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以退爲進

夜幕之下,樑嘯和東方朔並肩而坐。

說是並肩,其實有些勉強,當今世上,能和東方朔並肩的人實在有限,樑嘯顯然不屬於其中之一。即使他有着兩千年的知識優勢,在這個當世智者面前,他還是覺得相形見絀。

樑嘯的確想稱王,但是他擔心劉陵等人的安危。如果不能確保這一點,他寧可放棄稱王的機會。

“放心吧。”東方朔胸有成竹的拍拍樑嘯的肩膀。“我保證三年之後,你回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翁主。”

“沒道理吧?”樑嘯將信將疑。“我如果真能封王,天子能不留人質在京?”

“別人或許會留,翁主嘛,還是不留爲好,她太聰明瞭,不讓鬚眉。”東方朔笑笑。他轉頭看着樑嘯。“我一篇文章到長安,天子會立刻讓翁主帶着王璽離開長安。”

“你的文章有這麼大的威力?”

“說起來,你纔是始作俑者。若非你,我不會離開長安,翁主不會去長安,竇嬰也不會搞出那麼多事來。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天子縱使滯留得一時,也留不住一世。”東方朔灌了一大口酒,咧着大嘴,笑得很得意。“謀政與用兵一樣,謀勢爲上,謀力爲下。用兵,我不如你。謀政,你不如我。”

樑嘯哈哈一笑。“好,如果翁主真能平安脫身,這國相的位置,我就算不想給你也不成了。”

“那是,那是。”東方朔仰天大笑。“翁主主內,我主外,你一心征伐。三十年之後,我們建立一個帝國,左手大漢,右手羅馬,面朝大海,背靠草原,豈不快哉?”

樑嘯不禁神往,喃喃說道:“若能如願,不枉此生。”

“開國?”李當戶愣了一下,盯着東方朔看了又看,啞然失笑。“你不會是又瘋了吧?”

東方朔不理會李當戶的玩笑。“李當戶,我問你一個問題,你想好了再回答我,行嗎?”

“我李當戶從不亂說話,一口唾沫一個釘,句句認真。”

“那好,我問你,如果樑伯鳴回到長安,天子會怎麼待他?”

“當然是加官進爵”李當戶脫口而出,說了一半,又閉上了嘴巴。他看着似笑非笑的東方朔,不由得有點臉紅。加官進爵也許是有的,但以天子對樑嘯的猜忌和樑嘯的脾氣,樑嘯步周亞夫的後塵是遲早的事。

“我再問你一句,你是願意隨樑伯鳴一起征戰天下,做一個開國功臣,還是願意回長安,像你父親一樣,位列三公,以後終老牀簀之上,兒女之手?”

李當戶眉頭微皺,眼神一黯,語帶嘲諷。“開國功臣?呵呵。”

“既想做,又怕鳥盡弓藏,對不對?”

李當戶沒吭聲,但眼神卻已經暴露了一切。開國功臣有那麼好做嗎,如果奮鬥了一生,最後還是逃脫不了鳥盡弓藏的命運,那還不如回長安呢。只是跟着樑嘯征戰真的爽啊,如果不能跟着樑嘯征戰,將來也許難免會和樑嘯爲敵,這可是他不願意面對的事。

“我不敢保證你最後會不會善終,正如我不能保證你能不會死在戰場上。不過,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人能有容得下你的自信,恐怕只有樑伯鳴一人。李當戶,我給你三天時間,你想好了,是願意跟着樑伯鳴征戰天下,還是願意就此解甲歸田。如果是後者,我會在奏疏中替你請功,多了不敢說,三千戶沒問題。”

李當戶眼珠轉了轉。“若是朝廷不允,伯鳴會攻西域嗎?”

“不會。”東方朔嘆了一口氣。“我本來是想拿下西域和河西的,但是他不同意,發誓說不在蔥嶺以東與漢軍作戰。若天子不許,他將糾合大宛、月氏、大夏,南征天竺,北伐匈奴,西擊帕提亞、羅馬,爲大漢屏藩。”

李當戶鬆了一口氣,搓搓手。“既然如此,那就不用三天了,算我一個。如果上蒼護佑,也許可以讓我戰死沙場,爲兒孫謀一份富貴,也免得回去和我弟弟爭爵位。”

“哈哈,這纔像個漢子。”東方朔大笑,拍拍李當戶的肩膀,擠擠眼睛。“其實,我更中意你兩個弟弟,偏偏樑伯鳴中意你,說你穩重可靠,可戰可守。沒辦法,這種事我當然要聽他的,將就着帶你玩吧。”

李當戶撇了撇嘴,忍不住放聲大笑。

半月後,東方朔到達蒲類海。

李舒昀領着數十騎兵出迎。在蒲類海邊的草地上,兩人並肩而行,沒等東方朔說完,慨然道:“既然如此,那一定要算我一個。這次戰得不過癮,我也不是做官的人,還是跟着樑伯鳴打仗比較舒服。若能如願,想來他不會吝惜一個萬戶侯給我吧。”

東方朔笑道:“你不再考慮考慮?”

