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

萊州水營,三千多被解除了武裝的朝鮮兵耷拉着腦袋,在水師將士的監視下,一個接一個的走進臨時關押俘虜的營地。

碼頭上,鄭鳴俊代表大明軍隊接受了朝鮮兵馬虞侯申瀏的降書,同時告知對方,因爲朝鮮背叛大明,大明齊王殿下即將率領十萬大軍征討朝鮮。

申瀏大吃一驚,連忙通過翻譯申辯,朝鮮之所以出兵助清,完全是因爲清國對朝鮮進行了武力脅迫,並非真心要助清討明。

“這些,你不用跟我說,等齊王殿下到了,你自與他說。”

鄭鳴俊不耐和朝鮮人多說,揮手讓人將申瀏押上船。訊船已經送來消息,齊王殿下親率大軍已於九天前從崇明出發,算算日子,這會也當到了。

申瀏等朝鮮將官被押走後,鄭纘緒帶人過來,道:“二叔,馮錫範說於七聽聞咱們要北上,願意率部相助。”

“你叫馮錫範告訴於七,他的心意我們領了,不過眼下山東境內還需要他於七替咱們拖着清軍,北上的事情就不用他的人了。另外,叫魏大龍將陸戰隊的繳獲分一半給他。”

魏大龍報說於七自給濰縣一戰後,對太平軍的態度較先前改觀,這讓鄭鳴俊對於七印象也有所改變,但是他真的不需要於七手下那些義軍參與北伐,因爲這些義軍留在山東發揮的作用遠比去遼東要大。

兩天後,海上的水師快船率先發現了北上水師主力,旋即萊州水營上空響起號角和鼓聲。

六月二十二日,北上太平軍主力搭乘水師戰船抵達萊州水營。大軍將在此停留兩天,補充淡水和糧蔬後,再向北直奔目的地——東江。

已經從來沒有坐過海船的周士相這次也是吃了大苦頭,在船上吐得不行。終於踏上陸地,他打心眼裡是鬆了口氣。

聽取鄭鳴俊和馮錫範等人有關水師在天津之戰及維縣之戰的詳情後,周士相命將朝鮮俘虜押上戰船,同時執行抽殺令。

一聽齊王殿下要對朝鮮俘虜執行抽殺令,朱之瑜連忙勸諫,稱朝鮮人已經投降,並且朝鮮是大明兩百多年的屬國,一直以來對大明都還恭順,當年還是因爲大明舉國相助才得以保存國家,故而不當對朝鮮俘虜執行抽殺令,此舉有違道義,且干犯天和。

朱之瑜的話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殺俘不降。

周士相卻沒有納他的諫言,而是說道:“我大明當年舉國相助朝鮮,方使其國得存,此恩世間絕無可比,朝鮮又焉能背信棄義,反助滿韃攻我大明?中國所講仁義,乃是雙方之事,不能我一方仁,那方卻不義。”

........

抽殺令頒下後,三千多朝鮮兵被從營中帶出,在目露兇光的太平軍驅趕下,以百人爲一隊依次登上各艘戰船。望着那些凶神惡煞的明朝天兵,朝鮮俘虜兵無比恐懼。

申瀏也發現了不對,因爲明軍的將領曾說他們的齊王殿下會接見他,但是現在對方根本沒有召見他的意思,反而將他的部下分批押上各艘船,這讓他眼皮直跳,意識到明國人要對他們不利。

一些朝鮮兵從附近明軍的架勢和目光中猜到他們可能會遭到屠殺,這刻,他們無比後悔,但是卻沒有任何辦法,只能束頭等着上天的安排。大部分朝鮮兵卻沒有多想,因爲如果明國軍隊要殺他們早就殺了,何必留他們到現在。

希望,哪怕將死之人,哪怕必死之人,即便是那麼不現實,那麼虛幻,也讓人不甘放棄。

朝鮮人被押上船後,周士相終於召見了申瀏,明確告訴他爲了懲罰朝鮮助清伐明、背叛大明的可恥行徑,他將代大明皇帝陛下對朝鮮俘虜執行殘酷的抽殺令,即三個朝鮮兵之中必須抽出一人處死,以敬效尤。

“殿下饒命!”

