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心機

淮南阜陵,長江岸邊。

以十三艘樓船爲主的百餘艘戰船緩緩靠岸,將士們離船登岸。

大軍凱旋,淮南王劉安親自到江邊迎接,在岸邊立起諸多帳篷,設宴款待樑嘯一行。

韓安國很謹慎,他以征戰辛苦,身體不適爲由,婉拒了劉安的邀請。樑嘯與衛青、枚皋等人一起棄舟登岸,與淮南君臣相聚一堂,把酒言歡。

宴後,淮南王派左吳送走衛青等人,留下樑嘯。衛青等人要避嫌,樑嘯避無可避,反而可以心安理得的留下來,與劉安暢談。

“這一趟出征,我淮南也是大開眼界。”劉安臉上泛着酒紅,舌頭也有點大。

這一次能奇襲東冶和漳浦,淮南樓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雖說郡國兵名義上不由王國控制,但淮南一直沒有嚴格執行,淮南樓船士大部分還以淮南國人自居,這次指揮他們的又是淮南名士伍被,水師的勝利自然也是淮南王劉安的榮耀,何況伍被也順利完成了驗證信息、探查海外的任務。

樑嘯等人出使番禺的時候,伍被在漳浦可沒有閒着。他不僅探查測繪了周邊的環境,還親自去了一趟夷洲。具體的情形,他抽空和樑嘯說過,對夷洲的情況非常滿意。

淮南王當然也滿意。對樑嘯這個建策者,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欣賞。

劉遷看在眼裡,心情有些酸溜溜的。“可惜伍被未能去番禺,不然的話,連另一個大島也順便探查一下,就更好了。”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樑嘯輕聲笑道:“不管是哪個島,都是跳出了大漢現有的疆域。是從無到有。有了這第一步,以後就可能有無數步。”他瞥了劉遷一眼,頓了頓。等劉遷消化一下他的意思,才接着說道:“殿下。你說是不是?”

劉遷沉吟不語,略顯尷尬。

他看樑嘯不順眼,心裡存了找碴的念頭,言語帶刺。可是聽了樑嘯這句話,他才意識到自己這麼做實在不妥當。海外有多大,誰也不知道,但夷洲在天子的視線以外,有了這一步。淮南就可以從容佈局。據伍被說,夷洲之大已經不亞於淮南,將來發現比夷洲更大的土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樑嘯此策,無疑是給淮南留下了一個非常寬裕的退路,他如果再針鋒相對,豈不是太沒見識了。

劉遷訕訕地笑了兩聲,岔開了話題。

劉安看在眼裡,暗自點頭。樑嘯知道劉遷想要什麼,適時的拋給他一個極具誘惑力的前景。

劉遷閉了嘴,樑嘯也沒有窮追猛打。他不在乎劉遷。但劉遷畢竟是劉陵的兄長,他要給劉陵留點面子。他問起了水災的事,特別是問到了黃河決口的原因。

“你想治河?”劉安有些意外。

“不治。難道就這麼任由河水橫流?”

劉安眨了眨眼睛,撫着鬍鬚,沉吟良久。“伯鳴,你回京之後,和陵兒商量一下,再作決定,可好?”

樑嘯不解其意。不過,從劉安躲躲閃閃的眼神中,他知道這件事可能不僅僅是個技術問題。後面也許隱藏着其他的考慮。他遲疑了片刻,點點頭。一口答應。

——

三月中,樑嘯到達長安。劉陵派人在城外相候。得知天子在甘泉宮,又讓他先在家休息幾天,再去甘泉宮覆命,樑嘯立刻知道,天子現在不想見他。

樑嘯沒有多說什麼,和嚴安、枚皋等人分別之後,他回家休息,嚴安等人自去甘泉宮覆命。

時隔大半年,樑嘯再一次回到家中,家裡的氣氛大有不同。

李蓉清生了一個兒子,乳名大虎,嫡妻劉陵也生了一個兒子,乳名小虎,都是五六個月大,正是可愛的時候。加上之前月亮所生的一子一女,樑嘯剛剛二十四歲,已經有一個女兒,三個兒子。按老孃樑媌的話來說,樑嘯天生就是多子之相,樑家將來必然人丁興旺。

樑嘯回家,一家人圍在一起,說說笑笑,盡享天倫之樂。在一起吃了一頓團圓飯後,樑嘯夫妻又陪老孃說了一頓話,這纔回到自己的房間。

侍女們已經鋪好了牀,保姆抱走了孩子,劉陵坐在梳妝檯前,解開了髮髻。烏黑的頭髮披撒下來,像一匹黑色的錦緞,遮住了她的身體,更顯得她的身體潔白如玉。

樑嘯斜倚在榻上,打量着劉陵。劉陵從鏡子裡看到了他的眼神,臉上飛起兩朵雲霞,起身走到榻邊,坐在樑嘯身邊,伸手輕擰樑嘯的鼻子,嗔道:“看什麼?”

