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水到渠成

蘇歡懷着沉重的心情,踏上了荊山的地面。

從京城公子哥淪落到徐氏管家,蘇歡還不知道會什麼“考驗”落在自己頭上,是殺威棒比較好挨,還是做燒火丫頭比較輕鬆?這是個難題……

然而,無論蘇歡情願還是不情願,蘇家內部的強大壓力,還是迫使他做了探路的卒子。

賺到了上百億美元現金的蘇城,展露出來的不光是賺錢的能力,還有合縱連橫的基礎。無論是他在阿塞拜疆和哈薩克斯坦的穩定關係,還是他在國外的基金聯合體,或者國內的供應鏈系統,都說明了蘇城自建的根基極具價值。

更難得的是蘇城還不滿30歲,可以想見,等他到了四五十歲,那些藤蔓能夠綿延的多遠多韌。

相比之下,蘇東元雖然同樣是身份貴重,且尚有一屆多的任期,可他與蘇家人的互補性並不強,整個蘇系內部,能夠取代蘇東元的人還是頗有幾位的,但像是蘇城這樣的,卻是一個都沒有。

當然,就中國的國情來說,現在的蘇東元比蘇城的政治價值更大,可再過十年二十年,卻鐵定是蘇城的存在感更強。

投資現在還是投資未來,這是蘇城留給蘇家人的一道選擇題。

目前,願意給出肯定答案的人並不多。

蘇歡的父親蘇忠雄是較爲激進的,可就是他,也僅僅讓兒子站隊到蘇城身邊,其他蘇家人多在旁觀和思考當中,他們中的一些人或許願意派出一兩名家族子弟,站隊到蘇城這邊來,可要說老一輩人也站隊,願意的就很少了。

蘇城也不急着推進此事,甚至是有意的拖延。

將蘇歡丟到荊山去。亦有嘗試和觀察的意思。

如今的大華實業已是國內最強的私人企業了,只要蘇城不犯大的錯誤,它的橫向擴張會非常的快。到時候,蘇氏內部再有人想靠過來。得到的和付出的都會不同了。

將蘇系的事情放在一邊,蘇城藉着倫敦的金風,將大華實驗室和大華燃氣公司重新加強。

大華實驗室的預算增加自不必說,許多曾經擱淺的項目,如今都被拿出來重新審查。如碳纖維研究所這樣的核心研究所,更是得到了等同外國研究機構的資金補助,原先主攻的廉價碳纖維之外。高模量和高強度的碳纖維項目也被提上了日程。

空調壓縮機等原本只是作爲附屬的項目,現今都得到了充足的經費,而且有了迅速擴張成獨立研究所的架勢。

如果說以前的大華實驗室是選着重要且賺錢的項目來研發,那在蘇城目前的策略中。重要或者賺錢的項目,都可以得到經費。

如此一來,許多輕項目紛紛上馬,以往不怎麼受待見的家用電器項目,機械電機項目。乃至於基礎材料項目,都列入了審查委員會的目錄,繼而出現了兩三波研究團隊,爭着申請一個研究項目的情況。

90年代的中國,正是輕工業項目賺錢。重工業項目凋零的狀態,其實全球都是這樣的態勢,只是歐美國家的重工業企業有錢有資本,日子還能過得下去,更有新科技這根紅蘿蔔,中國等第三世界國家的私人企業,差不多就只會瞅着諸如家用電器這樣的賺快錢的項目去了。

學界向來是反映遲鈍的跟屁蟲,工程和機械領域更是如此。沒幾天的功夫,不僅有大華實驗室的研究員遞交項目申請,大華實驗室外的研究員也有試探着詢問的。

這倒是常有的事,許多研究人員往往一輩子都在研究一個體系的項目,行業內有什麼特別的動向或者金主出現,自然是第一時間知道。

大華實業也一向並不反對公司外的研究員申請項目,只要他們將項目期間的專利和成果留給大華實業就行了。

黎渙祥還有點推波助瀾的意思,除了規定同等條件下,優先撥付資金給大華實業的全職研究員以外,暗暗將大華實驗室的大量資金預算給宣傳了出去。

於是,許多原本並非和大華實驗室沒有關聯的研究人員,紛紛出現在京城、本埠和濟*南以尋找機會,至於原本就在大華實業的研究人員,也都按捺不住,陸續有向原單位辭職,以直接加入大華實驗室的。