申瀏嚇得跪在地上不住磕頭,希望周士相能夠收回成命,饒他們一命。

“你們認爲自己來到我大明,並非出於你們的本意,而是因爲滿州人強迫所致。按理,事實也是如此,所以孤應該將你們放走,讓你們回家,但是你們不要忘記,不管你們是否是自願,你們在事實上已經對我大明宣戰,並且入侵了我大明領土,殺害了我大明百姓和將士。朝鮮也不再是我大明的屬國,而是敵人。對待敵人,孤從來不會手下留情!”

周士相絕不會收回自己已經頒佈的命令,哪怕是錯的,他都會堅持。自起兵以來,寧殺錯一千,不放過一個的理念已經如惡魔的意識般,深深的紮根在他腦海中。

“你們的性命掌握在孤的手中,孤要你們生,你們就能生;孤要你們死,你們就絕對活不了!你們可以怨恨我,甚至可以詛咒孤,這是你們的權利,但孤要告訴你們,你們沒有資格向孤討饒!”

申瀏和一衆朝鮮軍官聽了之後,頓時個個面無人色,哪怕是酷熱天氣,他們的牙齒也在不斷的打着顫。徐應元和董常清還有朱之瑜等一衆大都督府幕僚官都面有不忍之色,但他們知道齊王殿下的心性,誰也不敢出言勸說。

周士相的道理很簡單,因爲這些朝鮮兵,他的將士和山東義軍犧牲了不少人,所以必須對這些朝鮮兵有所處置,否則,對死去和活着的將士們都不公。更重要的是,他必須藉此向朝鮮立威,或者說警告朝鮮人,對抗大明天軍的下場。

餘地,周士相也留了,那就是他並不是下令將朝鮮俘虜都處死,面是抽殺。他要活下來的這些朝鮮人知道如何服從,並且順從。

..........

海上一艘福船上,幾十個太平軍端着火銃指着被圍的一百個朝鮮兵,後面是手拿長矛和弓箭的太平軍。

銃手的火摺子一直拿在手中,不停的拔開塞子吹一吹,那露在藥膛外的火繩子跟條毒蛇一樣,讓人不寒而慄。

前面是凶神惡煞的明國兵,後面是大海,朝鮮俘虜們處於絕地之中,根本就沒有逃跑的任何可能。

認命了,精疲力盡和心膽俱喪的朝鮮兵開始認命了,他們絕望的站在那裡,很多人閉上了眼睛,等待明國軍隊的屠殺。

可是,太平軍並沒有立即下令處死他們,而是有軍官讓通譯告訴他們,並不是所有的朝鮮俘虜都會被處死,他們仍有活下來的機會。

這句話讓朝鮮俘虜們的眼睛瞬間再次睜了開來,張大嘴巴渴望的望着。

人,誰不想活呢,便是溺水之人撈到一根稻草還當救命繩呢,何況這聽得明白的不死機會。

“你們之中,三個裡面有一個必須死!”

百戶郭城說完之後,冷冷看了眼通譯,命他將話譯給這些朝鮮人聽。參加太平軍兩年多來,當年的龍虎山道士已然蛻變爲一個真正的軍人,鐵與血的軍人。

三個裡面死一個?

朝鮮俘虜們驚呆了:誰會被殺掉?

他們相互看着,目光充滿猜疑。

“讓你們自己決定誰不能活,肯定無法決擇,所以,我們替你們想到了辦法!”

郭城說到這裡,讓人擡了一大捆削好的木簽過來,放在了朝鮮兵的前面。那木籤削的長長的,三根一捆,明顯可以看到裡面有一根短籤。

這是幹什麼?

朝鮮兵疑惑不已,不知所措的望着那些木籤。

郭城指向那些木籤,喝道:“看到那些木簽了嗎?三根裡面有一根是短的,誰抽到短的那根,誰就必須死!”

通譯原封不動的翻譯後,一百雙眼睛立時一齊看向那捆木籤,視線無一不落在那裡面的短簽上。

小小一根木籤,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能不能活下去,全看自己的運氣了。

“抽到長籤的兩個人,必須一起殺掉抽到短籤的那個人,只有這樣,那兩個人才可以活。”

郭城不再廢話,他本來就不喜歡說話,將手上擡,立時,船上的銃手們齊致的舉起手中火銃,嚴密的監視着朝鮮兵,目光一動不動的盯在他們身上。

沒有同情、沒有憐憫,有的只是怒火和解氣——這些個高麗棒子不在國內好好的呆着,偏要到我中國來幫助滿州韃子殺我漢人,若不是我們夠強,只怕死在他們刀下的漢人數以萬計。所以,這些是他們罪有應得。

