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伯鳴

劉安雖然與天子在理念上有分歧,但是到目前爲止,他們之間並沒有撕破臉。天子敬劉安爲王叔,欣賞他的才學,劉安也表現得像一個循循善誘的長者,新書一出來,就忙不迭的給天子送來,就算是提意見也有禮有節,從不紅臉。

今天劉安主動幫忙,天子更加高興,兩人說得親熱,旁邊的人看得舒心。

劉安提到了劉陵改進琉璃的辛苦,當初還抱怨劉陵受人蠱惑,將大批的錢財浪費在琉璃這件事上,現在才意識到自己太書生氣了。編了幾十萬字的書,花掉的錢不知是研製千里眼的多少倍,作用卻不如千里眼實在。他決定轉變觀念,加入對道術研究的投入,爭取多研製一些像千里眼這樣實用的東西,助陛下一臂之力。

天子非常滿意。考工室一個多月的研製,不知道浪費了多少錢,他正後悔呢。劉安願意投入,等於給了他一個臺階下,他何樂而不爲。聽得劉安抱怨,他還着意安慰了幾句。

劉安又說道,他現在有一個願意,想結合淮南王府與宮裡的藏書,互相比對,對世傳的古書做一番甄別校讎。自從朝廷除挾書律之後,越來越多的古書出現,學者真僞難辨,各執已見,甚至有刻意僞造,託古人之名妖言惑衆。他願以餘生校書,爲世人留下一些可信的典籍,不至於爲人所誤。

天子沉吟了許久,沒有立刻答應。他知道,劉安這是有所指,所謂刻意僞造,託古人之名妖言惑衆,恐怕就是指董仲舒。不過,他也無法拒絕。一來劉安的理由很正當,二來劉安剛剛給他獻了千里眼,他也不能不給劉安面子。

再說了,以劉安學術修養之深厚。以淮南王府藏書之豐富,就算天子不答應,他自己也能做。

天子含含糊糊的說再研究,便轉換了話題。與劉安說起了黃白之術。劉安曾經獻書天子,專門講黃白之術。兩人在這方面有共同語言。

談了半天,送走了劉安,天子看着滿滿一箱子的千里眼,喜上眉梢。

“你們說。我應該答應淮南王校書的請求嗎?”

嚴助、吾丘壽王各抒已見,有的贊成,有的反對,爭論不下。樑嘯一直沒吭聲,拿起千里眼,一一試驗。這些千里眼應該是改進後的產品,比他手中的千里眼成像效果要好得多。雖然圖像還是有一些變形,但基本能看清輪廓了。

“樑嘯,你覺得呢?”

樑嘯放下千里眼,拱手施禮。“陛下。臣覺得事是好事,不過,眼下不宜施行。”

天子很意外。在他看來,樑嘯和淮南翁主走得那麼近,他應該支持淮南王纔對。“爲何?”

“校書的確有助於辨別真僞,以正視聽。不過,古人怎麼說,終究只是一個參考,真正的學問還是要從實際出發。譬如臣……”

“哈哈……”天子忍不住笑了,轉身嚴助等人說道:“又要拿他的射藝做比喻。”

嚴助也笑道:“陛下。樑君侯是武人,射藝是他建功立業的本事,自然要常提的。”

衆人大笑。樑嘯也不在乎,接着說道:“臣以爲。習射的關鍵在持之以恆。若是觀而不習,徒好文字,就算背得所有古人的射藝,又能如何?”

天子微微頜首。他明白了樑嘯的意思。道固然重要,但是術更不可少。要解決實際的問題,還得把精力放在實處。校書是一項大事。也要耗費很多資源,在對匈戰事即將拉開大幕的時候,的確不宜在這些事上耗費太多精力。

淮南王願意做,那就讓他做,朝廷可以讓他來查書,卻不能大張旗鼓的主持。

“你最近學問進展如何?”

“臣日夜苦練射藝,哪有時間讀書。”樑嘯撓撓頭。“請陛下再給臣三五年時間,待擊潰匈奴主力,打通西域,封萬戶侯,再回來讀書。那時候臣尚未而立,還有大把的時間做學問。”

“你啊……”天子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好吧,再給你三五年時間,希望到了那時,你不要再找別的理由來推脫。不讀書,終究是一武夫,粗重少文,難當大任。”

樑嘯大喜,連忙答應。“唯!”

