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6)

哀悼日:沉痛中的力量

5月19日至21日,國家爲汶川地震遇難同胞舉行哀悼。舉國上下,降半旗致哀,喇叭、汽笛與防空警報拉響3分鐘,空氣凝固,山河垂淚。多麼高貴的3天,那是蒙難同胞生命尊嚴的體現。所有人的心都飛往同一個方向,哀悼着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兄弟姐妹。在國家領導人和全國人民爲地震遇難同胞默哀的時候,河北人民也都在各自的崗位默哀,悼念那些逝去的生命。

19日下午14時,還不到爲汶川地震死難者同胞哀悼的時間。省會石家莊陸陸續續已有不少人開始往省委大樓前聚集,儘管都是相熟的同事,儘管有些人平時在一起習慣了要打聲招呼,但這個時刻,大家都神情肅穆,一言不發。

這些聚來的人羣中,不少人手裡還拿着很大的包袱,仔細看,是捐獻給災區的棉衣棉被。在每一個包袱裡面,棉衣、棉被都是乾乾淨淨的,有的還是新買來的。14時13分,開來一輛卡車,車上裝滿了包裹。車停後,下來幾個小夥子,費勁兒地把包袱扛下來。每一個包袱上面都貼着一張紅色的紙,上面寫着:抗震救災,支援災區。

14時20分,已經聚集了很多人,大家自覺地圍聚在一羣站得整整齊齊的武警戰士周圍,排好隊,一直排到大樓的臺階上。

此刻,所有目光向前。前邊,是已經降了一半的國旗,它在默默垂淚。

14時28分,淒厲的防空警報響起,瞬間,各種汽笛聲也應聲而起,劃破天空。

廣場上,下降了一半的國旗依然迎風獵獵。武警戰士在這一瞬間齊齊地摘下帽子,託在手邊,低頭默哀。

所有的人都低着頭,有的人肩膀在抽動,不少人都摘下眼鏡,將抑制不住的淚水輕輕擦去,剛剛擦完,淚水又下來了,再擦。“我們的哭泣與汽笛同鳴,你們的靈魂與大地同在!”

每一個人都在心裡爲地震死難者哀悼,防空警報和汽笛聲更加淒厲,汶川地震的慘烈場景在每個人的心中涌現。人的一生,從自己的哭聲開始,在別人的淚水中結束。雖說這生死輪迴是不變的規律,但面對一個個含苞待放的花朵被無情的風霜摧殘,我們感嘆生命的脆弱,也更加堅定了對生命的熱愛。

如果有天堂,請擁抱這些不幸的人們吧!

3分鐘過去了,大家默默離開,每個人的腳步都是那麼沉重。

就在同一時間,在唐山市抗震紀念碑廣場,降下半旗,天空警報長鳴,唐山市數千名幹部羣衆低着頭,爲四川汶川地震的遇難者默哀3分鐘。擡起頭的時候,很多人已是淚流滿面……

這是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抗震紀念碑。在唐山人看來,它不僅是對那場大劫難的紀念,更是新唐山拔地而起、構築嶄新城市的真實寫照。唐山人聚集在這裡,這是心的凝聚:願死難的靈魂早些安息,無價的大愛永垂不朽。但是,仔細觀察每個人,**的神態遮掩着最脆弱的情感。當天空警笛長鳴時,截癱病人杜春蓮淚流滿面,她試圖從輪椅上站起來,但最終力不從心,只能用手撐着輪椅的把手。當年大地震時,她住在唐山市豐潤區後劉家營村,一家九口人在睡夢中都被壓在了廢墟下。當父親用雙手把她從廢墟下扒出來時,發現她已經不能走路了。其後,趕來救援的解放軍將她送到了石家莊和平醫院,儘管得到了精心治療,但由於傷勢太重,她的下肢還是癱瘓了。她哽咽着說:“我經歷過大地震,我能體會到汶川地震災民的痛苦。這幾天看電視,我一邊看一邊哭。市裡的電視臺號召人們去慈善總會捐款,我尋思着,我一定要去趟市裡,盡我的一點兒力。昨天我又從電視裡知道今天是‘全國哀悼日’,我就急匆匆地趕來了,爲那些無辜的生命送行!”她感覺,這也是在告慰32年前唐山大地震的英靈。

