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大獄

竇嬰被帶走,竇家亂作一團。

身爲權貴之家,竇家人很清楚詣廷尉是什麼結果,能活着從廷尉府走出來的人曲指可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詣廷尉只是一種禮貌性的說法,給大臣留點體面。自知罪孽深重的大臣一聽到詣廷尉的詔書,往往會選擇自殺,以保留最後的尊嚴,免受折辱。

好在竇嬰沒有自殺,他只是有些意外,然後就很平靜地跟着吾丘壽王走了。

可他的家人卻不淡定了。老妻第一反應就是趕往館陶長公主府,向館陶長公主求救。

聽到竇嬰被帶走的消息,館陶長公主也傻眼了,好半天沒有反應過來。竇嬰這一生宦海沉浮,做過最尊貴的大將軍、丞相,也曾經被貶爲庶民,可是他從來沒有入獄。

詣廷尉?館陶長公主想到了那些在廷尉寺大獄死去的重臣,第一個浮現在腦海裡的人就是周亞夫。周亞夫和竇嬰有太多的相同點。他們一起平定吳楚之亂,他們一起爲廢太子劉榮力爭。周亞夫後來死在廷尉寺。接到詔書的時候,他曾經想自殺,被他的夫人攔住了,後來證明,自殺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他後來是備受摧折,絕食自盡。

想到竇嬰的性格,館陶長公主意識到情況緊急,一旦竇嬰被刑受辱,悲劇將不可避免。如果竇嬰死了,不僅竇家將失去一個領袖,陳家也將塌了半邊天。

館陶長公主和丈夫陳午、兒子陳須、陳蟜緊急商議,陳須二話不說,立刻決定去找樑嘯。

館陶長公主答應了。此時此刻,除了這個辦法,她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她也許可以入宮求皇后,可是必須等到明天,現在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去找樑嘯。樑嘯住在自己的府第中,無須入宮。

——

陳須趕到冠軍侯府,卻被值夜的龐碩攔住了。龐碩要派人通報,他等不及,想直接闖進去,奈何使出渾身解數,左衝右突,始終無法衝進大門。他急了,乾脆站在門口中大叫:“樑君侯,樑君侯,快起來,出大事了。”

過了一會兒,樑嘯披着衣服,從裡面趕了出來。他揮揮手,示意龐碩退下。

“出了什麼事,一驚一乍的?”

“魏其侯……被抓了。”陳須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

“魏其侯被抓了?”樑嘯也是大吃一驚。“爲什麼?”

“河間王劉德自殺了。據說和魏其侯有關,宮裡下詔,半夜把魏其侯抓走了。”

樑嘯愣了半晌。這兩件事都是大事,在諸王來朝之際,河間王劉德自殺,肯定會引起重大關注。魏其侯雖然只有一個虛職,並無實權,但是他的名望卻無人可及,儼然是在野的輿論領袖。現在一個自殺,另一個被抓,就像兩塊巨石投進水池,絕對是一場驚天動地的波瀾。

樑嘯突然想起了魏其侯昨天剛提到的事,頓時頭皮發麻。不會是竇嬰這個老遊俠一時激動,去聯合劉德與天子立約,把劉德那個驚弓之鳥嚇死了吧?

他隨即又想到一個問題:廷尉掾就是有名的酷吏張湯。他因爲整治江都案而得到天子賞識,現在竇嬰落在他手裡,恐怕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竇嬰危矣。

樑嘯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趕到宮裡。可是他轉念一想,不管他猜想的原因是否成立,天子這麼急着把竇嬰抓起來,肯定是氣到了極點。這時候趕過去進諫,除了火上燒油之外,沒有任何用處。

“你先回去。”樑嘯擺擺手。“想辦法讓人給魏其侯傳句話,讓他千萬不要自殺。”

陳須連連點頭,轉身就走。轉了兩步,又反應過來。“然後呢?”