樑嘯笑笑,將劉陵摟了過來。“我在想,也許我應該自免,請天子將我的封地徙到豫章去。我在廬山建了一個莊園,冬暖夏涼,非常舒適。一家人住在那裡,不問朝堂之事,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住在廬山就能不問朝堂之事?”劉陵輕笑一聲,偎依在樑嘯懷中。“你想得太簡單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要真想逃,廬江還不夠遠。再說了,京城看似危險,其實卻不是最危險的地方。離開京城,纔是任人魚肉。你忘了絳武侯周勃了嗎?”

樑嘯微微一笑。他當然不可能不知道周勃的下場。文帝登基之後,把周勃趕離朝堂,讓他回到封地。沒有了權力的周勃徹底沒有了在朝的風光,惶惶不可終日,最後還是難免下獄。劉陵的意思很明白,離開朝堂,放棄權力,並不是安全之選,只會淪爲被宰割的對象。

“不過,如果作爲以退爲進的策略而言,引退自免,倒不失爲一選擇。”

樑嘯靜靜地聽着。在這些具體的策略上,他一向尊重劉陵的意見。

“天子不想見你,是因爲他在甘泉宮大興土木,擔心你出言不遜,讓他無法下臺。處罰你,則傷君臣之情。不處罰你,又會讓某些人誤以爲進諫的機會來了,大放厥詞。無所顧忌。在這個時候大修甘泉宮,名義上是爲山東祈禱。其實更多的是天子私心,藉機修築避暑之地,還有求長生之意。對此不滿的人爲數不少,只是不敢出頭罷了,就等你這樣的人先開口呢。”

“那你的意思是說,我應該明哲保身,沉默是金?”

“如果你能做得到,那當然是最好的選擇。可是你做不到。”劉陵轉過身來。面對樑嘯,伸出纖纖玉指,點了點樑嘯的胸口。“你的志向太大,豈能坐視天子走上歧路。”

樑嘯眨眨眼睛,哈哈一笑。劉陵知道他的心思,他也無須隱瞞。他翻了個身,平躺在榻上,看着帳底出神。劉陵伏在他胸口,將他的臉撥了過來,笑道:“被我說中了?”

“夫人聰慧。無所不中。那你說,現在該怎麼辦?”

“等一等。待時機到了,再做計較。”劉陵胸有成竹。

“什麼時機?”

“治水的時機。”

樑嘯想起劉安的話。心中一動,便對劉陵說了。劉陵聽了,抿着嘴笑了起來。“你知道麼,大河決口,對山東普通百姓來說當然是災難,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這麼認爲。”

“什麼意思?”

“大河決口,受災最嚴重的是豫兗青徐四州,但周邊郡國卻是受益的。一是受災的百姓外逃,周邊郡國有了大量的流民。這些人要吃飯。糧價會上漲。這些人要掙錢,傭價會下跌。那些連飯都吃不起的人。只能賣兒賣女,甚至把自己賣了。所以奴價也會下跌……”

樑嘯聽了劉陵的解釋,後脖頸的汗毛根根豎起。他沒有下船,只是遠遠地看到了岸邊捕魚解飢的流民,已經覺得事態嚴重,聽了劉陵的分析,這才知道這不僅是天災,更是人禍。

除了那些受災地區的百姓,根本沒有人願意治水,因爲他們是這場洪災的受益者。他記得歷史上記載田蚡不主張治水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封在在河北。現在看來,把責任推給田蚡一個人未免有失公允,實際上,這場洪水之所以流毒十餘年,是因爲有無數人不希望洪水結束。

“治水之時,要用到很多物資,能夠提供這些物資的人,都能從中獲益。朝廷撥付的大量賦稅究竟有多少被用到治河上,又有多少被人私分了,誰也說不準。就說洪水過後,那一層厚厚的淤泥在很多人眼裡都是一筆財富,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瓜分呢。”

樑嘯斜睨着劉陵。“你父王也等着發這筆財?”

