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

郭紹大恨馬玉龍,是打骨子裡的那種恨,他恨馬玉龍想投降時沒告訴他一起,反而把他和手下鹽丁做了明軍的見面禮。

你馬王八怕明軍的大炮,我郭紹就不怕了?

都說每多仗義屠狗輩,可怎到我這就反過來了呢!馬玉龍那丘八沒義氣啊,沒義氣!

“願爲將軍效死,願爲大明效死!”

郭紹梗着脖子慷慨激昂陳詞一番,比之馬玉龍先前表現還要令人感動。

“此時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郭大人能毅然醒悟重歸大明,本將軍喜不自禁,當替朝廷赦免你從前從虜之罪,萬望郭大人能一心報國,爲朝廷、爲百姓謀福。”

周士相捏着鼻子認可了郭紹的投降,並且很大度的將鹽巡所的差事繼續交給郭紹,舉手投足間也表露出對讀書人十分的尊重,令得郭紹也是感激不盡。至於他心裡面是否真的如他口中所言那般,就不爲外人道了。

周士相做出禮賢郭紹的舉動,於其說他是在向那些爲清廷賣命的漢人官員伸出橄欖枝,或是千金買馬骨,倒不如說他手下實在沒人可用。

馬玉龍一介丘八倒好處置,打散其部安於軍中就是,可是郭紹這個管鹽緝鹽的技術官僚卻是周士相囊中所沒有的緊缺人手,也是太平軍自羅定立營頭以來第一個投降的清廷官員(從八品也是官),因此無論如何周士相都得物盡其用,將郭紹用起來。再說了,郭紹還是個舉人老爺,這身份放在明清任何地方都是要受禮待的。周士相決意改變從前的流寇發展模式,就必須代入這個時代角色,尊重這個時代特色——尊重讀書人。

清軍能辦到的,太平軍就必須辦到。想要立足香山,以香山爲太平軍根據之地。那麼對香山的處置就不能如從前一般,勢必需要一些文人官員幫助周士相治理。在沒有培訓出能夠充任一面的自家人時,對於降官的任用就不可避免,郭紹是第一個,但絕不是最後一個。

留用郭紹在鹽巡所除了招攬人心外,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熟悉鹽巡所事務的郭▲style_txt;紹能夠很快爲太平軍服務,將從前繳到廣州的稅鹽就地轉給太平軍。

和馬玉龍哪邊風大往哪邊倒不同,郭紹還是很有政治抱負的,也很有理政之能。這表現在他自擔任良字都鹽巡所大使後,當年良字都的鹽稅就超出了去年四成,總繳稅銀26000餘兩。而郭紹私底下是截留了一些,但他卻把這些銀子用來修繕卡口,貼補鹽丁生活了。這不是說郭紹不貪銀子,這世上哪有人不好銀子的,守着鹽巡所的肥差不撈別人也不信。

但事實上郭紹確是沒有貪污,因爲他太有心上進了。現爲廣州知府的朱國榮便是郭紹一心學習的榜樣,同樣都是舉人出身。朱國榮能當知府,他郭紹未必就不能。想要上進就得讓上官賞識,做好手頭的差事便是最好的表現。

太平軍來了,郭紹原意還是想和馬玉龍死守一下良字都。等待朝廷援軍到來的,只要能守住良字都,他郭紹肯定是功臣,憑這樁功勞往上進上一兩步也不是不可能。怎料戰前猛拍胸脯要死守良字都的馬玉龍卻在太平軍開炮後。就嚇得變臉開城投了降。落在明軍手中的郭紹知道這當口不是自己逞英雄的時候,也只能老老實實投降,並且要竭力證明自己的能力。如此才能既保住性命又能保住官位。

