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李廣封侯

樑嘯在家只呆了兩天,便匆匆起程,趕往右北平。

臨行之前,他派人給劉陵送了一封信,讓她安排人調查統計一件事:重親夫妻的生育情況。

劉陵聰慧過人,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樑嘯的意思。她身邊重親的人就不少,所生子女不正常的例子並不罕見,只是沒往那方面想罷了。畢竟不孕也好,癡呆也罷,非重親家庭也屢見不鮮,再加上好多孩子根本活不到成年就夭折了,誰會想到重親的影響啊。

但是劉陵相信樑嘯。樑嘯擅長從一些看似普通的事情中發現隱藏的道理,這一點已經被多次證明。

劉陵唯一不理解的是樑嘯要求她親自安排這件事,不讓館陶長公主、竇太主參與,甚至不能讓他們知道,也不能接受他們的贊助。經費的問題,劉陵不在乎,有雙面錦和琉璃兩項業務在手,她日進斗金,腰纏萬貫,根本不在乎這點錢。但是,這麼做,明顯有和天子叫板的意思。

這不符合樑嘯的一貫風格,就連淮南王府也沒這麼直接過。他們面對的畢竟是天子,不是普通人。

樑嘯這是怎麼了?

劉陵考慮了很久,最後決定還是按樑嘯的要求行事。她找了十幾個閒得沒事,一直嚷嚷着要跟她一起玩耍的小王子、小侯爺、縣君貴婦,安排任務,明確要求,並親自走訪一些重量級的人物。

長安是富貴之地,數不清的王侯,數不清的大戶,出於維護既得利益的想法,重親在他們之間最盛行,遠比普通百姓看重。當然了,因此也比普通百姓多了不少麻煩。

劉陵要調查研究這個問題有着極爲現實的需求,沒有人希望生個癡呆,也沒有人希望結了親卻生不出繼承人。因此,這個調研得到了無數人的鼎力支持。即使劉陵刻意低調。依然成了長安權貴的熱門談資。

不過,長安最近比較熱鬧,這個由一幫權貴子弟執行,多少有些玩鬧成份的調研並沒有很快引起天子的注意。時值年末。各郡上計,諸王來朝,無數外地人涌入長安,天子每天問政,忙得腳打後腦勺。嚴助等人身爲天子的耳目和口舌,也是天天困在宮裡,根本沒時間外出。

與此同時,以李廣爲代表的北疆將士回朝,帶回來近千匈奴俘虜,其中不凡匈奴貴人,僅部落小王就有十幾個。他們被押在未央宮的北門外,吸引了大量的長安百姓來觀看,成了飯前酒後談得最多的話題,沒有之一。比起劉陵的調研。這個問題的羣衆基礎更厚,傳播範圍更廣。

經過幾次朝議,天子頒佈了封賞出征將士的詔書。

李廣迫降休屠王,陣斬樓煩王,累計納降、斬首三萬五千餘級,封成紀侯,食邑三千七百戶,賜兩千金。

韓安國先後斬首七千餘級,封成安侯,食邑一千戶。賜千金。

程不識先後斬首五千級,封陽曲侯,食邑一千戶,賜千金。

除了三位主將之外。樑嘯、衛青、李息等將領也分別受賞。這其中,樑嘯和衛青的賞賜最重。樑嘯益封兩千戶,合計三千八百戶,賜千金。衛青封長平侯,食邑一千八百戶,賜千金。

除此之外。李敢、公孫戎奴、公孫敖、張次公、蘇建等人也均因軍功封侯,幾百戶至千戶不等,數量最多的還是關內侯。他們的軍功不足以封列侯,有的甚至連關內侯都勉強,但是天子首戰告捷,出於鼓勵戰功,也都給予優賞。

一時間,長安城士氣亢奮,人心躁動。無數遊俠兒受到立功歸來的往日好友刺激,決定從軍征戰,希望能憑武藝和勇氣改變自己的命運。

樑嘯不在京,遊俠兒們最仰慕的榜樣就成了李廣。李廣父子同日封侯,天子又賜宅一區,就在樑嘯家隔壁,可謂是名利雙收。喬遷新居,自然少不了大宴賓客,李家幾乎每天都門庭若市,高朋滿座,收到的賀禮更是堆積如山,數不勝數。

有人得意,便有人失意,魏其侯竇嬰便是其一。

說起來,竇嬰也是難得的人才,文武雙全,出能統兵作戰,入能讀書爲學。七國之亂時,他曾任大將軍,與太尉周亞夫一起統兵抗擊吳楚。後來又任太子太傅,輔佐太子劉榮,榮寵備至。

不過,有才的人大多有脾氣,竇嬰也是如此。他甚至因此失去了擔任百官之首——丞相的機會。對當今天子,他也算是盡心盡職,數次與竇太后力爭。天子即位,他和田蚡一起推薦儒者,實行更化,又一起被貶。