劉陵白了樑嘯一眼。“我父王現在有大筆的生意在手,日進斗金,哪裡還會在乎這點小錢。他不是不肯說,而是怕你按捺不住一腔熱血,半途中就上書天子,或者誇下海口。治水,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做禹的人很多,但絕大多數人最後都成了鯀。”

樑嘯汗顏。的確,治水不僅是一件技術活,更是一件苦差使。他又不懂治水,如果激於一腔義憤,主動請纓,不僅要吃很多苦,最後下場也不會樂觀。

“所以說,你暫時引退也不錯,一來可以鑽研一下治水之道,二來也好讓情緒發酵一段時間。雖說從中得利的人不少,但絕對不包括天子。時間越長,他受到的壓力越大。除非那些神明真的能幫他,否則他遲早會因此事受到譴責。”

劉陵說着,咯咯地笑了起來。“特別是那些捐了錢的世家,現在可都憋得一肚子火呢。”

“他們又怎麼了?後悔了?”

“肯定後悔了。”劉陵擡手撩起腮邊的一縷亂髮,抿嘴輕笑。“他們圖省事,直接把錢獻給了朝廷,由朝廷統一調度。現在這些錢是用來賑災了,還是用來修甘泉宮,誰也說不清楚。有一點是很明確的,受災的災民肯定不知道他們捐了大筆的款項,所以也沒人感激他們。只有我家……”

劉陵得意的笑了起來。“我家的捐助是最實際的,那些牛羊毛皮都送到了冠軍侯國和青雲裡的百姓手中,肉可以充飢,皮毛可以禦寒。他們得了利,我家得了名,沒讓那些蠹蟲得到一點好處。”

樑嘯愣了片刻,不由得連連點頭。劉陵這個做法看似費事,但卻是最好的。就像後世的慈善捐款一樣,如果不能直達受捐人的手中,往往會出現很多不可知的事。爲人民服務的公務員都有可能從中謀利,把百姓當草民的封建社會官員更不會手軟。

“你辛苦了。”樑嘯抱着劉陵,感慨不已。那時正是劉陵生產前後,還要操心這麼多事,不知道多費神呢。“我替冠軍侯國的百姓和青雲裡的鄉親謝謝你。”

“沒什麼。”劉陵淡淡一笑。“這其實也是我的計劃之一。衆怒難犯,那些捐了錢的人非富即貴,他們如果鬧起來,就連天子也要斟酌斟酌。田蚡身爲丞相,帶頭反對治水,我看他最後如何收場。呵呵,還有王太后。她不壞了名聲,陳家如何能出頭?”

樑嘯愕然。他瞪着劉陵看了半響,劉陵看着他,笑道:“是不是覺得我心機太深了?”

樑嘯點點頭。“是的,我沒想到這件事還能牽扯到王家和陳家兩代外戚。”

“那是因爲你心裡裝着經天緯地的大事,這些勾心鬥角的小事,只好由我來做了。”劉陵伏在樑嘯胸口,傾聽着樑嘯的心跳聲,幽幽地說道:“平陽公主最近剛送了幾個美人入宮,其中一個王美人就深得天子寵愛。如果不及時準備,誰知道最後誰是太子?陳氏姊妹畢竟不是皇后,萬一這王美人成了皇后,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就像山東的百姓一樣。”

樑嘯沒有說話。劉陵的心機雖然深了些,手段卻算不上陰狠。這只是正常的反應罷了。不過,如果要發動世家與天子抗衡,風險極大。以天子的性格,一旦發現劉陵在背後興風作浪、推波助瀾,絕不會一笑而過,槍打出頭鳥,殺一儆百纔是最可能的選擇。

“這麼說,我要先策反董仲舒才行。”樑嘯忽然說道:“就算不能策反他,也要讓他先閉上嘴巴,不要再給天子灌輸什麼君權神授,天命所歸之類的屁話。”

劉陵笑出聲來。“沒錯,現在正是堵他嘴的時候。夫君,你知道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嗎?”