——

天子雖然沒有同意劉安校書的提議,劉安卻依然幹勁十足。他向諸王發出倡議,要求諸王潛心學問,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爲朝廷分憂。朝廷分封諸王的目的就是爲朝廷分憂,藩衛皇室。在邊的可以提供戰士、武器,不在邊的也可以做一些事,再不濟,捐一些錢糧也是好的。

諸王反應不一。有自告奮勇,願意親率勇士,從軍殺敵的,如江都王劉非;也有捐錢捐物的,如河間王劉德;但更多的卻是裝聾作啞,虛言應付。

不過,天子對劉安的態度非常滿意,好感度直線上升。他下詔賞賜增邑,又賜几杖,格外恩寵。劉安風頭一時無倆,淮南邸高朋滿座,足以和廣川邸抗衡。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開始。

從一開始,董仲舒就處於下風。論身份,他沒有劉安尊貴。論實力,他只是一個書生,哪裡能和實力雄厚的淮南王相比。論他最擅長的學問,他也沒什麼優勢可言,最多是不相伯仲。

不過,讓董仲舒感到慶幸的是劉安雖然聲勢很大,卻在治國之道上一反常態,閉口不言。相反,他倒是大談特談一些具體而微的學問,比如算術,比如博物,甚至是測量一座樓的高度這樣的小問題。

董仲舒聽了,很是不以爲然,可是架不住淮南王有錢任性,招待到位,美酒佳餚敞開供應,就連一些董仲舒的弟子都受不住誘惑,打着探聽消息的名義,到淮南邸赴了幾次會,打打牙祭。

一時間,董仲舒倍感冷落。

好在天子沒有放棄他,經常召他入宮議事,一談就是半天。還經常賞賜一些錢財,又接受他的推薦,召了幾個他的弟子入宮爲郎。仕途有望,董仲舒總算沒有一敗塗地。

——

三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天子下詔,拜董仲舒爲江都相,即刻上任。

樑嘯也因此擺脫了站崗的苦差事,回到宮裡,參贊軍事。

樑嘯家在茂陵,往來不便。爲了能讓樑嘯隨時進宮,天子賞了一座宅第,就在未央宮北門對面。樑嘯把全家人都搬了過來,原來的房子便給了荼恬夫婦。樑媌又忙了幾天,將房子收拾出來。房子大了,人手不足,樑媌又買了一些奴婢。

喬遷新居,免不了熱鬧一番,又收了一回禮。

藉着這個機會,樑媌給樑嘯補行了冠禮,表示樑嘯正式成年,並由師傅桓遠取字曰伯鳴。

按樑嘯的本意,嘯這個名已經夠張揚了,再取“鳴”爲字,不太好,不如取個低調點的字對衝一下,比如子默什麼的。不過,他的意見被樑媌和桓遠否決了。他們說,大丈夫在世,就要聲名遠揚,默什麼默,真要默,不如到山裡做隱士去。不僅要鳴,而且要一鳴驚人,聲震天下,這纔夠勁。

“伯”字既代表行輩居長,也通“霸”。樑嘯是獨子,排行沒什麼意義。所以樑嘯覺得桓遠給他取這個字一方面是有野心的表現,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藉機懷念霸王項羽。不管怎麼說,他也算是項羽的再傳弟子。

一個是老孃,一個是師傅,樑嘯不敢反駁,只好認了。

回到宮裡,樑嘯將取字的事告訴了天子,天子推敲了半天,也覺得伯鳴好。他說,你正當少年,又是武人,以默爲字,多少有些書生氣,不如伯鳴來得響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嘛,正合當前形勢,是個好兆頭。

天子也覺得這樣好,樑嘯只好認命,從此姓樑名嘯,字伯鳴。

——

隨着時間的推移,春天過去,夏天到來,長安的溫度在不斷的升高,宮裡的氣氛也變得越來越緊張。

漢軍的調動雖然已經儘可能的隱蔽,匈奴人還是聽到了風聲。軍臣單于也接到了漢朝拒絕和親的消息,勃然大怒,多次發兵擾邊。不過正值夏季,馬還沒有肥,匈奴人的戰鬥力大打折扣,示威的成份多於實際威脅,先後被漢軍趕了出去。

藉着這個機會,天子乾脆撕開了僞裝,正式宣佈對匈奴人進行還擊。

戰爭機器開動起來,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兵員徵調、糧草轉運。在天子刻意的宣傳下,經過幾個月的發酵,樑嘯這個榜樣帶來的效應已經影響甚大,長安的遊俠兒大受鼓舞,紛紛應募從軍。外地的遊俠兒也紛紛趕往京城,特別是江淮一帶,江都王劉非一個人就送來了近萬劍客、壯士。