“然後等着。”樑嘯揮手示意陳須快走。“天子如果問起你今天來找我的事,你不要隱瞞,如實說。”

“哦。”陳須雖然不明其意,可是見樑嘯沒有再解釋的意思,只好揣着一腦袋漿糊,匆匆地走了。

樑嘯回到臥室,卻怎麼也睡不着。他反覆分析,依然摸不着頭緒。此時此刻,他非常想念劉陵。如果劉陵在長安,他就不會這麼無助了。

他仔細考慮了半宿,這纔拿定主意,決定靜觀其變。第二天一早,他先安排人回豫章,通知劉陵做好應變準備,又派人入宮請假:腿疾復發,需要靜養,暫時不能入宮侍候了。

——

河間王劉德自殺,魏其侯竇嬰被抓,這個消息在短短的半天時間內就傳遍了整個長安城,掀起的動靜直接超過了淮南王劉安舉辦的講座。但劉安的講座並沒有因此被人遺忘,相反,這兩件事互相激盪,將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很快,諸王不約而同的上書,請求到河間邸拜祭。

天子收到消息,怒不可遏,但是他卻無法阻止。劉德是宗室,突然自殺在長安,諸王要去弔祭,這是人之常情,他沒有理由阻止。可是,他也清楚,劉德並不是善終,朝廷必須儘快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否則必然謠言四起。

天子當然知道劉德的死因,劉德臨死前所上的奏疏就擺在他的面前,但是他卻不能簡單的將這封奏疏公之於衆。劉德在奏疏裡說細說明了竇嬰來找他的目的,一旦公佈劉德的奏疏,竇嬰的建議必然也公諸於衆,想瞞也瞞不了,說不定還會得到諸侯王的一致支持。

但是天子並不打算接受這個約定,否則他也不會第一時間把竇嬰抓進大牢,甚至連天亮都等不及。

猶豫之下,天子遲遲沒有做出決定。他和徐樂、主父偃等近臣反覆討論,都沒有拿出什麼穩妥的方案。案情並不複雜,但話題卻是一個死扣,不管怎麼說都會碰壁。

竇嬰的建議本身並無出格之處,君臣相待以禮,即使不用儒家的理論支持也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訴求。他們也是臣,再支持天子的事業,再想追求榮華富貴,也沒人願意爲奴爲婢,任人宰割。如果可能,他們將對竇嬰的這個建議樂見其成。

可是他們也清楚,天子一心想強化皇權,他們如果支持竇嬰,必然會觸怒天子,眼下擁有的一切都將化爲泡影。與擁有食邑的樑嘯等人不同,他們沒有食邑可以依賴,一旦失去官職,他們將立刻陷入貧困,說不定還會有性命之憂。

左右爲難之下,他們只能三緘其口。

見一向親信的近臣都態度曖昧,天子更加憤怒。這其中最讓他不爽的就是冠軍侯樑嘯。樑嘯最近一直好好的,突然又請病假,不用說,肯定是在躲風頭。不用查,天子也知道,竇嬰肯定就這件事找過樑嘯。樑嘯之前不彙報,現在又裝病,其心可誅。

如果不是意識到這件事牽連衆多,不能輕舉妄動,天子說不定也會將樑嘯投入廷尉獄,讓張湯審問審問他,看看他究竟在打什麼主意。

事實上,並非沒有人如此建議。得知魏其侯竇嬰被抓之後,一直臥牀休息的田蚡就撐着尚未痊癒的脖子,掙扎着入宮,建議天子將樑嘯也抓起來,與竇嬰一併審問。天子清楚田蚡和竇嬰、樑嘯都有仇,這個建議未必出於公心,報私仇的可能性更大,這纔沒有接受他的建議。

萬般無奈之下,天子下詔廷尉寺,命他們加緊審訊竇嬰。

——

事情大出天子預料,廷尉寺很快拿出了審訊報告。竇嬰非常配合,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的說得清清楚楚,甚至連之前去找樑嘯的事都說了。廷尉翟公認爲,竇嬰本人的行爲並無觸犯法律之處,他和劉德議論的內容也沒什麼問題。劉德的自殺與竇嬰的建議並無必然聯繫,應予無罪釋放爲宜。

天子接到報告,氣得暴跳如雷,立刻命人罷免了翟公的官職,由張湯行廷尉職權,審理此案。

張湯接到詔書,第一時間重新提審竇嬰。與翟公不同,他沒給竇嬰留面子,動了大刑,把竇嬰打得死去活來。竇嬰很硬氣,不管張湯如何誘供,他堅決不肯改口。眼看再打下去,竇嬰可能會沒命,張湯無奈,決定另找突破口。他入宮請詔:冠軍侯樑嘯涉案,請天子下詔,命樑嘯詣廷尉自辯。