-(。)

ps:謝書友刀刀口萬點打賞。暈,好容易攢了一章,還沒捂熱呢,又用了。老莊繼續滾去碼字。另,更新票是什麼東西?

第5章 非主流教育第612章 志同道合第247章 一家親第42章 失望而歸第318章 升官第157章 突襲第83章 假戲真做第263章 全身而退第236章 意外第324章 縱橫揮闔第49章 人不如馬第166章 運氣第502章 練兵第140章 狩獵(上)第602章 神話第225章 爲老不尊第643章 羣策羣力第275章 賺錢買賣不做第57章 忠孝第89章 吃硬不吃軟第564章 論道第230章 大宛公主第447章 打秋風第479章 韓嫣之死第418章 賞罰由人第213章 逃亡第492章 枸醬第584章 調解第527章 水戰第422章 不孕不育第598章 喜相逢第457章 同路人第489章 不服第258章 精挑細選第343章 花落第517章 意志第287章 有錢與沒錢第344章 殺人第219章 斬首第229章 一陽初生第113章 狡兔三窟第649章 廷爭第331章 轉戰天山第513章 練陣第652章 以退爲進第532章 陳掌第262章 驅羊吞狼第270章 兄與弟第32章 明槍暗箭第428章 反擊第144章 援手第639章 喜與憂第506章 轉機第604章 混血美人第104章 忠言逆耳第350章 洗劫車師第206章 不速之客第202章 星空第510章 首勝第237章 騎虎難下第158章 以心爲眼第49章 醉翁之意第566章 賢王第43章 測試第152章 騎兵出擊第593章 弩車發威第204章 少年荒唐第414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398章 一鼓作氣第358章 戇汲黯第384章 伯鳴第577章 人心第605章 縱橫第421章 誰急?第585章 利器第578章 拒絕第150章 小人之心第288章 月氏內訌第473章 爭鋒第471章 陷阱第425章 殺人不用刀第201章 紙上談兵第179章 丘比特和羽人第467章 寶山第133章 見識第482章 三策第567章 大獄第481章 打臉第216章 激戰第571章 進諫第285章 計窮第15章 中計了第462章 帝王心術第625章 變陣第420章 弄巧成拙第533章 閨女第372章 序幕第241章 萬里之外第411章 夜襲第12章 當頭棒喝
第5章 非主流教育第612章 志同道合第247章 一家親第42章 失望而歸第318章 升官第157章 突襲第83章 假戲真做第263章 全身而退第236章 意外第324章 縱橫揮闔第49章 人不如馬第166章 運氣第502章 練兵第140章 狩獵(上)第602章 神話第225章 爲老不尊第643章 羣策羣力第275章 賺錢買賣不做第57章 忠孝第89章 吃硬不吃軟第564章 論道第230章 大宛公主第447章 打秋風第479章 韓嫣之死第418章 賞罰由人第213章 逃亡第492章 枸醬第584章 調解第527章 水戰第422章 不孕不育第598章 喜相逢第457章 同路人第489章 不服第258章 精挑細選第343章 花落第517章 意志第287章 有錢與沒錢第344章 殺人第219章 斬首第229章 一陽初生第113章 狡兔三窟第649章 廷爭第331章 轉戰天山第513章 練陣第652章 以退爲進第532章 陳掌第262章 驅羊吞狼第270章 兄與弟第32章 明槍暗箭第428章 反擊第144章 援手第639章 喜與憂第506章 轉機第604章 混血美人第104章 忠言逆耳第350章 洗劫車師第206章 不速之客第202章 星空第510章 首勝第237章 騎虎難下第158章 以心爲眼第49章 醉翁之意第566章 賢王第43章 測試第152章 騎兵出擊第593章 弩車發威第204章 少年荒唐第414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398章 一鼓作氣第358章 戇汲黯第384章 伯鳴第577章 人心第605章 縱橫第421章 誰急?第585章 利器第578章 拒絕第150章 小人之心第288章 月氏內訌第473章 爭鋒第471章 陷阱第425章 殺人不用刀第201章 紙上談兵第179章 丘比特和羽人第467章 寶山第133章 見識第482章 三策第567章 大獄第481章 打臉第216章 激戰第571章 進諫第285章 計窮第15章 中計了第462章 帝王心術第625章 變陣第420章 弄巧成拙第533章 閨女第372章 序幕第241章 萬里之外第411章 夜襲第12章 當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