這些非全職的研究員的存在是歷史積累,早前的大華實驗室缺乏充分的吸引力,又想要聘請那些知名的研究員,所以不得不將條件放的很寬,除此以外,像是三次採油所內,也有許多原本屬於勝利油田三次採油所的職工,有些人情願拿着更低的薪水在大華實驗室上班,黎渙祥也不能強行要求他們從勝利油田辭職。

哪怕大華實驗室總能獲得超過集團平均水準的分紅,耐不住總有人清高而追求安穩。

然而,個人報酬和研究費用是兩碼事。

前者再多也難超過百萬,多部分的研究員年薪是向10萬元靠攏的,只有極其出色的才能拿到數十萬元。

可就現在的研究成本來說,百萬元只是起步費,稍微尖端和先進一點的領域,就需要百萬美元級的投入。

至於10萬元這樣的數字,用於實驗什麼的肯定是不夠的,最多就是買點外國期刊,寫點不痛不癢的分析文字,美其名曰追蹤調查罷了。

以90年代的國內研究環境來說,大部分的研究所都是半死不活的狀態,騙經費寫論文都有點困難,更別說是將研究當事業了。只有那些功成名就的老傢伙們,才能從少的可憐的研究經費中佔一塊看得見的蛋糕。

不過,功成名就的研究者,身體健康智力巔峰者又能有多少,他們的研究經費多半是交給徒子徒孫們使用了,中國新一代的學閥差不多也是如此擴展起來的。

除了研究所以外,國內的大中專高校裡面,經費充足的亦不過寥寥數所。越是不稀罕薪水的,越是難以忍受窘迫而遲鈍的實驗進度。

兩個星期的時間裡,就有十多名黎渙祥早已看重的研究員。申請了大華實驗室的項目,或者直接進入了大華實驗室。

至於普通的研究員的申請。更是堆滿了兩個房間,得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調查許久。

國內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啞巴吃黃連,一方面向上級部門求救,一方面也是全員出動,希望自己最優秀的職員還能留下鎮宅。

這當然是沒什麼效果的。

不光是大華實業的規模變的龐大了,還有大華燃氣公司這個美味的盤子擺在每個人的面前。

在90年代中期,燃氣管道還是一種挺高大上的東西。剛剛開始建設的商品樓小區,或者是曾經的福利小區,若是能有煤氣管道,那已經是值得炫耀和宣傳的事了。整個城市的天然氣管道,對於施政者來說,自然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業績。

不僅如此,任何基建項目所帶來的gdp拉動效果,都是超出一般工業項目的。

同樣年產值的工廠。或許會從外地購買材料,並銷售成品到外地,基建項目卻不行。它用的水泥沙子和人工等等,通常來說都要儘可能的做本地採購,若不如此。成本就太高了。

以中國經濟的經驗來說,若要短期內提高gpd,三個1000萬年產值的工廠,也比不上1個投資千萬的基建項目,而且,越是規模龐大,這種本地效應就越好。

爲了從大華燃氣公司,或者說是大華實業手裡率先拿到項目,各省市的主管都在尋找門路。因爲大華實業的崛起路線多靠向中央,認識蘇城的地方官員並不多,於是請託到中央的人就非常多。

別說是研究機構的上級單位了,發改委一類的機構也不乏找蘇城說項的人物,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的那點事,最多也就是作爲談資開啓話題罷了。

