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路進軍

事關瑪法朋友的安危,順治當天就從西苑回到了宮中,叫蘇克薩哈立即擬旨往廣東,要廣東務必馬上出兵圍剿太平軍。

出兵旨意八百里快馬加急送到了廣州,旨意分作了四份,一份是給廣東總督李率泰的,一份是給靖南將軍哈哈木的,另兩份則是給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繼茂的。

在給尚可喜和耿繼茂的旨意中,順治語氣還算寬勉,給李率泰和哈哈木的旨意上卻用語嚴厲,令得李率泰和哈哈木在接旨之後立即到了平南王府。他二人到時,靖南王耿繼茂也在,想來也是找尚可喜商量出兵的事。

李率泰開門見山,也不繞圈子,直接問道:“二位王爺,皇上的旨意可是讓咱們馬上出兵剿滅太平寇,卻不知二位王爺幾時出兵,又出多少兵?”

尚可喜還沒開口,耿繼茂就冷冷看了一眼李率泰,鼻孔一哧道:“總督大人說得輕巧,出兵出兵,這兵從哪裡出?”

“靖南王,現在不是置氣的時候,皇上旨意可說得明白,這次是要我們四家一起出兵,不剿了太平寇,皇上處置的可不是我李率泰一人!”

耿繼茂的態度讓李率泰也惱了,對方是漢人親藩不假,可自己也是皇家國戚,漢軍八大家有他李家可沒耿家!這小子當真以爲自己怕他不成!

李率泰動了怒,耿繼茂卻也不怕,他年輕氣盛不知做人,這一點比老奸巨滑的尚可喜差得遠了。

耿繼茂冷笑一聲,譏諷道:“不錯,皇上是要我們四家一起出兵,不過據本王所知,總督大人麾下怕是沒什麼兵能出吧?”

“本官督標還有千餘悍勇之士,鄰近各府縣再抽些,總也能湊上三五千兵馬,怎就是沒兵可出?”

說這話的時候,李率泰有些底氣不足,他的督標原先有兩千多人,後來還配了馬隊和炮隊,不過鹿頭河一戰,馬隊和炮隊都叫太平寇給消滅了。馬隊倒還罷了,炮隊損失的那幾十門重金從澳門買來的炮可是讓他真的肉疼。

胡啓立戰敗後不敢回廣州,跑到順德和滿八旗打官司,這官司雖叫李率泰給和了稀泥,可胡啓立卻怕回廣州後被清算,所以帶着他領回來的督標殘部躲在順德不肯回來,李率泰派了幾次人過去明確告訴他,總督是不會追究他兵敗之責,可胡啓立就是不敢回來。

後來參政左清私下對李率泰說,胡啓立之所以不敢回來,其實並不是怕總督大人會治他的罪,而是怕滿州人會找他麻煩,畢竟他可是大清軍入關以來第一個敢說滿州人不戰而逃的漢官。李率泰聽後只得嘆氣,不再催逼胡啓立回廣州。

廣州綠營是李率泰這個總督能夠直接抓在手裡的兵馬,爲此,他在廣州綠營身上投入了重金和不少心血,只可惜隨着林進忠戰死,廣州綠營算是徹底沒了元氣,現在僅僅靠着逃回來的幾百營兵加上新招的兩千新兵搭着架子,守守城倒也能成,拉出去野戰卻是萬萬不成的,故而耿繼茂才如此譏諷他。

李率泰惱怒,卻無法反駁,生生憋着悶氣。

見李率泰臉色青,耿繼茂嘿嘿一笑,心中得意,仍譏道:“三五千人聽着不少,可能濟得什麼事?那些拉來的夫子能當得什麼用,總督大人這也未免太過應付皇命了吧。”

“你!”

李率泰氣得直想跺腳,耿家這混帳小子也太不像話了,罵人不揭短,你倒好,直接把老夫這臉面給扯下來,還有完沒完了!

李率泰氣得想跺腳,哈哈木的表情卻嚴峻起來,盯着李率泰道:“廣東綠營兵都歸你總督衙門調遣,怎的現在就這點人,還要用些夫子湊數?”

李率泰沒好氣的道:“這要問平南王了。”

“怎問起本王來了?”

聽李率泰語氣不善,尚可喜一挼鬍鬚,哈哈一笑,起身道:“本王幾時得罪總督大人了,要把這氣撒我頭上?”

