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練陣

樑嘯、趙嬰齊並肩站在山嶺上,用千里眼觀察着遠處的景昭、景平父子。= 雖然看不清他們的臉色,但他們相信,景昭此刻的臉色肯定不會好看。

樑嘯嚇住了景平,幾乎將所有的人馬都投入了轉運工作。三天時間,他們搬空了大半個大營,還在嶺上構築了陣地。如今他們糧草充足,陣地穩固,箭矢、武器也不少,足以維持一年以上。

這是一個極大的冒險。只要景平稍微有點勇氣,發起攻擊,他們就可能遭受滅頂之災。也正因爲風險極大,所以成功的喜悅才更加甜蜜。此時趙嬰齊已經忘了自己當時緊張的樣子,興高采烈,恨不得手舞足蹈。

“可惜。”樑嘯看看遠處的大營,有些惋惜。“如果再給我兩天時間,我就能把整個大營都搬空。現在嘛,只好燒了。”

“燒了吧,燒了吧。”趙嬰齊滿不在乎的揮揮手,一副不知柴米貴的富二代嘴臉。“與其留給景昭,不如燒了。”

樑嘯很想把這些糧草留下來,但形勢逼人,也只有一燒了之。命令傳出,留在大營裡的騎士們點燃了剩餘的糧草和帳篷。沒用多久,大營裡就冒起了滾滾濃煙,火光直衝雲霄。

看到輜重大營起火,騎士飛馳而出,景昭的臉頰抽搐了兩下,跺足長嘆。他還想奪回那些輜重呢,沒想到樑嘯、趙嬰齊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直接一把火燒了。在心痛之餘,他更加心驚。他仰天長嘆,最後無奈地搖了搖頭。

“孩子,你輸得不冤,我們遇到了兩個極其狠毒的對手。”

景平看着遠處遮天蔽日的濃煙,默默無語。他也看出來了,樑嘯根本沒打算給他留一顆米,只要他發起攻擊,樑嘯就會點火。區別只在於。他的猶豫給了樑嘯機會,讓他有充足的時間搬運儘可能多的糧草。

見識了趙嬰齊、樑嘯的果斷,景昭更加肯定他們的實力有限。他沒有再猶豫,立刻命令大軍趕到石榴嶺下紮營。四面圍住,水泄不通。爲了防止趙光趕來支援,他在幾道山嶺上都安排了守卒,務必要把趙嬰齊、樑嘯困死在石榴嶺。

與此同時,景昭派人送信給餘善。請求糧草和兵力支援。一個是南越太子,一個是大漢冠軍侯,相信對餘善有足夠的吸引力。

景昭紮營的時候,樑嘯一直在嶺上看着。看着閩越軍的大營在嶺下成型,看着景昭的戰旗迎風飄揚,他鬆了一口氣。景昭再一次遵循一直以來的習慣,照本宣科。即使他燒掉了剩餘的輜重,把景昭推到了可能斷糧的窘境,景昭還是按照十則圍之的兵法,採取圍困的戰術。而不是速戰速決。

果然,只要是有套路的對手,總是比較容易對付的。難對付的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桓遠常說,用兵奇正相依,以正守,以奇攻,缺一不可。景昭生性謹慎,正固然正矣,用奇卻差一些。就像程不識一樣,固然不太可能遭受慘敗。但是想立功也不容易。

如果雙方對調位置,樑嘯肯定不會採取這種做法。兵貴勝,不貴久,更何況輜重大營被毀。根本拖不起。這時候就應該利用兵力優勢發起強攻,在戰鬥中尋找機會,而不是坐等。孤軍深入,兵力懸殊,就算糧草再多,士氣也絕非無隙可擊。激戰之下。當然是兵力不足的一方更容易崩潰。

當年彭城之戰,項羽用三萬騎奔襲劉邦的五十六萬大軍,就是勇氣和智慧的結合,創造了一個神話。

很顯然,景昭沒有這樣的勇氣和智慧。

這是上天賜給我樑嘯的機會,看來穿越者還是有些福利的,至少運氣不錯,有了桓遠那樣的師傅,卻沒遇到桓遠那樣的對手。樑嘯捏着手指,輕輕地揚了揚眉。

——

大軍圍嶺,南越騎士內心曾經非常恐慌,不過景昭沒有及時發起攻擊,錯過了這個機會。

等南越騎士情緒穩定下來,習慣了景昭大營在嶺下的情景,這個危機就在不期然間化解了。樑嘯和趙嬰齊固然不敢有任何懈怠,卻也沒有露出任何不安的情緒。從表面上看,他們甚至算得上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頗有大將之風。

化險爲夷,處變不驚,兩人理所當然地要互相吹捧一番,吹得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之後,樑嘯問道:“殿下,秦王真的不會出兵嗎?”

