想着趕緊帶着他的兵馬回防廣西,因爲他從趙布泰那裡得知了廣東簡親王濟度戰敗的消息。

和別人都料想太平軍會和金廈鄭家聯手取浙閩,攻江寧,撼動東南不同,線國安卻以爲太平軍不會北上福建,而是會西入廣西抄他的老巢。他之所以如此認爲,只不過從最簡單的路途遠近及影響考慮。太平軍聯合鄭家北上福建和浙江,固然可以令得東南震盪,迫使清廷從西南調兵回救東南,如此是能減輕雲南的壓力,但也只是減輕而矣,並不可能從根本上瓦解清軍針對雲南的攻勢,清廷也不可能放棄因孫可望降清而降下來的這一次難得能徹底消滅朱由榔的機會。

東南是財賦之地,雲南卻是朱明朝廷和天子所在,朝廷和天子沒了,取了財賦之地又有什麼用?

所以線國安認爲廣東明軍只要不傻,肯定會馬上回兵入廣西,要麼就是入黔在後打擊入滇的清軍,要麼就是入滇和李定國合兵一起正面抗擊清軍,如此便還來得及救朝廷和永曆。從路途上來看,從廣東殺到南京,和入廣西救雲南,兩者距離上也是差得甚遠。擔心太平軍會入廣西端自己老巢,線國安自然不願去雲南,可他是定藩下的將領,名義上廣西提督,人稱線伯,可現在不過是三路大軍左路統帥趙布泰手下的一員將領,軍議重事,哪有他說話的份,再有想法,也只能按下。

趙布泰要把硬骨頭丟給吳三桂,吳三桂哪能如他所願,當下便以自己所部在黑石渡、七星關遭了重大損失,兵卒們連日苦戰都已疲憊,急需休整,另外遵義左近有一些土司動亂爲藉口推脫此事。

吳三桂的推脫讓趙布泰很是不快,轉身對多尼說道他的兵馬剛進貴州,雖兵卒精力充沛,但對雲南和貴州的地形不熟,不及另外兩路兵馬有經驗,若由他爲先鋒,怕是這仗不好打,一個不慎,很可能會失敗。

吳三桂那邊自然也是針鋒相對,反正兩人誰也不肯去當冤大頭硬扛李定國,屋內諸將被這二人的爭吵給驚得目瞪口呆,卻誰也不敢相勸。平郡王羅可鐸氣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多尼也有些掛不住了。

這時,一直沒有吭聲的羅託卻出面幫吳三桂說話,他直嗆趙布泰道:“皇上要你做徵南將軍,便是要你徵南的!大將軍既有意讓你做入滇先鋒,你便領着兒郎去打就是,怎的就是推三阻四,找這麼多理由的。你若是不想打仗,便辭了這徵南將軍回北京就是。”

“你!...”

趙布泰被羅託噎得道不出話來。

本就心煩的多尼見狀,和羅可鐸私語兩句後,擺手道:“你們不要再推來推去,這樣吧,入滇的事情,你們三家誰都別閒着,一起去。”

一起去?

趙布泰和羅託一塊愣住了,吳三桂怔了下卻是立即道:“遵大將軍令,我回去後馬上率軍從遵義出發抄明軍的後路。”他倒是精明,反正李定國在羅平,不在他吳三桂的正面,順着多尼這個黃毛小兒就是,免得叫人說他平西王不聽調。

羅託不言語,似在考慮入滇後走哪條路能避開李定國。趙布泰一見吳三桂連抄後路的話都說出了,忙要開口說自己率兵去奪昆明,可不等他說話,多尼卻對他道:“徵南將軍還是率兵去攻羅平,只要你把李定國給牽制住,入滇首功便是你的。”

多尼都這麼說了,趙布泰也不好再推脫,只得悶聲應了。一邊的線國安卻是眉頭大皺,奈何卻沒他說話的份。

多尼掃了眼吳三桂和羅託他們,又看了眼洪承疇後,又道:“本王率大軍與羅託一起進攻曲靖。據探曲靖守將是白文選,此人也是大西軍的名將,本王便和羅託把他解決掉。”

多尼是大軍統帥,既已決定,自然無人敢違,當下便定下吳三桂從遵義進軍,趙布泰直攻羅定李定國,多尼和羅託則直趨水西,進攻曲靖白文選部的三路進軍方案。

散會後,吳三桂想着洪承疇在會上的幫忙,也想着昨日他所留那三個字,便故意腳下放慢了些,想等洪承疇過來再討教幾句,不想洪承疇卻好像知道他在等他,根本不來相見。

這洪亨九!