“考慮?”李舒昀冷笑一聲:“你當我真沒考慮嗎?我只是不知道如何破解而已。若知君侯有此打算,我也不會擔憂了。你別忘了,我曾是天子身邊的期門郎,天子是什麼人,我比你還清楚。我本來以爲樑君侯再也沒有機會回西域,天可憐見,他又回來了。”

東方朔伸出手,按在李舒昀的肩上。“樑伯鳴很感激你和李當戶,若非你們二位,他很難從長安脫身。”

李舒昀仰天大笑,快慰之極。

玉門關。

得知東方朔來了,徐樂親自出迎,出城十里。

東方朔也不客氣,開門見山。“樑伯鳴已經掛官西行,他的印信都在我這裡,徐君如果願意幫他帶回長安,他感激不盡。”

徐樂愣住了。“樑君侯掛官西行,這是爲何?”

“你還不明白?”東方朔哼了一聲:“功高震主,兔死狗烹,不掛官歸隱,難道要逼得天子殺功臣?樑伯鳴與天子君臣相知,不會讓天子爲難的。”

說着,他掏出一個錦囊,扔給徐樂。“這是他的官印,不僅如此,他的冠軍侯印也在我這裡,如果你需要,一併給你也無妨。”

徐樂眉頭緊皺。樑嘯不辭而別,不僅辭了官,還要自免爵位,這是鐵了心不回長安啊。

“官印我可以先收着,爵印我不能受,如何處置,要等長安的消息才行。”

“隨你便。”東方朔無所謂。“對了,還有一件事要通知你,李當戶、李舒昀、郭武等人都有意辭官,本想將官印一併交給我帶來,可是考慮到他們身負重任,我讓他們暫時留任。你上書朝廷的時候,一併向天子說明,請天子立刻派人來接替他們。西域初定,可不能前功盡棄。”

徐樂大吃一驚,手裡的錦囊“啪”的一聲落地,正好砸在腳面上,疼得他呲牙咧嘴。他連忙拉着東方朔的袖子。“曼倩先生,這可使不得啊。樑君侯西行,我漢軍已經去了頂樑柱,如果李當戶、李舒昀、郭武等人再離任,天山南北必亂。他們有的坐鎮車師、蒲類多年,素有恩德,有的跟着樑君侯征戰多時,經驗豐富,新來的將領哪能如此?”

“你着什麼急啊,這不是還留任嘛。”東方朔笑道:“對了,你有什麼計劃,是準備回長安還是留在西域?”

徐樂眼珠一轉。“樑君侯辭官免爵,他準備去哪裡?”

“去蔥嶺以西。你也知道的,他有個大宛公主做夫人,還有個大夏重將之女做相好,找吃飯的地方太容易了。別的不說,大夏正與帕提亞作戰,對他這種能征善戰的名將是求之不得,多了不敢說,封個侯肯定沒問題啊。”

徐樂一腦門子冷汗。漢家名將,剛剛平定了西域,卻不爲天子所容,只能跑到蠻夷之國謀生存?這要是傳到長安,天子的脊樑骨不被人戳爛纔怪。天子是個好名聲的人,他肯定要找替罪羊,而他徐樂就是最合適的那一個。監軍嘛,本來就是天子派在將領身邊的耳目。如果說有人說樑嘯的不是,他的嫌疑最大。

徐樂連忙撿起錦囊,塞到東方朔的手中,順手拽着他的袖子不放。“曼倩先生,這個玩笑可開不得。堂堂的大漢名將、萬戶侯,跑到蠻夷去做官?知道的,這是樑君侯體諒天子的難處,不知道的,還以爲我徐樂進了什麼讒言,惹得天子大怒呢。曼倩先生,這可使不得啊。”

“使不得?那你說,該怎麼辦?”