趙嬰齊把玩着一顆火紅的石榴果,看着山下的閩越軍大營,沉默不語,笑容漸漸散去,眉宇間有些陰冷。他知道趙光不想來救他,可是他沒想到趙光連演戲都不肯。到目前爲止,他還沒有收到趙光的一點消息。在趙光的眼裡,他這個太子兼侄兒是不是已經成了死屍?

明知樑嘯可能是挑撥,趙嬰齊還是覺得很憤怒。他只是不想在樑嘯面前表露出來。

“也許是被景昭擋住了吧。”趙嬰齊慢吞吞的說道:“梁山雖然不算很高,卻也不容易翻越。景昭有了準備,我王叔要想過來,只有強攻了。”

“若是如此,那就只有指望我漢軍了。”樑嘯在一塊巨石上坐了下來,翹起二郎腿,輕輕地晃着。“希望韓說他們這一趟順利,否則的話,我們可能還要灰溜溜的殺回去,這次奇襲也就成了笑話。”

趙嬰齊臉色更加難看。如果最後真要落得只能由漢軍來救援的話,南越的臉可就真的丟光了。他對趙光怨恨不已。就算有私心,總得維護着南越的顏面吧。內部矛盾如此暴露在漢使面前,以後還怎麼和長安朝廷討價還價,還怎麼保持南越的相對獨立。如果南越不能獨立了,他這個秦王還做得成麼。

不管怎麼說,他都做不成了。只要我能活着回去,我非彈劾他不可。

趙嬰齊暗自咬了咬牙。

樑嘯用眼角的餘光將趙嬰齊兇狠的神色盡收眼底,暗自發笑。不過,一想到自己的處境,又不免有些尷尬。內部矛盾總遠優先於外部矛盾,這真是個無奈而又無解的悲劇。

他轉頭環顧四周,看到不少將士正在樹林中練習,滿意地點點頭。被大軍包圍。軍心不亂,還能做到鬆弛有度,雖說與景昭的遲緩性格有關,他和趙嬰齊的從容也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趙嬰齊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卻是與對手鬥智鬥勇,步步佔得先機纔有如今的坦然。

這也是一個難得的體驗,雖然景昭父子實在算不上什麼強勁的對手。

樹林中,南越將士正在演練,樑嘯看了一會。突然皺起了眉頭。這些人原本都是魯象手下的騎兵,但南越人不是匈奴人,騎射不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所以下了馬步戰並不會削弱多少戰鬥力。魯象統領的是禁軍,不論是身材還是身體素質,都算得上精銳。可是在樑嘯看來,他們步戰的水平卻明顯不如趙廣的部下。

他們練習的基本都是個人技戰術,沒什麼配合可言。說得好聽一點,是人人爭先,說得難聽一點。就是一羣烏合之衆。

怎麼會是這樣?

樑嘯很意外。一直以來,他訓練的都是這些人的騎射水平,從來沒有考慮他們的步戰能力。如果這些人都是這樣的水平,那還怎麼面對景昭的攻擊?“殿下,這些……不是南越的禁軍,真正的精銳麼?”

“是啊。”趙嬰齊正在啃石榴,滿嘴都是水。

“那他們和趙廣的部下比,誰更強一些?”

“當然是趙廣的部下強。”趙嬰齊笑了起來。“禁軍負責京城,哦,是番禺的安全。也就是救個火啊,抓個賊啊,哪裡有什麼實戰的機會。趙廣則不同,他是我南越不多見的悍將。一年倒有大半年和蠻夷作戰。”

樑嘯恍然大悟。沒錯,南越承平日久,番禺作爲王城,附近的治安自然最好,周邊各郡趙佗的懷柔政策下,也沒有什麼大規模的叛亂。有趙廣這樣的將軍就足以應付,禁軍沒什麼實戰的機會,怎麼可能有強大的戰鬥力。

這些騎士的步戰能力其實和他們受訓之前騎射能力差不多,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好。

“殿下,我們要面對的可是十倍以上的閩越軍,如果沒有……”