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李率泰索性也不與尚可喜再虛僞下去,脫口就道:“肇慶的許爾顯,潮州的吳六奇,我可調不動。”

尚可喜沒想李率泰當着哈哈木的面竟直接撕破臉皮,點明肇慶和潮州是唯他平南王馬是瞻,眉心瞬間黑了下來,悶聲道:“這話說得,大人是總督,負有節制綠營之責,怎會調不動他們。”

李率泰不接這茬,直接道:“平南王,你也莫與我說這沒用的,我只問你,到底出不出兵!”

李率泰現在也是真急了,若是議政王大臣會議通過調蒙古兵南下的提議,他又何必和尚可喜撕破臉。現在倒好,皇上沒向廣東增兵,反而下旨來催廣東馬上剿滅太平寇,他李率泰手下又沒兵,不逼着尚可喜出兵他拿什麼去平太平寇。

“出!”

李率泰的咄咄逼人讓尚可喜臉色一沉,咬牙道:“皇命要本王出兵,本王豈敢不出兵,真要不出兵,本王不是抗旨不遵了!”說完想是也來了氣性,帶着幾分怒意又道:“肇慶許爾顯手下有幾千兵,潮州吳六奇那也有幾千兵,既然總督大人說他們只聽本王的,那本王這就文要他們帶兵都來。潮州不要了,肇慶也不要了,都到廣州來,本王就不信了,這麼多兵馬還剿不了他賊秀才!”

“平南王何必說這氣話!”

李率泰冷靜下來,知道尚可喜這是與自己在置氣,他擺了擺手,氣勢弱了不少,示軟道:“王爺只需他二人各調一些兵馬前來就是,哪需全軍都來。”

尚可喜哼了聲,沒有說話,他這也是氣話,真要把潮州和肇慶的兵都調來,那廣州城也就不保了。

耿繼茂撇撇嘴,心下頗是有些羨慕尚可喜,潮州的吳六奇和肇慶的許爾顯手下可是各自都有數千精兵的,要是這兩人肯聽他靖南王的,他又何必窩在廣州城裡跟尚可喜、李率泰置氣。

哈哈木來廣州這麼久了,當然知道李率泰這個總督和兩個漢藩不和,他有意調和,畢竟眼下的大事是要幾家一起合力剿滅太平軍,不是在這弄什麼意氣之爭。

“行了,你們也不要吵了。這兩個月我一直就想出兵剿滅太平寇,活剮那賊秀才替塔音布報仇,不過天熱,滿州兒郎們動不得,現如今天涼下來,皇上也要咱們先剿了太平寇,那我手下的滿州兒郎都去。這一回我把四個牛錄都帶上,我親自帶兵去,看看那賊秀才到底有多大能耐。”

一聽哈哈木要親自領軍出戰,李率泰大喜,道:“有靖南將軍親自出馬,太平寇覆亡指日可期!”

“既然靖南將軍都要親自領軍,那本王也沒什麼好說的,本王藩下旗兵出2ooo,另外再從肇慶和潮州調兵來,怎麼也要湊上5ooo兵,免得有人以爲本王擁兵自重,不肯爲朝廷出力。”

其實接到聖旨後,尚可喜就知道自己肯定是要出兵的,哪怕北京沒有聖旨來,他也要出兵把香山的太平軍剿滅掉,不然他這手腳就完全被捆住,根本無法騰出力量西進。

滅國的大功可是千載也難逢的!

本來尚可喜還想再遲些表態,但現在不能不立即表示了,要不然可真叫哈哈木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擁兵自重,不肯替朝廷出力了。

“不過三江口那邊還需兵馬支應着,所以本王得留些兵馬,免得三江口有失。”尚可喜看了眼李率泰,見對方臉色有所鬆動,知道自己的表態起了效果。

“那是自然。”

李率泰點了點頭,他對尚可喜的怒氣的確消散了。三江口的兵馬要防備新會明軍,當然動不得,要不然讓新會的陳奇策和朱統佔了三江口,廣州要做的就不是調兵打太平軍,而是要留在城中堅守了。

哈哈木親自領軍,出動全部滿州牛錄,尚可喜也出了本家藩兵2ooo,另外還要再從肇慶和潮州調兵,姿態肯定是做足了的,沒人能再說他平南王什麼,現在就看靖南王耿繼茂的了。

哈哈木一臉肅然的看着耿繼茂,尚可喜只是如尋常的看着他,李率泰則是還帶着氣色,他不氣尚可喜,卻怎麼也咽不下耿繼茂這口氣,這小子剛纔也太混蛋了些。

被三人看着,耿繼茂坐不住了,他起身來到哈哈木面前,看了眼尚可喜,又看了看李率泰,遲疑一下,終是開口道:“平南王年紀大了,這出兵打仗的事得咱們這些晚輩來,所以本王決定這次也親自領軍。”

李率泰“啊”了一聲,不敢相信的看着耿繼茂:“靖南王也要親自領軍?”