天子答應了。不過他鄭重警告張湯,樑嘯不是竇嬰,你不要亂來。

張湯信心滿滿,一口答應。他甚至沒有請天子派人傳詔,自己帶着詔書來到了冠軍侯府。

樑嘯躺在榻上接見了張湯,連起身都免了,只是點頭致意。張湯雖然有心理準備,可是看到這一幕,還是難掩怒氣。他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樑嘯。“君侯,我雖然只是一個小吏,卻是奉詔而來,君侯這麼做,是不是有些失禮啊。”

樑嘯擁被而臥。“的確有些失禮。不過,我這腿疾是征戰時落下的,陛下也知道,從未怪罪。張君如果爲難,大可彙報與陛下,我不會說什麼的。”

聽樑嘯一開口就擡出了天子,張湯頓時語塞。他盯着樑嘯看了好一會,這才意識到天子提醒他的用意所在。樑嘯不是竇嬰,他絕不會任他擺佈,更不會給他抖威風的機會。張湯沉吟再三,決定先把樑嘯帶回廷尉寺再說。

“雖然如此,湯詔命在身,還是要請君侯隨我走一趟。”

“詔書上說什麼?”樑嘯耷拉着眼皮,漫不經心。“是讓我協助你調查,還是到廷尉寺自首?”

張湯再次語塞。天子詔書只是說讓樑嘯詣廷尉,卻沒有說明這其中的分別。在張湯看來,這兩者也沒什麼區別,到了廷尉寺,自然是先關起來再說。

“這……有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樑嘯歪歪嘴角,瞥了怒形於色的張湯一眼。“若是讓我協助你調查,我身體有病,不利於行,你有什麼問題,大可在這兒問。若是讓我到廷尉寺自首,那我就要入宮請見,看看是誰告我,又是什麼罪名。”

樑嘯輕輕地拍了拍胸前的被子,輕笑一聲:“張君精通法令,你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嗎?”

張湯冷笑一聲:“精通法令不敢當,不過,即使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君侯吹毛求疵,蔑視王法。僅憑這一條,就可以治君侯一個大不敬之罪。君侯,我勸你還是隨我走一趟的好。”

“如果我不肯呢?”

樑嘯臉上的笑容也不見了。他擡起眼皮,靜靜的看着張湯,面色平靜,雲淡風輕。可是張湯卻覺得頭皮一陣發麻,後脊樑寒氣森森。他不安的四處看了看。月亮和貝塔、希婭站在一旁,眼皮都沒有擡一下,一副溫婉賢良的模樣。可是張湯卻從她們的沉默和從容中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殺氣,一種讓人毛骨悚然的味道。

張湯忽然後悔了。他不應該親自來見樑嘯。如果樑嘯現在發作,憑他帶來的那幾個衛士,根本不能指望活着離開。如果樑嘯殺了他,天子會殺了樑嘯爲他報仇嗎?

恐怕不會。韓嫣不明不白的死在豫章,天子都沒有追查,何況是他張湯。他的確精通法令,可是大漢從來不缺他這樣的文法吏。

張湯嚥了口唾沫,強笑道:“君侯若是不肯,那我也只好請示陛下,請陛下再派使者。不過,陛下政務繁忙,我覺得不必要再驚動他。還請君侯隨我走一趟,到廷尉寺把話說清楚。君侯有恙,不利於行,我也能理解。如果君侯不棄,我願意將君侯背上車。如何?”

見張湯服軟,樑嘯哼了一聲:“不敢。請張君稍候片刻,容我準備準備。來人,請張君到堂上入座。”

“喏。”月亮站起身,給貝塔使了個眼色。貝塔轉身,右手扶刀,左手一伸。“請。”

張湯雖然覺得很沒面子,卻無法可想。身在虎穴,他可不敢觸怒樑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他隨貝塔來到中庭,在堂上坐了很久,連一口茶水都沒有喝到,直到日色偏西,樑嘯才從後院出來。

不過,他不是走出來的,他還躺在榻上,由八個全副武裝,身形剽悍,一看就是那種上過戰場的壯漢擡着。旁邊還跟着龐碩和荼牛兒兩個貼身衛士。

“走吧。”樑嘯半躺在榻上,有氣無力的說道。

張湯站了起來,看着樑嘯,氣得臉色通紅。“君侯,你這是……”

“身體不好,不能走路。”樑嘯說道:“要不,有什麼話,你就在這兒問?”