樑嘯停住了,沒有接着說下去。趙嬰齊看了他一眼,滿不在乎。“君侯,你有什麼想法,就直接說吧,我聽你,準沒錯。”

“要想以少勝多,固然需要勇氣,但客觀條件也必不可少。地利是一方面,將士訓練也是一方面。殿下,我們應該趁景昭還沒有發起攻擊的時候,加強士卒的訓練。”

“好啊。”趙嬰齊不假思索,一口答應。樑嘯幫魯象訓練騎兵,已經證明了他的練兵能力。樑嘯願意幫他訓練步卒,那他還有什麼不願意的。他唯一的擔心是:“來得及嗎?”

樑嘯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他沉思半晌。“應該來得及。”可是,他心裡說的卻是:“希望來得及,要不然就死定了。”

“那你就去幹吧。”趙嬰齊掏出一把石榴籽,塞進嘴裡,嚼得汁水橫流。

——

樑嘯隨即將五十名什長叫到一起。

什長是一什之長,包括自己在內,一共有十名士卒。這是沿襲的秦制,南越軍的主力來自秦軍,他們的制度、戰法也有濃厚的秦軍影子,只是在具體的戰術上有了一定的變化。變化多少也因人而異。趙廣統領的野戰部隊變化就比較大,更適應實戰。魯象統領的禁軍因爲實戰的機會少,就保留了更多的秦軍戰法。

樑嘯爲了熟悉南越的叢林戰,和趙廣進行了多次切磋。現在,他又要把這些學來的戰術傳授給魯象麾下的騎士。他打亂了沿襲自秦軍的列陣戰法,改用趙广部的小陣,以五人、十人爲一個戰鬥單位,以適應叢林特有的地形。

學習的趙廣的戰法之後,樑嘯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參考抗倭英雄戚繼光的鴛鴦陣,對小陣進行了重新編排。這些戰法本來是留給漢軍征討南越用的,只在荼牛兒等人內部練習。爲了確保自己能擊退景昭的進攻,活得更久,他不得不提前曝光這些訓練計劃。

他將秦軍五人前後站立,兩伍並排的戰法做了改進,以三名刀盾手在前,手持盾牌、長刀近戰,兩名長矛手居中,使用長矛作武器,隔着刀盾手攻擊敵人。三名弓弩手拖後,以弓弩爲武器進行遠程攻擊,有刀盾手和長矛手在前掩護,即使是近戰時,他們一樣可以安心的使用弓弩。必要的時候,他們還可以充作刀盾手或長矛手,參與近戰。

最後又是兩名刀盾手,他們作爲預備力量,同時防備後方出現敵人。

樑嘯將五十名什長編成五隊,輪流跟着荼牛兒、龐碩練習新戰法,等他們自己熟悉戰法之後,再回各什傳授給自己的部下。爲了激烈他們接受新戰法,用心練習,樑嘯還設定了賞罰措施,約定每五天進行一次比武,優勝者有賞,失敗者有罰。

有趙嬰齊毫無保留的支持,有之前騎射訓練積累的威嚴,樑嘯沒有遇到太多的阻力,訓練很快就如火如荼的展開了。樹林之內,山嶺之間,隨處可見結陣而戰的南越士卒。

新陣訓練進一步穩定了軍心,南越將士心無旁騖的投入訓練之中,也沒什麼時間去想嶺下的閩越軍。而景昭也一直沒有進攻,耐心的等候着餘善的消息。雙方一個嶺上,一個嶺下,倒是相安無事。

景昭沒有千里眼,根本不知道嶺上究意發生了什麼事。他倒是派了不少斥候去打探,可惜樑嘯同樣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控制了周圍的高地,不給閩越軍斥候一點機會。爲了製造神秘感,儘可能的保持機密,他甚至自己參與巡邏,狙擊閩越斥候。

伏擊與反伏擊,潛入與反潛入,雙方在周圍的山嶺上不斷的展開廝殺,每天都會發生數起小規模的激鬥。在以樑嘯爲首的神箭手強力狙擊之下,閩越軍斥候損失嚴重,士氣受挫,陣線一退再退,根本打探不到什麼有用的信息。

景昭對此一籌莫展,他急切的等待着餘善的消息。

好消息很快就來了。得知南越太子趙嬰齊、大漢使者樑嘯被困石榴嶺,餘善非常興奮,正在率領兩萬精銳從西線分水關趕來,最多半個月就可以到達。他要求景昭不惜一切代價,必須將這兩個人留住。