郭紹選擇乖乖投降,而不是做死硬分子被太平軍斬首,也是有另外的小心思。清軍入關以來,對漢族知識分子還是頗爲優待的,對南明投降的漢人官員也都是能予以任用,所以不管清軍如何屠殺地方,對地方上的漢族讀書人和官員都是能給以安全保障,並且不計前嫌信用他們的。這種對漢人讀書分子的人心招攬對清軍佔領漢室江山起到了很大作用,故而郭紹不擔心自己變節降明後再降清會被清軍清算。

太平軍來得突然,他郭紹又不是守土有責的主官,降了便降了,誰也不能說他個不是,日後也是有退路可走的。

周士相特意詢問了鹽巡所是如何開展工作的,他問得細,郭紹回答得也很細。一番對答下來,周士相很是滿意。在此過程中,郭紹特意吩咐鹽丁從所裡提了6000多兩銀子出來,說是這幾個月所徵的鹽稅以及查緝私鹽所得,原定是下月運到廣州去,現在正好交給太平軍。

有銀子入帳,周士相當然高興,那邊馬玉龍見郭紹拿銀子出來,也是心思通透,趕緊吩咐手下到自己位於良字都的宅子裡取來3000兩的銀票“自獻”於大軍。對馬玉龍的“自獻”行爲,周士相自然也是大加表揚。

良字都城寨並不大,在郭紹和馬玉龍的指引下,周士相只用半個時辰就巡察了整個城寨,稍後就命邵九公的雄威營就駐防於良字都,馬玉龍及其手下營兵則轉入近衛營編制。對此,馬玉龍不敢怒也不敢言,乖乖就範。

見到馬玉龍就此被收了兵權,郭紹心中忐忑,害怕周士相也會翻臉拿下他。不想,周士相不僅沒有翻臉,反而召集良字都的士紳、保長和甲長,告訴他們從即日起,良字都的大小事務便由太平軍新任的良字都城寨官郭紹負責。原鹽巡所的鹽丁一半仍留鹽巡所,另一半則轉爲城寨官郭紹的直屬差役,負責安民巡境,戰時則需配合太平軍動員民衆,運輸糧草物資。

清廷和明朝一樣官不下鄉,地方上由士紳做主,但是士紳本人不可能親自出面處理鄉里所有的大大小小事務,因此這些事務都是由士紳們認可的保長和里長來代行權力。良字都的規模比龍眼都大,又設有鹽巡所,還有營兵駐防,安全上比龍眼都要大得許多,因此都內民衆不少,按保長奉上的鄉里黃冊來看,足有5000多人。另外,城寨內的士紳地主也有十多人,這些人都是沒來及跑掉被圍在城寨中一網打盡的。

駐防營兵投降,鹽巡所大使郭紹也投了降,如今形勢比人強,良字都的一干士紳在太平軍入城後做到了表面上的馴服,對於太平軍的安排也沒人敢不滿。

從前地主士紳是太平軍天然的敵人,現在則是需要拉攏的一方。在太平軍沒有徹底在香山立足前,周士相不打算拿馴服的地主士紳開刀,但這不意味着他會容許這幹人在背後和太平軍打對臺戲。讓郭紹擔任良字都城寨官是明的安排,暗的安排則是邵九公。

良字都是香山境內除縣治仁厚坊外的第二大城鎮,這裡也是香山通往廣州的交通要地,因此可以想見,日後的良字都肯定是要被做爲軍事重鎮發展的,同時也是安置太平軍後營百姓的一個基地,這難免會和地方原有百姓,尤其這些地主士紳產生衝突。一旦發生衝突,邵九公的雄威營就會擔負黑臉角色。這種事情綠營出身的邵九公也是幹得多了,拿手得很。

如何在香山推行符合太平軍利益,同時能夠凝聚地方人心的政策,周士相還在琢磨中,龍眼都就是他的一個試驗田,在奪取香山縣治後,他便要轉手進行香山的治理。(未完待續。)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九百三十一章 太宗諸子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四百四十七章 俺有一個夢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一千三十七章 逐滿歌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戰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
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九百三十一章 太宗諸子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四百四十七章 俺有一個夢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一千三十七章 逐滿歌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戰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