得知江都國有這麼多遊俠兒,天子又驚又喜。驚的是劉非實力如此之強,喜的是劉非雖然粗猛,一心只想征戰,卻沒什麼心機,居然主動交出了這些力量。

與樑嘯等人反覆商議後,天子批准了劉非從徵的請求,命他趕到長安,隨御史大夫韓安國出征。接到詔書,劉非率領親衛騎百餘,晝夜兼程,只用了七天時間就趕到了長安。

七月末,樑嘯接到命令,趕往隴西,作爲李廣禆將,協助李廣進行戰前準備。

-(。)

第95章 追星不分老少第252章 中看不中用第167章 伏波里第475章 新居第419章 履霜第382章 霸王技第352章 換人第490章 訓練第385章 羣英會第422章 不孕不育第406章 舔犢之情第596章 分紅第357章 路漫漫第428章 反擊第381章 捨己從人第536章 老臣第538章 不仁第264章 天堂和地獄第528章 功成第555章 浪潮第257章 下馬威第126章 遇襲第241章 萬里之外第287章 有錢與沒錢第370章 書中有黃金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級第95章 追星不分老少第388章 機會來了第527章 水戰第46章 耳聽八方第599章 諍友第165章 苦主第189章 移民鎮邊第587章 心計第14章 地形第16章 拜師第68章 鄭當時第85章 權貴如山第391章 上駟對下駟第359章 爲臣之道第419章 履霜第244章 千牛刀,破甲箭第603章 鐵華離俯首第76章 李當戶第189章 移民鎮邊第355章 見好就收第432章 推恩令第526章 打賭第474章 麻煩第432章 推恩令第639章 喜與憂第302章 大兵壓境第241章 萬里之外第415章 張次公第104章 忠言逆耳第357章 路漫漫第467章 寶山第596章 分紅第254章 潰敗第413章 火馬陣第196章 同是少年郎第640章 憐惜第451章 羽毛第64章 兩敗俱傷第26章 吳王祠第511章 氣勢第161章 意外之喜第618章 開戰第406章 舔犢之情第32章 明槍暗箭第473章 爭鋒第549章 招生第523章 玉環第502章 練兵第595章 天狼授首第490章 訓練第231章 大夫弓第149章 不作不死第99章 野炊第55章 故舊第46章 耳聽八方第510章 首勝第281章 意義第381章 捨己從人第59章 別離第301章 難兄難弟第212章 劫屍第499章 太子第161章 意外之喜第92章 邀鬥第114章 游泳池第324章 縱橫揮闔第403章 制衡第444章 良材美玉第162章 狼羣戰術第468章 辯日第257章 下馬威第649章 廷爭第446章 射以觀德第212章 劫屍
第95章 追星不分老少第252章 中看不中用第167章 伏波里第475章 新居第419章 履霜第382章 霸王技第352章 換人第490章 訓練第385章 羣英會第422章 不孕不育第406章 舔犢之情第596章 分紅第357章 路漫漫第428章 反擊第381章 捨己從人第536章 老臣第538章 不仁第264章 天堂和地獄第528章 功成第555章 浪潮第257章 下馬威第126章 遇襲第241章 萬里之外第287章 有錢與沒錢第370章 書中有黃金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級第95章 追星不分老少第388章 機會來了第527章 水戰第46章 耳聽八方第599章 諍友第165章 苦主第189章 移民鎮邊第587章 心計第14章 地形第16章 拜師第68章 鄭當時第85章 權貴如山第391章 上駟對下駟第359章 爲臣之道第419章 履霜第244章 千牛刀,破甲箭第603章 鐵華離俯首第76章 李當戶第189章 移民鎮邊第355章 見好就收第432章 推恩令第526章 打賭第474章 麻煩第432章 推恩令第639章 喜與憂第302章 大兵壓境第241章 萬里之外第415章 張次公第104章 忠言逆耳第357章 路漫漫第467章 寶山第596章 分紅第254章 潰敗第413章 火馬陣第196章 同是少年郎第640章 憐惜第451章 羽毛第64章 兩敗俱傷第26章 吳王祠第511章 氣勢第161章 意外之喜第618章 開戰第406章 舔犢之情第32章 明槍暗箭第473章 爭鋒第549章 招生第523章 玉環第502章 練兵第595章 天狼授首第490章 訓練第231章 大夫弓第149章 不作不死第99章 野炊第55章 故舊第46章 耳聽八方第510章 首勝第281章 意義第381章 捨己從人第59章 別離第301章 難兄難弟第212章 劫屍第499章 太子第161章 意外之喜第92章 邀鬥第114章 游泳池第324章 縱橫揮闔第403章 制衡第444章 良材美玉第162章 狼羣戰術第468章 辯日第257章 下馬威第649章 廷爭第446章 射以觀德第212章 劫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