-(。)

第619章 撤退第163章 再接再勵第259章 士別三日第443章 小人第496章 往昔第473章 爭鋒第622章 誘敵第64章 兩敗俱傷第558章 破羌第553章 快刀第37章 閉門羹第327章 首戰告捷第173章 信心第180章 醉酒第164章 絲帕第206章 不速之客第546章 白鹿第216章 激戰第341章 反擊第440章 大餅第228章 貴山城第10章 手中無弓,心中有弓第71章 東方朔第94章 一擲千金第38章 葡萄架下第304章 對手第489章 不服第337章 利害第207章 方略第295章 阿留蘇第338章 巧舌如簧第355章 見好就收第480章 南越第94章 一擲千金第322章 功和罪第462章 帝王心術第56章 不清不楚第365章 暗流涌動第22章 搶戲第386章 沒文化第89章 吃硬不吃軟第637章 轉機第363章 賽馬第567章 大獄第619章 撤退第461章 影帝第276章 霍去病第279章 冤家路窄第87章 四有新士第425章 殺人不用刀第393章 暗流第425章 殺人不用刀第390章 致命失誤第511章 氣勢第241章 萬里之外第43章 測試第406章 舔犢之情第395章 後生可畏第169章 各取所需第15章 中計了第510章 首勝第533章 閨女第131章 殺人如屠狗第461章 影帝第431章 大計劃第143章 脫鉤第262章 驅羊吞狼第36章 射聲士的耳力第123章 非常手段第197章 誤會第309章 誰說我要逃?第184章 說客第258章 精挑細選第491章 解鈴第452章 意見領袖第195章 百畝良田第226章 豪賭第475章 新居第68章 鄭當時第521章 夜襲第67章 喜憂參半第209章 立規矩第393章 暗流第540章 枚皋第303章 蒲類王第600章 溫柔殺陣(上)第592章 挑撥第210章 夜襲第364章 教訓第563章 不黨第178章 以古喻今第19章 求神第100章 前夜第291章 受挫第89章 吃硬不吃軟第439章 自取其辱第238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586章 集束鐵箭第126章 遇襲第227章 大漢來的土豪
第619章 撤退第163章 再接再勵第259章 士別三日第443章 小人第496章 往昔第473章 爭鋒第622章 誘敵第64章 兩敗俱傷第558章 破羌第553章 快刀第37章 閉門羹第327章 首戰告捷第173章 信心第180章 醉酒第164章 絲帕第206章 不速之客第546章 白鹿第216章 激戰第341章 反擊第440章 大餅第228章 貴山城第10章 手中無弓,心中有弓第71章 東方朔第94章 一擲千金第38章 葡萄架下第304章 對手第489章 不服第337章 利害第207章 方略第295章 阿留蘇第338章 巧舌如簧第355章 見好就收第480章 南越第94章 一擲千金第322章 功和罪第462章 帝王心術第56章 不清不楚第365章 暗流涌動第22章 搶戲第386章 沒文化第89章 吃硬不吃軟第637章 轉機第363章 賽馬第567章 大獄第619章 撤退第461章 影帝第276章 霍去病第279章 冤家路窄第87章 四有新士第425章 殺人不用刀第393章 暗流第425章 殺人不用刀第390章 致命失誤第511章 氣勢第241章 萬里之外第43章 測試第406章 舔犢之情第395章 後生可畏第169章 各取所需第15章 中計了第510章 首勝第533章 閨女第131章 殺人如屠狗第461章 影帝第431章 大計劃第143章 脫鉤第262章 驅羊吞狼第36章 射聲士的耳力第123章 非常手段第197章 誤會第309章 誰說我要逃?第184章 說客第258章 精挑細選第491章 解鈴第452章 意見領袖第195章 百畝良田第226章 豪賭第475章 新居第68章 鄭當時第521章 夜襲第67章 喜憂參半第209章 立規矩第393章 暗流第540章 枚皋第303章 蒲類王第600章 溫柔殺陣(上)第592章 挑撥第210章 夜襲第364章 教訓第563章 不黨第178章 以古喻今第19章 求神第100章 前夜第291章 受挫第89章 吃硬不吃軟第439章 自取其辱第238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586章 集束鐵箭第126章 遇襲第227章 大漢來的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