在太平軍的壓力之下,朝鮮兵們面色急速變幻着,似是在想自己應不應該去抽那籤。

船上的水手和那些海盜浪人們都在邊上看熱鬧,他們頭一次看到這種軍法執行方式,聚在一起轟笑議論着。對那些要被處死的朝鮮人毫無同情,一個個反是急着要看哪些個倒黴蛋抽中短籤。甚至還有幾個人開起盤口來做賭,賭局很簡單,選邊上兩隊下注,要是下在那個抽中短籤的就賠雙,其餘的則全歸莊。船上的這些浪人和海盜還有亡命徒最大的樂趣就是耍錢,因此一看有人開盤,立時賭了起來。

遠處傳來的鬨笑和議論聲傳入郭城的耳中,令他有些惱火,若換作從前,他早已將他們攆走,甚至會將他們拿下,好生教訓一番。現在,卻只能強按下怒火,冷冷掃視了他們一眼,不作理會。因爲他知道,大帥允許這些人北上,是因爲他們有用處。

明國軍官的話說得再明白不過,那如臨大敵的明國兵也不是虛的,朝鮮人知道,如果自己拒絕抽籤,那等待自己的肯定是立即死亡。

不過三個人裡才殺一個,抽中短籤的機會只有三分之一,這就是說,有六成的機會能活....抽,抽了,不抽的話馬上就死,抽的話未必就死....老天爺保佑,佛祖保佑,千萬不要讓我抽中那短籤....

在生死麪前,沒有人不會思索,他們暗暗祈禱,或者唸叨着各路神仙,甚至還有唸叨爹孃在天之靈護佑自己的。

幾乎所有的朝鮮兵都相信運氣站在自己這一邊,他們根本沒有想到要是自己抽中短籤的話會是如何。

沉默中帶有騷動,心跳的騷動。

“時辰到!”

郭城沒有時間等朝鮮人的心理抉擇,他也不會管這些人怎麼想,因爲這籤是必抽無疑的,這人他也是一定要殺的。

“開始抽籤!”

早就等得不耐煩的士兵們聽到百戶的命令,立即衝了上去。其中一隊是由總旗徐虎帶領的,跟在後面的則是他手下的“小秀才”王啓明。之所以被稱爲“小秀才”,是因爲這王啓明參軍之前上過兩年私塾,是新兵中難得識幾個字的。

王啓明還是頭一次做這種事,並且還沒殺過人,因此心裡很是緊張,顫巍巍走到了三個朝鮮兵的前面,手中拿着包好的木籤,有些不忍的伸向了最前面那個朝鮮兵。

當木籤真的擺在自己面前時,那感覺可就不是相信運氣在自己這邊簡單了。

當死亡的威脅近在眼前,活下來的希望近在咫尺,還有多少人願意直面死亡?

三個朝鮮兵的心跳立即加速,最前面那個臉更是白的嚇人,抖得比身後兩人還要兇。

“抽!”

徐虎兇狠的叫了一聲,猙獰的目光落在最前面那個朝鮮人臉上。

這三個朝鮮兵都是北方邊軍的鳥槍善手,可三個人只能活一個,到底誰是那個該死的!

我抽到的是生還是死?

最前面那個朝鮮兵十分猶豫,他怔怔的望着王啓明手中的木籤,痛苦萬分,遲遲不敢伸出手去。

同樣的一幕同時在船上上演着,神情、動作、甚至連眼神都是一樣的,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一樣。

“快抽!”

徐虎等得急了,一百個呢,這要是每個都像這樣婆婆媽媽,這得什麼時候才完事?

對於這些跑到大明來作惡的朝鮮人,徐虎真是厭惡不已,照他的想法,這些朝鮮人就應該和滿州人一樣統統處死,留着做什麼。不過既然大帥說三個活兩個,那就三個殺一個吧,也不知哪個傢伙倒黴會挨這一刀。

“快抽!”

又是一聲喝罵後,最前面那個朝鮮兵終是顫顫抖抖的伸出了手,他身上的軍服已經被撕裂,爛糟糟的,好像叫花子一般,肩上和背上有鮮血的印子和鞭子抽打過的痕跡,應該是先前被太平軍抽打的緣故。一張臉倒是忠厚,沒有半分奸詐刁鑽叫人嫌惡的樣子。

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路進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僞朝新立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284章 朕發誓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
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路進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僞朝新立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284章 朕發誓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