吳三桂無奈,只能叫胡國柱傳令下去,衛隊即刻回返遵義,準備攻打雲南。

吳三桂走後,洪承疇方纔露面,身後跟着他的兩個貼身侍衛張大元和王輔.臣。張大元和王輔.臣都是宮中的御前侍衛,洪承疇出任五省經略時順治特意撥這二人充作洪的貼身侍衛,免得這個能替他坐鎮南方的重臣叫人剌死了。

張大元仗着自己是宮中出來的,對洪承疇並不怎麼敬重,洪承疇有心攆他走,可人畢竟是皇帝派給他的,故而便是再不滿也只能忍着。和張大元不同,王輔.臣卻對他這個經略敬重有加,盡心伺候,很得洪承疇歡心,一直想着是不是給放出去帶兵。

王輔.臣這人看着一點也不像個武夫,他面孔白皙,長身玉立而眉如臥蠶,酷似世上流傳的呂布畫像,所以軍中有人給他起了個“活呂布”的名號。他原先追隨姐夫劉某參加農民軍,不過生性好賭,有次一夜輸掉了劉某的官餉,劉某大怒便打算殺了這個小舅子,結果人沒殺掉,反把自己命給送了。

王輔.臣殺了自己的姐夫,在農民軍那邊就呆不住,便流竄到明朝總兵姜瓖麾下當了兵。姜瓖反正歸明後投不久,認爲滿人兵不刃血而佔據大同要衝之地,卻對他有功不賞,還屢受訓斥,於是心懷憤懣,密謀反正。未過多久,南方便傳來李成棟、金聲恆等降清明將再次反正,聲勢甚大,於是姜瓖便自稱興漢大將軍,以大同爲根據地,打起反清復明的旗幟,王輔.臣始終追隨鞍前馬後。

清攝政王多爾袞派阿濟格領軍攻打大同,結果王輔.臣奉命出擊清軍,他黃馬白袍,於亂軍中衝突奔馳,十蕩十決,勇猛無敵。阿濟格麾下八旗勁旅都是自關外打到關內的百戰精銳,遇到王輔.臣卻誰也擋不住,數萬大軍無一人敢戰,但見王輔.臣來,清軍便大喊:“馬鷂子至矣”紛紛潰散。

王輔.臣成名後未過幾月,大同便失守,他無奈投降阿濟格,因其勇猛,倒也免於被誅,只是被沒入辛者庫爲奴。多爾袞去世,順治親政,愛惜王輔.臣的才幹,任命他爲御前一等侍衛,又將其撥給洪承疇做貼身侍衛。

王輔.臣見經略老大人似有什麼心事,又遣走張大元,心道莫非洪大人有什麼事要交待於我。果然,洪承疇交派他一事,卻是讓他馬上去廣州,跟太平軍贖回他的兒子。

“你若能將士銘贖回,老夫便保你一個總兵前程。”

洪承疇所許的賞格之大讓王輔.臣無法拒絕,正當他準備應命時,洪承疇卻又說了句:“若贖不回,你便伺機殺了士銘,老夫同樣保你一個總兵前程。”

”大人,這...“

*驚在那裡。(未完待續。)

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上要決戰?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五十章 出征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七十章 老弱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286章 滿洲大兵請一天假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紅血紅第一章 祭拜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十七章 豪傑
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上要決戰?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五十章 出征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七十章 老弱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286章 滿洲大兵請一天假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紅血紅第一章 祭拜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十七章 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