可是結果卻大相徑庭。田蚡榮寵不失,依然對朝政有足夠的影響力,他卻徹底沉淪了,天子似乎忘了他。他原本以爲天子是因爲太皇太后的關係忌憚竇家,不便起用他。等太皇太后過世,竇家威脅消失,他就會重登朝堂,再次大展宏圖。

現在他意識到,自己真的想多了。

太皇太后過世,田蚡官居丞相,他繼續賦閒。

天子大舉出兵反擊匈奴,李廣、程不識,甚至當年的樑國將領韓安國都統兵出征了,曾任大將軍,名列諸將之首的他依然賦閒。

如今,李廣等人封侯,名揚天下,賓客滿門,卻沒人想得起來他竇嬰。

竇嬰因此很失落,很生氣。他閉門謝客,既不隨大流去李廣等人的府上祝賀,也不見客。當然了,他現在也沒什麼客人,門閉不閉的,也沒什麼區別。

直到館陶長公主找上門來。

對館陶長公主的來訪,竇嬰很意外。因爲反對樑王繼位的原因,他和太皇太后鬧得很不愉快,和這位長公主也有些生份。他賦閒在家的這麼多年,館陶長公主也沒登過他的門。突然來訪,竇嬰有些搞不清狀況。

他首先想到的是同病相憐。很顯然,太皇太后過世後,館陶長公主也非常失落。在想到這一點的那一刻,竇嬰的內心是拒絕的。他甚至不想接待館陶長公主,不過,在老妻的勸告下,他勉強出來迎客。

館陶長公主上了堂,打量了竇嬰一眼,輕笑一聲:“魏其侯閉門謝客,是不是因爲年老體弱,精力不足?”

竇嬰沉默以對,懶得說話。

館陶長公主對竇嬰的脾氣一清二楚,也不生氣。她慢吞吞的說道:“魏其侯可以善養身體,像你這麼的年紀,以軍功封侯的人可不多了。如今是年輕人的天下,是庶民的天下。”

竇嬰哼了一聲,臉色稍霽。館陶長公主這幾句話可謂是說到了他的心坎上。他是貴族,但他與那些嗣侯的貴族不一樣,他的侯爵是自己憑軍功掙來的。這也是他驕傲的原因之一。在血統上,他有資格驕傲,在能力上,他又不輸於別人。

“聽說李廣封了三千七百戶?”

“嗯,不過他還不是最多的,樑嘯封了三千八百戶。”館陶長公主瞥了竇嬰一眼。“看到樑嘯,魏其侯會不會想起當年?”

竇嬰臉上的笑容又多了幾分。他想起了自己初入仕途的時光,眼中流露出對往昔歲月的追憶。

“我哪能和他比。我以軍功封侯的時候,已經年逾不惑。”

“那是時運不同。李廣今日能以軍功封侯,可是孝文皇帝當年卻曾說過,若他生在高皇帝時,萬戶侯何足道。你今日若與樑嘯年歲相仿,軍功未必弱於他。在你的同齡人中,你可是翹楚呢。”

“呵呵呵……”竇嬰終於笑出聲來。他撫着鬍鬚,看了館陶長公主一眼。“太主今日登門,不會就是爲了哄我開心吧?”

“豈敢。”館陶長公主巧笑嫣然。“有幾件事想不明白,將熟悉的人梳理了一遍,覺得這事只有魏其侯能爲我解惑,所以就冒昧登門拜訪了。魏其侯,你這門檻太高,可不容易進啊。”

竇嬰尷尬的笑了兩聲,直奔主題。“嬰何德何能,豈敢爲太主解惑。不知太主有何事不解?”

“魏其侯知道最近封侯的結果麼?”

竇嬰點點頭,臉色有些不好看。他當然知道封侯的結果,要不然他也不會這麼失落。

“三路大軍出擊,李廣獨得三千七百戶,韓安國、程不識只有千戶,這是爲何?”

“這有什麼難理解的,李廣功多,自然食邑多。”竇嬰脫口而出,隨即又覺得太過草率。他想了想,若有所思。“李廣騎兵多,所以功多。韓安國、程不識俱是以步卒爲主,所以功少。對付匈奴人,當然還是騎兵管用。”

“這麼說,衛青身爲裨將,功在程不識、韓安國之上,也是因爲掌騎的緣故?”

竇嬰有些猶豫。“應該……是吧。”

“可我還是不太明白。同是裨將,樑嘯只領了三千騎,衛青領萬騎,兩人的斬首級數卻差不多,爲何樑嘯只益封兩千戶,衛青卻能封一千八百戶?”

竇嬰恍然大悟。他笑道:“太主恐怕不是爲樑嘯打抱不平,而是覺得陳家沒人,被衛家比了下去吧?”