看完餘善的書信,景昭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第187章 刺客之劍第28章 夜相逢第494章 慶幸第84章 大隱隱於朝第179章 丘比特和羽人第297章 肌肉男的心機第445章 欲擒故縱第96章 聽風辨位第311章 能,示之以不能第254章 潰敗第2章 又相逢第112章 馬善被人騎第278章 雪中行軍第253章 甲騎第231章 大夫弓第301章 難兄難弟第404章 主動進攻第41章 又來了第167章 伏波里第1章 猿臂少年第32章 明槍暗箭第408章 信任第548章 少年第187章 刺客之劍第342章 信任第46章 耳聽八方第435章 王霸之間第343章 花落第197章 誤會第459章 天命第463章 灌夫第71章 東方朔第36章 射聲士的耳力第135章 優越感第304章 對手第76章 李當戶第474章 麻煩第545章 反省第125章 磨礪第288章 月氏內訌第573章 大俠第383章 劉安出擊第75章 第一印象第324章 縱橫揮闔第373章 黑鍋第104章 忠言逆耳第602章 神話第359章 爲臣之道第438章 差距第257章 下馬威第160章 攻心爲上第386章 沒文化第414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545章 反省第424章 今非昔比第598章 喜相逢第298章 話不投機第268章 形勢逆轉第265章 揚威第19章 求神第189章 移民鎮邊第465章 隨風潛入夜第364章 教訓第90章 臣之道第217章 誘敵第176章 時不再來第376章 大一統第266章 歡喜第125章 磨礪第645章 養寇自重第197章 誤會第565章 利器第287章 有錢與沒錢第575章 爭榜第414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469章 糊塗第423章 李廣封侯第643章 羣策羣力第243章 風起,蝶變第544章 大局第55章 故舊第7章 藏龍臥虎第486章 決口第202章 星空第26章 吳王祠第198章 見面禮第557章 師友第529章 神明第94章 一擲千金第419章 履霜第216章 激戰第456章 道與術第28章 夜相逢第158章 以心爲眼第4章 最好的時代第312章 致命反擊第336章 慢走,不送第105章 心病第68章 鄭當時
第187章 刺客之劍第28章 夜相逢第494章 慶幸第84章 大隱隱於朝第179章 丘比特和羽人第297章 肌肉男的心機第445章 欲擒故縱第96章 聽風辨位第311章 能,示之以不能第254章 潰敗第2章 又相逢第112章 馬善被人騎第278章 雪中行軍第253章 甲騎第231章 大夫弓第301章 難兄難弟第404章 主動進攻第41章 又來了第167章 伏波里第1章 猿臂少年第32章 明槍暗箭第408章 信任第548章 少年第187章 刺客之劍第342章 信任第46章 耳聽八方第435章 王霸之間第343章 花落第197章 誤會第459章 天命第463章 灌夫第71章 東方朔第36章 射聲士的耳力第135章 優越感第304章 對手第76章 李當戶第474章 麻煩第545章 反省第125章 磨礪第288章 月氏內訌第573章 大俠第383章 劉安出擊第75章 第一印象第324章 縱橫揮闔第373章 黑鍋第104章 忠言逆耳第602章 神話第359章 爲臣之道第438章 差距第257章 下馬威第160章 攻心爲上第386章 沒文化第414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545章 反省第424章 今非昔比第598章 喜相逢第298章 話不投機第268章 形勢逆轉第265章 揚威第19章 求神第189章 移民鎮邊第465章 隨風潛入夜第364章 教訓第90章 臣之道第217章 誘敵第176章 時不再來第376章 大一統第266章 歡喜第125章 磨礪第645章 養寇自重第197章 誤會第565章 利器第287章 有錢與沒錢第575章 爭榜第414章 扯虎皮,作大旗第469章 糊塗第423章 李廣封侯第643章 羣策羣力第243章 風起,蝶變第544章 大局第55章 故舊第7章 藏龍臥虎第486章 決口第202章 星空第26章 吳王祠第198章 見面禮第557章 師友第529章 神明第94章 一擲千金第419章 履霜第216章 激戰第456章 道與術第28章 夜相逢第158章 以心爲眼第4章 最好的時代第312章 致命反擊第336章 慢走,不送第105章 心病第68章 鄭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