蘇城亦是來者不拒,每天抽出兩個小時來見他們,有時候來的人多了就一起見,反而更好說話。

至於哪個城市先見燃氣管道,也被列出了一個排行表。

大華戰略部的分析員將建設燃氣管道的條件劃分出了幾十條,根據各城市本身的條件,以及對方承諾和簽訂的合約,給予分數,最後乘上加成,算出得分。

在大華燃氣公司的門前,城市排行差不多兩天就要變一次。

爲了讓自己的城市或者省份提前,各地方給予的條件也是越來越好。

用這種方式,蘇城基本上只用了些談話的時間,就得到了往日夢寐以求的優厚條件。

當然,各種費用還是不能少的,但省下的時間,尤其是諸多的選擇,依舊是難能可貴。

放在十年以後,這種事兒是想都不用想。

其實,就是90年代中期的環境下,建設燃氣管道也不是那麼順當的,只是大勢已成,卻不是哪個城市的管理者想要矜持就可以矜持的。

在大華燃氣公司基本壟斷經營的情況下,燃氣管道的建設原本就有先後順序,此時傲嬌,那就真的要落後了,若是再考慮到政治因素,沒有哪個城市的主管會甘願落後的。

配合燃氣公司的土地購買協議,作爲一個附加項目,也基本得到了各大中城市的認可。他們只當大華燃氣公司需要公司運營以及建設用地,?哪裡想到蘇城將之當作土地投資的策略。

不過,知道或者不知道都無傷大雅,面對渾身散發着香味的大華實業,有心拒絕的城市是極少的。

……

ps:

感謝大家的祝福。

在許多親戚朋友的幫忙操辦之下,婚禮異乎尋常的順利,符合雙方的期待……

另有父親單位的同事贈送對聯,發在這裡以作側記:

晨霞萬道輝映美少年

甘閩千里喜結好姻緣

對聯包含了雙方的名和籍貫,另有13字版本,非常用心。書法剛健,由另一位長輩揮毫落紙。

……

同時,本書恢復更新。

……

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364章 物探隊第71章 領導路過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304章 深交所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02章 院士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62章 分包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58章 廢油田第482章 支持第89章 挖坑第514章 挖空第226章 掙扎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168章 修路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233章 對着幹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460章 賣好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537章 選戰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601章 射孔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398章 ……縫焊機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52章 百萬富翁第459章 中哈線第375章 井深第346章 抵蘇第15章 靠山吃山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201章 退休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156章 困難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398章 ……縫焊機第160章 中標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564章 弊案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42章 大領導第31章 丟骨頭第225章 調研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402章 跳槽第45章 撒餌第665章 大案第457章 阿拉木第62章 分包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388章 落實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149章 楔子第534章 協商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52章 百萬富翁第251章 考覈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358章 新油田第414章 元旦第188章 壓價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140章 b計劃第553章 作弊日第79章 吃丸子第104章 船廠第161章 聯絡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316章 會心一笑第57章 華僑優惠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252章 招聘完成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405章 窗戶紙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360章 放棄補償
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447章 裡海石油第364章 物探隊第71章 領導路過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304章 深交所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02章 院士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62章 分包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58章 廢油田第482章 支持第89章 挖坑第514章 挖空第226章 掙扎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168章 修路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233章 對着幹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460章 賣好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537章 選戰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601章 射孔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398章 ……縫焊機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52章 百萬富翁第459章 中哈線第375章 井深第346章 抵蘇第15章 靠山吃山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201章 退休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156章 困難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398章 ……縫焊機第160章 中標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564章 弊案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42章 大領導第31章 丟骨頭第225章 調研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402章 跳槽第45章 撒餌第665章 大案第457章 阿拉木第62章 分包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388章 落實第107章 油井拍賣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149章 楔子第534章 協商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52章 百萬富翁第251章 考覈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358章 新油田第414章 元旦第188章 壓價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140章 b計劃第553章 作弊日第79章 吃丸子第104章 船廠第161章 聯絡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316章 會心一笑第57章 華僑優惠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252章 招聘完成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405章 窗戶紙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360章 放棄補償