“陳家沒人,可是竇家有人啊。”館陶長公主眼波流轉,似笑非笑。“魏其侯,你如今是竇家的頂樑柱,難道你願意看着竇家羣龍無首,被人踩在腳下?”

竇嬰長嘆一聲:“願意又如何,不願意又如何,我現在這個樣子,除了閒臥看山,還能幹什麼?”

館陶長公主笑道:“誰說此身不在朝堂,就不能有所影響?豈不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以魏其侯的影響力,哪裡還需要赤膊上陣,只要揮揮手,就能改變長安的風潮。”

-(。)

第8章 出醜第207章 方略第169章 各取所需第238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560章 加減第230章 大宛公主第175章 箭不虛發第210章 夜襲第62章 毒箭第36章 射聲士的耳力第179章 丘比特和羽人第590章 仇人見面第468章 辯日第88章 大生意第646章 將計就計第175章 箭不虛發第470章 風氣第647章 背叛第106章 養客第318章 升官第561章 衝陣第434章 翻雲覆雨第377章 偏袒第220章 噩夢第151章 有毒妙計第71章 東方朔第239章 大獲全勝第242章 烏茲刀、大宛馬第76章 李當戶第595章 天狼授首第358章 戇汲黯第507章 重逢第498章 滇馬第318章 升官第210章 夜襲第354章 東方朔脫困第288章 月氏內訌第141章 狩獵(中)第55章 故舊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級第407章 強敵來襲第85章 權貴如山第77章 技驚四座第449章 射之道第364章 教訓第255章 雪上加霜第266章 歡喜第380章 別來無恙第453章 書生第586章 集束鐵箭第20章 佈局第146章 斬首戰術第589章 誘餌第600章 溫柔殺陣(上)第6章 暴力少年第230章 大宛公主第329章 封侯難第628章 後繼有人第466章 借勢第284章 風雨欲來第535章 翻船第49章 人不如馬第61章 棋逢對手第96章 聽風辨位第343章 花落第524章 示威第608章 驚弓之鳥第464章 下馬威第2章 又相逢第133章 見識第317章 極品第336章 慢走,不送第42章 失望而歸第545章 反省第217章 誘敵第177章 飛蛾第471章 陷阱第346章 後悔第357章 路漫漫第384章 伯鳴第91章 出遊第69章 劫後重逢第253章 甲騎第38章 葡萄架下第503章 蠱惑第598章 喜相逢第478章 挖坑第189章 移民鎮邊第534章 喜怒第265章 揚威第169章 各取所需第555章 浪潮第627章 令行禁止第195章 百畝良田第240章 擴軍第606章 虛張聲勢第173章 信心第74章 心動第1章 猿臂少年第355章 見好就收
第8章 出醜第207章 方略第169章 各取所需第238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560章 加減第230章 大宛公主第175章 箭不虛發第210章 夜襲第62章 毒箭第36章 射聲士的耳力第179章 丘比特和羽人第590章 仇人見面第468章 辯日第88章 大生意第646章 將計就計第175章 箭不虛發第470章 風氣第647章 背叛第106章 養客第318章 升官第561章 衝陣第434章 翻雲覆雨第377章 偏袒第220章 噩夢第151章 有毒妙計第71章 東方朔第239章 大獲全勝第242章 烏茲刀、大宛馬第76章 李當戶第595章 天狼授首第358章 戇汲黯第507章 重逢第498章 滇馬第318章 升官第210章 夜襲第354章 東方朔脫困第288章 月氏內訌第141章 狩獵(中)第55章 故舊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級第407章 強敵來襲第85章 權貴如山第77章 技驚四座第449章 射之道第364章 教訓第255章 雪上加霜第266章 歡喜第380章 別來無恙第453章 書生第586章 集束鐵箭第20章 佈局第146章 斬首戰術第589章 誘餌第600章 溫柔殺陣(上)第6章 暴力少年第230章 大宛公主第329章 封侯難第628章 後繼有人第466章 借勢第284章 風雨欲來第535章 翻船第49章 人不如馬第61章 棋逢對手第96章 聽風辨位第343章 花落第524章 示威第608章 驚弓之鳥第464章 下馬威第2章 又相逢第133章 見識第317章 極品第336章 慢走,不送第42章 失望而歸第545章 反省第217章 誘敵第177章 飛蛾第471章 陷阱第346章 後悔第357章 路漫漫第384章 伯鳴第91章 出遊第69章 劫後重逢第253章 甲騎第38章 葡萄架下第503章 蠱惑第598章 喜相逢第478章 挖坑第189章 移民鎮邊第534章 喜怒第265章 揚威第169章 各取所需第555章 浪潮第627章 令行禁止第195章 百畝良田第240章 擴軍第606章 虛張聲勢第173章 信心第74章 心動第1章 猿臂少年第355章 見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