“本王自就藩就來,還一直未有軍功,再這樣下去豈不是叫外人笑我們耿家無人?這一次我藩下幾個牛錄漢軍都去。”

李率泰的吃驚讓耿繼茂心中很是滿意,他要的就是這效果。

李率泰沉默了,尚可喜也是用從未有過的目光打量這個侄輩,哈哈木則是哈哈大笑起來:“太平寇就和流賊一般,多是裹挾百姓以壯大自身,這等賊軍,猛則猛矣,但一受挫,即無再戰之力。這一次我大軍壓境,那賊秀才就是真長有三頭六臂也跑不掉了。”

尚可喜命人取來地圖,示意三人湊上來看,他道:“本王剛纔和靖南王商議過,若是兵力足夠,便兵分三路,中路取順德直撲香山縣治仁厚都,左路取番禺直撲良字都與中路會合,右路則沿龍眼都兵進前山寨,如此就叫太平寇尾難顧,居中失彼。待中路和左路取了香山縣治後,便一齊向前山寨進軍,如此,太平寇便無可逃身。”

哈哈木定睛細看,片刻點頭道:“就依平南王,我領滿州兒郎爲中路。”

耿繼茂覺得良字都這條路好走些,便道:“既然將軍領滿州將士走中路,那本王便領藩下兵馬走左路好了。”

如此剩下的右路自然便是歸尚可喜了,他笑了笑沒有異議。李率泰的部下營兵戰力不強,商議後便歸中路哈哈木調遣。

定下三路出兵後,李率泰、哈哈木、耿繼茂便向尚可喜告辭,各自去準備出兵的事。待他三人離開後,尚可喜叫來在外的班志富,吩咐他:“你馬上去一趟肇慶,要許爾顯調2ooo兵到廣州來。”

班志富問道:“要不要許爾顯也來?”

尚可喜搖頭道:“不用,肇慶那裡得有大將坐鎮,不能出任何意外。”想了想,道:“讓那個唐三水帶兵來,此人和太平寇交手過,還從他們手中奪回過羅定城,想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班志富點頭答應下來,便準備動身去肇慶,尚可喜又叫住他:“另外再派人去趟潮州。”

班志富疑惑:“潮州的兵也要調?”

“潮州不能調,廈門鄭氏一直對潮汕地區虎視眈眈,不能讓他有機可趁。”

“那王爺要吳六奇做什麼?”

“讓他把手下舟師都調到廣州來,三江口那邊不能被明軍的水師壓着。”

“好,我這就派人去辦。”

尚可喜點頭,班志富當即離去。他走後,尚可喜卻在猶豫這一次是否仍派世子之信帶兵。

.......

“王爺回來了!”

靖南王府,耿繼茂一回來,二管事向榮忙領人上前伺候。

“嗯。”耿繼茂隨口應了聲,吩咐道:“去整些吃的,本王餓了。”

“哎!”

向榮忙去吩咐下人去弄吃的,這邊耿繼茂有些疲憊的坐下,看了眼向榮,對他道:“你去和福晉說一聲,本王過幾天要領軍去打太平寇,讓他給本王準備些衣裳換洗。另外本王這幾天也不在府裡呆着了,本王要去軍營住。”

“打太平寇?”

向榮怔了下,有些驚訝道:“打仗的事交給藩下將領去就行,王爺怎的要親自領軍去?”

“哼,交給誰?難道還要本王再損失一個牛錄嗎?”

想到小舅子王叔德的無能導致一個牛錄4oo火銃兵全折在了太平軍手中,耿繼茂就是一陣火大,這一次他要親自領軍出征,不但但是證明自己的能力給外人看,更重要的是他信不過藩下那幫人,要是再給折了一兩個牛錄,他靖南王可是覺都睡不下了,他可不比尚可喜家大業大,老子留給他的家當可不多,經不起損失。

擡眼見向榮還站在那,耿繼茂催道:“怎麼還站在這,快去啊。”

“哎,奴才這就去。”

向榮不迭答應,忙退了出來去找福晉,這路上卻是心思複雜得很。(未完待續。)

第十七章 豪傑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六章 敬佩第九百五十章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五十二章 賞格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一百章 活該第六百六十九章 唐王監國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三百七十七章 平南王的後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十二章 憑證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一千五十三章 韃子餓了會做什麼?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
第十七章 豪傑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六章 敬佩第九百五十章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五十二章 賞格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一百章 活該第六百六十九章 唐王監國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三百七十七章 平南王的後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十二章 憑證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一千五十三章 韃子餓了會做什麼?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