“該怎麼辦?”徐樂眨眨眼睛,一時無計。他瞅了東方朔一眼,見東方朔神態輕鬆,頓時知道他早有定計,立刻笑了起來。“曼倩先生既有良策,何不說出來,讓我也學一學?”

“良策算不上,現在的辦法倒是有一個。徐君,你還記得樑伯鳴在長安的時候,爲天子出過一個徙藩之計嗎?”

“徙藩?”徐樂品味了一番,如夢初醒。他仰起頭,看着東方朔。“哦,原來你是以退爲進。封異姓王,這也太太過份了吧?”

東方朔眉頭一挑。“過份嗎?你知道蔥嶺以西有多少異姓王?朝廷不給,以樑嘯的實力,自己掙一個王噹噹,也就是三五年的事吧。其實這樣也好,不是朝廷封的王,就不必聽朝廷的號令,以後來往的國書也可以平起平坐,不必低人一頭,封侯拜將也毋須朝廷允許,大可自行決定,你說是不是?”

徐樂愕然,哭笑不得。他搔搔頭。“你容我想想,容我想想。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你可是給我出了個棘手的難題啊。”

東方朔親熱的挽着徐樂的胳膊。“徐君,你我聯手,還有什麼樣的難題不能解決?放心吧,我暫時不走了,你我好好商議商議,看看如何把這件事辦得漂亮,皆大歡喜。”

一騎快馬衝進了長安城。

小半個時辰之後,清涼殿裡響起天子的咆哮聲:“豈有此理,大逆不道,大逆不道!他們都該去死,都該去死!朕要族誅他們,一個不剩!”

聞訊趕來的主父偃、嚴安等人面面相覷,一時不敢上前說話,等了好一會兒,還是主父偃沉着,上前撿起被天子扔在地上的奏疏,迅速瀏覽了一遍,不禁眉頭微皺。他遲疑了片刻,上前拉住天子的胳膊。

“陛下發怒,就因爲這個?”

天子用力甩開主父偃的手,咆哮道:“難道還不夠嗎?他們竟然合謀要挾朝廷,簡直是罪該萬死。族誅他們,朕要族誅他們。”

“陛下,不可!”主父偃“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叩頭,聲音又急又響。天子一怔,隨即臉色鐵青。“怎麼,你也要爲他們說情?”

“陛下,臣不是要爲他們說情,臣是不忍看着陛下鑄下大錯啊。”

“鑄下大錯?”天子冷笑連連。“難道錯的不是他們,反而是朕?結爲朋黨,威逼君父,難道還不應該族誅?這事你辦不了,朕要讓張湯去辦,讓張湯去辦。”

“陛下,不可!”主父偃膝行兩步,抱住天子的腿。“陛下,縱使他們的確有朋黨之嫌,有要挾之意,可是誰有證據?天下人看到的只是一些厭倦了征伐,想解甲歸田的有功之臣。求賞是要挾,自免最多隻是邀名,罪不至死啊。陛下若是不滿他們,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便是,何必要殺他們,而且要族誅?”

天子眼角抽動着,一時答不上話來,看到樑嘯等人集體請辭,他一時氣暈了頭,本能的認爲他們是朋黨,想要挾朝廷,求不世之賞,一時怒火攻心,這才說出要族誅他們的話,聽了主父偃的解釋,他才意識到自己有些過激了。

沒錯,就算樑嘯他們有朋黨之嫌,要挾之意,他們也沒有明的邀功,反倒是請辭,根本沒有殺他們的理由。不賞,是朝廷的權利,有官不做,卻是樑嘯等人的權利,誰還能強求別人做官不成?

見天子清醒了些,主父偃連忙給嚴安等人使眼色。聽出話音不對,嚴安等人也迅速看過了徐樂的奏疏,都覺得天子有些過於敏感了。如果這樣就殺人,以後誰還敢說話。

嚴安等人雖然沒說話,天子卻感覺到了氣氛不對,知道自己失態了。他乾咳了兩聲,在御案前入座,又賜了座,然後掃視了一圈,沉聲道:“諸君可有什麼高見?”

衆人面面相覷。見沒人願意說話,主父偃再次開了口。“陛下覺得這是要挾,是不是因爲找不到人代替他們,鎮守西域?”

天子繃着臉,半天沒說話。主父偃可謂是一語中的。他之所以認爲這是要挾,就是因爲他清楚西域初定,眼下沒有人能代替樑嘯、李當戶等人。如果這些人同時辭職,西域必然失控,到時候派誰去解決問題?不想西域失控,就只有留任樑嘯等人,這不是要挾是什麼?