66歲的駢二蘭一直哭着,她雙手捧着一塊牌子,舉在胸前,牌子上寫着一行字:“我來了,我來爲你們送行,願你們與唐山24萬遇難者一起安息。”32年前,駢二蘭的丈夫在唐山大地震中遇難。32年後,當知道汶川發生地震後,駢二蘭一直盯着電視,汶川的災情令她吃不下飯,睡不着覺。“唐山地震後,我們經過自力更生和全國人民的支援,最終渡過了難關。我相信,汶川人民也一定能克服困難,重建家園。”

74歲的楊純霞捧着一束白菊花,從中午12點起就等在廣場外。唐山地震後,她一直在市截癱療養院工作,照顧這裡因地震而殘疾的人們,直到退休。她說,療養院的人得到了社會的關愛,如果沒有大家的關愛,他們可能不會活到今天。在地震和重建家園的過程中,唐山人民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援助,也切身體會到了災難造成的痛苦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親情。這次汶川地震讓那麼多的生命瞬間逝去了。她很難過,但她相信,災區人民一定能夠戰勝天災!

哀悼日,悲傷之後我們應該更加堅強。堅強之外,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呢?

這是從未有過的歷史時刻。我們爲汶川地震的死難者哭泣,同時以這個形式流淚。這不是脆弱,而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堅強。在心靈的顫抖和眼淚的噴涌中,我們親切地觸摸到生命的高貴和人性的光芒。珍惜自己,敬畏自然。我們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生命至上”和“以人爲本”的價值觀,豎起了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里程碑。

對於災難,我們要有民族深刻的記憶,我們需要心靈的淨化和道德的反思。道德不是孤立的,必須融入廣泛的社會範疇,才能獲得永久的生命力。災難襲來,所有國人表現出的拳拳愛心和公共責任感,昭示着中華民族無與倫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商品經濟,淡化了人們的這種愛,但我們用生命換來的,卻是傳統的“大愛”和感恩情懷。我們中華民族向來是博愛感恩的民族,我們有足夠的愛去溫暖那些受傷的心靈……

哀悼日,我們還需要將哀思轉化爲自覺的實際行動。活着的人,必須懂得感恩,回報親友,奉獻社會。每一個人該如何奉獻社會?用唐山人的話說,今天的哀悼是在重塑一種抗震精神。抗震精神是我們新唐山的崛起之魂!唐山人對抗震精神有着獨特的理解。正是整個城市的人文感悟,重構了唐山人的精神境界,使他們成爲在汶川的唐山志願者,成爲他們永遠保持前進姿態的精神原動力。在這座城市裡,心與心的碰撞,愛與愛的交融,譜寫出了人世間和諧動人的華彩樂章。

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3)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6)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2)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4)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7)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6)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3)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3)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2)序言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1)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5)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2)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1)第二章 衆志成城(4)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1)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3)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1)第二章 衆志成城(4)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2)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3)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9)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4)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1)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3)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3)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3)第二章 衆志成城(3)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5)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1)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2)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4)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2)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1)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6)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1)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6)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9)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1)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6)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3)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序言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5)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1)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2)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3)第二章 衆志成城(3)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3)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6)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2)第二章 衆志成城(1)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3)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1)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4)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3)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1)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2)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3)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1)第二章 衆志成城(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7)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4)第二章 衆志成城(3)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5)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3)序言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2)第二章 衆志成城(1)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3)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1)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1)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3)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7)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1)序言第二章 衆志成城(2)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5)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1)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2)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1)第二章 衆志成城(3)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6)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3)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1)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6)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
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3)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6)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2)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4)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7)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6)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3)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3)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2)序言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1)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5)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2)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1)第二章 衆志成城(4)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1)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3)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1)第二章 衆志成城(4)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2)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3)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9)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4)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1)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3)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3)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3)第二章 衆志成城(3)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5)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1)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2)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4)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2)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1)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6)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1)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6)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9)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1)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6)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3)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序言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5)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1)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2)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3)第二章 衆志成城(3)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3)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6)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2)第二章 衆志成城(1)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3)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1)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4)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3)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11)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2)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3)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1)第二章 衆志成城(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7)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4)第二章 衆志成城(3)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5)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3)序言第六章 心理救助,重建心靈家園(2)第二章 衆志成城(1)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3)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1)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1)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3)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7)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1)序言第二章 衆志成城(2)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5)第一章 生命大營救(1)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2)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1)第二章 衆志成城(3)第五章 生命的尊嚴如此美麗(6)第七章 唐山與汶川,在廢墟上崛起(3)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1)第四章 感恩之情慷慨奔涌(6)第三章 災難中的生命光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