“既然如此,那陛下族誅他們豈不是授人以柄?”

天子一聽,頓時臉色煞白,驚出一身冷汗。

第390章 致命失誤第253章 甲騎第388章 機會來了第66章 因果第45章 我要殺人第6章 暴力少年第635章 脫鉤第100章 前夜第344章 殺人第533章 閨女第348章 夜襲交河城(上)第369章 桑弘羊第368章 算帳第520章 大勝第132章 緩兵之計第333章 大練兵第170章 小試牛刀第585章 利器第582章 死敵第22章 搶戲第583章 威脅第348章 夜襲交河城(上)第472章 制衡第386章 沒文化第337章 利害第601章 溫柔殺陣(下)第168章 安吳策第525章 威逼第569章 盟友第516章 衝陣第2章 又相逢第255章 雪上加霜第100章 前夜第75章 第一印象第374章 機會第5章 非主流教育第156章 老虎和病貓第628章 後繼有人第470章 風氣第475章 新居第181章 小鞋第598章 喜相逢第102章 坐地起價第256章 傭兵第109章 投資第16章 拜師第41章 又來了第278章 雪中行軍第646章 將計就計第371章 千戶侯第545章 反省第392章 大捷第392章 大捷第233章 戳破牛皮第572章 選擇第577章 人心第133章 見識第280章 心有靈犀第131章 殺人如屠狗第164章 絲帕第354章 東方朔脫困第531章 師弟第181章 小鞋第566章 賢王第623章 打賭第167章 伏波里第395章 後生可畏第506章 轉機第431章 大計劃第235章 不經逗第202章 星空第616章 塞人少年第36章 射聲士的耳力第58章 孤墳第137章 以舌爲箭第497章 呂嘉第418章 賞罰由人第247章 一家親第436章 讓你四箭又何妨第81章 傳承與進取第148章 我命在我第561章 衝陣第650章 猜忌第33章 桓君歸來第369章 桑弘羊第236章 意外第135章 優越感第262章 驅羊吞狼第550章 影射第366章 寶刀第221章 希臘遺風第361章 坦白從寬第314章 儒與道第192章 無賞第351章 信佛的太子第610章 借兵第337章 利害第620章 對峙第430章 佈局第329章 封侯難
第390章 致命失誤第253章 甲騎第388章 機會來了第66章 因果第45章 我要殺人第6章 暴力少年第635章 脫鉤第100章 前夜第344章 殺人第533章 閨女第348章 夜襲交河城(上)第369章 桑弘羊第368章 算帳第520章 大勝第132章 緩兵之計第333章 大練兵第170章 小試牛刀第585章 利器第582章 死敵第22章 搶戲第583章 威脅第348章 夜襲交河城(上)第472章 制衡第386章 沒文化第337章 利害第601章 溫柔殺陣(下)第168章 安吳策第525章 威逼第569章 盟友第516章 衝陣第2章 又相逢第255章 雪上加霜第100章 前夜第75章 第一印象第374章 機會第5章 非主流教育第156章 老虎和病貓第628章 後繼有人第470章 風氣第475章 新居第181章 小鞋第598章 喜相逢第102章 坐地起價第256章 傭兵第109章 投資第16章 拜師第41章 又來了第278章 雪中行軍第646章 將計就計第371章 千戶侯第545章 反省第392章 大捷第392章 大捷第233章 戳破牛皮第572章 選擇第577章 人心第133章 見識第280章 心有靈犀第131章 殺人如屠狗第164章 絲帕第354章 東方朔脫困第531章 師弟第181章 小鞋第566章 賢王第623章 打賭第167章 伏波里第395章 後生可畏第506章 轉機第431章 大計劃第235章 不經逗第202章 星空第616章 塞人少年第36章 射聲士的耳力第58章 孤墳第137章 以舌爲箭第497章 呂嘉第418章 賞罰由人第247章 一家親第436章 讓你四箭又何妨第81章 傳承與進取第148章 我命在我第561章 衝陣第650章 猜忌第33章 桓君歸來第369章 桑弘羊第236章 意外第135章 優越感第262章 驅羊吞狼第550章 影射第366章 寶刀第221章 希臘遺風第361章 坦白從寬第314章 儒與道第192章 無賞第351章 信佛的太子第610章 借兵第337章 利害第620章 對峙第430章 佈局第329章 封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